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宇鹏;冯景茂;王立强;周朝波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的一种,而且其发病率还极高。在早期,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大多为隐匿症状,所以,确诊时已经是极少数可以进行手术的晚期[1]。目前,对于这种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联合化疗,但是却还没有一种规范的、理想的、高效的化疗方案[2]。为了进一步探究了解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对于晚期胃癌的疗效,选取我院50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军;李小红;邓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饮食控制联合胰岛素治疗与饮食控制不满意加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 GDM )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24例GDM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2例。试验组采用饮食控制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不满意加用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母婴结局。结果试验组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酮症、产后出血、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应用饮食控制联合早期胰岛素治疗对于母婴结局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国茹;陈玉芬;贾晓云;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辅治对创伤性脓毒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创伤性脓毒症患者2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4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的外科手术清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治疗、抗生素控制感染、给予积极的镇静、镇痛处理及器官功能保护等综合处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同期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治疗后第5天晨空腹静脉血测血清CRP、IL-8、IL-10、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第5天研究组血清CRP、IL-8、IL-10、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创伤性脓毒症患者早期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血清炎性反应细胞因子水平,减少炎性损伤,对各脏器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高风江;任何菊;张玮曾;郭月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乳腔镜行保乳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只应用乳腔镜保乳手术,B组给予乳腔镜行保乳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显著高于A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腔镜行保乳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明强;李瑞霞;王建会;许奉军;胡素丽;孔祥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氨甲环酸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44例骨科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2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氨甲静脉滴注,对照组术后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后12 h观察2组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输血患者比例,并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临床肺栓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输血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临床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氨甲环酸治疗可以明显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反应,减少术后出血量,术后血栓形成风险未见增加。
作者:王立强;张卫星;刘建刚;李路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患者用药咨询情况,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1-12月的用药咨询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咨询者以患者或家属为主,占咨询总人数的71.9%,咨询内容主要是药物用法用量、药物基本信息、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性,特殊患者及慢性病患者用药等。结论药物咨询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李叔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包括脑卒中的治疗、康复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的抑郁自评量表( SDS)、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生存质量(QOL)。结果连续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和QOL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促进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状态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云庄;王玮娜;郑秀清;王建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股骨头置换、DHS及PFNA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将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100例,A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DHS),C组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PFNA),比较3组手术时长、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长、出血量、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为由A到C逐次递减。 C组手术时间短于A、B组,术中出血量低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C组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与A组及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及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与B组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FNA较股骨头置换和DHS具有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出血和并发症少,治疗有效率高的优点,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王东飚;邸进军;王伟;栗宇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解痉降压药物配合生活指导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均根据妊娠期高血压常规治疗原则给予硫酸镁、硝苯地平等解痉降压等药物治疗和常规住院护理。研究组另给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健康教育、科学营养指导、孕期健康锻炼等生活指导。分别于治疗前和分娩前1周检测2组患者血压水平,观察2组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疾病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疾病10例(9.09%),而对照组高达31例(2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2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痉降压药物配合生活指导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妊娠期孕妇血压和相关疾病发生。
作者:王淑峰;刘美荣;屈冬梅;姚海平;张秀荣;李哲;李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益气化瘀补肾方对兔损伤椎间盘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PG)、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TIMP-2)的表达变化。方法选择3月龄普通级新西兰兔40只,直立屈曲体位下建立椎间盘损伤退变模型,建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给药组各20只。给药组将益气化瘀补肾方煎煮,过滤,蒸发,浓缩,终溶液浓度0.25g/ml,生药含量8.0g/ml,将药物益气化瘀补肾方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动物等效药量,按生药25g/(kg? d),灌胃,连续灌胃14d。对照组同期给予等量的葡萄糖生理盐水灌胃。2周及4周后分别各取10只新西兰兔,取L4~5椎间盘检测髓核组织中的PG,以灰度值表示其相对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MMP-3及TIMP-2,以平均光密度值表示其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4周时检测髓核组织中PG灰度值、MMP-3光密度值高于2周,TIMP-2光密度值低于2周,2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给药组4周时检测髓核组织中PG灰度值、MMP-3光密度值、TIMP-2光密度值与2周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给药组与对照组2、4周时分别比较,髓核组织中PG灰度值及MMP-2光密度值明显减少,TIMP-2的表达明显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能减少椎间盘髓核组织中PG,MMP-3表达,增加TIMP-2表达,有效保持髓核弹性,达到减少椎间盘损伤的目的。
