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保年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并且反复发作不仅造成患者身心痛苦,而且可以导致正常工作无法进行,甚至失业,失去其照顾家庭或履行社会义务的能力,降低生活质量。属于祖国医学中“头痛”、“头风”等的范畴,近年来发病率上升,一般人群发病率达到5%,男女比例1:4,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头痛家族史,典型发作有恶心、呕吐、畏光等先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对68例头痛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减少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分别进行预防性护理和传统一般护理,比较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做好介入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可显著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芬;徐小梅;张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PaO2(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FEV1/FVC、FVC(用力肺活量)、MVV(大自主通气量)、DLco(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弥散系数)等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效果佳,肺功能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晴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运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患者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在运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以后,部分患者出现了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但是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很快这些临床不良症状全部消失。结论运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好,能够及时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医院儿科门诊中药处方的使用特点,调查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是否合理,为中药房工作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统计学方法研究医院儿科门诊处方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饮片、常用的中药剂量、联合用药品种分布情况、儿科处方常开贴数、主要疾病的诊断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功效的中药在处方中的应用等,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类、综合。结果医院儿科门诊处方中常使用的中药是连翘,常用剂量为5g,常用贴数为4剂,主要的疾病证型为风热证。结论医院儿科中药处方,组方用药符合辨证施治的要求,组合用药基本合理,符合《处方管理办法》。
作者:周小建;施益农;徐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日,来自澳洲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孕期女性吸烟往往会促使后代女儿在后期生活中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增加。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杂志Human Reproduction上。研究者Alison Behie表示,月经初潮提早会增加女性在后期生活中的排卵周期,同时由于其暴露激素类比如雌激素的增加也会增加其患生殖系统癌症的风险;我们都知道当怀孕女性经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同时吸烟,就会影响婴儿出生后长期的机体健康。理解引发导致早发月经初潮的因子,尤其是可预防的因子,对于进行个体后期的健康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血栓通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心电图指标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患者日益增加。现代社会人们维权意识、法制观念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又以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居多。因患者总体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多、卧床时间长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感觉、运动、言语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因素,神经内科患者安全隐患多,更有必要加强防范,制定个性化护理防范对策,避免医患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1]。
作者:陈雪梅;高洁;杜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人类在生存中受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侵袭,已经习以为常,它们能导致人类患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应用给人类抵御疾病特别是感染类疾病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从早期使用的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到现在的上千种抗生素,都为救治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滥用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耐药性等,给疾病的诊治及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多的负面问题。因此,一定要合理用药,特别是在妇产科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2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TC、TG、LDL-C、HDL-C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A组降脂作用( TC、TG、LDL-C水平下降)较B组明显(P﹤0.05),而治疗8周后降脂作用相当;HDL-C水平升高较慢,至治疗8周后才有明显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起效快,总体降脂作用相当,均较显著。
作者:张琳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院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6765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选取病例的年份分为3组,入选的所有病例均在住院期间使用过抗菌药物。录入所有入选病例的信息至Office Excel表格中,反复核对。以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作为判断院内感染的标准,调查分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院内感染率的关系。结果6765例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5953例(87.99%);发生医院感染176例(2.60%),连续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与该年医院感染率呈显著正相关性( P﹤0.05)。合理用药率是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即治疗用药、预防用药和无指征用药,3者的比例占所有用药病例数的百分比,3年合理用药率明显升高,抗菌药物使用率逐渐降低,院内感染率也随之降低。统计3年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按照频率由高到低前10位分别是: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哌拉西林、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克肟、头孢硫脒、头孢哌酮、氧氟沙星。其中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其次为口服、雾化吸入,少部分采用局部给药。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临床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
作者:杨骅;韩志云;杨亮蕊;李丹;赵燕菊;马继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我科于2011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高热惊厥患儿35例,经积极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高明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3例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22例和对照组121例,中药组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炔雌醇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AJP: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上,来自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炎性肠病( IBD)的发生或许会受到肠道中引发炎症的特殊蛋白的影响。在英国高达百分之一的人群都会在其一生中患炎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炎性肠病在英国影响着26万人的健康。而患者机体中小肠粘膜的修复主要依赖于肠道中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Rachael Rigby教授表示,为何炎性肠病患者在发达国家不断增长,这其中潜在的原因就包括患者肠道中定居的微生物的改变等原因。肠道中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往往会影响患者肠道黏膜的修复,而肠道黏膜为个体机体抵御感染性制剂树起了一道有力的防线;整个肠道都由单一的上皮细胞层所覆盖,而上皮细胞会因个体患炎性肠病而发炎以至于被破坏。文章中研究者调查了一种名为SOCS3的特殊蛋白在炎性肠病发病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研究者Rigby说道,SOCS3蛋白可以限制个体肠道的炎性表现,但其在炎性肠病患者机体中水平的增加却对机体肠道粘膜的修复会带来负面作用。本文研究发现SOCS3可以限制微生物所诱导的肠道上皮细胞伤口的愈合。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吉奥+顺铂+手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前化疗近期疗效及手术切除状况。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为60.0%,对照组客观有效率为5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行根治切除术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行姑息性切除术和探查术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可以提高患者行根治切除术的机会,从而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作者:王宏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妇女高发年龄为30~50岁,发病率约为20%~30%。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而具体的手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共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1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柴晓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身心健康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各项恢复指标、护理满意度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时间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母乳喂养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性髋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髋骨患者72例,并随机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保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康复33例,总有效率为91.7%,而对照组患者康复23例,总有效率为6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显著的疗效,患者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为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9例。观察组予PFNA固定治疗,对照组予动力髋螺钉( DHS)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2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内固定牢固,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邸进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IVAS)是指由医院药剂科提供静脉输注混合药物的配制服务。定义及要求是:符合国际标准,在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专门受过培训的药剂人员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菌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质量保证的输液成品,使护士赢得优质服务时间,是集临床合理用药与药学科研为一体的机构。PIVAS是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场所,也是院内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调配人员在万级、局部百级的环境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调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可以把广泛分布在各病区的污染源及危险源集中起来,有利于实施科学的管理来预防控制调配环境、调配过程等污染,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临床护士因调配输液发生锐器伤害而导致的血源性感染,以及交叉感染和职业病的发生。但与此同时,如果忽视或不注重PIVAS的感染控制,有可能引发大批量调配输液的污染,引起临床输液的不良反应及严重的后果。我院自2011年6月帅先在云南省地、州、县级中医医院,开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技术工作,并在2012年7月通过云南省卫生厅组织专家验收通过。经过1年多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使用以来,临床静脉输液因液体调配质量引起的输液不良反应未发生过。笔者体会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在保证临床输液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在PIVAS工作中感染控制重要性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琼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