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吉奥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梁华;宋海平;李然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替吉奥
摘要: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接受替吉奥(根据体表面积调整剂量:40~60mg,口服bid,d1~14),联合顺铂(25mg/m2静滴qd,d1~3)化疗.结果 化疗客观有效率(CR+PR)为22.7%,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2.7%.1年生存率为53.5%,中位PFS为5.3个月(95 %CI,5.091~5.509).化疗后常见的毒副作用为口腔黏膜炎及神经毒性,而严重的骨髓抑制发生率较低.结论 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给药途径方便,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32例急性腹泻误诊分析及随访

    目的 探讨肠道门诊急性腹泻病人常见误诊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5月1日至2011年10月31日肠道门诊32例以急性腹泻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的误诊情况、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误诊比例高的是急性阑尾炎9例,依次为溃疡性结肠炎6例,药物相关性腹泻5例,结直肠癌5例,以及宫外孕、急性下壁心梗、急性胰腺炎、肾结石、缺血性肠病.所有病人经确诊后均治愈或好转.结论 熟悉引起急性腹泻的各种疾病的临床特点,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减少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芸;江月萍;毕春花;张晗;纪风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替吉奥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接受替吉奥(根据体表面积调整剂量:40~60mg,口服bid,d1~14),联合顺铂(25mg/m2静滴qd,d1~3)化疗.结果 化疗客观有效率(CR+PR)为22.7%,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2.7%.1年生存率为53.5%,中位PFS为5.3个月(95 %CI,5.091~5.509).化疗后常见的毒副作用为口腔黏膜炎及神经毒性,而严重的骨髓抑制发生率较低.结论 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给药途径方便,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梁华;宋海平;李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单卵双生兄弟同儿童孤独症

    1 病例报告2 患儿系单卵双生,均为男性,7岁.3岁时始,2患儿无任何诱因,渐渐出现语言发育障碍,甚至有不如3岁前的倒退现象,到7岁时均无任何表达性语言发育,常发出他人难以听懂的自言自语和反复机械的怪声,与其讲话均似没听见一样,除少数指令性语言外,对其他语言均不能理解.不会提问,没有任何主动性语言,也不会用手势或模仿等与他人沟通.不喜欢与小朋友一起交流、玩耍,就连两兄弟也从不共同游玩.

    作者:于宏;吴宪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心内科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心内科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的作用效果.方法 以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为主题,对心内科工作的护士进行心电监护仪的应用能力进行调查评估,设定目标,对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偏低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原因,制定规范化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的培训方案.培训后对心内科护士进行效果检查,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结果 提高了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知识理论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实施前成绩(75.82±5.62),实施后(94.17±3.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操作成绩比较有明显差异,实施前成绩(81.36±3.27),实施后(95.32±2.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率由87.8%提高到9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提高了心内科护士心电监护仪的应用能力,规范了临床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徐冰;侯方华;李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74例精神分裂症的家属进行量表问卷调查,进行健康教育后再进行第二次调查,将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家属焦虑水平与积极应对呈高度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高度正相关.进行健康教育后健康教育后家属SAS均分显著降低,积极应对维度均分显著提高,而消极应对维度均分显著降低.结论 临床护理中对精神分裂症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以缓解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有利于家属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董舒吟;赵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急诊护士在抢救工作中的沟通

    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沟通成为医疗活动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沟通,为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抢救工作中,也是如此.据统计,急诊护理工作中的纠纷,因医疗事故导致的仅占3%,绝大多数是由于医患或护患缺乏沟通所致.由此可见,良好的医患沟通在工作中尤为重要.

    作者:于燕平;任成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55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支原体感染状况、致病机制及药物敏感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支原体(Uu+Mh)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一体化测试盒对556例我院门诊初筛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通过初步培养鉴定分型,556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标本中,支原体阳性294例,阳性率52.9%,其中解脲脲原体(Uu)、人支原体(Mh)、Uu+Mh混合感染以及小于10CFU/mL阳性率分别为32.4%(180/556)、4.3%(24/556)、13.1%(73/556)、3.1%(17/556).Uu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的是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克拉霉素,Mh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的是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Uu+Mh混合感染则对大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结论 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支原体感染明显出现早龄化、年轻化趋势,值得关注.本地区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其次为Uu+ Mh混合感染和Mh感染,以性行为传播途径为常见.随着当今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一些患者出现了对12种抗生素全耐药的情况,细菌耐药性日益成为医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作者:韦小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初探

    目的 为了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就生化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重点探讨“病例引入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并对传统的有效方法进行总结,多法并用针对护理、药学两大专业的学生展开.结果 多个学期教学实施及期末成绩表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课程组老师正逐步将精品课程做的更好.结论 “病例引入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杨平;王成杰;许晓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门诊小儿留置针防压疮的固定技巧

