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麦咏欢

关键词:急诊处理, 内科学, 护理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各类急诊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内科护理管理工作模式,试验组实施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及急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急救护理总有效率为98.0%(49/50),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急救耗时,提高急诊内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埃索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老年抑郁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老年抑郁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海军北京万寿路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收治的老年抑郁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症状量表(Gerd Q)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Gerd Q 评分及 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 Gerd Q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老年抑郁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显著,症状缓解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艳红;郭延琳;宋水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微创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100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n =40)与对照组(n =60)。试验组采用微创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止痛药物使用量、引流时间及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 C 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止痛药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3、5天 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疗效相当,但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及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军;罗佩;宋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降糖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降糖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医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降糖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糖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西药治疗。两组患者均定期检测血糖、接受积极宣教、合理膳食、坚持运动、调畅情志,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口渴思饮、夜频尿多、手足心热、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口渴思饮、夜频尿多、手足心热、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降糖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砚颖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小儿复方退热栓治疗高热惊厥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复方退热栓治疗高热惊厥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浚县妇幼保健院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小儿复方退热栓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惊厥好转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惊厥好转时间为(3.7±1.6)min,短于对照组的(5.9±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2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复方退热栓治疗高热惊厥患儿,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惊厥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饶洪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药品采购工作中缺货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药品缺货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减少药品缺货的发生,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药。方法提取赤水市人民医院药剂科2015年5—12月常规使用药品634种,收集药品临床缺货情况的数据和药品供应商提供的缺货登记反馈表数据,发现缺货药品117种,根据药品缺货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再将数据用排列图法进行分析。结果造成临床药品缺货的主要原因为效期过近、延迟到货、供应商供货不足、原料短缺、长期缺货,其余项为一般原因。结论应加强药品缺货管理制度,将影响因素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作者:梁茂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16排螺旋 CT 在高危胸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6排螺旋 CT 在高危胸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万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危胸痛患者84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16排螺旋 CT 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 CT 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误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16排螺旋CT 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左右主干及主要分支、主动脉等病变,观察组误诊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的33.33%(1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6排螺旋 CT 在高危胸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冠状动脉病变,且临床确诊率较高。

    作者:张爱英;赵素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药学监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认知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药学监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用药依从性、认知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池市中医医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 COPD 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监护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行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监护组给予药学监护,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认知程度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 FVC)〕,并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监护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监护组患者基础知识、正确用药、生活方式、运动锻炼方面的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 FEV1、FEV1/ 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学监护能有效提高 COPD 患者用药依从性,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徐钦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患者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华县逍遥镇卫生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实施院前急救的病毒性上感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后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恐惧、焦虑、烦躁、紧张不良心理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试验组各不良心理反应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护理后护理总有效率为98.3%(57/58),高于常规组的86.2%(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在病毒性上感患者院前急救中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急救效果,可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各类急诊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内科护理管理工作模式,试验组实施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及急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急救护理总有效率为98.0%(49/50),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急救耗时,提高急诊内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麦咏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贵港市覃塘区石卡中心卫生院2013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按照数字抽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治疗效果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5、7d 的血清白介素8(IL -8)、血小板压积(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 Hp 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IL -8、PCT、TNF -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5、7d,观察组 IL -8、PCT、TNF -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较奥美拉唑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李和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131I 联合甲泼尼龙治疗 Graves 眼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131 I 联合甲泼尼龙治疗 Graves 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Graves 眼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31 I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Graves 病临床疗效、Graves 眼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体积和突眼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 Graves 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 Graves 眼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甲状腺体积、突眼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甲状腺体积、突眼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31 I 联合甲泼尼龙治疗Graves 眼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小突眼度和甲状腺体积,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丽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ICU 中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 ICU 中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临床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ICU 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患者均给予亚低温治疗,且依据其具体病情调节亚冬眠合剂。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恢复劳动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致残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CU 中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曹玉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20例,均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增生、乳头状小癌、未分化癌患者的治愈率均高达100.0%,滤泡状癌、乳头状癌治愈率分别为87.5%(7/8)和80.0%(4/5)。1例乳头状癌患者和1例滤泡状癌患者出现复发,进行了二次治疗。患者均未出现皮肤烧伤、食管穿孔、气管损伤、声音嘶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颈部疼痛3例,停止手术后疼痛得到有效缓解;穿刺位置出现皮肤红肿1例,经临床治疗后症状消失。经问卷调查得知患者对治疗表示满意118例,满意度达98.3%。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大化县人民医院接收的正常足月儿及产妇350例。在产妇完成分娩5d 内及分娩后6个月对产妇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影响因素。结果婴儿出现不明原因哭闹36例,占10.29%。不明原因哭闹婴儿每天哭闹≥1h,每周哭闹≥1d,持续7周,平均哭闹时间为(2.2±0.1)个月。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孕期对工作与夫妻生活兴趣下降或者彻底丧失、存在孤独感、较易出汗、母亲对婴儿的表现较为苦恼、孕妇自觉身体疼痛增加与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有关(P <0.05)。结论孕妇在孕期及分娩后产生的负性情绪会导致婴儿不明原因哭闹发生率增高。

