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陈楠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疗效,及对患儿血清 IL-4及 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 MPP 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同期另选3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作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支原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观察2组患儿住院期间咳嗽程度、咳喘消失时间及咳嗽改善评分、住院时间;并比较3组血清 IL-4、IFN-γ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咳喘等临床症状均有改善(P ﹤0.05)。观察组咳嗽改善评分、咳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与正常组相比,IL-4明显升高,IFN-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 IL-4升高,IFN-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IFN-γ升高,IL-4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 MPP 可改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长期吸入布地奈德(BUD)对哮喘幼儿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0月,于医院诊治的支气管哮喘幼儿60例。所选患儿均规律吸入 BUD≥3个月。对比分析患儿在用药前、用药1个月、用药3个月时的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及骨密度(BMD)水平。结果支气管哮喘幼儿吸入 BUD 治疗在用药前、用药1个月、用药3个月时其血 Ca、血 P、血 ALP、BMD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期吸入 BUD 对哮喘患儿骨质发育无影响。
作者:丁康康;宋福星;敬小青;王晨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腺苷蛋氨酸是人体组织和体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活性分子。其作为甲基供体(转甲基作用)和生理性巯基化合物(如半胱氨酸、牛磺酸、谷胱甘肽和辅酶 A 等)的前体(转硫基作用)参与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在肝内,通过使质膜磷脂甲基化而调节肝脏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且通过转硫基反应可以促进解毒过程中硫化产物的合成。只要肝内腺苷蛋氨酸的生物利用度在正常范围内,这些反应就有助于防止肝内胆汁淤积。腺苷蛋氨酸抗胆汁淤积的活性应归于:(1)通过依赖腺苷蛋氨酸合成膜磷脂(降低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恢复细胞膜的流动性;(2)通过转硫基途径合成参与内源解毒过程的含硫化合物。主要适应证: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郁积;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治疗抑郁症、肝功能紊乱和骨关节炎。我科临床应用中因护士配药时疏忽了必须要用所附溶剂混合溶解后再加入液体中,引起静脉滴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侧前臂疼痛、红肿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梅;周俊卿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肺炎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肺炎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AXaIU。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5d、10d 时比较2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D 二聚体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入住 ICU 时间和病死率。结果第10天时治疗组 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 D 二聚体在治疗后5d、10d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仅在治疗后10d 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入住 ICU 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降低 APACHEⅡ评分,降低 D 二聚体,改善氧分压,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 ICU 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凌;蒋丕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比较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的特点以及二者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手术的5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患者及38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患者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二者差异。结果观察组胆色素类结石比例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在混合型结石比例多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胆囊结石华支睾吸虫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结石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结石成分构成方面,对成分不同的胆石症患者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方法,避免结石再生。
作者:孔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MSCT 定量测量肺密度及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60例 COPD 患者为 COPD 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行胸部 MSCT检查及肺功能检查。测量并比较 COPD 组和对照组 MSCT 定量测量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观察 COPD 患者 MSCT定量测量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OPD 组深呼气末全肺容积(Vex)、深吸气末全肺容积(Vin)、肺容积比(Vex/ V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深呼气末平均肺密度(MLDex)、深吸气末平均肺密度(MLDin)、肺容积差(Vin-Vex)、肺密度差(MLDex-MLD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PD 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 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总量(TLC)、残气量(RV)、残气量与肺总量百分比(RV/ T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 MLDex-MLDin 与肺功能指标 FEV1、FVC 及 FEV1/ FVC 呈正相关(P ﹤0.05),RV/ TLC 呈负相关(P ﹤0.05)。Vex/ Vin与肺功能指标 RV/ TLC 存在正相关(P ﹤0.05),Vin-Vex 与 FVC 具有正相关(P ﹤0.05)。结论 COPD 患者 MSCT 定量测量肺密度及肺容积指标均出现明显的改变,并与临床肺功能检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黄嘉成;杜绪仓;谭理连;江金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观察记录2组满意度、健康知识普及和行为配合情况、治疗情况、NIHSS 评分及 Barthel 指数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知识普及率和行为配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出血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 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急性脑梗死行静脉溶栓治疗降低了患者出血并发症并及早发现、救治再灌注脑损伤,同时患者配合程度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回访满意度提升。
作者:杜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分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风险患者行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辅助妊娠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体外受精(IVF)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周期诊断为 OHSS 高风险的不孕患者130例,在给患者充分知情同意后由其选择新鲜胚胎移植或全胚冷冻后择期冻胚移植,分为鲜胚组67例和冻胚组63例,对比分析行不同移植技术后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质量和 OHSS 发病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对于 OHSS 高风险患者,冻胚组的种植率、妊娠率、活产率明显高于鲜胚组(P ﹤0.05或 P ﹤0.01),而且 OHSS 发生率明显低于鲜胚组(P ﹤0.05),早产率明显低于鲜胚组(P ﹤0.05)。结论对于 OHSS 高危患者,应该采用全胚冷冻,再择期行冻胚移植,有助于提高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与活产率,同时能降低 OHSS 患病率与早产儿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华芳;吴培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灵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均给予镇静、利尿及扩容治疗。试验组患者另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和尿蛋白含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尿蛋白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 均﹤0.05),且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尿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5)。2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给予相应处理后缓解直至消失。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狄文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规范医师用药行为,遏制大处方,降低患者药品费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法通过开展动员培训、自查自纠、药占比控制及强化监督考核等量化考核措施,重点针对中成药、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激素等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结果全院66个临床科室有54个科室药占比均有所下降,其中有14个科室降幅达5%以上;超千元处方不合格率控制在2.5%以下;不合理用药投诉率下降了4%。结论全院医务人员规范行医、合理用药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医院初步建立了超常用药预警机制,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全院用药行为趋于更加科学、合理、安全、经济、规范。
