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孕妇再次剖宫产术的临床影响

刘丽琴

关键词: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再次剖宫产术, 临床效果, 腹腔粘连
摘要:目的:观察首次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孕妇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需要再次剖宫产的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剖宫产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在第一次剖宫产时分别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和新式剖宫产进行手术,再次剖宫产时选择同样的手术方式,比较2组再次剖宫产术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进腹时间、手术总用时、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粘连、轻度粘连产妇均多于对照组,中度粘连以及重度粘连产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需要再次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果,不会对再次剖宫产造成明显影响,有临床推广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门诊口服中成药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儿科门诊处方中口服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方法抽取2015年儿科门诊口服中成药处方1080张,对患儿年龄、品种类别、剂型、不合理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中成药处方中,品种类别与剂型居第一位分别为止咳化痰类511张(47.31%)、颗粒剂9种(52.94%)。共发现不合理处方116张,主要问题为用法用量、重复用药等。结论儿科口服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但还需重视医师处方质量,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吴雪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88岁。因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10余年于2015年7月30日来我院治疗。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肾功能不全病史10余年,2型糖尿病病史5余年,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后查体:T 36.5℃,P 80次/ min,R 18次/ min, BP 140/70mmHg。血常规:WBC 4.6×109 g/ L,N 61.89%,RBC 4.03×1012 g/ L,PLT 179×109 g/ L。入院诊断为:“老年性痴呆”。

    作者:王华;田雪飞;银洪汝;魏亚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儿童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94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药物1137种,对患儿用药的种类、剂型、数量、规格、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影响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因素。结果1137份药品说明书中涉及儿童用药内容693份(60.95%),主要涉及儿童使用的剂量、不同年龄段的用药剂量、儿童药物动力学资料和儿童专用药品情况;未涉及儿童用药内容444份(39.05%)。693份药物说明书中涉及儿童用药内容的药品中化学药品458份(66.09%),中成药173份(24.96%),其他62份(8.95%);359份(51.80%)为口服剂型,273份(39.39%)为注射剂型,61份(8.81%)为其他。结论儿童专用药少、儿童用药信息缺乏、儿童药物动力学资料缺乏及剂型单一是影响临床上儿童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应该更加加强儿童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罗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长期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幼儿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长期吸入布地奈德(BUD)对哮喘幼儿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0月,于医院诊治的支气管哮喘幼儿60例。所选患儿均规律吸入 BUD≥3个月。对比分析患儿在用药前、用药1个月、用药3个月时的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及骨密度(BMD)水平。结果支气管哮喘幼儿吸入 BUD 治疗在用药前、用药1个月、用药3个月时其血 Ca、血 P、血 ALP、BMD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期吸入 BUD 对哮喘患儿骨质发育无影响。

    作者:丁康康;宋福星;敬小青;王晨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利奈唑胺治疗危重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进入该院治疗的43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给予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全部患者43例,治愈16例(37.2%),显效19例(44.2%),总有效率为81.4%,在治疗前检测革兰阳性球菌43株,治疗后只有4株,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清除率为90.7%。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2例,腹泻3例,停药后均好转,治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1例,无其他明显并发症发作。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危重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清除病菌,并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强。

    作者:陈久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甘草锌颗粒辅治幼儿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幼儿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甘草锌颗粒,比较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的7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幼儿病毒性肠炎,可有效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吴风云;肖嫦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层医院抗菌类药物不良反应78例分析

    目的:分析2013-2015年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3-2015年收集到抗菌药物的 ADR 报告,按照药物 ADR 发生的年龄及性别、抗菌药物及品种、累及系统与器官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比较2013-2015年的 ADR,ADR 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女性 ADR 发生率略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出现 ADR 的比例也明显偏高,引起 ADR 的抗生素居首位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第3位是青霉素类。78例中发生皮肤及附件伤害43例(55.13%),消化系统达9例(11.54%)。结论必须认真执行 ADR 监测和上报,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 ADR 的发生。

    作者:朱敏;陈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致胸闷1例

    患者,男,24岁。因头部外伤、多处软组织伤于2014年1月10日来我院急诊科治疗。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7℃,脉搏72次/ min,呼吸19次/ min,血压120/85mmHg。经检查后给予醒脑静注射液(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ml,批号:1310141)20ml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对症治疗。输入5min 后患者诉胸闷、憋气,立即上报医师,予以停药,更换输液为0.9%氯化钠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并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 静脉注射,2min 后患者症状好转,5min 后胸闷不适消失,继续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未再出现不适。

