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甲氨蝶呤多次给药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

宋改敏

关键词:妊娠, 输卵管, 甲氨蝶呤, 甲酰四氢叶酸钙,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多次给药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曲阳仁济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孕妇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孕妇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孕妇予以大剂量甲氨蝶呤多次给药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观察两组孕妇临床疗效、血β-HCG转阴时间、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双侧输卵管通畅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孕妇双侧输卵管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孕妇血β-HCG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多次给药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血β-HCG转阴时间,减小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且不良反应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2014年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9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中61~76岁组所占比例高(P﹤0.05);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中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高(P﹤0.05);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P﹤0.05)。结论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种类较多,且发生率较高,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向斌;向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尧国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枸橼酸抗凝在脑卒中高危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枸橼酸抗凝在脑卒中高危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 H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10月—2013年10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HD脑卒中高危尿毒症患者40例,按抗凝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滤器凝血情况、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滤器凝血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抗凝在脑卒中高危尿毒症患者HD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滤器凝血情况,提高患者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许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尿酸血症致扭伤手掌指关节康复延迟一例分析

    本文探讨了高尿酸血症对扭伤掌指关节康复的影响。通过分析扭伤掌指关节的治疗过程、病程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发病机制,明确了高尿酸血症是导致扭伤掌指关节康复延迟的病因,故必须积极有效地治疗高尿酸血症,将血尿酸控制在参考范围。

    作者:焦申军;刘琳;李春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达市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石文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临床药师会诊病例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方式和效果,探讨临床药师会诊工作的具体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4年10月灵山县人民医院临床药师会诊病例36例,收集整理住院病历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申请会诊科室主要为感染疾病科13例(36.1%);外科10例(27.8%);会诊目的主要为希望调整抗生素选择方案15例(41.7%);希望根据患者具体特点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12例(33.3%);会诊意见全部采纳9例(25.0%);部分采纳27例(75.0%);痊愈29例(80.5%),好转6例(16.7%),无效1例(2.8%)。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工作可有效提高临床药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及临床医师的药学相关知识水平,促进了住院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对临床科室诊疗起到了良好的协助作用。

    作者:杨立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生物学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四肢长骨骨折在骨折中占有较高比例,其治疗原则从国际内固定协会( AO)理论逐步向生物学固定( BO)理论转变,在促进骨折愈合及减少并发症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本文汇总分析了20余年来国内外BO技术在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相关文献,与AO技术相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笔者认为BO理论是AO理论的延伸,代表了骨折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但仍需加强材料和技术方面的研究。

    作者:柏冰;马松涛;侯志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新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19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B、C组,各64例。A组患儿予以间歇蓝光照射治疗,B组患儿在A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C组患儿在B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治疗。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及停止治疗时胆红素水平、胆红素日均下降值、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L所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治疗前及停止治疗时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 /L所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低于B、C组,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 /L所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长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低于C组,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 /L所需时间长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金双歧、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徐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小儿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小儿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真菌性肺炎患儿40例,均予以伊曲康唑与卡泊芬净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常规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40例患儿治愈35例,显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病死率为2.5%;治疗后患儿中心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小儿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谭志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抗菌药物处方和不合理典型处方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处方和不合理典型处方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2012年7月—2014年4月对抗菌药物使用处方进行干预的门诊急诊抗菌药物处方119张,2011年4月—2012年6月未进行干预的门诊急诊抗菌药物处方119张。对干预前后的119张处方按照本院自编量表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用药指征、用药时间、联合用药及给药剂量、途径和次数,评价等级为合理不合理。结果干预前后各类抗菌药物应用率、不合理典型处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干预措施后,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均符合规范,干预效果明显。

    作者:马金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贝复舒滴眼液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盐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79例,共84眼,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采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术后复发率以及术后恢复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6、12、24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的角膜修复时间、痊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贝复舒滴眼液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痊愈率高,复发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郭启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2014年2—12月收治的68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表层细胞百分比以及PH值的改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低于治疗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表层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表层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阴道PH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后阴道PH值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仅有1例出现下腹轻微胀痛感,除此外两组患者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

    作者:藏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或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或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9月天津港口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与观察组(7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氯沙坦钾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血尿酸( BUA)、血清钾(K+)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FBG、TC、TG、BUA、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FBG、T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BUA水平高于对照组,K+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或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相当,而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对BUA、K+水平影响小,可作为优选方案。

    作者:史斌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瘢痕子宫产妇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产妇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开滦总医院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产妇108例作为瘢痕子宫组,另选取同期开滦总医院产科收治的非瘢痕子宫产妇12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中性粒细胞趋化活性(中性粒细胞趋化距离、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及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结果瘢痕子宫组中性粒细胞趋化距离长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组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瘢痕子宫的形成可能与中性粒细胞趋化活性升高、吞噬功能降低有关。

    作者:夏彦东;安新;李琳;闫贵春;陈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扬州市江都区郭村卫生院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68例,按用药剂量不同将其分为甲、乙、丙、丁组,各17例。4组患者均予以黄体酮胶囊口服,甲组患者用量100mg/d,乙组患者用量200mg/d,丙组患者用量300mg/d,丁组患者用量400mg/d。观察4组患者阴道出血量评分(即撤药性出血情况)、出血时间、出血率、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者阴道出血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组患者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乙、丙、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采用低剂量孕激素患者不良反应少。

    作者:徐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良恶性乳腺肿瘤钼靶X线检查的钙化征象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良恶性乳腺肿瘤钼靶X线检查的钙化征象特征,以提高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北京市第六医院外科诊治的乳腺肿瘤患者60例,其中乳腺良性肿瘤35例,乳腺癌25例。患者均接受钼靶X线检查。观察良恶性乳腺肿瘤钼靶X线检查的钙化征象特征。结果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的病灶数、形态、密度、分布、钙化Le Gal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钼靶X线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病变钙化的特征,对良恶性乳腺肿瘤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赵春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洛铂混合碘油动脉内栓塞治疗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洛铂混合碘油动脉内栓塞治疗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二医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大肝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洛铂混合碘油动脉内栓塞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71%,高于对照组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降低、心肌受损、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洛铂混合碘油动脉内栓塞治疗大肝癌的效果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王茹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七氟烷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七氟烷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行扁桃体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患儿予以插管全麻复合吸入七氟烷麻醉,对照组患儿予以单纯插管全麻。观察两组患儿麻醉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七氟烷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诱导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许开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浆置换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果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例,其中硬皮病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类风湿关节炎18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7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6例,采用血浆置换法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补体C3、补体C4、IgG、IgA、IgM、红细胞沉降率( ESR)、C反应蛋白( CRP)、类风湿因子( RF)、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血小板计数( PLT)、血红蛋白( Hb)、羟丁酸脱氢酶( HBDH)水平。结果患者治疗前后补体C3、补体C4、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F、CRP、ESR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硬皮病患者ESR、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RBC、WBC、PLT、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系统性红斑狼疮ESR、CRP水平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RBC、WBC、PLT、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LDH、HBDH、ESR、C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浆置换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冉崇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某医院2014年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某医院2014年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利用His系统调取2014年某院共计14356例出院病例及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数据,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品种、使用科别、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该院住院患者中使用率为21.75%,其中眼科使用率为76.00%,且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使用频率高,为84.05%,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常见,占84.33%。结论该院住院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还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医药人员应高度重视,以加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邓治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