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王晶涛

关键词:脑损伤,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外科手术, 麻醉
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急诊脑外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予以舒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麻醉持续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后两组患者 MAP、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相当,且安全性较高,但采用舒芬太尼患者术后恢复、镇痛效果好于瑞芬太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格林-巴利综合征肌电图表现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肌电图表现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 GBS 患者31例,采用肌电图仪测定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和 F 波。结果31例患者中检测到感觉神经110条,传导速度下降61条(55.5%);运动神经140条,传导速度下降128条(91.4%);F 波检测异常率为83.9%;共检测肌肉170块,其中肌肉与神经源性损害有关101块(59.4%),肌肉出现电压增高89块(52.4%),肌肉检测时出现病理性的静息电位23块(13.5%),肌肉出现肌肉纤颤电位11块(6.5%)。结论 GBS 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测可对患者病情进行早期诊断,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判断价值。

    作者:吴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复发性流产(RSA)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疑难病症,也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0.4%~0.8%。RSA 的病因复杂,排除解剖、遗传、感染、内分泌因素及免疫因素,约40%患者病因尚不明确,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影响了其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RSA 常见病因较多,目前免疫因素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 RSA 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姜利君;陈亚琼;刘国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5年某院收治的行无痛人流术患者1500例,随机分为 A 组、B 组与 C 组,各500例。A 组给予宫术宁棒镇痛,B 组给予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镇痛,C 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镇痛。观察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麻醉时间以及宫颈口松弛状况。结果 C 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 A 组、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扩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短于 A 组、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长于 A 组、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的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

    作者:迪力努尔·艾力阿吉;阿衣古丽·吐尔逊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 HCG 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西他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复常时间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WBC 复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WBC 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减少、贫血、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恶心、呕吐、便秘、腹泻、高血糖、肌酐升高、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减少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乏力、心律失常、咳嗽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作者:崔文婷;胡苏;黄燕;欧阳鹏;熊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轻中度中风后抑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口干、出汗、便秘和震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6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收治的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总负荷值(TIB)、运动试验结果及心肌缺血相关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TIB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 TIB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肌运动试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试验阳性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 ST 段下移值低于对照组,至 ST 段下移1mm 时间、运动总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心肌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心肌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近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替硝唑与甲硝唑分别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替硝唑与甲硝唑分别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2月湘鹤医院收治的115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替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替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甲硝唑联合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少。

    作者:唐伟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罗伊适应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紊乱与重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紊乱与重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6月于邓州市中心医院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77例,按抽签尾数奇偶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罗伊适应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 Stewart 生存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量表(SCL -90)评分及自我形象紊乱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 Stewart 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SCL -90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形象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紊乱与重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有效适应性,降低自我形象紊乱发生率。

    作者:申丛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昔洛韦联合小剂量类固醇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小剂量类固醇眼液(0.02%氟米龙)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 HSK 患者63例(72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37眼)与对照组31例(35眼)。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0.02%氟米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小剂量类固醇眼液治疗 HSK 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梅红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014年我院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分布特征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龙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分离的重复菌株,共得772株。采用微量稀释法或 K - B 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按 CLSI 2013版标准判读。结果所得革兰阴性杆菌772株,前4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8.4%)、肺炎克雷伯菌(28.1%)、大肠埃希菌(18.7%)及鲍曼不动杆菌(11.3%)。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及喹诺酮类耐药率大于7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大于65%,非发酵菌耐药率总体低于肠杆菌科。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对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高活性。结论我院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严峻,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曾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中脑脊液回抽对麻醉平面的影响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中脑脊液回抽对麻醉平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2月于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 S1、S2、S3组,各60例;每个 S 组再平均分为3组,S1组(V1、V2、V3组,各20例),S2组(V4、V5、V6组,各20例),S3组(V7、V8、V9组,各20例)。9组患者均予以腰硬联合麻醉脑脊液回抽量:S1组0.5ml,S2组0.8ml,S3组1.0ml;脑脊液回抽及药物推注速度:V1、V4、V7组0.05ml/ s,V2、V5、V8组0.10ml/ s,V3、V6、V9组0.20ml/ s。观察9组患者给药后5min (T2)、给药后10min(T3)、给药后15min(T4)、感觉减退平面和痛觉消失平面、麻醉前(T0)、给药后即刻(T1)、T2、T3、T4、给药后20min(T5)、给药后30min(T6)血压和心率(HR)。结果9组患者感觉减退和痛觉消失平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时 V1、V2、V3组感觉减退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T3时 V2、V3组感觉减退平面高于 V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4时 V3组感觉减退平面高于 V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T3、T4时 V1、V2、V3组痛觉消失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2时 V1、V2、V3组感觉减退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T3、T4时 V5、V6组感觉减退平面高于 V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T3、T4时 V4、V5、V6组痛觉消失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T2、T3、T4时 V7、V8、V9组感觉减退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T2、T3时 V7、V8、V9组痛觉消失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4时 V7组痛觉消失平面高于 V8、V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时 V1、V4、V7组感觉减退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3、T4时 V7组痛觉消失平面高于 V1、V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T3时 V1、V4、V7组痛觉消失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T4时 V1、V4组高于 V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T3、T4时 V2、V5、V8组感觉减退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2、T3时 V2、V5、V8组痛觉消失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T4时 V2组痛觉消失平面高于 V5、V8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T3、T4时 V3、V6、V9组感觉减退和痛觉消失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1~3组感觉减退平面达 T5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S1~3组痛觉消失平面达 T8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4时 V1、V4、V7组感觉减退平面达 T5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4时 V1、V4、V7组痛觉消失平面达 T8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4时 V2、V5、V8组感觉减退平面达 T5、痛觉消失平面达 T8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4时 V3、V6、V9组感觉减退平面达 T5、痛觉消失平面达 T8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4时 V1、V2、V3组感觉减退平面达 T5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4时 V1、V2、V3组患者痛觉消失平面达 T8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4、V5、V6组患者 T4时感觉减退平面达 T5、痛觉消失平面达 T8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7、V8、V9组患者 T4时感觉减退平面达T5、痛觉消失平面达 T8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9组患者 T0、T1、T2、T3、T4、T5、T6血压、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中不同脑脊液回抽量、回抽速度对感觉阻滞平面的影响较大,对痛觉阻滞平面、血压、HR 的影响较小。

