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李雯旭;王蕾;杨华颖;李立;马向民

关键词:食管癌, 奈达铂, 5-氟尿嘧啶, 顺铂
摘要:目的:观察奈达铂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取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顺铂(DDP)联合5-FU 进行治疗,21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对比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3.1%,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21.9%,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则分别为28.1%、46.9%及34.4%。2组比较,治疗的总有效率、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他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奈达铂联合5-FU 治疗食管癌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置胎盘剖宫产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34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9月-2013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前置胎盘产妇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前置胎盘中央型产妇12例,部分型产妇6例,边缘型产妇16例。比较3种产妇类型手术过程中、手术后的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胎盘前置中央型产妇的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优于部分型和边缘型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部分型和边缘型产妇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过程中出血量﹥500ml 组胎儿窒息高于出血量﹤500ml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胎儿死亡、DIC 发生率高于﹤500ml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手术前期进行认真检查、积极处理出血现象、有效治疗等,不但能提高胎儿存活率,还能降低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秀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术后不舒适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术的开展,使得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残存视力得以保存或部分恢复,术中往往将硅油或气体注入眼内,为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术后要求患者采取持续面向下俯卧强迫体位,利用硅油、气体的表面张力及上浮力顶压视网膜,使视网膜复位,同时减少白内障、角膜变性、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患者采取一种体位,且持续时间长,无论是对其生理、心理都带来极大的消耗[1]。作者分析了44例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术后不舒适的表现及原因,制定并评价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兰;刘卫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糖尿病性肌梗死1例

    患者,男,30岁。因口干多饮3年,四肢肌肉酸痛3d 入院。既往曾多次因“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在我科住院,诊断考虑1型糖尿病,长期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优泌林)R针﹢ N 针四次强化降糖,血糖仍控制不理想,入院当天门诊查空腹血糖18.32mmol/ L,糖化血红蛋白13.4%,酮体4.5mmol/L。查体:表情痛苦,四肢肌肉有不同程度压痛,左小腿压痛明显,肌肉变硬、肿胀,局部温度升高。入院后查 WBC 10.1×109/ L,CRP 70mg/ L,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6.49g/ L,血浆 D-二聚体0.56mg/ L,肌红蛋白、心肌酶谱阴性。左小腿彩超提示左小腿皮下组织增厚,内有线状暗区,回声不均。因患者条件较差,拒绝行 MRI 及肌肉活检检查。予严格卧床休息,静脉及皮下胰岛素泵持续控制血糖,川芎嗪针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西洛他唑片抗血小板等治疗后,患者四肢酸痛完全缓解,左小腿肌肉变硬、肿胀消失,温度正常,复查左小腿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内固定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近端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 PFN 术,观察组实施 PFNA 术。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 线透视时间均比对照组减少,并发症率更低,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 ﹤0.05)。术后2组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 PFN 术与 PFNA 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具有良好效果,但 PFNA 术的内固定创伤更小,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了手术质量。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血B型钠尿肽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 B 型钠尿肽(BNP)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介入治疗和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4~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1、2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1组患者予入院6h 内介入治疗,试验2组予入院6h 后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血 BNP水平和预后情况。结果进行试验之前3组各项指标一致,没有明显差异。在采取不同研究治疗方案后,2个试验组基础 BNP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试验1组较试验2组也有明显的下降(P ﹤0.05)。同时,与没有发生BNP 患者相比,已经发生了此病症的患者其在发病了3个月之后所产生的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多,P ﹤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其发病1周之后 BNP、心功能显著,2者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在患者发病时候血 BNP 明显的升高,所以能够有效的预防可能发生的心血管事件以及症状,很显然早期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 BNP 水平。

    作者:冯艳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吲哚布芬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吲哚布芬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司匹林组及吲哚布芬组各45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且吲哚布芬组较阿司匹林组改善更加显著(P ﹤0.05);吲哚布芬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P ﹤0.05);吲哚布芬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吲哚布芬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的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心绞痛频率,并缩短发作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安素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酒精戒断综合征误诊肝性脑病1例

