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石琼怀
目的:观察首次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孕妇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需要再次剖宫产的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剖宫产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在第一次剖宫产时分别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和新式剖宫产进行手术,再次剖宫产时选择同样的手术方式,比较2组再次剖宫产术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进腹时间、手术总用时、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粘连、轻度粘连产妇均多于对照组,中度粘连以及重度粘连产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需要再次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果,不会对再次剖宫产造成明显影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丽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药热罨包烫熨联合耳穴压豆在肛肠病术后预防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肛肠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热罨包烫熨联合耳穴压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热罨包烫熨联合耳穴压豆对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并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颜素卿;戴小榕;陈华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效果。方法收集2010-2014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0例,按居住地、发病后的就医行为、入院途径、院前时间等分类统计找出院内延误的因素,对以往流程不.的重点环节予以修改完善,将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内容纳入流程中,分析优化前后患者入院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主要质控指标达标率。结果优化流程后入院至接受治疗时间平均为(75.00±4.12)min,与优化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优化后在60~90min 内完成治疗患者的百分比大于优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优化流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价率、抗栓药物使用率、吞咽困难评价率、降脂药物使用率、深静脉血栓预防率、出院后抗栓药物使用率等单病种质控指标完成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优化临床路径管理,使流程更合理顺.,医护人员执行力提高,患者从入院到接受治疗时间大大缩短,各质控指标完成率明显提高,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作者:潘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腕部电烧伤患者通过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腕部电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50例患者的创面处理方式和功能恢复程度以及截肢情况。结果5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58例次,非手术治疗5例次,其中采取扩创以及游离植皮8处,Ⅰ期愈合4处(50.0%);邻近随意皮瓣以及轴型皮瓣转移修复8处,Ⅰ期愈合5处(62.5%);腹部随意皮瓣、轴型皮瓣以及随意+轴型皮瓣40处,Ⅰ期愈合32处(80.0%)。本组50例患者无死亡病例,治愈49例,剩余1例回到当地医院继续治疗。随访显示,患者腕部电烧伤部位外形和关节活动度以及肌力情况良好,功能完全或是基本恢复,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为腕部电烧伤患者实施早期切开减压、扩创以及皮瓣修复术,能够保证创面修复效果,减少截肢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凤刚;沈锐;陈晓东;刘婕婷;阮树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评估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216例 ACS 患者均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其肌钙蛋白 I、血肌酐、C-反应蛋白和 NT-proBNP 水平。根据 NT-proBNP 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NT-proBNP ﹤300pg/ ml 的88例患者划为 A 组, NT-proBNP 水平≥300pg/ ml 的128例患者划为 B 组。结果 B 组患者的射血分数显著低于 A 组患者,冠脉多支病变的比例、Gensini 积分显著高于 A 组患者,而 A 组患者的 TIMI 血流评分明显高于 B 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大于 A 组患者(P ﹤0.05)。结论 NT-proBNP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有一定有预测价值。
作者:龚俊荣;陆永怡;陈群;吕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幼儿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甘草锌颗粒,比较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的7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幼儿病毒性肠炎,可有效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吴风云;肖嫦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应用氟伏沙明和氯丙咪嗪治疗,应用 Y-BOCS 量表和 GQOLI-74量表进行评估,比较2组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 Y-BO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第1周末至第12周末,2组 Y-BOC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周末,2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治疗12周末,氟伏沙明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氯丙咪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氟伏沙明组不良反应较氯丙咪嗪组少且轻。结论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安全有效,同时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东明;孙平;段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观察记录2组满意度、健康知识普及和行为配合情况、治疗情况、NIHSS 评分及 Barthel 指数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知识普及率和行为配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出血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 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急性脑梗死行静脉溶栓治疗降低了患者出血并发症并及早发现、救治再灌注脑损伤,同时患者配合程度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回访满意度提升。
作者:杜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比观察 Lichtenstein 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医院于2015年内收治的成年腹股沟疝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54例。A 组患者进行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而 B 组患者进行 Lichtenstein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复发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术后随访观察发现,A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 B 组的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ichtenstein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膜外疝修补术均可作为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有效途径,且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可结合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术式进行治疗。
作者:王靖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规范医师用药行为,遏制大处方,降低患者药品费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法通过开展动员培训、自查自纠、药占比控制及强化监督考核等量化考核措施,重点针对中成药、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激素等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结果全院66个临床科室有54个科室药占比均有所下降,其中有14个科室降幅达5%以上;超千元处方不合格率控制在2.5%以下;不合理用药投诉率下降了4%。结论全院医务人员规范行医、合理用药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医院初步建立了超常用药预警机制,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全院用药行为趋于更加科学、合理、安全、经济、规范。
