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少英;李落彩
目的:分析CT与B型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诊断效用。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10月疑似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100例,进行B型超声、CT检查,以随访结果作为定性诊断“金标准”。结果随访证实室管膜下出血发生率40.0%、脑室内出血25.0%、脑实质出血21.0%、硬膜下出血6.0%、蛛网膜下出血9.0%。 CT诊断室管膜下出血与脑室内出血敏感度、符合率低于B型超声诊断,CT诊断脑实质出血敏感度与诊断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出血敏感度、符合率高于B型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诊断出血平均体积(4.6±0.5)ml,超声(4.9±0.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系数0.09。结论 CT和B型超声检查诊断不同类型新生儿颅内出血价值不尽相同,CT诊断脑实质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出血有优势,超声在诊断室管膜下出血与脑室内出血有优势,两者均可定量出血量。
作者:龚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医养阴清肺法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化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养阴清肺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红细胞沉降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90.0%( 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且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养阴清肺法辅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震;李蜜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4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试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均连续用药治疗7d后,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6.5%,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次数、QRS波时间都有一定改善,试验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采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苏小柳;陈传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奥曲肽临床应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医院使用奥曲肽的住院患者289例,对奥曲肽的用药指征、用法用量、疗程、停药指征等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289份病例涉及12种用药指征,但均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用药剂量平均为(0.80±0.40) mg/d,疗程平均为(5.60±4.89) d,多以临床症状缓解、可进食流质为停药指征。结论临床应用奥曲肽过程中,其适应证、用量、疗程不适宜的现象普遍,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规范,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曹伟;卢志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χ2=6.0978, P<0.05)。2组患儿胃肠反应、皮疹、食欲不振及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静韵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医院儿科收治哮喘患儿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心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治疗后哮喘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呼吸、心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呼吸、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儿CD4+、CD4+/CD8+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哮喘可降低患儿呼吸、心率,调节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家属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农村普通型HFMD患儿家属100例,将其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的认知程度,认知熟悉掌握率及健康教育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流行危险因素、疾病传播、临床表现、预防措施、营养和喂养及家庭护理熟悉掌握率分别为78.0%、84.0%,60.0%,86.0%,80.0%,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0%,60.0%,26.0%,40.0%,50.0%,72.0%( P<0.05)。试验组健康教育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依从性。
作者:冯爱东;杨淑岭;刘珊;孝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放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的SOX(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步实施三维适形放疗方案,对比2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2组在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放疗治疗手段对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曾晓红;黄荣;蒋军;何瀚;邹育超;周菲菲;闵燕飞;陈默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达英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多囊卵巢患者150例,平均分成二甲双胍组、达英组及综合组各50例,记录观察3组在服用药物前后相关临床症状变换与各项激素水平及2种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结果二甲双胍组多毛、痤疮、月经紊乱患者治愈率分别为62.50%、52.63%、77.50%,达英组分别为61.11%、45.00%、75.00%,而综合组治愈率分别为80.00%、85.71%、88.57%,综合组治愈率高于二甲双胍组、达英组( P<0.05)。联合用药组服药后T、FINS、LH、DHEAS、FBG、TG均较治疗前、二甲双胍组治疗后、达英组治疗后显著降低,SHBG水平显著提高( 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效果相比于单纯使用达英-35,用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各项内分泌激素水平具有更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丽;翟自霞;候小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不孕不育经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12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的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输卵管的通畅性以及受孕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在输卵管通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通畅率均高于术前,通而不畅或单侧不通畅、阻塞率均低于术前( P<0.05),且观察组术后的通畅率为7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通而不畅或单侧不通畅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16.67%,阻塞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 P<0.05);观察组2年内成功受孕率为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0%(P<0.05);不良反应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7%(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效果佳。
作者:申慧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不同的通气模式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 SIMV+PSV)模式;研究组采用适应性支持通气( ASV)模式。观察2组的呼吸力学、呼吸形式、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炎性因子情况。结果研究组VT明显高于对照组,指令呼吸频率、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Ppeak、Pmean、Pplat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CRP、PCT、AAG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SV模式在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明显优于SIMV+PSV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许章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粗针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6例乳腺实性肿块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粗针穿刺活检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结果106例穿刺病理活检均成功,其中乳腺恶性肿瘤79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68例,髓样癌10例,乳腺肉瘤1例),良性肿瘤27例(包括纤维腺瘤21例,乳腺腺病3例,不典型增生2例,脂肪瘤1例),与术后病理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8.1%。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粗针穿刺活检准确率高,简便易行且经济安全同时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作者:王芳;贾兴莉;申琪;刘云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质量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6.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17.6%(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法,效果安全可靠,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率,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廖新慧;曹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保守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即中西医保守疗法),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包括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及相关症状消失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 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为(62.58±32.59)h,早于对照组的(83.20±30.56)h(P<0.05);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为(4.45±1.65)h,早于对照组的(5.38±1.68)h(P<0.05);观察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为(95.63±23.70)h,早于对照组的(125.35±31.20)h(P<0.05)。结论中西药保守疗法用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恢复时间,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塔力道·加开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胃镜检查前服用二甲硅油散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在胃镜检查前服用润滑剂,观察组在胃镜检查前服用二甲硅油散,观察比较2组患者胃镜检查影像清晰度、不良反应和检查所需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胃镜检查影像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低于对照组的31.25%,检查时间为(7.1±2.2)min,短于对照组的(11.2±2.3)min(P<0.05)。结论胃镜检查前应用二甲硅油散可以明显提高胃镜影像清晰度,对胃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且较少发生不良反应现象。
作者:祁代华;韩文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老年人常见骨折,但股骨粗隆下骨折较少见,治疗也比较困难,尤其伴有碎骨块或蝶形骨块的患者,治疗效果多不理想。我院对收治4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予梅花髓内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并与同期20例行麦氏鹅头钉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自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比较保元汤汤剂与免煎剂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保元汤汤剂,对照组加用保元汤免煎剂。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4%,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11.11%(P>0.05)。结论保元汤汤剂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保元汤免煎剂,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中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老年窦性心律不齐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接治的老年窦性心律不齐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90.0%(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 P<0.05)。结论老年窦性心律不齐较为常见,胺碘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状况,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菊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产科行自然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心理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转剖宫产、产后抑郁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转剖宫产及产后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44%(χ2=7.5904, 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并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8.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5.6%),低于对照组的4例(11.4%)(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