    小儿留置针套管柔软,易于固定,留置时间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能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畅通,减少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对浅表静脉的损伤,不易外渗,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应针对儿科患者皮肤娇嫩易引起压疮这一特点进行妥善固定,现将工作中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葛玉虹;王丽华;王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儿童鼾症扁桃体挤切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近年收治的小儿鼾症患者96例,根据临床手术方法分为常规组(常规腺样体刮除术)和研究组(扁桃体挤切术)各48例,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及术后6个月时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及手术6个月后,研究组的鼻塞、鼻堵、呼吸不畅、打鼾、张口呼吸等主要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手术6个月后,研究组所有患儿均痊愈,无1例临床症状发生.结论 扁桃体挤切术治疗儿童鼾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连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牙髓-牙周联合病变112例治疗体会

    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而又极为复杂的口腔病.由于在解剖部位上的联系,牙髓病和牙周病可以相互影响,由牙周病发展继发牙髓病变,或由牙髓病变发展继发牙周病变及二者同时存在者均称为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本文收集了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牙髓-牙周联合病变112例,经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秦纯懿;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的治疗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影响身体的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目前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3亿,且每年仍呈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高血压的治疗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大型临床循证医学的开展,高血压的治疗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为了让大家对近几年国内外高血压的治疗情况有更深的了解,本文从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对高血压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黎文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胃底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

    胃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rimarily stomac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PSSC)属于特殊类型胃癌.据文献报道,胃鳞癌大多发生于胃窦部[1],我院发现胃底原发性鳞癌1例,报道如下.

    作者:曲国建;孙明辉;张培铭;孙国臻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价值评价

    PET-CT是一种新型的检查手段,综合了功能显像和CT高空间分辨率的双重优势,对于早期诊断肺部肿瘤、准确分期及治疗决策的指导和预后方面的评估有着传统影像学手段无法弥补的优势.对于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的肺部肿瘤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就18F-FDGPET-CT显像对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王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脑卒中与不同类型的血糖升高之间的关系

    脑卒中发生后血糖异常包括急性期应激性高血糖、原发性糖尿病、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及糖耐量异常(IGT)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血糖升高直接或间接加重脑卒中,因此脑卒中急性期积极控制血糖对其预后有其重要影响,本文就上述四种血糖异常对脑卒中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自身独有的某些特点进行综述.

    作者:张学敏;马风杰;王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硫酸镁联合喜疗妥预防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多周期化疗期间静脉炎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将129例乳腺癌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白天用50%硫酸镁湿敷,晚睡前用喜疗妥软膏涂抹,昼夜交替联合使用;对照组白天50%硫酸镁湿敷.对两组化疗性静脉炎预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0.6%、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推后(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静脉化疗期间,硫酸镁联合喜疗妥昼夜交替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理想,且方法简便,经济实用.

    作者:茹永飞;常培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 观察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房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房颤患者,分成介入治疗组、保守治疗组,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住院期间房颤的转复率.结果 介入治疗组患者心功能Ⅲ、Ⅳ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而LVEF则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并且早期接受介入治疗患者获益的程度高于保守治疗组,介入治疗组的死亡率与房颤转复的失败率较保守治疗组明显下降,而溶栓治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房颤患者,早期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降低死亡率,增加转复率的成功,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曲曼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分析及肺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住院极低体重儿各种并发症,放弃及死亡率与体重的关系,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应用肺表面活性剂疗效.方法 将10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体重分为2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住院患儿均患有一种以上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为病理性黄疸(58.3%)、酸中毒(45.3%)、呼吸暂停(37.0%)、新生儿硬肿症(44.4%)、感染(46.3%).其中病理性黄疸、呼吸暂停、新生儿硬肿症、NRDS、肺出血、颅内出血、放弃及病死率均与体重有负相关(P<0.05),酸中毒与感染与体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肺表面活性剂(PS)可显示提高NRDS治愈率(P<0.05).

    作者:刘运启;何莉霞;雷月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膀胱冲洗的临床经验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是县级二级甲等医院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首选治疗方法,它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持久等优点,在术后遵医嘱常规给予持续加间断膀胱冲洗,其目的是将前列腺创面的出血及时稀释冲出,防止在膀胱内形成血而块堵塞尿管,以免诱发、引起膀胱痉挛[1-2].膀胱冲洗本身可诱发术后出血,加之冲洗液的温度过高、过低都将增加出血量,适宜的温度可减少出血量和膀胱痉挛的发生[3-4].

    作者:杜学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模拟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针对儿科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通过了解胫骨穿刺模拟人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探索儿科模拟教学的新模式.方法 将140名在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70名)和实验组(7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模拟人模拟穿刺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穿刺成绩和学习感受.结果 实验组学生胫骨穿刺成绩高于对照组,且操作更标准规范,对儿科模拟教学法予肯定态度.结论 模拟教学对儿科教学和临床技能训练有很好提高效果,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房清丽;郭春红;常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青岛市卫生局

主办:青岛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