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田雪飞;银洪汝;魏亚伟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灵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均给予镇静、利尿及扩容治疗。试验组患者另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和尿蛋白含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尿蛋白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 均﹤0.05),且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尿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5)。2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给予相应处理后缓解直至消失。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狄文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基层医院泌尿外科中老年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中老年手术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基层医院泌尿外科中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抑郁、焦虑状态,同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评价 X 线及 CT 影像对食管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诊治的食管癌患者98例,患者均给予 X 线及 CT 影像检查,分析、总结、评价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阳性率。结果早期食管癌患者 X 线诊断的阳性率为69.44%高于 CT 的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X 线诊断阳性率为96.77%,CT 影像诊断阳性率为100.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X 线及 CT 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显著,两种诊断手段均具备优缺点,可联合食管镜以及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检查等方式对早期食管癌进行诊断,进而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及科学性。
作者:陈仲耿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建立 CB17 SCID 小鼠 KATOⅢ胃癌皮下肿瘤模型,为胃癌的临床前研究提供更有效的动物模型。方法将 KATOⅢ细胞接种至雌性 CB17 SCID 小鼠皮下,待肿瘤长至约200mm3时,取出肿瘤切成约30mm3小块后再次接种到雌性 CB17 SCID 小鼠皮下,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并研究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该肿瘤模型成瘤率为100%,肿瘤生长情况良好,组织病理学检查完全符合胃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结论通过肿瘤组织块异体移植的方法建立 KATOⅢ胃癌皮下肿瘤模型可以缩短肿瘤的生长时间,为临床前胃癌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作者:毛龙;刘瑕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幼儿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甘草锌颗粒,比较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的7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幼儿病毒性肠炎,可有效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吴风云;肖嫦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2013-2015年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3-2015年收集到抗菌药物的 ADR 报告,按照药物 ADR 发生的年龄及性别、抗菌药物及品种、累及系统与器官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比较2013-2015年的 ADR,ADR 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女性 ADR 发生率略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出现 ADR 的比例也明显偏高,引起 ADR 的抗生素居首位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第3位是青霉素类。78例中发生皮肤及附件伤害43例(55.13%),消化系统达9例(11.54%)。结论必须认真执行 ADR 监测和上报,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 ADR 的发生。
作者:朱敏;陈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首次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孕妇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需要再次剖宫产的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剖宫产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在第一次剖宫产时分别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和新式剖宫产进行手术,再次剖宫产时选择同样的手术方式,比较2组再次剖宫产术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进腹时间、手术总用时、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粘连、轻度粘连产妇均多于对照组,中度粘连以及重度粘连产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需要再次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果,不会对再次剖宫产造成明显影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丽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汇总医院门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处方进行质控,督促医师改进,提高处方合格率。方法2015年1-11月每月随机抽取西药处方100张、中药饮片处方100张及中成药处方100张计3300张,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西药不合理处方96张(8.73%),其中不规范处方73张(76.04%);用药不适宜处方15张(15.62%);超常处方8张(8.33%)。中成药处方中共有不合理处方158张(14.36%),其中不规范处方149张(94.30%);不适宜处方9张(5.70%)。中药饮片处方中共有不合理处方98张(8.91%)。结论我院处方不合理现象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完善处方管理办法的落实,加强医师培训,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原红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 H460细胞株,优化建系方法。方法质粒转染建立表达 EGFP 的 H460细胞株,稀释法挑选表达 EGFP 的阳性单克隆,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Western blot 检测EGFP 表达,流式细胞仪分选 EGFP 表达阳性的细胞。结果成功建立稳定表达 EGFP 的 H460细胞株,其 EGFP 阳性表达率高。结论建立稳定表达 EGFP 的 H460细胞株,为以后建细胞系提供更简便有效的方法,H460-EGFP 可以作为研究工具用于后续观察抗癌新药体内的抗癌作用。
作者:高鹏;钱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消化科近期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升高的原因。方法调查南京江宁医院2015年5-6月份消化科出院的患者病历361份,对出院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天数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品种、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8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7.6%;用药频次前5位的抗菌药物中口服的阿莫西林片、克拉霉素胶囊、头孢曲松占据前3位;抗菌药物单用为38.46%,二联为58.65%,三联及以上为2.89%。结论消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对比5月和6月数据表明抗菌药物强度升高主要与近期收住入院患者病种相关。
