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马娟哲;冯永真;王洪英
目的:探讨乳腔镜行保乳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只应用乳腔镜保乳手术,B组给予乳腔镜行保乳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显著高于A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腔镜行保乳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明强;李瑞霞;王建会;许奉军;胡素丽;孔祥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超导可视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无痛人流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行早孕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术前含服米索前列醇并在超导可视下行早孕无痛人流术;对照组行常规无痛人流手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的宫颈扩张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需宫颈扩张的比例大于对照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类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导可视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无痛人流术中能够使患者宫颈充分扩张,减少手术用时及出血量,可有效防治手术并发症,治疗效果良好,可作为早孕无痛人流手术的标准术式。
作者:韩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对心肾综合征(I型)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脑钠肽(BNP)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水平变化及肾血流谱的影响。方法将心肾综合征(Ⅰ型)患者14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2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BNP、cTnT及CK-MB水平。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参数。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BNP、cTnT及CK-MB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肾脏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D及V均高于治疗前,RI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保护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肌细胞的再损伤,改善心脏功能,同时可减轻肾脏血流动力学阻力,增加肾脏血流灌注,起到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勇军;丁丽霞;高瑞臣;李兆宗;曹满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结合手术治疗对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240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肿瘤直径>4cm的Ⅰb期~Ⅱa期。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手术组各120例。联合组在术前实施2周期新辅助化疗方案后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手术治疗,手术组直接行根治性宫颈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均采用全麻下开腹手术方式进行。于术后第7天比较2组外周静脉血测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及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亚群,比较CD4、CD8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及调节性T细胞( CD4+CD25+T细胞)水平。结果手术后2组患者血浆中CD4+、CD8+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CD4+CD25+T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子宫颈癌可暂时降低手术前患者外周血中参与免疫反应效应细胞的数量,但与手术治疗结合不改变子宫颈癌患者的免疫平衡,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马玉荣;胡彦萍;吴丽娟;霍会敏;高秀林;张花苹;仇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饮食控制联合胰岛素治疗与饮食控制不满意加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 GDM )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24例GDM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2例。试验组采用饮食控制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不满意加用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母婴结局。结果试验组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酮症、产后出血、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应用饮食控制联合早期胰岛素治疗对于母婴结局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国茹;陈玉芬;贾晓云;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舒必利、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胃炎时对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 VIP)、白介素-6( 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4例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给予舒必利、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对照组舒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比较2组患者症状积分、症状改善时间和复发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VIP、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以及烧心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黏膜损伤、胆汁反流和腹痛等情况改善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8.82%低于较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VIP和IL-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必利、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胃炎可明显降低血清VIP和IL-6水平,同时疗效更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丽霞;李雪娥;吴淑彦;刘光义;肖胜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包括脑卒中的治疗、康复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的抑郁自评量表( SDS)、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生存质量(QOL)。结果连续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和QOL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促进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状态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云庄;王玮娜;郑秀清;王建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肌内注射(肌注)低张药物、口服阴性对比剂及肌注低张药物结合口服阴性对比剂3种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后对正常十二指肠壶腹及周围解剖结构显示的差异。方法将健康体检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分别采用肌注消旋山茛菪碱(654-2肌注组)、饮温开水(饮水组)和肌注654-2注射液结合饮温开水(654-2肌注+饮水组)进行肠道准备。3组体检者分别行肠道准备后壶腹部CT扫描。结果3种肠道准备后CT扫描图像对十二指肠肠腔扩张度,胆总管下段、壶腹部、十二指肠乳头及十二指肠黏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4-2肌注+饮水组十二指肠、壶腹部解剖结构的显示结果佳。结论肌注低张药物结合口服阴性对比剂肠道准备后CT扫描有利于正常十二指肠、壶腹部周围解剖结构的显示,为优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陈清生;蔡吉勇;陶锐;胡薇;魏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科手术后止痛的疗效及时机。方法将448例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肛肠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 A、C组选择传统镇痛麻醉,B、D组选择超前平衡镇痛麻醉;A、B组术中采用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地塞米松联合麻醉;C、D组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利多卡因、0.9%氯化钠液、地塞米松、2%亚甲蓝等制成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进行麻醉。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各时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麻醉后并发症。结果 D组麻醉术后各时期VAS评分低于C组和B组,A组麻醉术后各时期VAS评分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D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和B组,A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前平衡镇痛联合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在肛肠科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刘志江;郭立云;韩富强;李瑞霞;郭丽芳;齐学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1科研设计的选题与立题问题(1)标题太长,主题不突出;(2)标题与内容不符,或题目太大而内容贫乏;(3)标题单调,主题不明确。2关于题目要求(1)可检索性;(2)特异;(3)明确;(4)简短。3命题方法(1)方法;(2)结论;(3)探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 EN组)与肠外营养组( PN组)各33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的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及免疫功能指标:T细胞亚群( CD4+;CD8+)、免疫球蛋白IgM、IgG。结果治疗7d后EN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氮平衡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EN组CD4+细胞、CD4+/CD8+比值、IgM、IgG水平高于PN组,CD8+细胞低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指标,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李伟;张亮;侯喜;李文清;徐宏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氨甲环酸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44例骨科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2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氨甲静脉滴注,对照组术后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后12 h观察2组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输血患者比例,并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临床肺栓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输血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临床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氨甲环酸治疗可以明显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反应,减少术后出血量,术后血栓形成风险未见增加。
作者:王立强;张卫星;刘建刚;李路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制药枕联合手法牵引及针刺方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颈椎间盘突出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要求所有患者接受入院检查及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采用中医疗法,包括自制药枕、手法牵引及针刺;对照组使用西医封闭治疗。治疗后随访3~12个月,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及活力各项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在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及活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及总体健康4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社会功能及活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枕辅助手法牵引及针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霍存举;李永清;王玉娥;张建枝;连秀峰;王伟;张玉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消炎利胆片与经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老年肝胆结石对患者血清胰岛素( Ins)、C-肽( C-P)、透明质酸( H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老年胆结石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试验组采用经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给予包括消炎利胆片口服在内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Ins、C-P及HA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Ins和H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的8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老年肝胆结石患者可显著降低血清Ins和HA水平,对C-P水平无影响,较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海成;李永梅;范永新;刘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拉贝洛尔辅治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预后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2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2组母婴预后的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Hcy、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血清Hcy、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拉贝洛尔辅治妊娠期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母婴不良结局,降低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红;王峥艳;张海燕;谢红莉;田东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 QR )方式表达,不应采用x-±s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的一种,而且其发病率还极高。在早期,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大多为隐匿症状,所以,确诊时已经是极少数可以进行手术的晚期[1]。目前,对于这种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联合化疗,但是却还没有一种规范的、理想的、高效的化疗方案[2]。为了进一步探究了解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对于晚期胃癌的疗效,选取我院50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军;李小红;邓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液吸附、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iPTH)、视黄醇结合蛋白( sRBP)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差异。方法将3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10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营养支持、特级护理,A组给予血液吸附治疗慢性肾衰竭,B组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3组患者每次透析完毕均给予左卡尼汀药物。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PTH、sRBP及β2-MG水平变化。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PTH、sRBP及β2-MG水平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均有所下降,但A、B组降幅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左卡尼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血液吸附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对血清iPTH、sRBP及β2-MG水平降低的程度大于血液透析。
作者:张绍敏;徐运强;刘蓓;胡现斌;王双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均是第二代大环内酯抗菌药物,三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PAE明显以及稳定性高等特点[1]。近年来,随着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以及阿奇霉素临床的广泛应用,药物不良反应屡有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发生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资料,为临床安全应用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成咏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