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目前尚未阐明,是一种始于直肠后可累积至全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为弥漫性连续性的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 临床以血性腹泻、腹痛、便血、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 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多见.至21世纪开始,随着人们物质消费水平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工作压力的刺激,该病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病程迁延难愈,愈后易复发. 中药灌肠在治疗本病有明显优势,临床报道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将中药灌肠的选方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胡倩;罗怀岗;李五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子宫血管淋巴管瘤是妇科一种极少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上罕见,故临床一线医师对其诊断及治疗缺乏基本的认识,易发生误诊和治疗不彻底等情况. 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何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是常见的危重抢救病例,而阿托品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救用药,主要是通过拮抗胆碱能受体,改善患者的毒蕈碱症状,常需大剂量使用,必须让患者尽快达到阿托品化,而阿托品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间距较小,治疗过程中常可能出现阿托品中毒,很多有机磷中毒的后期死亡可能是由于阿托品过量、中毒引起. 阿托品中毒的表现较为复杂,特别是病情好转后再次出现神志改变,双下肺的湿啰音,是有机磷中毒本身引起的反跳、阿托品用量不足,还是阿托品过量中毒,需医师的密切观察病情与慎重的鉴别. 现就本院收治抢救过程中出现的2例阿托品中毒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冒子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U)及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型糖尿病伴有MAU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 例. 2 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 FBG 控制在≤7.0mmol/L. 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 比较2组治疗前后MAU、Scr、BUN等指标. 结果 2组治疗后MAU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治疗前后BUN及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降低MAU的作用更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薄庆;杨冉;闫洪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自拟消症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中晚期宫颈癌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 试验组给予自拟消症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化疗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Ⅱb期例数高于对照组,而Ⅲ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治疗后Ⅳ期例数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患者血流量及血容量均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拟消症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及病变血流量和血容量均显著降低.
作者:刘晓鹏;张志伟;王国兴;张维;杨文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将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试验组给予常规联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许秀芳;黄玲;张静;张会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腕管综合征(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在上肢嵌压性周围神经病变中非常常见,国外报道CTS的发病率为2.1%,男女比率为1:9.6[1]. 致病因素造成腕管内空间变小,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缺血,继而出现髓鞘脱失甚至轴索变性,出现CTS典型的症状体征. CTS已逐渐成为中国常见的神经性疾病之一,应引起医护人员及患者自身足够的重视[2]. 本文回顾分析60例CTS患者肌电图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药汤剂是我国医药学的一块璀璨国宝,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都认可和好评,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传统剂型,具有易被机体吸收,副作用较少,显效快,并可灵活地随症加减配伍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作用和疗效与下面七因素相关联,为促使汤剂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本文就影响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总结如下.中药汤剂是我国医药学的一块璀璨国宝,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都认可和好评,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传统剂型,具有易被机体吸收,副作用较少,显效快,并可灵活地随症加减配伍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作用和疗效与下面七因素相关联,为促使汤剂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本文就影响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梁锦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LEEP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将宫颈病变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 研究组采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1.6%,并发症发生率为6.1%低于对照组的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LEEP刀在宫颈病变治疗中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汤艳艳;杨海霞;党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气管插管全麻术中应用自制琼脂垫与传统海绵垫进行压疮预防的效果. 方法 选择10 137例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以术中应用海绵垫进行压疮预防者为对照组,患者1 869例,以术中应用自制琼脂垫进行压疮预防者为试验组,患者8 268例. 比较2组压疮发生率、发生程度及压疮面积和治疗时间. 结果 试验组压疮发生率为 1.40%( 116/8 268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14%(40/1 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Ⅰ级压疮发生率无差异(P>0.05),但试验组Ⅱ级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发生压疮患者的压疮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压疮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制琼脂垫可有效的降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率,且可缩短发生压疮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丽华;李红霞;黄海丽;连海燕;王晓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血清中儿茶酚胺( CA)含量与血清钠尿肽( BNP)水平变化及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 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4月诊断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急性脑血管病不伴有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 入院后24h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A含量,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BNP水平,利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比较CA与BNP之间相关性. 入院后于6h、12h、24h、48h、72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 结果 观察组血清CA与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与BNP之间呈中度直线相关(r=0.715,P<0.05). 入院后6h、12h、24h、48h、72h观察组IL-6、TNF-α水平呈逐渐上升变化,于24h达峰后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脑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血清CA与BNP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呈中度直线相关,发病后血清IL-6与TNF-α呈逐渐升高后下降趋势,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变化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唐占军;段凯强;梁立;崔真;周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 将6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综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布地奈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对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 .3%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陈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S100β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障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0月诊断为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依据患者昏迷程度评分(格拉斯哥评分,GCS)分为轻症组( GCS≥8分) 75例与重症组( GCS≤7分) 45例. 对于轻症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高分组38例与低分组37例. 入院24h给予罗氏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SE水平,应用ELISA检测S100β蛋白水平,对血清NSE、S100β蛋白与GCS、NIHSS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重症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分组与低分组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与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但其水平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李小亮;刘文进;田书娟;王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女,68岁. 因乏力、潮热、消瘦半年,反复咳嗽4个月,胸闷气促心悸半月,于2015年3月23日入院治疗. 患者半年来自觉乏力,怕热多汗,体质量减轻15kg,4个月前着凉后出现咳嗽,咯白脓痰,呈阵发性连声咳,伴饮水呛咳,多次于外院予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后,咳嗽咯痰较前好转. 半月前患者感胸闷气促心悸,活动后为主,休息后好转,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偶有咳嗽,饮水呛咳,无痰,伴双下肢中度水肿. 既往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年余,一直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优思弗)护肝利胆,有高血压病史8年,2型糖尿病3年余,否认病毒性肝炎病史,否认甲状腺疾病家族史.
