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董佩;霍伟量;刘东新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狼疮性肾炎患者48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患者均应用泼尼松治疗,同时观察组应用霉酚酸酯治疗,对照组应用环磷酰胺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腹泻、感染、白细胞降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45.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83%低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较显著,优于环磷酰胺,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且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作者:吴家斌;张丽;高美珠;刘卫华;林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金嗓利咽胶囊治疗咽炎的效果。方法将咽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复方草珊瑚含片治疗,研究组采取金嗓利咽胶囊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症状缓解时间为(8.52±0.95)d 短于对照组的(14.28±1.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金嗓利咽胶囊治疗患者采取疗效明显,安全性高,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文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儿在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用力肺活量(FVC)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显著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易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创伤性骨髓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行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观察组则进行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 ﹤0.05);2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感染情况,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并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向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结核病现仍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吡嗪酰胺作为常规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之一,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其对人型结核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在 pH 5.0~5.5时,杀菌作用强,对于酸性环境中缓慢生长的吞噬细胞内的结核菌是目前佳的杀菌药物[1]。其不良反应有高尿酸血症、关节疼痛,胃肠不适和肝功能损害等。在现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发病率增高的情况下,吡嗪酰胺导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较过去明显增多[2]。现对1例使用吡嗪酰胺致血尿酸升高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在使用吡嗪酰胺时如何减少和应对不良反应发生。报道如下。
作者:赵越;张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加常规抗感染治疗患者61例为灌洗组,常规抗感染治疗患者45例为非灌洗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感染控制率。结果灌洗组感染控制率为85.2%,非灌洗组感染控制率75.5%;GCS 评分在3~5分和6~8分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灌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能显著提高感染控制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向林;张利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患者,22岁,孕1产0。因宫内孕28周第一胎,头痛、恶心3d 入院。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平素月经规律,停经30余天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停经2个月出现恶心、呕吐、择食等早孕反应,早孕反应持续1个月余自行消失,孕早期无发热、病毒感染及放射线接触史。孕4个月初感胎动至今良好。未正规产检,于入院前3d 前出现头痛、恶心、食欲差等症状,在当地测血压升高达140/100mm Hg,无明显视物不清等不适,未予特殊处理,于入院前2d 自觉头痛、头晕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在当地测血压升160/100mm Hg,尿蛋白(+++),夜间睡眠差,给予降压药物对症治疗(具体名称剂量不详)症状无明显好转,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 36.6℃,P 90次/分,R 20次/分,BP 150/100mm 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心肺未闻及异常,上腹部无压痛,无肌紧张。肝脾触诊不满意,双下肢指凹性水肿(++++)。产科情况:腹部膨隆如孕7个月,宫体无压痛,未触及宫缩,宫高28cm,腹围88cm,无宫缩,胎心146次/分,规律。未行内诊检查。肝功能:总蛋白53.2g/ L、白蛋白34g/ L、球蛋白19.52g/ L、总胆固醇7mmol/ L、钙1.97mmol/ L、前白蛋白142.1mg/ L:血细胞分析:淋巴细胞比率14.8%、单核细胞比率1.6%、中性粒细胞比率83.6%、红细胞压积34.4%、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肾功能正常;凝血四项正常,尿蛋白(++)。24h 尿蛋白定量1313.5 mg/24h;患者入院后即刻左侧卧位,吸氧,心电监护,予硫酸镁解痉,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等治疗,患者病情平稳,自觉症状消失。经反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要求延长孕周。患者于入院第3天出现不规律宫缩,子宫无压痛,无强直宫缩,彩超提示未见异常,患者血压138~145/89~96mm Hg,患者无自觉不适,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于5h 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次,阴道流血约100ml,宫缩持续25秒,间隔2~3min。查体:P 81次/分,R 17次/分,BP 130/90mm Hg。子宫无压痛,无强直宫缩,胎心145次/分,规律。阴道检查:宫颈管消失90%,宫口未开,有血块流出。B 超提示胎盘早剥。术中见可见宫壁呈紫蓝色,娩一女婴,体质量1000g,阿氏评分1min 1分。缩宫素20U 宫体注射,卡前列氨丁三醇250mg 肌内注射预防产后出血,胎盘胎膜自然剥离,娩出完整,可见约2/5面积凝血块压迹,清理宫腔内积血约100ml,子宫收缩好,子宫表面光滑,宫底部及两侧宫角、子宫后壁呈紫蓝色瘀斑。给予温盐水纱布热敷约30ml,子宫表面颜色好转。术后经降压解痉及预防感染等处理,术后第8天治愈出院。
作者:李素文;田红霞;孙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系统评价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对先心病手术患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Science Direct、Elsevier、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0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和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资料。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 Stata 12.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共697例患儿,meta 分析结果显示,RIPC 与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肌钙蛋白水平(cTnI)、术后24h 心肌收缩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与现有的成人研究结果不同,本文并未发现RIPC 对先心病手术患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提示仍需更多高质量 RCT 去证实 RIPC 的临床作用。
