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峰;刘美荣;屈冬梅;姚海平;张秀荣;李哲;李鹏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 CRP)、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水平在细菌性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将细菌性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入院的健康体检者102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2组血清中的CRP、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水平。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观察组患者CRP、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水平均有显著性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CRP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001,P<0.01),CRP水平与白细胞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216,P<0.01),中性粒细胞水平与白细胞水平亦呈明显正相关(r=0.8145,P<0.01)。结论 CRP、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三者水平在细菌性小儿呼吸道感染时均显著性的增高,这3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均可用于细菌性小儿呼吸道是否受感染的判断指标。
作者:王伟卿;孟秀荣;李志永;郑义;李会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辅治焦虑抑郁障碍类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2例焦虑抑郁障碍类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服黛力新治疗。治疗后随访8周,对2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进行评分,并进行HAMD评分和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自2周起消化道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后0周,而观察组治疗后2~8周的消化道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0周时2组患者的HAMD及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8周观察组患者的HAMD及HAMA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辅治可更好地治疗焦虑抑郁障碍类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刘占卿;曹满占;柳玉平;纪子修;耿莉珠;韦学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运动饮食干预配合胰岛素与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根据糖尿病基本治疗原则给予2组患者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试验组患者由专业营养师额外给予针对性饮食控制,结合患者身体调节和运动量指导运动锻炼。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2组患者糖尿病控制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餐后高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PG、2hPG及餐后高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动饮食干预配合胰岛素与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解梦英;张东超;赵爱军;谢少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专项肌力练习与下肢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卒中后遗留下肢功能障碍的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出院后2组患者针对个体化危险因素均给予规范的药物预防卒中再发风险因素控制,对照组出院后在药物控制的基础上给予常规的卒中后康复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参与我院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的肢体康复训练。训练计划由专门人员指导进行。6个月后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人体骨骼肌含量,采用等速肌力检测仪对下肢肌力进行分析,比较患肢髋关节、膝关节伸肌群与踝关节曲肌群肌力。同时对下肢功能及功能独立性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患肢骨骼肌含量、下肢肌群肌力测量,髋关节伸展肌力、膝关节伸展肌力、踝关节背曲肌力、FMA评分及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肢骨骼肌含量、髋关节伸展肌力、膝关节伸展肌力、踝关节背曲肌力、FMA评分及FI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项肌力练习与下肢平衡训练能明显提高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功能。
作者:郭战刚;张志华;王文柱;仇红霞;高翔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质子泵抑制剂( PPI)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且疗效确切的药物[1]。随着消化内镜技术和设备的进步,在患者急性出血期进行胃镜检查、治疗已经成为大多数医务人员的共识。笔者对针对性护理在内镜成功止血后高危患者大剂量PPI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茹;王伟;何俊彦;王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血清腺苷脱氢酶(AD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22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清ADA、CR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ADA、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ADA、CRP水平升高与肺结核病情相关。
作者:张春;李俊;周晓俊;刘云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纤维蛋白原(Fg)、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 D-D)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20例,治疗期间发生心血管疾病者60例作为A组,未发生心血管疾病者160例作为B组。同期收集体检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C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和健康志愿者NT-proBNP、Fg、vWF、D-D和hs-CRP水平,分析其差异和相关性。结果经检测A组患者血清NT-proBNP、Fg、vWF、D-D和hs-CRP水平高,B组次之,C组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Fg、vWF、D-D和hs-CRP水平较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可能性。
作者:郑义;李会娟;赵建霞;张会;马东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祛白消斑方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140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依据入院先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外用涂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祛白消斑方,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与复发率以及肝肾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复发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比较,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白消斑方能明显改善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病情皮损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有效改善临床生活质量,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蔡艳梅;李洪涛;苗永飞;陈杰文;司炜弘;栗书贤;李艾芳;郭金光;张爱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制药枕联合手法牵引及针刺方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颈椎间盘突出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要求所有患者接受入院检查及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采用中医疗法,包括自制药枕、手法牵引及针刺;对照组使用西医封闭治疗。治疗后随访3~12个月,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及活力各项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在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及活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及总体健康4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社会功能及活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枕辅助手法牵引及针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霍存举;李永清;王玉娥;张建枝;连秀峰;王伟;张玉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 EN组)与肠外营养组( PN组)各33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的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及免疫功能指标:T细胞亚群( CD4+;CD8+)、免疫球蛋白IgM、IgG。