作者:俞诚虹;陆建洪;陈月辉;张树鑫;陈捷;章瑾瑜;朱芳英;沈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拟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CS)患者入院后即刻行主动脉球囊反搏( IABP)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AMI合并CS患者52例,即刻IABP组27例,未行即刻IABP组25例,分析2组患者的门—球囊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即刻IABP组在行PCI术前(具体指置入支架前)死亡3例(11.1%),未行即刻IABP组在行PCI术前死亡6例(24.0%),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即刻IABP组门—球囊时间为(93.5 ±10.7)min显著短于未行即刻IABP组的(127.9 ±15.4)mi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即刻IABP组死亡6例(22.2%),未行即刻IABP组死亡10例(40.0%),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 在可能会发生PCI手术延迟的情况下,对AMI合并CS的患者应及早,尽快使用IABP治疗,以缩短门—球囊时间,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仪坚;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临床上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在诊断、鉴别、治疗及护理方面已有成熟的经验,但 AMI 缺乏典型症状者约占1/3[1] ,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或内科消化系疾病等. 笔者总结我院临床上表现为牙痛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报道如下.
作者:王进;丁胜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2010年4月,原卫生部发布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其中提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1].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于2012年9月,为符合《规范》要求,我院将管理模式定位在全药师结构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IVAS) ,现配备药师25人,工人5人. 服务全院32个病区,日配置量在3300~3800袋,包括长期医嘱和临时化疗医嘱、全胃肠外营养等. 众所周知,药学人员因受本专业教育体系所限,在学校学习的大多数均是药理、药物化学、药物制剂等与药物有关的专业知识,而对医师如何用药,护士如何执行医嘱、药物配置技术和无菌操作技术则基本不涉及,然而静脉用药调配涉及药品调剂、药物配置、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使用监测等[2]. 传统的病区药房汇总发药模式中,静脉用药的责任在医师和护士,药师对药品在临床中如何应用知之甚少. 实施PIVAS后药师与医师一起承担静脉用药的责任[3] ,因此,纯药学团队开展此项工作难度较大. 我院PIVAS经过两年多的运行,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院PIVAS药学团队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作者:王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单片联合制剂( SPC)与自由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和氢氯噻嗪片治疗. 2组患者每天接受药物的剂量和服药次数均相同. 12个月后统计2组的依从性,测量治疗前后2组的收缩压、舒张压. 结果 观察组100例中因药物过敏退出试验1例,失访1例,剩余98例,对照组100例中因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1例,剩余99例. 随访12个月,观察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经12个月治疗后血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单片联合制剂能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患者血压达标率.
作者:苏贻洲;王莉;王正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患儿50例,取同时期支气管肺炎患儿50例为感染组,再选取同时期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新生儿PCT、hs-CRP、WBC三项指标. 结果 败血症组新生儿的PCT数值明显高于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s-CRP、WBC与感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败血症组hs-CRP及WB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败血症组新生儿PCT阳性率明显高于hs-CRP、WBC的阳性率,感染组新生儿PCT阳性率低于hs-CRP、WBC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败血症组新生儿的在治疗第7天后PCT、WBC指标下降至正常范围,而hs-CRP指标则仍明显高于正常. 结论 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指标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疗效监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杨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男,50岁,因波动性双下肢无力1年于2014年2月24日入院. 患者1年前出现腰背部酸痛不适,同时出现右下肢无力,行走受限,行走百米左右出现劳累感,后患者自觉右侧肢体无力逐渐加重,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右侧为重,行走困难,同时出现大小便失禁;在多家医院诊断为复发性脊髓炎,给予激素冲击及丙球注射液静脉滴注和积极康复治疗,效果欠佳;入院查体: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0级,双乳突以下深浅感觉减退,腹壁反射减弱,双下肢腱反射减退,双侧病理征阴性,余检查无异常. 3月18日胸椎MR:胸椎T4~6胸髓中央管扩张,考虑脱髓鞘脊髓病;MR增强:胸5~6脊髓内病变;脊髓MR血管:约T5、T6 椎体水平脊髓条片状强化区、炎性或脱髓鞘改变;脑脊液:细胞数正常,潘氏试验( +) ,脑脊液 IgG 111mg/L,脑脊液白蛋白358mg/L,脑脊液IgG合成指数0.29, PETCT阴性. 本次入院胸椎MR:胸段脊髓长条状高信号,考虑脊髓空洞征可能. 同时因患者发热行腹部增强CT:左侧肾盂MT,肾髓质广泛侵犯,肾皮质尚完整. 给予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左肾)弥漫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浸润肾皮质,髓质及肾盂,累犯肾门多个淋巴结及肾门周围脂肪组织,浸润部分输尿管壁,输尿管切缘阴性.
作者:瞿杭炯;方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