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1I和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情况研究

姜静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摘要:目的:分析131 I 和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效果及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并发情况。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月确诊为甲亢并在鹰潭市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和131 I 治疗的128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131 I 治疗组68例和手术组60例。随访2个月~5年,对并发甲减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1 I 治疗组甲减发生率为66.2%(45/68),高于手术组的11.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131 I 治疗组45例甲减患者中临床甲减占86.7%(39/45),亚临床甲减占12.8%(6/45);手术组7例甲减患者中临床甲减占85.7%(6/7),亚临床甲减占14.3%(1/7);两组患者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52例甲减患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异常(高于参考值)占90.4%(47/52);四碘甲腺原氨酸(T4)异常(低于参考值)占78.8%(41/52);三碘甲腺原氨酸(T3)异常(低于参考值)占63.5%(33/52)。T3异常率与 T4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3异常率与 TSH 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4异常率与 TSH 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131 I 治疗,手术治疗甲亢后甲减的发生率较低,治疗较安全;用131 I 治疗时应准确控制剂量,并做好长期随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常规抗感染、止咳以及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无一例患儿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患儿出现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宏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甘孜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58例,分为浆液性囊腺瘤组11例,黏液性囊性肿瘤组32例,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组15例。3组患者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T 及常规 B 超检查,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及灵敏度。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胰腺囊性肿瘤检出率高于常规 B 超和 CT 检查,常规 B 超胰腺囊性肿瘤检出率低于 CT 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灵敏度高于常规 B 超和 CT 检查,漏诊率低于常规 B 超和 CT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准确率高,诊断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灵敏度好,可为胰腺囊性肿瘤的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郑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肌代谢治疗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心肌代谢治疗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肌代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LVESD、LVEDD、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LVESD、LVEDD 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心肌代谢治疗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高,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何健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9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相同止泻治疗情况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脱水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P <0.05)。结论小儿秋季腹泻发病率高、起病急,临床治疗时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痛苦,缩短治疗时间,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刚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2013年湖州市七里亭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比索洛尔组83例和氯沙坦组67例。患者治疗前后行心脏彩超检查,记录治疗前后的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及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 峰)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 峰)速度,计算 E 峰/ A 峰比值(E/ A)。结果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氯沙坦组的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比索洛尔组 E/ A 值高于氯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左心室的舒张功能。

    作者:杜建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 A、B 两组,每组43例。A 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B 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的同时选择培哚普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和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 B 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翠兰;戴爱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剂量乌拉地尔和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小剂量乌拉地尔和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急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硝普钠组和乌拉地尔组,各46例。硝普钠组患者予以硝普钠治疗,乌拉地尔组患者予以乌拉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5、10、20、30、60、120、240、360min 乌拉地尔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硝普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5、10、20、30、60、120、240、360min 乌拉地尔组患者心率低于硝普钠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显著,起效快,且不增加心率。

    作者:孙书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于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66例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作者:闵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甘孜州道孚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3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儿分成为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66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心肌酶恢复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心肌酶恢复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雌激素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雌激素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8月于蒙自市文澜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妇科接受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30例,按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米索前列醇阴道填塞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雌激素阴道涂敷。观察两组宫颈松弛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痛时间及取环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总松弛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腹痛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取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雌激素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宫颈松弛,缩短手术与术后腹痛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取环成功率。

    作者:吴永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及禁忌

    糖尿病(DM)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威胁人们健康的终身性疾病。近年来,我国 DM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治疗 DM 的重要手段仍是口服降糖药,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等。本文针对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禁忌及应用效果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综述几类常见口服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用效果。

    作者:王秀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医生小词典--消化系统的医学难以解释的症状

    难以解释的症状(medically unexplained symptom,MUS)是指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表示一种状态,不是诊断性用语。消化科相关的 MUS 主要分为两类:无器质性消化疾病的 MUS〔如功能性胃肠病(FGID)〕与器质性消化疾病伴随的 MUS。其中,器质性消化疾病伴随的 MUS 包括炎症性肠病(IBD)残留症状(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均处于稳定状态,但存在始终不能消退并难以解决的症状)和肝病相关 MUS(肝功能正常,肝脏处于疾病代偿状态,而患者始终自诉存在肝病相关症状)。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肺曲霉菌病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曲霉菌病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中,仅28例初步诊断考虑有肺曲霉菌感染,19例误诊为肺癌或肺结核;26例经手术治疗,32例为内科保守治疗;53例治疗后好转,5例患者死亡。结论肺曲霉菌病诊断困难,且常需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肺癌等疾病相鉴别。肺曲霉菌球经手术切除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后预后较好;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需长期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而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

    作者:卢旭东;陆益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我院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模式的构建及成果分析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成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即构建前的82例住院患者以及2013年8月—2014年8月即构建后的82例住院患者,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构建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模式,并对点评前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结果构建后病原学送检率高于构建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构建前,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构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构建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模式有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在临床应用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雪琴;方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寿阳县中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的强心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浆比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凝血因子Ⅰ、血细胞比容、聚集指数、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保元;毕瑞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可预测糖尿病

    意大利一项研究表明,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初始左室肥大(LVH)和颈动脉粥样硬化(CA)为新发糖尿病的显著预测因素,且独立于初始代谢水平、抗高血压治疗及其他显著协变量。论文于7月23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网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31I和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情况研究

    目的:分析131 I 和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效果及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并发情况。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月确诊为甲亢并在鹰潭市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和131 I 治疗的128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131 I 治疗组68例和手术组60例。随访2个月~5年,对并发甲减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1 I 治疗组甲减发生率为66.2%(45/68),高于手术组的11.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131 I 治疗组45例甲减患者中临床甲减占86.7%(39/45),亚临床甲减占12.8%(6/45);手术组7例甲减患者中临床甲减占85.7%(6/7),亚临床甲减占14.3%(1/7);两组患者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52例甲减患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异常(高于参考值)占90.4%(47/52);四碘甲腺原氨酸(T4)异常(低于参考值)占78.8%(41/52);三碘甲腺原氨酸(T3)异常(低于参考值)占63.5%(33/52)。T3异常率与 T4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3异常率与 TSH 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4异常率与 TSH 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131 I 治疗,手术治疗甲亢后甲减的发生率较低,治疗较安全;用131 I 治疗时应准确控制剂量,并做好长期随访。

    作者:姜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骨窗开颅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孝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小骨窗开颅组和常规骨瓣开颅组,各43例。小骨窗开颅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常规骨瓣开颅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持续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住院时间及随访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小骨窗开颅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短于常规骨瓣开颅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常规骨瓣开颅组,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低于常规骨瓣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小骨窗开颅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骨瓣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出血量为30~60ml 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小骨窗开颅组出血量为61~80ml 的患者总有效率低于常规骨瓣开颅组(P <0.05)。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应依据患者的出血量确定手术方式,确保临床效果,提高安全性。

    作者:李守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耐药性和敏感性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耐药性和敏感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兴隆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患者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在耐药性以及敏感性方面的差异,统计分析其株数和耐药性。结果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及制霉菌素耐药率分别为88.0%、92.0%、84.0%,热带假丝酵母菌对这3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100.0%、85.7%、71.4%。两种真菌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真菌对制霉菌素的敏感性也有所不同,且呈现低的状态。结论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感染源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与热带假丝酵母菌,通过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可以提高肺部感染患者的治愈情况,减少呼吸内科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和治疗效果。

    作者:何荣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应用于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采用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同煤集团总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均给予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同时选取2012年本院收治的50例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未接受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应用于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可充分提高家庭干预的有效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

    作者:刘雅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