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素喷雾联合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观察

薛芊芊;白广平;吴红敏

关键词:激素喷雾, 鼻炎片, 变应性鼻炎
摘要:目的:观察激素喷雾联合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喷雾剂鼻腔局部喷雾,同时服用鼻炎片。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采用布地奈德喷雾剂。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80%高于对照组的84.29%;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 IFN-γ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IL-6、IL-4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单独给予布地奈德喷雾剂相比,采用布地奈德喷雾剂联合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分期辨证联合外治疗法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辨证联合外治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分期辨证联合外治疗法,比较2组患儿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并监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肺炎采用中医分期辨证联合外治方法治疗临床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较少,应推广使用该疗法。

    作者:尚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及护理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急、变化快,累及多个器官及系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高质量的护理可为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还能促进病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提高抢救成功率[3]。本文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研究进展进行详细论述。

    作者:刘红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而试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及颈动脉斑块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072,P ﹤0.05)。2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神经系统的功能损伤评分、颈动脉中层的厚度及动脉斑块面积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和控制,试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患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稿件内容的有关规范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请作者在写论文时使用参考文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全程管理对瘢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管理对瘢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以期提高阴道分娩率。方法将孕早期瘢痕子宫孕妇3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孕检、住院分娩;观察组接受瘢痕管理小组全程管理。比较2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满足试产条件、试产及阴道分娩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钳使用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2组均无子宫破裂。结论对瘢痕子宫孕妇实施孕期、产时全程管理,可显著提高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率,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何秀影;王子荷;张凤珍;姜秉芬;尹洁;郭辉;李青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药辨证论治配合原道电致孔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配合原道电致孔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膝关节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中药辨证论治,观察组在中药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原道电致孔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1%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配合原道电致孔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柯美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柴胡临床应用浅析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前者称北柴胡,后者称南柴胡。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经云地熏,别录云芸藁,道地药材产自陕西银州。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对柴胡功效,历代医家皆有心得。如《神农本草经》云:“主心腹,去肠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新修本草》认为:“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问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刘完素曰:“除虚劳,散肌热,去早晨潮热,寒热往来,胆瘅。妇人产前产后诸热,心下痞,胸胁痛”。《中医学》教材认为柴胡可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现代研究认为可解热、抗炎、抗肝损伤、抗辐射损伤等功效。因其功效显著,所治病症颇多,故为临床常用药[1]。笔者在此对柴胡在临床的使用进行浅析。

    作者:周永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额叶癫痫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额叶癫痫患者采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与其他药物相比并未增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龙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2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肺癌根治术,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6例,分别采用七氟烷和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手术前后 MMSE 评分与 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经术后 MMSE 评分均有所下降,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改善,研究组术后6h、1d、3d MMSE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后0.5h S100β水平有显著升高,但2组患者 S100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d 研究组患者 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烷和丙泊酚进行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认知功能均有所影响,七氟烷麻醉较应用丙泊酚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更快。

    作者:张红玉;陈海明;张强;韩慕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多层螺旋 CT 重建技术在胸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 CT 重建技术在胸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胸骨骨折10例、肋软骨骨折16例患者,在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重建,主要有1mm 薄层横断图像重建,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技术(VR)重建,并与 X 线胸片对比。结果10例胸骨骨折患者,其中胸骨柄骨折3例,胸骨体骨折7例;16例肋软骨骨折患者,单根肋软骨骨折12例,多根肋软骨骨折4例。其中 X 线胸片显示胸骨骨折8例,肋软骨骨折0例;16层螺旋 CT 多种重建技术优于 X 线检查结果。结论多层螺旋 CT 重建技术综合应用可为胸骨及肋软骨骨折患者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急诊过敏性皮炎27例诊治分析

