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骅;欧阳建东
目的:观察妥洛特罗贴剂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先给予抗感染、扩张支气管治疗2周,2周后观察组采用妥洛特罗贴剂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咳嗽症状、喘息症状及合并用药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喘息发作的次数和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个别患儿出现了皮肤瘙痒和鹅口疮,均通过治疗得到缓解。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妥洛特罗贴剂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明显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医院心血管科就诊的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心功能及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TG、TC、LDL-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脂水平及缺血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昱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在 BCD 方案治疗中皮下和静脉注射硼替佐米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均接受 BCD 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环磷酰胺)治疗,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对照组行静脉注射硼替佐米,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临床疗效和药物使用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减少Ⅲ级发生率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皮下和静脉注射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的 BCD 治疗效果上差异不大,皮下注射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林芸;王志红;尚晋;谢颖;魏天南;陈为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比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围术期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优良率9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优于锁定钢板,可以作为临床的优选治疗方案而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蓝春祎;韦铭铭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康复早期干预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实施康复早期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 Barthel 指数评估量表评分(M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MBI 评分为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为差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应用康复早期干预能够有效控患者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运用中西药联合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TBIL、ALT 及 AST 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各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麻仁丸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老年 FC 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麻仁丸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后至首次排便时间、复发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用药后至首次排便时间为85~195(137.93±4.92)min,对照组为90~298(148.37±29.83)min,2组用药后至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中出现腹泻1例,后自行好转;试验组中出现腹泻1例,自行停药后好转,阵发性腹痛1例,未经处理自行好转。2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联合麻仁丸对老年 FC 的临床疗效优于其单独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亚骅;欧阳建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家庭药品管理与用药的现状,指出家庭用药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方案,以期为公众合理用药建言献策。方法通过对有关家庭用药安全的文献分析与归纳,总结出家庭药品管理与用药存在的隐患,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家庭药品不合理储存导致药品过期、变质,超剂量滥用药物问题以及特殊人群用药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结论应加强对公众家庭药品管理、用药安全指导,普及医药卫生知识,提高公众安全用药水平。
作者:胡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长期吸入布地奈德(BUD)对哮喘幼儿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0月,于医院诊治的支气管哮喘幼儿60例。所选患儿均规律吸入 BUD≥3个月。对比分析患儿在用药前、用药1个月、用药3个月时的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及骨密度(BMD)水平。结果支气管哮喘幼儿吸入 BUD 治疗在用药前、用药1个月、用药3个月时其血 Ca、血 P、血 ALP、BMD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期吸入 BUD 对哮喘患儿骨质发育无影响。
作者:丁康康;宋福星;敬小青;王晨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医师对腹痛患者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以腹痛为主诉来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中被误诊的病例,分析急诊腹痛患者被误诊的常见疾病。结果被误诊患者121例,误诊的较多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异位妊娠、胃十二指肠穿孔、主动脉夹层、过敏性紫癜、带状疱疹等。结论急诊科医师应熟悉腹痛患者误诊的常见疾病和原因,提高急诊科医师业务水平,加强能够引起腹痛的一系列疾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作者:汪利宗;蒋静涵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规范医师用药行为,遏制大处方,降低患者药品费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法通过开展动员培训、自查自纠、药占比控制及强化监督考核等量化考核措施,重点针对中成药、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激素等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结果全院66个临床科室有54个科室药占比均有所下降,其中有14个科室降幅达5%以上;超千元处方不合格率控制在2.5%以下;不合理用药投诉率下降了4%。结论全院医务人员规范行医、合理用药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医院初步建立了超常用药预警机制,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全院用药行为趋于更加科学、合理、安全、经济、规范。
