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保年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对4个农村95例高血压患者从药物、饮食、自我监测、运动、心理、不良嗜好、复查几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均相当低,部分生活方式不利于血压的控制。结论血压的有效控制,有赖于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医院与农村和社区之间稳定的联系,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陈春芳;邹小烨;芮立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妇女高发年龄为30~50岁,发病率约为20%~30%。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而具体的手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共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1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柴晓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IVAS)是指由医院药剂科提供静脉输注混合药物的配制服务。定义及要求是:符合国际标准,在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专门受过培训的药剂人员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菌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质量保证的输液成品,使护士赢得优质服务时间,是集临床合理用药与药学科研为一体的机构。PIVAS是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场所,也是院内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调配人员在万级、局部百级的环境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调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可以把广泛分布在各病区的污染源及危险源集中起来,有利于实施科学的管理来预防控制调配环境、调配过程等污染,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临床护士因调配输液发生锐器伤害而导致的血源性感染,以及交叉感染和职业病的发生。但与此同时,如果忽视或不注重PIVAS的感染控制,有可能引发大批量调配输液的污染,引起临床输液的不良反应及严重的后果。我院自2011年6月帅先在云南省地、州、县级中医医院,开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技术工作,并在2012年7月通过云南省卫生厅组织专家验收通过。经过1年多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使用以来,临床静脉输液因液体调配质量引起的输液不良反应未发生过。笔者体会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在保证临床输液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在PIVAS工作中感染控制重要性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琼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拟安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75例神经衰弱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188例和对照组187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地西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安神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安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对经皮黄疸仪检测值分组对诊治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0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及婴儿,依据经皮黄疸胆仪检测值的高低进行分组,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任意部位﹥13mg/dl为A组125例,﹥10~12.9mg/dl为B组468例,7~9.9mg/dl为C组421例,5~6.9mg/dl为D组186例,根据分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和干预措施,A组采用光疗及综合治疗,B组采用口服茵栀黄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治疗,C组口服妈咪爱治疗,D组未给予药物治疗仅进行日光浴和口服葡萄糖水处理。结果4组经治疗﹥12d后内经皮胆红素测定值降至﹤5mg/dl患者比例均﹥90%。结论经皮胆红素测定(经皮黄疸仪)值分组对诊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刘红仙;李玉梅;洪珍;他红艳;高琼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对卵巢癌患者血糖升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0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住院236例卵巢癌(化疗前合并糖尿病者除外)患者化疗前后的血糖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化疗后18例患者空腹血糖升高(7.63%),其中明确诊断为糖尿病4例(1.69%)。紫杉醇类药物对血糖的影响明显高于其他药物化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接受化疗药物后可能发生血糖异常,甚至发生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应加强监测,及时处理。
作者:解胜兰;韩素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股骨骨折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采取积极的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的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的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之内,通过积极的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疼痛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和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人类在生存中受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侵袭,已经习以为常,它们能导致人类患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应用给人类抵御疾病特别是感染类疾病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从早期使用的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到现在的上千种抗生素,都为救治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滥用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耐药性等,给疾病的诊治及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多的负面问题。因此,一定要合理用药,特别是在妇产科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逐渐被“以患者为中心”的监护模式所代替[1],药学服务的职能也由以前单一的“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为中心”的保障供应型扩展为技术型,这就要求基层医院药学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更新知识结构,利用其专业知识向患者提供直接的、负责的药物相关服务,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笔者将在支援基层医院期间所开展的几项药学服务工作及个人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石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性髋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髋骨患者72例,并随机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保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康复33例,总有效率为91.7%,而对照组患者康复23例,总有效率为6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显著的疗效,患者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为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及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7例严重胫腓骨骨折及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治疗方案,术后随访12~15个月,观察并统计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位效果。