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陈露露;曹敏;代静泓;苗立云;肖永龙;蔡后荣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 ICU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2015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CU 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抗感染、吸痰、机械通气、雾化、翻身拍背等气道管理、常规治疗,观察组要在此基础之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APACHEⅡ)评分及血常规、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WBC、中性粒细胞分数(NEUT)、CRP、PC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WBC、NEUT、CRP、PC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 ICU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薛明星;刘新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 D 和磷结合剂加用盐酸西那卡塞治疗慢性肾衰竭(CRF)透析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涞源县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 CRF 继发SHPT 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每周进行3次血液透析,并口服碳酸钙1.5g/ d,每次透析后当晚服用骨化三醇胶丸2.0μg。观察组患者另加用盐酸西那卡塞片治疗,起始剂量为25mg/ d,根据血钙、血磷等检测结果,逐渐调整剂量至75mg/ d。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及钙磷乘积。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钙、血磷、iPTH 水平及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钙、血磷、iPTH 水平及钙磷乘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活性维生素 D 及磷结合剂的基础上加用盐酸西那卡塞治疗,可以进一步降低慢性肾脏病透析 SHPT 患者血钙、血磷、iPTH 水平及钙磷乘积。
作者:冯希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某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0例,记录患者出院时降压药物使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结果2014年某院降压药物种类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 B)、利尿剂和复方制剂,其中 CCB 的使用频次多,占31.3%;其次为 ACEI,占21.5%。2014年某院降压药物使用中二联用药多,共132次(44.0%),其中 CCB + ACEI 常见,共65次(21.7%);三联用药中 CCB +ACEI +β- B 共22次(7.3%);四联用药中 CCB + ACEI +β- B +利尿剂共18次(6.0%)。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医生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禁忌证、适应证及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可持续治疗的方案。
作者:付京凤;代秀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改善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万安县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5例四肢多处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 HAMA 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 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降低四肢多处骨折患者围术期焦虑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效果显著。
作者:郭爱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脑震荡合并焦虑抑郁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河南省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震荡并发焦虑抑郁综合征的患者88例,按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 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脑震荡合并焦虑抑郁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杨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更年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盐城市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更年期女性乳腺癌患者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轻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活动、社会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更年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旭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台安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3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产妇均行剖宫产,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研究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24h 出血量及输血、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2、24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输血、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戴中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IV + I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 CIS 患者163例,依据不同溶栓治疗方法分为 A组82例与 B 组81例。A 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IV)治疗,B 组患者进行 IV + IA 治疗。结果 B 组患者闭塞血管再通优于 A 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 A 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优于 A 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V + IA 治疗 CI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刘俊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超说明书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3年8月—2015年6月 PDCA 循环前后 PIVAS 审方药师审核出的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PDCA 循环前后用药剂量、溶媒选择、配置浓度超说明书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CA 循环对 PIVAS 超说明书用药的干预效果明显,可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作者:梁孝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前期)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压。
作者:孙秋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熥药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予以熥药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洛芬待因片联合麝香壮骨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熥药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明远;张杰;赵永玲;王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AUB)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10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院进行治疗的100例 AUB 患者,均进行 B 超检查及宫腔镜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宫腔镜检查诊断正确率高于 B 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检查诊断AUB 的效果较为明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诊断准确率,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为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李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余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以及治疗后血清指标,统计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以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清蛋白以及前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帮助患儿快速恢复出生体质量且达到全量肠内营养,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胡小华;欧阳娜;杨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宫颈癌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2014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5医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0例,根据患者术前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观察组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化疗前后肿瘤直径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脉管受累率及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能够缩小肿瘤体积,改善手术治疗的条件,有利于进行肿瘤切除,提高手术安全性,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华;袁文芹;王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骨肿瘤的发生是细胞遗传物质及其表达产物发生异常的结果。近年来,骨肿瘤病理是迅速发展的基础学科,也是病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骨肿瘤的发展是由细致的形态学观察所得到的理论上的进展,由于先进的实验方法和高度精密的仪器相互渗透取得的发展。通过研究骨肿瘤的分子病理学,能使人们了解骨肿瘤的组织形态特征、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为诊断及治疗骨转移提供临床依据,也为患者预后提供了理论基础,使人们进一步了解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作者:黎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福建省武警边防总队医院收治的 ACEI 致不良反应的患者336例,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6例患者中用药当天出现不良反应21例(6.25%),用药第2天后出现不良反应315(93.75%),不良反应平均发生时间为(17.4±22.4) d;卡托普利致不良反应263例(78.27%),依那普利致不良反应32例(9.52%),贝那普利致不良反应23例(6.85%);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呼吸系统,共218例(64.88%);1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控制不理想,终死亡。结论ACEI 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使用时应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预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药物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美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药房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发生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的患者2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与儿童出现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更易出现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的前5名药物分别为红花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器官或系统有皮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处理后治愈127例(62.3%),好转77例(37.7%),未出现死亡的患者。结论引起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主要与患者本身、药品本身与药品的使用方法有关。在临床上使用中药制剂时应加大其不良反应的监控力度,提高使用中药制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黄莹;王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DPP -4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双胍类(二甲双胍)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 DPP -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DPP -4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淑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第159中心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胞磷胆碱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定 Barthel 指数(B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NIHSS、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修复血肿周围损伤神经,并提供一定的营养支持,促进脑出血恢复。
作者:王红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长沙市精神病院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兰索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好于奥美拉唑,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彭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