    患者,男,38岁,因“外伤脾脏切除术后2d,意识障碍1d”入院。既往肝炎病史不详,否认神经及精神病史。患者于2012年5月16日中午饮酒后与其父亲争执,父亲失手致其脾脏破裂,于当日下午3时在当地医院急诊行脾脏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发现患者肝脏表面不光滑,质硬,术中取肝脏活检,病理诊断:肝硬化。术后予以护肝、抗感染、止血等治疗。17日中午12时突然出现出现双手震颤、烦躁不安、语言含糊、大汗、幻觉,考虑诊断“肝性脑病”,予以吸氧、门冬氨酸鸟氨酸抗肝昏迷及甘露醇脱水等治疗,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17日下午急诊转院至我院,急诊科以“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收住我科。入院后体格检查:神志恍惚,体温36.7℃,脉搏76次/ min,呼吸21次/ min,血压131/78mm Hg,慢性肝病面容,可见肝掌及蜘蛛痣,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肌软,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扑翼样震颤阴性。入院后检查肝功能:ALT 67U/ L,AST 104U/L,TBIL 16.6μmol/ L,DBIL 7.6μmol/ L,ALB 32.8g/ L,GLB 36.3g/ L,ALP 320U/ L,GGT 156U/ L。血生化:钾3.9mmol/ L,钠133mmol/ L,氯96mmol/ L,钙2.1mmol/ L,肌酐75μmol/ L,血氨57μmol/ L,血糖5.7mmol/ L。血常规:白细胞3.8×109/ L,红细胞4.1×1012/ L,血小板计数95×109/ L,中性粒细胞63%,HBsAb(﹢)、anti-HCV(-)。肝脏彩超:(1)肝边不光整,肝质不均,门静脉1.4cm,考虑肝硬化。(2)脾脏缺失。脑电图:正常。向患者家属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长期大量饮酒史(饮酒20年,500~800g/ d)术前及手术当日仍在饮酒。结合病史及检查,考虑酒精戒断综合征可能性大,予以吸氧、安定等治疗,患者于18日上午神志完全恢复正常,但双手仍细震颤,对所发生的事情记忆不清。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肾病综合征患儿泌尿系感染45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本院近年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为本院临床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1月-2014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45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感染患儿中段尿培养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本组45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儿,中段尿培养菌株鉴定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3株,革兰氏阳性菌5株,所占病原菌比例分别为89.5%和10.4%。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均﹥50%。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对于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儿,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其高度敏感性及适宜的价格,推荐为经验用药的首选。

    作者:余咏文;张强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助产士在自然分娩中对孕产妇心理护理体会

