学术投稿

三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在北京市某高校教职工群体中的应用情况

谢兴伟;孔令伟;余小鸣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 3 种诊断标准在高校教职工代谢综合征(MS)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3 年5—6 月在北京市某高校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教职工 3298 例纳入分析.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脂、血糖,分别采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三次报告( ATPⅢ)标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美国心脏协会/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美国心肺血研究所联合发布的声明( JIS)标准对 3298 名研究对象进行MS 诊断,分析比较 3 种诊断标准下 MS 及其异常组分检出率.结果 MS 检出率 JIS 标准为 38. 69% (1276 / 3298), ATPⅢ标准为 34. 96% (1153 / 3298),IDF 标准为 27. 56% (909 / 3298),3 种诊断标准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01).JIS 标准与 ATPⅢ标准、IDF 标准一致性较高,一致率分别为 96. 3% 、92. 6% ,Kappa 值分别为 0. 92、0. 83.3 种标准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ROC 曲线下面积均低于 0. 50,无诊断价值.结论 该高校教职工MS 处于较高水平;3 种标准诊断 MS 差异显著,在健康体检中采用 JIS 标准筛检 MS 效果较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依那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4 年 2 月—2015年 2 月祁东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依那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唐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 BiPAP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中心卫生院 2013 年 5 月—2015 年 5 月收治的 60 例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 30 例与对照组 3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静脉滴注尼可刹米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 BiPAP,比较两组患者的 PaO2 及 PaCO2 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 PaO2 、PaC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 PaO2 高于对照组,PaCO2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 BiPAP 治疗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 PaO2 及 PaCO2 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 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郁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郑市中医院 2013 年 6 月—2015 年 6 月收治的 82 例老年耐药性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41 例与对照组 41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VDL2E 方案治疗,即左氧氟沙星 + 氨基水杨酸异烟肼 + 利福喷丁 + 乙胺丁醇;治疗组患者采用 MDL2E 方案治疗,即莫西沙星 + 氨基水杨酸异烟肼 + 利福喷丁 + 乙胺丁醇.比较两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痰菌转阴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肺部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痰菌转阴率.

    作者:郭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HANS)治疗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阳黄热重于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3 年 3 月—2015 年 4 月邢台市第二医院肝病二科收拾的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阳黄热重于湿证)患者9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保肝降酶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HANS 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 AST、ALT、TBiL、DBi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AST、ALT、TBiL、DBiL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HANS 治疗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黄疸消退.

    作者:董双龙;李银彩;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其预防早期肾损害的作用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及其预防早期肾损害的作用.方法 选择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2011—2014 年住院治疗的 HSP 患儿 109 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52 例和观察组 57例.对照组患儿予以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皮肤紫癜、腹痛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皮疹反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 mAL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后观察组 mAL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观察组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HSP,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有效预防早期肾损害的发生,且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晓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氨磷汀治疗复发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氨磷汀治疗复发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2014 年在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的复发性难治性 ITP 患者 19 例,均采用氨磷汀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9 例患者总有效率为 78. 95%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和乏力.结论 氨磷汀治疗复发性难治性 ITP 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宾燕成;张华;李虎生;冯翠;吕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七氟烷、氯胺酮联合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七氟烷、氯胺酮联合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2 年 10 月—2015 年 10 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麻醉的患儿 136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68 例.试验组患儿联合应用七氟烷和氯胺酮进行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联合应用七氟烷和氯胺酮进行麻醉具有操作便捷、诱导时间短、麻醉效果完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作者:石秀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4 年 2 月—2015 年 1 月遂川县雩田镇计划生育服务所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 116 例,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8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自主护理执行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遵医嘱护理、经期护理、内衣护理、会阴护理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玉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3 年 10 月—2015 年 3 月东营市垦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 11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59 例与观察组 55 例.对照组患儿予以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临床疗效、腹泻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后 30、60、90d 观察组患儿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后 90d 观察组患儿重型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方素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 2012 年12 月—2013 年 10 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88 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44 例.研究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3 个月和 6 个月后的痰菌阴转率和 X 线吸收率.结果 治疗 3 个月和 6 个月后研究组的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X 线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邓奕;陶朝荣;李树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TUR-Bt术后不同溶剂配制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不良反应情况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 0. 9% 氯化钠溶液(NS)和 5% 葡萄糖溶液(GS)配制吡柔比星(THP)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 - Bt)后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 2011 年 6 月—2013 年 6 月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 NS 组和 GS 组,各 30 例.NS 组给予 THP 40mg + NS 40ml;GS 组给予THP 40mg + GS 40ml.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并随访.结果 GS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N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GS 配制 THP 在 TUR - Bt 后膀胱灌注对于预防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毛敏;李磊;李兴斌;蔡显波;易秋阳;李茂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59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 2004 年 1 月—2015 年 1 月收集的 59 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 ADR 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59 例 ADR,40 ~ 59 岁患者多于其他年龄段,原患疾病中运动系统疾病所占的比例大.ADR 以速发型为主,主要累及系统 / 器官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心血管系统和全身性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ADR 的预防和监测.