作者:李贤伟;周红瀛;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病例1,女,64岁,因咳嗽、咯痰伴发热于2015年12月21日来我院就诊。检查:体温38.9℃,血压110/65mm Hg,外周血白细胞14.8×109/ L,淋巴细胞0.08,中性粒细胞0.83,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问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皮试阴性,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A1511701-2)1.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大约20min 后,患者输注部位周围发红且瘙痒,并主诉胸闷、心慌、呼吸困难,怀疑皮试结果出现假阴性导致药物过敏,立刻遵医嘱停止输液,给予吸氧、地塞米松10mg 静脉注射,后症状逐渐缓解,停用药物后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宋芳;徐斌;马琳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辨证联合外治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分期辨证联合外治疗法,比较2组患儿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并监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肺炎采用中医分期辨证联合外治方法治疗临床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较少,应推广使用该疗法。
作者:尚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配合原道电致孔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膝关节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中药辨证论治,观察组在中药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原道电致孔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1%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配合原道电致孔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柯美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患者,女,48岁,因反复乏力、跌倒发作3d 于2014年9月17日入院。患者自入院3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乏力,跌倒发作,无眼前闪光及暗点,无四肢强直阵挛及面色发紫、舌部咬伤等,共计发作3次,每次发作持续10余分钟自行好转,发作期意识清楚,跌倒发作中无大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入我院急诊科诊疗,入院后未再跌倒发作。患者曾为五官科医师,20年前有产时羊水栓塞致昏迷21d 病史,大约之后2年出现癫痫发作。平时每晚口服德巴金1片及鲁米那1片(每天2次),丙戊酸钠2片(每天2次),近3年无癫痫发作。2周前患泌尿系感染在当地医院治愈。
作者:张义芹;王文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梨状肌可因急、慢性损伤,或解剖变异,易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引起腰腿剧烈疼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PMS)[1]。我院发生1例因臀大肌肌内注射药物导致梨状肌痉挛患者,经采用马铃薯片热疗联合鲁南贝特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穆丽;甄长溪;杨雪晶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炎舒口服液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白细胞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治疗后2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嗜酸细胞数及单核细胞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通窍鼻炎胶囊效果显著,且可降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在治疗中广泛使用。
作者:唐富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及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83.02%,治疗后2组FPG、早餐后2hPG、HbA1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能更好地降低 FPG、2hPG 及 HbA1c水平,安全性较好。
作者:杨维建;程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盐酸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抗菌谱和林可霉素相同,抗菌作用为后者4~8倍,临床主要适用于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所致的中、重度感染,如吸入性肺炎、脓胸、肺脓肿、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及败血症等。临床应用及文献报道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以皮肤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和全身症状为主[1];严重不良反应以伪膜性肠炎、过敏性休克[2]、肾功能损害[5]为主,较少报道神经肌肉阻滞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使用盐酸克林霉素出现神经肌肉阻滞不良反应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池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十子代平方(SZDPF)溶液对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浓度胰岛素体外诱导法,建立 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模型,采用 SZDPF 溶液干预细胞模型,并以吡格列酮为对照药,观察各组 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及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各组 SZDPF 溶液对细胞的增殖无影响(P ﹥0.05),但对其葡萄糖消耗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 ﹤0.01),与西药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SZDPF 溶液与吡格列酮具有同等的改善 HepG2细胞模型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能是与其增加 IR-HepG2细胞模型的葡萄糖消耗量,促进葡萄糖的摄取有关。
作者:吴博;邱昌龙;李继安;田春雨;喇孝瑾;付茜茹;程瑞婷;周雪梅;董思圻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八纲辨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八纲辨证指导临床用药,而对照组仅根据一般常识给予化痰止咳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八纲辨证理论指导临床使用中成药治疗咳嗽疗效显著,辨证施治可避免用药盲目性,促进止咳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作者:赵昌;关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轻、中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改变与肺动脉压力、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0年12月于该院干疗科确诊的轻、中度老年 COPD 稳定期患者52例,分析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肺功能改变与肺动脉压力、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特点及相关性。结果轻、中度老年COPD 患者 PaO2逐渐降低;轻、中度老年 COPD 均有弥散功能逐渐下降;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 PASP 逐渐升高;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 PaO2、FEV1%、FEV1/ FVC 与 PASP 呈负相关(P ﹤0.05)。结论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心腔大小变化不明显,左心功能未受影响;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增高与低氧、肺功能的损害程度有关。
作者:黄艳丽;田陆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将胃癌术后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者均采用改良 FOLFOX 化疗方案和放疗治疗,但试验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粒细胞减少率及恶心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他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胃癌术后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不及同步放化疗,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何政;魏艳荣;崔海峰;韩专叶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