    作者:曹旭芳;孔飞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综合性全面护理及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用于机械通气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性全面护理及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用于机械通气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180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吸痰管理过程中给予综合性全面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吸痰方法,吸痰期间予以一般护理。比较2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吸痰相比,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并且能够减少患者对吸痰的恐惧程度,而采用综合性全面护理则能够有效避免吸痰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结石的成分比较

    目的:比较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的特点以及二者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手术的5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患者及38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患者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二者差异。结果观察组胆色素类结石比例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在混合型结石比例多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胆囊结石华支睾吸虫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结石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结石成分构成方面,对成分不同的胆石症患者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方法,避免结石再生。

    作者:孔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羟考酮治疗腹腔镜胃肠道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羟考酮注射液在治疗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后急性疼痛的优势。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下胃肠道癌根治术患者300例,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150例。2组患者均采用瑞芬太尼维持术中镇痛,A组采用羟考酮注射液作术后镇痛,B 组采用舒芬太尼作术后镇痛。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 Ramsay 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A 组术后6h(T2)、术后48h(T5)时点 VAS 评分小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术后1h(T1)、T2时点 Ramsay 评分小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出现烦躁不安、低血压、头晕、嗜睡、呼吸抑制、镇痛不全或镇痛无效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 B 组(P ﹤0.05);2组恶心呕吐、瘙痒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羟考酮注射液在腹腔镜胃肠道术后有效镇痛有其突出的优势,更接近完美镇痛,有利于患者胃肠道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何丁秀;张永贵;黄天堃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辖区0~3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辖区0~3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DST)对受检儿童进行测验。结果有高危因素儿童与无高危因素儿童智能发育存在显著差异,发育商可疑和异常的高危因素与围产期因素、孕期母亲疾病、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结论 DST 筛查可发现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偏离。早期进行 DST 筛查,特别是针对高危儿群体,可及时发现神经心理发育落后儿童,尽早进行干预。积极预防可能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各种高危因素,可减少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的发生。

    作者:吴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雷贝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变化,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分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取雷贝拉唑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慢性胃炎采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叶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黄芪建中汤临床应用体会

    黄芪建中汤早载于先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原文曰“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1]。此方为小建中汤加黄芪,主治诸虚不足之症,笔者近年来运用本方治疗各种疾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茅凌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糖化血红蛋白和 N 末端脑钠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 N 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4例作研究对象,将合并糖尿病的32例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并将未合并糖尿病的32例患者作为无糖尿病组,比较2组患者 HbA1c、NT-proBNP 水平,并分析 HbA1c、NT-proBNP 水平与其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 HbA1c、NT-proBNP 水平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Ⅳ级患者 HbA1c、NT-proBNP 水平高,其余依次是Ⅲ级、Ⅱ级、Ⅰ级,其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NT-proBNP 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 =0.412、0.522,P ﹤0.05)。结论HbA1c 和 NT-proBNP 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呈现正相关,其可作为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衰退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崔永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应用氟伏沙明和氯丙咪嗪治疗,应用 Y-BOCS 量表和 GQOLI-74量表进行评估,比较2组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 Y-BO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第1周末至第12周末,2组 Y-BOC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周末,2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治疗12周末,氟伏沙明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氯丙咪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氟伏沙明组不良反应较氯丙咪嗪组少且轻。结论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安全有效,同时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东明;孙平;段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运用中西药联合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TBIL、ALT 及 AST 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各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盐酸羟考酮用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用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预行腹腔镜术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盐酸羟考酮进行术后镇痛,对照组患者采取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 VA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h、8h、24h 和48h 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盐酸羟考酮用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可有效抑制术后疼痛。

    作者:葛建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目的:比较中西药联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水平。方法将90例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使用中西药联合用药方式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西药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腓总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的 MNCV 和 SNCV 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上述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 SOD 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效果好。

    作者:宋日辉;刘雪梅;李汉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连续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连续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干预组患者提供连续式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膝关节恢复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经半年的运动训练后,患者自主行走、无需他人协助进行相关生活行为、基本自理能力、心理情绪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出现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视患者病情发展应为其尽早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做好 CPM 训练,并联合家属共同监督,训练强度应保持由低到高的原则,大多数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生存质量较高。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