    作者:袁海浪;吴晶;甘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二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二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 年 1 月—2013 年 1 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 10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二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情况、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清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心电图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清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好于二硝酸异山梨醇酯,可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亓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3 年1 月—2015 年 6 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 TNBC 患者 39 例,根据是否为首发分为首发组 25 例和复发组 14 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首发组患者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 TNBC 的临床疗效显著,首发患者效果更好,且毒副作用少.

    作者:梁武勇;廖建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 年 6 月—2012 年 2 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 72 例,按随机数字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 36 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C 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 PEF、FVC、FEV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 PEF、FVC、FEV1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 CPR 水平、ES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 CPR 水平、ESR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苟锡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3 年 2 月—2014 年 3 月抚州市宜黄县黄陂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 105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52 例和研究组 53 例.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品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恶心呕吐、上腹剧痛、腹泻)缓解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疗效显著,症状缓解快,且不良反应少,可行性高.

    作者:纪建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热毒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与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 2013 年 3 月—2014 年 4月在铜仁市人民医院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注射治疗的 200 例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总结其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200 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5. 00% ,排名前 7 位的不良反应现象为药物性皮疹、恶心呕吐、头晕、胸闷、憋气、注射部位疼痛、过敏性休克;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性分析结果表明,药物本身的影响、药物查对不严格、用药过程不规范、违规操作、静脉滴注速度过快、个体差异是导致热毒宁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 热毒宁注射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药物本身的影响、药物查对不严格、用药过程不规范、违规操作、静脉滴注速度过快、个体差异是导致热毒宁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故在临床过程中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制剂知识的学习,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规范配药流程,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对患者加强心理疏导,以进一步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胜斌;舒娟;徐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基层医院2015年1—9月处方点评结果及不合理处方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某基层医院 2015 年 1—9 月处方点评结果及不合理处方原因.方法 选取某基层医院2015 年 1—9 月各 1d 的门诊急诊西药房处方(麻精药品处方除外)5312 张,并对处方合格率及不合理处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5 年 1—9 月处方合格率均 > 95% ,总体合格率为 95. 8% ;5312 张处方中不 合 理 处 方 223 张(4. 20% ),其中以适应证不适宜处方居多,占 47. 09% ,其次为药品遴选不适宜及无特殊情况给药时间 > 7d 处方.结论 该基层医院 2015 年 1—9 月处方合格率基本达标,但医师的药品掌握水平及正确书写处方的意识亟待加强.

    作者:刘丹;冯婧;郝伟迆;唐志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与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变化及其在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和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13 年6 月—2015 年 6 月于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就诊治疗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 80 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需要接受血清和脑脊液胆红素检测的非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8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和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同时分析观察组内血清和脑脊液胆红素与患儿病情的发展程度之间的联系.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脑脊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观察组重度患儿血清和脑脊液胆红素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患儿,中度患儿血清和脑脊液胆红素水平高于轻度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血清和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可用来评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的病情,且血清胆红素检测对于病情评估的价值更高.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 2013 年3 月—2014 年 7 月收治的 84 例抽动障碍患儿,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 43 例与对照组 41 例.对照组患儿口服氟哌啶醇治疗,研究组患儿口服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 YGT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 2 周、4 周以及 8 周后研究组患儿 YGT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两组患儿 YGT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结论 奥氮平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疗效优于氟哌啶醇,其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缓解抽动症严重程度,增强安全性.

    作者:秦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