作者:赖登祥;张先祥;王易林;黄道秋;石朝凯;周余;方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持续低效血液透析(SLED)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感染性急性肾损伤(Septic AKI)的效果。方法选择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且资料完整的 Septic AKI 2期患者57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 SLED 组30例及 CRRT 组27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h 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血钾、平均动脉压(MAP)、血肌酐(Scr)、氧合指数(OI)、血尿素(BUN)、尿量(UO)、血乳酸(Lac),患者28d 及90d 的生存状况、病死率,以及住 ICU 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经过48h 的治疗,2组患者的 Scr、BUN、K +、MAP、OI、Lac、UO、APACHE Ⅱ及 SOFA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 ﹤0.05)。2组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以及28d、90d 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eptic AKI 患者采用 SLED 或 CRRT 均有效,SLED 可一定程度上替代 CRRT,成为治疗 Septic AKI 患者的有效方式。
作者:高磊;高清良;柳建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幼儿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甘草锌颗粒,比较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的7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幼儿病毒性肠炎,可有效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吴风云;肖嫦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连续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干预组患者提供连续式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膝关节恢复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经半年的运动训练后,患者自主行走、无需他人协助进行相关生活行为、基本自理能力、心理情绪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出现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视患者病情发展应为其尽早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做好 CPM 训练,并联合家属共同监督,训练强度应保持由低到高的原则,大多数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生存质量较高。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行 PFNA 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精细化手术护理配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护理配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医师和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手术配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术中器械故障、手术器械传递失误、感染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医师、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手术配合的满意度依次为100.00%、94.12%,对照组依次为81.82%、79.41%,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内固定术治疗中实施精细化手术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好地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严涛;包香兰;刘霁逸;杨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肺炎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肺炎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AXaIU。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5d、10d 时比较2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D 二聚体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入住 ICU 时间和病死率。结果第10天时治疗组 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 D 二聚体在治疗后5d、10d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仅在治疗后10d 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入住 ICU 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降低 APACHEⅡ评分,降低 D 二聚体,改善氧分压,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 ICU 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凌;蒋丕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对比密闭式湿化与开放式湿化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采用密闭式的湿化方法,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的湿化方法,比较2组患儿 VAP 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机械通气的新生儿 VAP 发生率为11.67%,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密闭式气管内湿化效果优于开放式气管内湿化,在降低气管内痰液粘稠度,降低 VAP 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有明显改善效果,而且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更增加了气管内吸痰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作者:王婷;石琼怀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腕部电烧伤患者通过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腕部电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50例患者的创面处理方式和功能恢复程度以及截肢情况。结果5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58例次,非手术治疗5例次,其中采取扩创以及游离植皮8处,Ⅰ期愈合4处(50.0%);邻近随意皮瓣以及轴型皮瓣转移修复8处,Ⅰ期愈合5处(62.5%);腹部随意皮瓣、轴型皮瓣以及随意+轴型皮瓣40处,Ⅰ期愈合32处(80.0%)。本组50例患者无死亡病例,治愈49例,剩余1例回到当地医院继续治疗。随访显示,患者腕部电烧伤部位外形和关节活动度以及肌力情况良好,功能完全或是基本恢复,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为腕部电烧伤患者实施早期切开减压、扩创以及皮瓣修复术,能够保证创面修复效果,减少截肢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凤刚;沈锐;陈晓东;刘婕婷;阮树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该院门、急诊静脉输液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促进临床合理应用静脉输液途径进行治疗。方法通过医院 HIS 系统,收集2015年1-6月期间门、急诊患者的用药信息,统计分析应用静脉输液治疗情况。结果2015年1-6月期间,在本院门、急诊就诊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为7.2%,排名前五位的科室分别为消化内镜室(76.3%)、急诊内科(43.8%)、急诊外科(29.4%)、儿科(24.3%)、肿瘤化疗科(10.9%);医师处方静脉输液治疗率前五位的分别为78.9%(消化内镜室)、75.4%(消化内镜室)、58.6%(急诊内科)、51.9%(急诊内科)、50.2%(急诊外科)。结论该院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静脉输液使用率较高,个别医师静脉输液应用率较高,需加强其合理性评价和管理。
作者:洪一兰;黄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静息心电图缺血改变恢复正常的患者占64.4%,对照组的患者占26.7%,研究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临床症状的发作,改善患者心电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建华;罗秋华;商淑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