    作者:严爵基;朱晓燕;陈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产后尿潴留护理措施的临床研究进展

    尿潴留是一种产后常见并发症,好发于初产妇,影响产妇产后子宫收缩,同时增加阴道出血量,提高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故要重视临床护理措施实施,促使产妇尽早自行排尿,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减少产妇痛苦,促进产妇康复。本文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谭小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舞钢市职工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过敏、耳鸣、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与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与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就诊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组(A 组)与胰岛素强化治疗组(B 组),各23例。A 组患者予以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治疗,B 组患者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体质指数、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CR)、达标时间、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体质指数小于 B 组,胰岛素剂量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 FPG、2hPG、HbA1c、ALT、AST、CR、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与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相当,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可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李晶;冯程程;刘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FDA 批准银屑病新药 ixekizumab

    3月22日,美国 FDA 批准 Taltz(ixekizumab)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在有银屑病家族史的患者中,这种疾病的发生率更高,通常见于15~35岁的人。常见形式的银屑病是斑块状银屑病,此类患者会出现厚厚的红色皮肤,有片状的银白色鳞屑。“今天的批准为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提供了另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可以帮助缓解疾病导致的皮肤刺激及不适感” FDA 药物评价与研究中心药物评价 III 办公室主任、医学博士 Beitz 称。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某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予以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予以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氧饱和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发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多巴酚丁胺,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志艳;杨红英;曹树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注射用丝裂霉素与卡托普利注射液抑制胆管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注射用丝裂霉素与卡托普利注射液抑制胆管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A、B、C、对照组,各16例。4组患者均予以胆管修复术,A 组患者予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B 组患者予以注射用丝裂霉素治疗,C 组患者予以卡托普利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未予以药物治疗。结果 A、B、C 组患者中重度瘢痕增生、胆漏、胆管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中重度瘢痕增生、胆漏、胆管狭窄发生率与 B 组、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 组中重度瘢痕增生、胆漏、胆管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B、C、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注射用丝裂霉素与卡托普利注射液均可抑制胆管瘢痕增生的发生,临床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鲁加煜;张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投稿邮箱的郑重声明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三编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与咪达唑仑注射液在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的镇静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与咪达唑仑注射液在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 TURP 的老年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咪达唑仑注射液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予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泵注药物前(T1)、泵注药物后15min(T2)、手术15min(T3)、手术30min(T4)、手术结束(T5)、术后30min(T6)的心率、平均动脉压、Ramsay 镇静评分、麻醉满意度评分。结果心率、平均动脉压的时间与方法间有交互作用(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 T1、T2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 T3、T4、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msay 镇静评分时间与方法间有交互作用(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T2、T3、T4、T5、T6的 Ramsay 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麻醉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在老年 TURP 患者中的镇静效果优于咪达唑仑注射液,可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评分。

    作者:吴金丽;曾祥刚;吕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急诊脑外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予以舒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麻醉持续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后两组患者 MAP、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相当,且安全性较高,但采用舒芬太尼患者术后恢复、镇痛效果好于瑞芬太尼。

    作者:王晶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