作者:赖登祥;张先祥;王易林;黄道秋;石朝凯;周余;方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规律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NYHA 心功能Ⅱ级50例,Ⅲ级58例,Ⅳ级52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 CHF 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 BNP 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结果 CHF 患者的 BN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BNP 水平随患者 NYHA 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增高(P ﹤0.05),BNP 升高时,患者 LVEF 下降,而 LVEDd 则降低(P ﹤0.05)。随访18个月内,CHF 患者中心功能未改善者其 BNP 水平未见明显下降,其在随访期间病死率、住院次数和总住院时长明显高于心功能改善组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BNP 水平能够有效反映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情况,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着重要的指导性,可作为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准物。
作者:刘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用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预行腹腔镜术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盐酸羟考酮进行术后镇痛,对照组患者采取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 VA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h、8h、24h 和48h 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盐酸羟考酮用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可有效抑制术后疼痛。
作者:葛建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行 PFNA 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精细化手术护理配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护理配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医师和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手术配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术中器械故障、手术器械传递失误、感染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医师、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手术配合的满意度依次为100.00%、94.12%,对照组依次为81.82%、79.41%,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内固定术治疗中实施精细化手术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好地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严涛;包香兰;刘霁逸;杨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例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均经过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和严格的康复训练。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膝关节主观及客观稳定性均明显改变,无并发症发生,抽屉试验和 Lachman 试验呈阴性,均能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未发现膝关节松弛现象,复查 X 线片示膝关节无退变,内固定物无松脱现象,效果满意。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手术重建是治疗的基本和关键的步骤,围术期护理和康复训练也在膝关节功能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龚亚莉;罗毅;陈宏;瞿小英;侯伟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评估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216例 ACS 患者均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其肌钙蛋白 I、血肌酐、C-反应蛋白和 NT-proBNP 水平。根据 NT-proBNP 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NT-proBNP ﹤300pg/ ml 的88例患者划为 A 组, NT-proBNP 水平≥300pg/ ml 的128例患者划为 B 组。结果 B 组患者的射血分数显著低于 A 组患者,冠脉多支病变的比例、Gensini 积分显著高于 A 组患者,而 A 组患者的 TIMI 血流评分明显高于 B 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大于 A 组患者(P ﹤0.05)。结论 NT-proBNP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有一定有预测价值。
作者:龚俊荣;陆永怡;陈群;吕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连续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干预组患者提供连续式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膝关节恢复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经半年的运动训练后,患者自主行走、无需他人协助进行相关生活行为、基本自理能力、心理情绪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出现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视患者病情发展应为其尽早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做好 CPM 训练,并联合家属共同监督,训练强度应保持由低到高的原则,大多数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生存质量较高。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G)、空腹 C 肽(FCP)、餐后2h C 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及低血糖事件。结果观察组患者 FPG、2hPG、HbA1c、FCP、2hCP 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可减少低血糖事件概率,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玉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量表得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 HAMA、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 HAMA、HAMD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好,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障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杨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的麻醉镇静效果。方法将50例下肢需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啶麻醉镇静,对照组应用丙泊酚麻醉镇静。分别对麻醉前、麻醉后患者的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等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应用 Ramsay 对患者进行镇静评分。结果麻醉后30min 及60min,观察组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 Ramsay 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啶麻醉能够实现良好的镇静效果,使呼吸循环系统保持稳定,提高下肢骨科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顾峰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患者,男,88岁。因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10余年于2015年7月30日来我院治疗。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肾功能不全病史10余年,2型糖尿病病史5余年,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后查体:T 36.5℃,P 80次/ min,R 18次/ min, BP 140/70mmHg。血常规:WBC 4.6×109 g/ L,N 61.89%,RBC 4.03×1012 g/ L,PLT 179×109 g/ L。入院诊断为:“老年性痴呆”。
作者:王华;田雪飞;银洪汝;魏亚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