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几种常见药物使用微量泵注射的方法和体会

康垚

关键词:微量泵, 药物, 注射, 方法
摘要:微量泵是一种定容型输液泵。其优点是定时精度高,流速稳定且用液量少,体积小,便于移动。常用50 ml注射器,泵上设有多种报警功能,有些微量泵内置还设有可自动充电电池。临床上微量泵多用于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婴幼儿输血、输液、高浓度补钾,以及持续输入镇痛、镇静药物。本文就临床上常见的几种药物使用微量泵注射的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使用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运用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135例,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缝合止血组(Ⅰ组),单级电凝止血组(Ⅱ组),双极电凝止血组(Ⅲ组)各45例,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止血方式,比较术后3组患者基础性激素量(包括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窦卵泡数量以及月经情况。结果术后Ⅰ组雌二醇量明显高于其他2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量无明显升高,窦卵泡数量减少及月经异常例数明显低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应用常规缝合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功能损伤较小,相比其他止血方法表现出了较强的优越性,建议广泛使用。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总结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治疗术后黏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经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1例。分为腹镜组和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腹镜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不论是术中操作更为精确、有效,并且术后的康复质量也高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锁周;赵跃;王松;庞英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进行促进钙质吸收和止痛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疼痛缓解率为8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不同部位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有助于减少患者痛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雪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国产氯吡格雷联合桂哌齐特、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联合桂哌齐特、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 )所致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04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马来酸桂哌齐特及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连续治疗7~21d后评估患者的眩晕程度,采用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同时随访30d记录短暂性脑缺血( TIA)及脑梗死发生人数。结果治疗组0~2h起效(48.1%vs.28.0%)的患者及0~6h起效(85.2%vs.58.0%)的患者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64.8%vs.42.0%)、总有效率(92.6%vs.7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TCD 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 TCD 血流速度(cm/s)比较,左侧椎动脉比较为(44.2±10.7) vs.(42.8±11.6)、右侧椎动脉比较为(42.8±10.7) vs.(37.6±10.8)、基底动脉比较为(43.2±10.3) vs.(41.7±10.4),治疗组的血流速度改善更为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0d内无发生TIA或脑卒中病例,对照组发生TIA 3例,1例进展为脑卒中,发生率为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桂哌齐特、丹红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治疗过程极少发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军华;李潇潇;刘德全;胡增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比较观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影响的比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接收诊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2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维库溴铵用量较对照组明显更短、更少;研究组0级(无痛)25例(50.0%),对照组0级(无痛)14例(28.0%),研究组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实现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缓解疼痛,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罗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医院在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0mg,试验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所有患者均诊断性刮宫的第7天开始服药,连续3个月,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试验组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所有患者的贫血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服药治疗之前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内膜转化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内膜转化率为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每天服用米非司酮10 mg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有着显著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刘军敏;张俊素;武乐;沈洋;张晓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关于宫颈脱落细胞中 HCCR的表达与其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脱落细胞中HCCR的表达与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就诊于医院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人群2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106例、宫颈癌(CCa)患者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宫颈脱落细胞中,HCCR表达的差异比较。结果健康组、CINⅠ组、CINⅡ/CINⅢ组、CCa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CCR表达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72.0%、78.6%、86.7%,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CCR和CIN及CCa病变存在密切相关性,对宫颈脱落细胞中的HCCR表达进行准确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筛查以及诊断,具有相当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区少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阑尾炎手术60例的临床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小儿阑尾炎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收治阑尾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麻醉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为4.97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阑尾炎儿童,效果显著、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邓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误服复方地芬诺酯中毒的抢救和护理

    复方地芬诺酯又名复方苯乙哌啶,系哌替啶衍生物,通过提高肠张力和抑制肠蠕动而止泻[1],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作为家庭常备药,家长常给患儿自行服药,剂量易过大。因其为糖衣片,也易引起小儿误服,剂量较大中毒症状重,可危及生命,我科收治的5名患儿经过积极的抢救护理,4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留有站立不稳后遗症。