    过敏性皮炎(allergic dermatitis)是由于接触过敏性抗原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其本质是是由 IgE 介导的 I 型变态反应[1],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引起皮肤红肿、发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病症,具体的过敏原可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和注射入过敏原4类。每类过敏原均可引起相应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严重的过敏性皮炎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过敏性皮炎是急诊工作中常遇到的常见病多发病,但发病原因复杂,大部分患者不能找到确切病因,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使疾病反复发作得不到根治,但在急诊给予非特异性抗过敏治疗,能极大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及痛苦,及时用药更能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的生命。我院急诊采用非特异性抗过敏治疗过敏性皮炎患者2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建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 IL-4、IL-10及干扰素-γ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探讨支气管哮喘与血清 IL-4、IL-10及 IFN-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0例(哮喘急性发作组)、支气管肺炎患者30例(支气管肺炎组)及健康体检儿童30例(健康对照组),ELISA 方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治疗前后、支气管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患儿血清 IL-4、IL-10及 IFN-γ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 IL-4水平明显高于支气管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 IL-10及 IFN-γ水平明显低于支气管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哮喘缓解期血清中 IL-4水平较急性发作期明显下降(P ﹤0.01),而 IL-10及 IFN-γ较急性发作期明显升高(P ﹤0.01)。结论血清 IL-4、IL-10及 IFN-γ水平变化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对监测哮喘患儿的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丰润区人民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2014年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4年临床各种送检的标本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分离出细菌14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85株(79.21%),革兰阳性菌211株(14.1%),真菌67株(4.48%)。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多见,分别占9.89%、3.01%、1.2%。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常见,分别占23.53%、22.53%、19.85%、7.75%,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多,占4.48%。结论我院检测出的主要目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药。

    作者:孙伟;董佩;霍伟量;刘东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我院2011-2014年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调查

    目的:调查我院2011-2014年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促进合理用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抗生素合理使用系统对我院2011-2014年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逐年下降,2011年44.85%,2012年41.89%,2013年40.28%,2014年28.14%;其中单用、二联使用率分别为2011年30.86%、11.95%,2012年30.01%、10.03%,2013年29.70%、9.21%,2014年22.63%、6.05%。常用抗生素前10位排序有变动,其中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头孢拉定胶囊4年均分别排注射及口服抗生素第1名。同种抗生素费用逐年下降。结论我院抗生素使用合理性逐年规范。

    作者:韦春燕;李发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1470nm 半导体前列腺激光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470nm 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1470nm 半导体激光对78例 BPH 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汽化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 IPSS 评分、QOL 评分、AUA 评分、大尿流率(Qmax)、大尿流时平均逼尿肌压力(Pdet. Qmax)、残余尿(RUV)等指标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6个月随访 AVA、Qmax、Pdet. Qmax、IPSS、QOL 及 PVR 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1)。结论1470nm 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 BPH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家兴;曹凤宏;李晓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十子代平方对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十子代平方(SZDPF)溶液对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浓度胰岛素体外诱导法,建立 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模型,采用 SZDPF 溶液干预细胞模型,并以吡格列酮为对照药,观察各组 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及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各组 SZDPF 溶液对细胞的增殖无影响(P ﹥0.05),但对其葡萄糖消耗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 ﹤0.01),与西药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SZDPF 溶液与吡格列酮具有同等的改善 HepG2细胞模型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能是与其增加 IR-HepG2细胞模型的葡萄糖消耗量,促进葡萄糖的摄取有关。

    作者:吴博;邱昌龙;李继安;田春雨;喇孝瑾;付茜茹;程瑞婷;周雪梅;董思圻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外渗致皮下组织肿胀1例护理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β1受体,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加,兴奋窦房结,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我科在2009-2016年间应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静脉输液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发生液体外渗致输液肢体皮下组织肿胀1例。经早发现、早处理、早换药等治疗,肢体肿胀完全消失,肢体活动恢复正常,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伟;白利洁;侯胜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抗病毒药物用于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是由 HCV 感染而导致的一种传播途径明确、起病隐匿、慢性化程度高的疾病[1]。在全世界范围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慢性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患。2014年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球 HCV 感染者数量约为1.7亿人[2],每年新增病例300万~400万人[3]。每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的22%是由于感染 HCV 引起的[4]。HCV 的主要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在我国输血后患丙型肝炎者占1/3[5]。每年全球因 HCV 感染相关疾病死亡人数约为35万~50万人[6]。HCV 感染者罹患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的风险明显高于非感染人群[7],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改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率[8]。自从 HCV 被发现以来,α干扰素(α-interferon,IFN-α)就是针对 HCV 的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现将 IFN-α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发展前景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孙涛涛;周俊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品管圈在降低我院中心药房口服药盘点账物不符率中的应用

    目的:降低我院中心药房账物不符率,使调配工作和库存设定正常进行,保证医院诊治活动顺利开展。方法使用品管圈的10大步骤和灵活运用新旧7大方法,分析出造成盘点账物不符的真正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盘点账物不符率由原来的6.47%下降到2.57%,改善幅度60.27%。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降低我院口服药盘点账物不符率,能作为常规的活动进行下去。

    作者:彭南星;王艳梅;曾路才;刘春霞;任英健;单钰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