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田少英;李落彩

关键词:脑梗死, 急性, 奥扎格雷钠, 丹参注射液
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细胞及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8.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5.6%),低于对照组的4例(11.4%)(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 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

    作者:程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压疮的防治及护理进展

    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溃疡,是一种由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致血液循环受阻造成部分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症状的皮肤疾病,严重时可发展成压疮合并症,存在致死风险,于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威胁较大[1-4]。一般见到的褥疮患者均为长期卧床患者。对于压疮而言,在护理工作上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这些难题不但为护理工作人员带来了不方便,同时也为患者增加了痛苦,下文是笔者对临床工作中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做了简单的分析。

    作者:马梅花;陈昭岚;林小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保元汤汤剂与免煎剂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保元汤汤剂与免煎剂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保元汤汤剂,对照组加用保元汤免煎剂。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4%,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11.11%(P>0.05)。结论保元汤汤剂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保元汤免煎剂,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中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二甲硅油散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胃镜检查前服用二甲硅油散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在胃镜检查前服用润滑剂,观察组在胃镜检查前服用二甲硅油散,观察比较2组患者胃镜检查影像清晰度、不良反应和检查所需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胃镜检查影像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低于对照组的31.25%,检查时间为(7.1±2.2)min,短于对照组的(11.2±2.3)min(P<0.05)。结论胃镜检查前应用二甲硅油散可以明显提高胃镜影像清晰度,对胃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且较少发生不良反应现象。

    作者:祁代华;韩文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PDCA循环法在药物临床试验中试验用药品管理的应用

    试验用药品( IP),是指用于临床试验中的试验药物,对照药品或安慰剂[1]。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是《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与复核检查的一个重点关注环节。药物临床试验中,试验用药品的使用记录应包括数量、装运、递送、接收、分配、应用后剩余药物的回收与销毁等方面的信息。为加强试验用药品的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临床试验的项目管理,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于2014年引入了PDCA循环理论管理体系,规范试验用药品的管理。

    作者:蔡佳莺;范明霞;谢黎崖;颜志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达英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多囊卵巢患者150例,平均分成二甲双胍组、达英组及综合组各50例,记录观察3组在服用药物前后相关临床症状变换与各项激素水平及2种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结果二甲双胍组多毛、痤疮、月经紊乱患者治愈率分别为62.50%、52.63%、77.50%,达英组分别为61.11%、45.00%、75.00%,而综合组治愈率分别为80.00%、85.71%、88.57%,综合组治愈率高于二甲双胍组、达英组( P<0.05)。联合用药组服药后T、FINS、LH、DHEAS、FBG、TG均较治疗前、二甲双胍组治疗后、达英组治疗后显著降低,SHBG水平显著提高( 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效果相比于单纯使用达英-35,用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各项内分泌激素水平具有更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丽;翟自霞;候小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观察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观察组应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并分阶段对2组治疗前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PANSS评分的第2、4、8、12周明显低于用药前( 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4.83%,对照组为51.7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应用奥氮平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耀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窦性心律不齐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老年窦性心律不齐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接治的老年窦性心律不齐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90.0%(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 P<0.05)。结论老年窦性心律不齐较为常见,胺碘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状况,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菊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儿科接诊的小儿哮喘的患儿24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及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 P<0.05)。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胸闷及气短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儿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蒋德林;周巧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宫缩乏力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对于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无效的20例产妇,再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深部肌内注射,30min可以再次使用。结果经单次或重复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产妇20例,其中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结论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并且应用缩宫素、米索无效的产妇,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出血明显减少,降低了切除子宫的危险性,使产妇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作者:侯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梅花髓内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老年人常见骨折,但股骨粗隆下骨折较少见,治疗也比较困难,尤其伴有碎骨块或蝶形骨块的患者,治疗效果多不理想。我院对收治4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予梅花髓内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并与同期20例行麦氏鹅头钉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自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甲硝唑联合过氧化氢灌洗治疗产褥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硝唑联合过氧化氢灌洗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产褥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予甲硝唑联合过氧化氢灌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发热持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过氧化氢灌洗治疗产褥感染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病痛,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伍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4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试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均连续用药治疗7d后,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6.5%,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次数、QRS波时间都有一定改善,试验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采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苏小柳;陈传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66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和辛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较疗前明显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疗效可靠且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华;李文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置换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继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置换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继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腺样体肥大继发分泌性中耳炎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鼻内负压置换疗法治疗,观察组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置换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2.57±3.24)d,短于对照组的(18.39±4.18)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的26.09%(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置换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继发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明显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俊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IVF-ET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抑郁自评表(SAS)和焦虑自评表(SDS)以及IVF-ET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SDS分别为(20.10±5.28)分、(21.30±5.43)分低于对照组的(38.19±7.49)分、(41.10±6.19)分(P<0.05)。2组取卵数、受精率与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比例为53.33%高于对照组的26.67%( 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IVF-ET患者的SAS、SDS,且可以改善结局。

    作者:黄俊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2组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低于对照组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因子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注联合治疗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因子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96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实施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微炎性因子及钙磷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IL-6、hs-CRP、TNF-α、Hb、Alb五项微炎性因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有所改善,观察组hs-CRP、TNF-α、Hb、Alb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钙、血磷、血清FGF-23、血清iPTH四项钙磷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微炎性状态,同时使钙磷代谢维持平衡,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锦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护理分析

    对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目前医学界已经形成基本一致意见,即头部受到巨大的外力作用造成的一种原发性脑实质的损伤,其主要病理特点为白质广泛的出现变形,可能会有小灶性出血,损伤呈弥漫性分布,本病较少单一发病,多合并有其他的颅脑损伤,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1-3]。本研究主要统计分析本院采取全新的护理模式护理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取得的治疗效果,以期为选择更为合理的护理方式来护理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昭岚;林小梅;马梅花;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