作者:赖登祥;张先祥;王易林;黄道秋;石朝凯;周余;方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给予阿仑膦酸钠,对照组给予钙片。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治疗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试验组骨密度较对照组增加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患者,男,24岁。因头部外伤、多处软组织伤于2014年1月10日来我院急诊科治疗。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7℃,脉搏72次/ min,呼吸19次/ min,血压120/85mmHg。经检查后给予醒脑静注射液(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ml,批号:1310141)20ml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对症治疗。输入5min 后患者诉胸闷、憋气,立即上报医师,予以停药,更换输液为0.9%氯化钠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并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 静脉注射,2min 后患者症状好转,5min 后胸闷不适消失,继续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未再出现不适。
作者:曹旭芳;孔飞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家庭药品管理与用药的现状,指出家庭用药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方案,以期为公众合理用药建言献策。方法通过对有关家庭用药安全的文献分析与归纳,总结出家庭药品管理与用药存在的隐患,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家庭药品不合理储存导致药品过期、变质,超剂量滥用药物问题以及特殊人群用药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结论应加强对公众家庭药品管理、用药安全指导,普及医药卫生知识,提高公众安全用药水平。
作者:胡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MSCT 定量测量肺密度及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60例 COPD 患者为 COPD 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行胸部 MSCT检查及肺功能检查。测量并比较 COPD 组和对照组 MSCT 定量测量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观察 COPD 患者 MSCT定量测量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OPD 组深呼气末全肺容积(Vex)、深吸气末全肺容积(Vin)、肺容积比(Vex/ V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深呼气末平均肺密度(MLDex)、深吸气末平均肺密度(MLDin)、肺容积差(Vin-Vex)、肺密度差(MLDex-MLD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PD 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 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总量(TLC)、残气量(RV)、残气量与肺总量百分比(RV/ T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 MLDex-MLDin 与肺功能指标 FEV1、FVC 及 FEV1/ FVC 呈正相关(P ﹤0.05),RV/ TLC 呈负相关(P ﹤0.05)。Vex/ Vin与肺功能指标 RV/ TLC 存在正相关(P ﹤0.05),Vin-Vex 与 FVC 具有正相关(P ﹤0.05)。结论 COPD 患者 MSCT 定量测量肺密度及肺容积指标均出现明显的改变,并与临床肺功能检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黄嘉成;杜绪仓;谭理连;江金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调查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规范临床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全院2015年1-6月份归档的心脏病各类封堵术共361份,对比分析心脏病房室封堵术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是否合理。结果在抽取的361份病例中,抗菌药物多使用头孢类,涉及头孢一代、二代及三代药共计5个品种,其中使用了抗菌药物的病例达355份,使用率98.34%,有6位患者因过敏原因未使用抗菌药。而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病例有146份,占41.13%。结论全院先心病封堵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尚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具体表现在抗菌药选择不当,给药时机不当,用药疗程不当等,还需加强监测和管理。
作者:师启鑫;杨柳琨;杨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腺苷蛋氨酸是人体组织和体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活性分子。其作为甲基供体(转甲基作用)和生理性巯基化合物(如半胱氨酸、牛磺酸、谷胱甘肽和辅酶 A 等)的前体(转硫基作用)参与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在肝内,通过使质膜磷脂甲基化而调节肝脏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且通过转硫基反应可以促进解毒过程中硫化产物的合成。只要肝内腺苷蛋氨酸的生物利用度在正常范围内,这些反应就有助于防止肝内胆汁淤积。腺苷蛋氨酸抗胆汁淤积的活性应归于:(1)通过依赖腺苷蛋氨酸合成膜磷脂(降低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恢复细胞膜的流动性;(2)通过转硫基途径合成参与内源解毒过程的含硫化合物。主要适应证: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郁积;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治疗抑郁症、肝功能紊乱和骨关节炎。我科临床应用中因护士配药时疏忽了必须要用所附溶剂混合溶解后再加入液体中,引起静脉滴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侧前臂疼痛、红肿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梅;周俊卿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评价 X 线及 CT 影像对食管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诊治的食管癌患者98例,患者均给予 X 线及 CT 影像检查,分析、总结、评价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阳性率。结果早期食管癌患者 X 线诊断的阳性率为69.44%高于 CT 的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X 线诊断阳性率为96.77%,CT 影像诊断阳性率为100.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X 线及 CT 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显著,两种诊断手段均具备优缺点,可联合食管镜以及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检查等方式对早期食管癌进行诊断,进而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及科学性。
作者:陈仲耿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肺炎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肺炎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AXaIU。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5d、10d 时比较2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D 二聚体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入住 ICU 时间和病死率。结果第10天时治疗组 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 D 二聚体在治疗后5d、10d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仅在治疗后10d 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入住 ICU 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降低 APACHEⅡ评分,降低 D 二聚体,改善氧分压,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 ICU 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凌;蒋丕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的疗效。方法将94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2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1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1例(2.13%),对照组复发8例(17.02%),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缓解病情。
作者:彭佩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比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围术期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优良率9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优于锁定钢板,可以作为临床的优选治疗方案而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蓝春祎;韦铭铭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