结果治疗7d后EN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氮平衡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EN组CD4+细胞、CD4+/CD8+比值、IgM、IgG水平高于PN组,CD8+细胞低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指标,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李伟;张亮;侯喜;李文清;徐宏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发病6h内溶栓与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溶栓治疗,研究组则予以介入治疗,分析比较2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再灌注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h肌钙蛋白(cTnT)水平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功能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ST回落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于6h内应用介入治疗可提高再灌注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质量,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艳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生殖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仅术前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对照组则在手术前后均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经术前单次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避免术后感染产生,减少医疗费用,防止大量应用抗生素对产妇及新生儿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作者:李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拉米夫定联合治疗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05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比夫定600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年,随访并定期监测患者血清CD4+T淋巴细胞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CD4+细胞数均有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在服药初期均无严重的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比夫定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有一定疗效,能重建部分免疫功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董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股骨头置换、DHS及PFNA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将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100例,A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DHS),C组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PFNA),比较3组手术时长、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长、出血量、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为由A到C逐次递减。 C组手术时间短于A、B组,术中出血量低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C组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与A组及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及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与B组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FNA较股骨头置换和DHS具有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出血和并发症少,治疗有效率高的优点,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王东飚;邸进军;王伟;栗宇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拉贝洛尔辅治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预后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2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2组母婴预后的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Hcy、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血清Hcy、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拉贝洛尔辅治妊娠期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母婴不良结局,降低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红;王峥艳;张海燕;谢红莉;田东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消银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用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自拟消银方,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总抗氧化能力( 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性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AOC、SOD、CAT及GSH-Px活性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T-AOC、SOD及GSH-Px活性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AT活性水平降低,且以研究组改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消银方能明显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T-AOC、SOD、CAT及GSH-Px活性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失衡,调节机体氧化还原状态。
作者:蔡艳梅;张军民;颜振民;张凌寒;尹军华;任运英;张革命;尹志瑜;李海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妊娠相关蛋白A( PAPP-A)水平的异常情况。方法将2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轻度梗死组98例,中度梗死组74例及重度梗死组40例。将106例健康观察者作为健康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hs-CRP、PAPP-A水平。结果轻度梗死组、中度梗死者、重度梗死组3组较健康组血清hs-CRP、PAPP-A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hs-CRP、PAPP-A两者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时均显著性地增高,均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辅助诊断及梗死程度预估。
作者:孙涛;马娟哲;冯永真;王洪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丸对兔退变椎间盘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与白介素1β( 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8月龄成年新西兰兔30只利用异常应力负荷及椎间失稳法建立新西兰兔腰椎椎间盘退变模型,处死4只病理切片确认模型成功后,取6只备用作为模型组,余2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只,同时取同月龄的正常新西兰兔6只作为正常组。对照组造模成功后,给予正常饮食及日常负重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和治疗。分别与用药前及用药后3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椎间盘组织中的TNF-α与IL-1β表达水平。结果造模成功后用药前取模型组新西兰兔椎间盘组织TNF-α及IL-1β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后3周观察组TNF-α及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抑制兔退变椎间盘损伤加重,起到延缓椎间盘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退变椎间盘炎性因子的过度表达有关。
作者:吴国华;高山凤;狄勇;刘祥;马英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脑出血急性期出血量、出血部位的相关性。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220例根据甲状腺功能水平分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组和正常组各110例。根据脑CT检查及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检测2组患者出血量、出血部位和昏迷情况。结果甲状腺功能异常组患者脑出血量和丘脑出血所占比例远高于正常组, Glasgow昏迷评分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具有脑出血量多、出血部位多见于丘脑,Glasgow昏迷评分低、意识障碍等临床特点。
作者:夏俊萍;郑君平;胡艳雪;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方。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0d和30d时,2组患者的血清hs-CRP、D-D和Hcy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疗法可有效调整患者血清hs-CRP、D-D和Hcy的水平,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
作者:马玉兰;张凤青;郭丽霞;陈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