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芸;王志红;尚晋;谢颖;魏天南;陈为民
目的:观察中药热罨包烫熨联合耳穴压豆在肛肠病术后预防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肛肠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热罨包烫熨联合耳穴压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热罨包烫熨联合耳穴压豆对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并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颜素卿;戴小榕;陈华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比较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的特点以及二者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手术的5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患者及38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患者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二者差异。结果观察组胆色素类结石比例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在混合型结石比例多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胆囊结石华支睾吸虫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结石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结石成分构成方面,对成分不同的胆石症患者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方法,避免结石再生。
作者:孔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幼儿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甘草锌颗粒,比较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的7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幼儿病毒性肠炎,可有效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吴风云;肖嫦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给予阿仑膦酸钠,对照组给予钙片。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治疗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试验组骨密度较对照组增加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进入该院治疗的43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给予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全部患者43例,治愈16例(37.2%),显效19例(44.2%),总有效率为81.4%,在治疗前检测革兰阳性球菌43株,治疗后只有4株,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清除率为90.7%。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2例,腹泻3例,停药后均好转,治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1例,无其他明显并发症发作。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危重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清除病菌,并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强。
作者:陈久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患儿均进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相关生化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 蛋白、白细胞(WB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尿酸(U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神经发育情况和预后。结果治疗前,NSE、S100B 蛋白、WBC、MMP-9、UA 和 VEGF 等水平在2组患儿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 NSE、S100B 蛋白、WBC、MMP-9、UA 和 VEGF 等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出现脑瘫患儿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出现智力发育迟缓和死亡患儿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神经发育情况,两者联合可明显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燕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的突发突止的心动过速,是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大部分是由折返机制引起,少数为自律性增高和触发激动所致。发作时心悸、胸闷、乏力不适,少数患者心动过速持续存在导致心力衰竭,极少数因心室率过快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食管心房调搏(TEAP)为一种无创性电生理技术,它对揭示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折返类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1],折返性 PSVT 可以通过 TEAP 比较安全地复律,还可以通过其超速抑制及程控期前刺激法直接对 PSVT 进行复律,现将我院近8年来以 TEAP 终止 PSVT 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证实 TEAP 终止 PSVT 有效性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作者:陈频;李宁;张录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运用中西药联合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TBIL、ALT 及 AST 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各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家庭药品管理与用药的现状,指出家庭用药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方案,以期为公众合理用药建言献策。方法通过对有关家庭用药安全的文献分析与归纳,总结出家庭药品管理与用药存在的隐患,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家庭药品不合理储存导致药品过期、变质,超剂量滥用药物问题以及特殊人群用药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结论应加强对公众家庭药品管理、用药安全指导,普及医药卫生知识,提高公众安全用药水平。
作者:胡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CM-Na)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肺不张患者的增敏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初诊为 NSCLC 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增敏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调强放疗(IMRT)+化疗,放疗总剂量 DT60~70Gy;鳞癌患者化疗采用紫杉醇+奈达铂(TP)方案,腺癌患者化疗采用培美曲塞+顺铂(PP)方案。增敏组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予甘氨双唑钠800mg/ m2,30min 内经静脉滴注完,在60min 内行放疗,每周1、3、5给药,至放疗结束。记录2组患者肺复张需重新定位 CT 时的照射剂量与患者例数,并比较2组治疗后原发灶退缩情况、纵隔淋巴结退缩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增敏组和对照组在放疗过程中因为肺复张需要重新进行 CT 定位时的患者分别为44例、36例,放疗中位剂量分别为36.16Gy、47.04Gy,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增敏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7.8%、86.6%,纵隔淋巴结近期退缩有效率分别为100.0%、9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甘氨双唑钠联合同步放化疗能提高 NSCLC 合并肺不张患者的近期疗效,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但是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作者:欧阳淑玉;王晖;杨雯娟;张静;唐玮;刘志刚;叶旭;杨锫;杨敬儒;师颖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的麻醉镇静效果。方法将50例下肢需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啶麻醉镇静,对照组应用丙泊酚麻醉镇静。