作者:赵剑锋;董志强;沈洪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在 BCD 方案治疗中皮下和静脉注射硼替佐米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均接受 BCD 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环磷酰胺)治疗,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对照组行静脉注射硼替佐米,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临床疗效和药物使用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减少Ⅲ级发生率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皮下和静脉注射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的 BCD 治疗效果上差异不大,皮下注射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林芸;王志红;尚晋;谢颖;魏天南;陈为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老年压疮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老年压疮患者11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压疮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压疮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压疮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知识经济时代下,信息技术逐渐在各类生产活动中应用,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相关数据调查研究表明,采用管理软件能够直接降低管理成本的7%~12%,能够有效降低库存资金占用量,达到提升库存资金周转能力以及增加医院利润的效果[1]。新医改进程中,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需要不断转变与完善,药剂科作为医院的基础科室,也需要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新医改的具体要求,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各项管理活动中,提升药剂科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力求为创设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2]。本文将结合当前医院药剂科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在新医改进程中药剂科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希望能够对医院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作者:王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量表得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 HAMA、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 HAMA、HAMD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好,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障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杨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长期吸入布地奈德(BUD)对哮喘幼儿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0月,于医院诊治的支气管哮喘幼儿60例。所选患儿均规律吸入 BUD≥3个月。对比分析患儿在用药前、用药1个月、用药3个月时的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及骨密度(BMD)水平。结果支气管哮喘幼儿吸入 BUD 治疗在用药前、用药1个月、用药3个月时其血 Ca、血 P、血 ALP、BMD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期吸入 BUD 对哮喘患儿骨质发育无影响。
作者:丁康康;宋福星;敬小青;王晨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腺苷蛋氨酸是人体组织和体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活性分子。其作为甲基供体(转甲基作用)和生理性巯基化合物(如半胱氨酸、牛磺酸、谷胱甘肽和辅酶 A 等)的前体(转硫基作用)参与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在肝内,通过使质膜磷脂甲基化而调节肝脏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且通过转硫基反应可以促进解毒过程中硫化产物的合成。只要肝内腺苷蛋氨酸的生物利用度在正常范围内,这些反应就有助于防止肝内胆汁淤积。腺苷蛋氨酸抗胆汁淤积的活性应归于:(1)通过依赖腺苷蛋氨酸合成膜磷脂(降低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恢复细胞膜的流动性;(2)通过转硫基途径合成参与内源解毒过程的含硫化合物。主要适应证: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郁积;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治疗抑郁症、肝功能紊乱和骨关节炎。我科临床应用中因护士配药时疏忽了必须要用所附溶剂混合溶解后再加入液体中,引起静脉滴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侧前臂疼痛、红肿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梅;周俊卿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比观察 Lichtenstein 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医院于2015年内收治的成年腹股沟疝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54例。A 组患者进行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而 B 组患者进行 Lichtenstein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复发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术后随访观察发现,A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 B 组的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ichtenstein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膜外疝修补术均可作为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有效途径,且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可结合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术式进行治疗。
作者:王靖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国外患者大多因打网球而发生,但在国内患者大多是一般劳动者或家庭妇女。其原因多于手腕伤力劳损过度有关,多发生于中年人,是一种肘关节外侧疼痛综合征[1]。发病后痛及肩前和前臂,局部可有轻度肿胀,也可无明显肿胀,前臂活动后疼痛加重,握物无力,前臂活动后疼痛加重,严重者握在手里的东西会自行掉下来。在诊断时医师应将患者腕关节背伸,前屈,肘关节旋前,旋后这些动作全部检查后认真分析研究,从中推测肘关节损伤程度和疼点分布,作出准确诊断。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也有顽固长久不愈者,平时可多做伸肘练习,复发者多因为没有很好休息及反复行手腕的操作有关。
作者:王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规范医师用药行为,遏制大处方,降低患者药品费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法通过开展动员培训、自查自纠、药占比控制及强化监督考核等量化考核措施,重点针对中成药、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激素等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结果全院66个临床科室有54个科室药占比均有所下降,其中有14个科室降幅达5%以上;超千元处方不合格率控制在2.5%以下;不合理用药投诉率下降了4%。结论全院医务人员规范行医、合理用药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医院初步建立了超常用药预警机制,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全院用药行为趋于更加科学、合理、安全、经济、规范。
作者:赖登祥;张先祥;王易林;黄道秋;石朝凯;周余;方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治疗晚期前列腺肿瘤所致尿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8例晚期前列腺肿瘤所致尿道梗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比较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残余尿量(RUV)、大尿流率(Qmax)及生活质量(QOL)评分[5]。结果48例患者均行一次手术成功,手术过程中出现血尿1例、暂时性尿失禁1例,采取相应的处理后,均有效缓解。手术时间为42~81(64.8±2.3)min。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 IPSS、RUV、Qmax 及 QOL 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半年,只有1例全身转移治疗无效病死,剩余47例均痊愈,痊愈率为97.92%。结论晚期前列腺肿瘤所致尿道梗阻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作者:皮雷鑫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