作者:李红宾;郭宝堂;张爱东;江海波;李文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和CRP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cy与CRP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cy和CR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吕强;郭永辉;王胜;白江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与评价依那西普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在基本疗法的基础上,试验组患者采用依那西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腰部晨僵时间、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功能指数(BASF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试验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9例(9.5%),对照组为7例(7.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西普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刘爱军;张胜强;司宏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并高血压眼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并高血压眼出血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要求所有患者接受控制血糖、血压及激光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和血明目片治疗,随访6~12个月,要求每位患者均完成评价生活质量的调查问卷,比较2组患者的得分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分值相近,评分普遍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SF-36量表各项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且试验组各项目得分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并高血压眼出血患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维;冯利萍;张雪娟;霍彦霞;刘利萍;张永辉;马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醒脑通脉化瘀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依据2010年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分析患者危险因素给予规范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合剂—醒脑通脉化瘀组方,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hs-CRP、IL-1β、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s-CRP、IL-1β、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通脉化瘀方可以明显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1β、TNF-α水平,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起到加强脑保护作用。
作者:朱斌;葛成慧;董秀芳;甄燕;王聚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蒙脱石散对几种常见喹诺酮类药物体外的吸附作用。方法将临床常用的几种喹诺酮类药物融入水及人工胃液中加入蒙脱石散,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吡哌酸在水溶液中难溶,而在人工胃液中蒙脱石的吸附率均在98%以上;盐酸洛美沙星、盐酸环丙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无论是在水溶液中还是在人工胃液中,蒙脱石散的吸附率均超过99%。结论蒙脱石散对于常用的几种喹诺酮类药物均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控制两者的使用间隔时间。
作者:向国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科手术后止痛的疗效及时机。方法将448例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肛肠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 A、C组选择传统镇痛麻醉,B、D组选择超前平衡镇痛麻醉;A、B组术中采用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地塞米松联合麻醉;C、D组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利多卡因、0.9%氯化钠液、地塞米松、2%亚甲蓝等制成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进行麻醉。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各时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麻醉后并发症。结果 D组麻醉术后各时期VAS评分低于C组和B组,A组麻醉术后各时期VAS评分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D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和B组,A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前平衡镇痛联合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在肛肠科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刘志江;郭立云;韩富强;李瑞霞;郭丽芳;齐学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祛白消斑方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140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依据入院先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外用涂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祛白消斑方,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与复发率以及肝肾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复发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比较,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白消斑方能明显改善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病情皮损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有效改善临床生活质量,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蔡艳梅;李洪涛;苗永飞;陈杰文;司炜弘;栗书贤;李艾芳;郭金光;张爱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甲状腺素( FT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试验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普罗布考治疗,连续治疗21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FT3、FT4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FT3、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hs-CRP均有所降低,但试验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FT3、FT4水平均增高,但试验组患者增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FT3、FT4水平,使其趋于正常水平。
作者:王玉江;韩海峰;于江华;王菁;刘文进;申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运动饮食干预配合胰岛素与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根据糖尿病基本治疗原则给予2组患者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试验组患者由专业营养师额外给予针对性饮食控制,结合患者身体调节和运动量指导运动锻炼。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2组患者糖尿病控制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餐后高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PG、2hPG及餐后高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动饮食干预配合胰岛素与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解梦英;张东超;赵爱军;谢少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自拟宣肺升降方辅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期伴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 )及丙二醛( 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发作期伴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2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的抗生素控制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化痰等综合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用自拟自拟宣肺升降方,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晨采取空腹静脉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 )及丙二醛( MDA)水平的变化及比较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与巨噬细胞百分率(M%)变化,估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SOD、GSH-PX、MDA水平,N%与M%百分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5天2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血清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MDA 水平明显减低,诱导痰 N%明显下降, M%明显增加,肺功能指标 FEV1/FVC、FEV1%明显增加,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宣肺升降方辅治对COPD急性发作期伴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具有提高改善肺功能水平作用,分析其机制与自拟宣肺升降方抑制氧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引起的气道损伤,从而调节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气道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闫月花;高瑞臣;马书梅;周彩霞;史瑞月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