    作者:黄含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口服卡托普利致大疱型表皮坏死松懈型药疹一例报道

    大疱型表皮坏死松懈型药疹是药疹中严重的一种,该病起病急、发展迅速,皮肤受损面积大,易伴有多系统损害,皮疹初起于面、颈部、胸部,呈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斑上附有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其病死率高。卡托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主要通过降低肾小球内高压和改善肾小球基底膜对大分子的通透性,从而减少尿蛋白的排泄率,被广泛应用于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本文1例患儿因“肾病综合征”入院后,服用卡托普利以降低尿蛋白,在服用过程中,患儿颜面及躯干出现较密集红色丘疹,伴瘙痒,双眼球结膜充血,给予抗过敏、抗病毒治疗及外用药后皮疹未见好转,继续加重,体温持续升高至41.8℃,头面、躯干及四肢出现大量暗红色斑疹,其上有水疱,疱液浑浊,疱壁松,尼氏征阳性,口唇及双颊黏膜糜烂、破溃伴渗液,皮肤科诊断为大疱型表皮坏死松懈型药疹,停用卡托普利,给予激素治疗后患儿皮疹逐渐好转,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璀钇;黄建彬;李胜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吴桥县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盆腔脓肿患者82例,采取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炎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炎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盆腔脓肿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消除临床症状,提高其康复速度,避免炎症再次复发。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36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胡谦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补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补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2013年2—10月行 TURP 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葡萄糖注射液组(试验组)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对照组),各30例。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术后30min(T2)、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中心静脉压( CVP)、血糖水平及电解质( Na +、K +、Cl -、Mg2+、Ca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 T1、T2、T3时相 MAP、SpO2、HR、CV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 T2、T3时相 MAP 均低于 T1时相,HR 均高于 T1时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T1、T2时相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各时相 Na +、K +、Cl -、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 T3时相血糖水平高于 T1时相,对照组 T2、T3时相 Mg2+水平低于 T1时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 T3时相血糖、Mg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电解质配比及渗透浓度更接近于正常机体细胞外液水平,对于行 TURP 的老年患者,术中静脉滴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更有利于维持电解质和代谢平衡。

    作者:冯小迪;祝昌明;郭晓刚;王友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都江堰市人民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7月收治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7.6%(28/32),对照组为53.1%(1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脱发、关节肌肉酸痛、乏力、口腔黏膜炎,以Ⅰ~Ⅱ级为主。两组患者各级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疗效显著,患者毒副作用均可耐受。

    作者:高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邓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为(3.2±1.4)分,低于对照组的(5.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中,可有效缓解癌性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素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