    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正常生理过程,而对于产检正常、身体健康、足月妊娠的适龄孕产妇来说是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其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均有益。对孕产妇来说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催产素可引起强烈的子宫收缩,可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妇的恶露排出及子宫恢复,同时还可促进机体各方面的恢复。而产妇在产后快速泌乳的必要条件是在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可与体内的泌乳素同步协调增长,利于产后的母乳喂养。此外,自然分娩的阵痛利于孕妇大脑内啡肽的产生,加深了母子亲情。自然分娩过程中所产生的挤压对孩子的情绪、动作及注意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分娩时胎儿的胸廓在节律性宫缩的挤压下可将肺内及呼吸道中的羊水、黏液排出,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湿肺的发生率。同时胸廓的挤压还可促进新生儿建立自主呼吸。胎儿大脑在产道内所受到的挤压,可加速脑部的血液循环,利于大脑发育。在此分娩过程中,刺激了胎儿的呼吸中枢,利于新生儿快速建立正常呼吸反射;此外,自然分娩的新生儿还可获得更强的抵抗力和抗感染力。而自然分娩产生的阵痛,易使产妇产生不安的心理因素,本文将助产士在自然分娩中对孕产妇心理护理的体会报道如下。阶段助产士可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以缓解其阵痛,并对产妇进行鼓励,以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此外,应指导产妇掌握每次用力的时机及方法,若产妇宫缩频率加快且疼痛加强时,助产士可叮嘱产妇在宫缩间期进行休息,以放松全身肌肉,等待下次宫缩的来临。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七氟烷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究七氟烷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短小手术的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诱导、维持麻醉,观察组给予加压面罩密闭吸入七氟烷,观察对比2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T2时 MAP、HR 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T3时 HR 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中行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快,维持麻醉效果确切,术毕苏醒快,围术期呼吸和循环系统较平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任应斌;栗静;高俊伟;王文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88例临床观察与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是以凝血功能障碍和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出血性疾病,是孕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较为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在孕妇中发生率为6.6%~11.6%[1]。各种生理及病理因素均可引起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主要病因有妊娠期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先兆子痫引起的溶血、肝酶升高、低血小板计数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不同病因可对妊娠结局和预后造成不同影响[2](使产妇和新生儿有出血倾向,重症者可危及母婴的健康与生命),应给予针对性治疗及处理,以防止该病造成严重后果。对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8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满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应用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肝硬化患者55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符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水平,比较2组检测结果及出血组与无出血组的上述指标。结果2组大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血组与无出血组血小板参数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指标能有效的反应肝硬化患者的出血情况和肝功能损伤情况,对肝硬化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侯会香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风险评估在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对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2~12月在医院老年科住院的987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11月在医院老年科住院的991例老年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跌倒风险评估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跌倒发生率。结果干预组风险评估护理后跌倒发生率为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91%(P ﹤0.05)。结论跌倒风险评估,可增强护士责任心和对患者安全管理的意识,有效防止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会群;毕燕君;邱宁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不同尿检时间对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尿检时间对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诊治的尿路感染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常规方式采集清晨空腹尿液标本,并将标本分为4份,在标本采集后0.5h、1h、2h、3h 进行尿常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尿红细胞、白细胞水平逐渐出现降低,但程度较轻,4组标本的红细胞、白细胞、潜血和比重、pH 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尿常规检测在尿液标本采集后3h 内完成检查,则检查结果不会受到尿检时间的明显影响。

    作者:周红;孙会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9月收治的 COPD 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 FVC、FEV1及 FEV1/ FVC 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1.0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 COPD 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碧容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患者40例,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患者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合并用药及保健类药物滥用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的用药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合理用药,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徐旦旦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雌激素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应用雌激素配伍米索前列醇安全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3年中妇科门诊绝经后要求取环的70例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无用药禁忌证,取环前给予雌激素(戊酸雌二醇1mg 或结合雌激素片0.625mg)、每天1次、连服7d,取环前2h 于阴道后穹窿置于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常规取环。观察2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程度,术中全身不良反应,术中疼痛,取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宫颈松弛软化的有效率达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P ﹤0.05);观察组取环时的疼痛程度重度、中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轻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取环成功率大幅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31例(88.57%),对照组无全身不良反应21例(60.00%)(P ﹤0.05);观察组取环顺利程度高,手术时间短;对照组取环顺利程度低,手术时间长。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雌激素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可明显改善宫颈条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绝经后妇女取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丛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美国公司研发出贫血口服新药 GBT440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SCD)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病:患病者的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CRUSADE 评分及质子泵抑制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 CRUSADE 评分系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进行评估的准确性及高出血风险患者应用 PPIs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于医院心内科并急诊病房住院的 ACS 病例572例,按照 CRUSADE 评分对这些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将其中的高危出血组随机分为 PPIs 治疗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1年,随访观察期间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主要、次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RUSADE 评分高危组相较于低中危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而高危出血风险组加用 PPIs 的后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主要及次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虽有所增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USADE 评分系统对于 ACS 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有良好的评估价值。对高出血风险患者加用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无显著增加。

    作者:赵新闻;綦素霞;王松梅;孔光明;司君利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宫内节育器嵌顿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IUD)嵌顿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11月在医院要求取出IUD 的妇女499例中的38例 IUD 嵌顿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UD 类型、放置和取出时机、大小、放置年限和绝经时间都可以成为 IUD 嵌顿的主要因素。结论人工流产、药物流产清宫术时放置 IUD,放置时间长,绝经时间较长,放金属 IUD 的妇女,IUD 嵌顿的几率偏大。

    作者:岑燕妮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