结果术后的复位结果统计表明解剖复位14例(82.35%),良好复位3例(17.65%),无患者出现复位不佳现象;踝关节功能评价显示优14例(82.35%),良好2例(11.76%),而一般1例(5.88%)。结论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及Pilon骨折能够有效的避开创面,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同时能够起到较好的复位效果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凌小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运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患者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在运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以后,部分患者出现了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但是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很快这些临床不良症状全部消失。结论运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好,能够及时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前的共识认为,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异常[1]。在过去的30年间,免疫抑制治疗( IST)已成为 AA 治疗的重要手段,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联合环孢霉素 A( CsA )的 IST 治疗已经成为无同胞HLA相合供者的重型 AA( SAA )患者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ATG+CsA 治疗方案的反应率为60%~70%,1年总生存率(OS)为70%~80%[2~4]。马源ATG(常规方案是4d方案,每天40 mg/kg)与淋巴细胞球蛋白(常规方案时5d方案,每天15 mg/kg)治疗SAA的有效率大体相同[5~9]。一项大规模随机研究和SAA工作组( SAAWP)的报告指出[10],兔源ATG(常规方案是5d,每天3.5 mg/kg)的有效率明显低于马源ATG。因此,马源ATG+CsA的治疗方案是目前IST治疗SAA的一线选择。新的研究指出[11~13],30%~40%的 SAA 患者对以马源ATG+CsA的IST无反应。另外,马源ATG+CsA治疗后,少1/3的有反应者会复发,一部分患者虽反应不完全,依赖 CsA的维持治疗。针对这些患者应该选择二线治疗方案。
作者:唐旭东;刘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双黄连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8月治疗慢性咽炎患者116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口服和西瓜霜含片含服;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双黄连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咽部症状以及咽部炎症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3.1%,疗程为(7.12±0.91)d,复发率5.1%;对照组是79.3%,疗程为(10.12±1.20)d,复发率17.2%,3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双黄连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起效迅速,效果理想。
作者:陈明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中间型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使用阿托品、长托宁、解磷定、盐酸纳洛酮等药物治疗及机械通气等的治疗效果。结果24例中治愈21例,治愈患者以颅神经障碍早恢复,其次是屈颈肌和四肢肌肉,呼吸肌恢复晚。于中毒后3~6d死亡3例,均在自主呼吸停止后行紧急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其中1例来诊时呼吸微弱,面部紫绀,出现心跳骤停,经积极抢救,心脏复苏成功,但因合并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肺部感染严重,再次心跳骤停死亡。结论中间型综合征病程有自限性特点,早开通气道,机械通气支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怀志;孙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9例患者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114例和对照组115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高于对照组的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减少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聪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 OPCA)是多系统萎缩( MSA)的不同临床亚型之一,是一组以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脑干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多部位变性疾病。OPCA是在帕金森样症状的基础上出现的复杂的运动障碍和多系统病变,临床上较为少见,其症状表现复杂而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预后较差。现将我科经治的OPCA 1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孙江燕;刘轲;张怀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近资料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有报道指出,早期发现乳腺癌可以减少40%甚至更高的病死率[2]。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乳腺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乳腺超声检查包括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随着乳腺超声仪器及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使得乳腺超声的临床应用有更广阔的前景。现就乳腺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蓝桂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伊托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伊托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伊托必利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快速缓解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迎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出具各种不同的报告单,盖章手写既不美观又耗时费力,并且还要完成登记工作,工作非常繁杂。随着实验室计算机的普及,在检验工作中巧用Excel表格来完成检验报告单的打印以及检验结果的登记和工作量的统计工作,既快捷方便,报告单又整洁美观。在基层医院检验科没有Lis检验系统的情况下,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具有数据输入与处理,图表制作,报表设计,统计分析等功能,以及 Excel软件中VLOOKUP函数具有的数据查找功能,据此来完成日常常用报告单的打印,不同检验报告单的综合打印以及日报表的打印和工作量的统计等工作。Microsoft Excel功能强大,其公式函数,数据筛查,条件判断,统计,工作表相互调用等功能完全能满足我们报告单打印工作的需要。
作者:赵大雨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