分别对麻醉前、麻醉后患者的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等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应用 Ramsay 对患者进行镇静评分。结果麻醉后30min 及60min,观察组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 Ramsay 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啶麻醉能够实现良好的镇静效果,使呼吸循环系统保持稳定,提高下肢骨科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顾峰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康复早期干预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实施康复早期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 Barthel 指数评估量表评分(M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MBI 评分为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为差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应用康复早期干预能够有效控患者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分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风险患者行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辅助妊娠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体外受精(IVF)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周期诊断为 OHSS 高风险的不孕患者130例,在给患者充分知情同意后由其选择新鲜胚胎移植或全胚冷冻后择期冻胚移植,分为鲜胚组67例和冻胚组63例,对比分析行不同移植技术后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质量和 OHSS 发病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对于 OHSS 高风险患者,冻胚组的种植率、妊娠率、活产率明显高于鲜胚组(P ﹤0.05或 P ﹤0.01),而且 OHSS 发生率明显低于鲜胚组(P ﹤0.05),早产率明显低于鲜胚组(P ﹤0.05)。结论对于 OHSS 高危患者,应该采用全胚冷冻,再择期行冻胚移植,有助于提高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与活产率,同时能降低 OHSS 患病率与早产儿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华芳;吴培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对比密闭式湿化与开放式湿化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采用密闭式的湿化方法,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的湿化方法,比较2组患儿 VAP 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机械通气的新生儿 VAP 发生率为11.67%,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密闭式气管内湿化效果优于开放式气管内湿化,在降低气管内痰液粘稠度,降低 VAP 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有明显改善效果,而且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更增加了气管内吸痰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作者:王婷;石琼怀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全程非手术综合康复治疗对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全程非手术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针刺疗法。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进行随访比较2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2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非手术综合康复能够提高子宫脱垂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杨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首次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孕妇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需要再次剖宫产的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剖宫产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在第一次剖宫产时分别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和新式剖宫产进行手术,再次剖宫产时选择同样的手术方式,比较2组再次剖宫产术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进腹时间、手术总用时、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粘连、轻度粘连产妇均多于对照组,中度粘连以及重度粘连产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需要再次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果,不会对再次剖宫产造成明显影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丽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在 BCD 方案治疗中皮下和静脉注射硼替佐米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均接受 BCD 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环磷酰胺)治疗,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对照组行静脉注射硼替佐米,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临床疗效和药物使用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减少Ⅲ级发生率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皮下和静脉注射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的 BCD 治疗效果上差异不大,皮下注射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林芸;王志红;尚晋;谢颖;魏天南;陈为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辖区0~3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DST)对受检儿童进行测验。结果有高危因素儿童与无高危因素儿童智能发育存在显著差异,发育商可疑和异常的高危因素与围产期因素、孕期母亲疾病、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结论 DST 筛查可发现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偏离。早期进行 DST 筛查,特别是针对高危儿群体,可及时发现神经心理发育落后儿童,尽早进行干预。积极预防可能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各种高危因素,可减少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的发生。
作者:吴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医师对腹痛患者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以腹痛为主诉来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中被误诊的病例,分析急诊腹痛患者被误诊的常见疾病。结果被误诊患者121例,误诊的较多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异位妊娠、胃十二指肠穿孔、主动脉夹层、过敏性紫癜、带状疱疹等。结论急诊科医师应熟悉腹痛患者误诊的常见疾病和原因,提高急诊科医师业务水平,加强能够引起腹痛的一系列疾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作者:汪利宗;蒋静涵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灵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均给予镇静、利尿及扩容治疗。试验组患者另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和尿蛋白含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尿蛋白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 均﹤0.05),且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尿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5)。2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给予相应处理后缓解直至消失。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狄文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