    作者:李向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肝硬化肝脏分叶体积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出不同等级肝硬化时各肝叶的体积变化规律为肝硬化患者临床评估、预后及肝胆外科治疗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更具价值的资料。方法选择50例正常成人(正常组)及40例肝硬化患者(研究组)肝脏进行MSCT扫描,分别测量肝脏各个部位的体积,如左外叶、左内叶、尾状叶、右前叶、右后叶,计算整个肝脏的体积。结果正常组50例正常肝脏体积测量:肝脏总体积为(1275.70±329.58)cm3,左外叶为(229.18±73.39)cm3,左内叶为(224.89±54.78)cm3,尾状叶为(37.85±3.19)cm3,右前叶为(507.06±121.39)cm3,右后叶为(276.72±76.83) cm3。研究组40例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测量:肝脏总体积为(867.29±233.64)cm3,左外叶为(206.53±90.36)cm3,左内叶为(134.89±90.78)cm3,尾状叶为(34.45±8.99)cm3,右前叶为(395.06±135.44)cm3,右后叶为(152.16±55.83)cm3。结论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Child-Pugh A、B、C级肝硬化各肝叶大小的变化表现为右叶和左内叶明显缩小,左外叶略有缩小,而尾叶变化不大,全肝体积缩小。

    作者:路福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尿沉渣联合干化学法检测在鉴别诊断儿童血尿来源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尿沉渣与干化学法相结合对于儿童血尿来源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6例儿童血尿患者,对其采用尿沉渣结合干化学法进行血尿来源检测,观察2组的准确率。结果尿沉渣及干化学法联合检查与普通临床检测结果相比,其对肾性和非肾性血尿检测的准确率分别为86.67%及91.67%。结论在儿童血尿来源检测中,运用尿沉渣联合干化学法对非肾性血尿检测的准确性高于肾性血尿。

    作者:高勇强;张晓兰;沈洋;张国锋;孙月;常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39例患者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9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减少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聪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1年于医院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未实行心理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其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良率达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结论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通心络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对其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3年12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动脉硬化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脑血管血流,起到脑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张孟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3D腔镜下甲状腺全切术15例的护理配合

    甲状腺疾病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与多发病,而甲状腺疾病在美容效果上的要求使得腔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得到了持续发展。近年来,腔镜技术及设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3D腔镜系统是在传统二维腔镜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维立体高清成像系统,该系统还原了真实视觉中的三维立体手术视野,使手术视频画面有了一定解剖深度及层次,医师的自然视觉优势降低了手术难度[1]。3D视频下的操作各步骤手术时间缩短,从而减少手术时间,降低误差率,同时传承了传统腔镜手术的微创美容的特点。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月对1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3 D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姣南;钱维明;向海燕;周敏燕;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鱼骨分析联合 PDCA 循环在病区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鱼骨分析联合PDCA循环管理法,加强病区药品质量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利用鱼骨分析法分析影响病区药品质量的因素,对其影响因素利用PDCA 循环的方法进行整改、落实及持续改进。结果病区药品质量管理引入管理工具后,护士人员对药品质量管理知晓率由及病区药品质量管理效果有显著改善。结论在药品质量管理中引入鱼骨分析、PDCA 循环等管理工具,病区药品质量管理有很大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洁;魏后超;宋婕;杨谭;文娟;张玲;陈高勇;陶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早期整形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整形手术对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40例深Ⅱ度以上烧伤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感觉与运动功能恢复以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等。结果术后对2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神经功能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休克情况、烧伤面积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烧伤面积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与不良反应(P>0.05)。结论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行早期整形手术效果明显,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晚期整形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延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炎琥宁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医院儿科治疗的136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单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琥宁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疗效明显,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群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为特征。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又可分为3大类,即阿尔茨海默病( AD )、血管性痴呆( VD)及两者并存的混合性痴呆( MD);继发性的可与脑血管疾病、中毒、帕金森病、脑外伤后遗症等有关,其中与脑血管的关系为密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率也有明显的增加。研究表明,我国65岁以上人群老年痴呆患病率为5.27%~7.50%,85岁以上患病率25%,95岁以上人群高达60%[1]。

    作者:王晓静;魏树林;初丽敏;黄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2月来医院就诊的5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 GBS)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2组均进行传统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激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统计比较2种患者的治疗后的有效率及日常生活评分。结果治疗前2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5.72%高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GBS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且无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成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