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法;宋一平
血液灌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治疗是重度中毒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表明,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以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1、2]。本文将我院经血液灌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治疗的60例重度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凯;张雪梅;韩海霞;李燕;李树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参菊洗剂对霉菌性、细菌性、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4月医院门诊就诊的987例阴道炎患者,依照疾病类型划分,各类型下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洁尔阴洗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参菊洗剂治疗,比较各类型下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霉菌性、细菌性阴道炎总有效率分别为92.77%、95.42%,对照组分别为77.91%、80.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总有效率分别为86.96%、81.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菊洗剂治疗阴道炎疗效较好,尤其是治疗霉菌性、细菌性阴道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文;谭璐;张广求;周智;易晓英;陈国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药耳炎净治疗急、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6例接受耳炎净治疗的急、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总有效率96.4%,非化脓性中耳炎总有效率92.6%。本组3例(1.8%)出现局部可耐受一过性刺激性疼痛,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耳炎净外治急、慢性中耳炎有效安全,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李海燕;王蓓蓓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比较 DHS 和 PFNA 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研究组进行股骨近端螺内钉(PFNA)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P ﹤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优良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P ﹤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FNA 内固定术方法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效果确切,能促进髋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徐鹏;董茹婷;袁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五羟色氨(5-HT),又称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和信号分子,主要由肠道嗜铬细胞摄取色氨酸,在胞浆内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储存于囊泡内[1]。5-HT 主要通过其受体传递信号,5-HT 受体(5-HTRs)分为7型,分别为5-HT1A、1B、2A、2B、2C、3A、3B、4、5A、6、7等[2]。除5-HT3属于离子通道受体家族外,其他5-HTRs 均属于 G 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3]。5-HT 的作用非常广泛,在中枢系统中,5-HT 是一种神经递质,参与调节如自主功能、认知、能量、食欲等多种神经活动[4];外周的5-HT 系统分布几乎是全身性的,骨骼肌、肝脏、脂肪、心脏、肾脏等组织中均检测到5-HT 多种受体的表达[5]。据新的文献报道,在外周,5-HT 及其受体可能涉及血管收缩、胃肠运动、生理止血等许多生理活动[6]。研究显示,外周5-HT 系统在调节脂质代谢、葡萄糖摄取和代谢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甚至存在明显的调控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外周肝脏组织中5-HT 及其5-HTRs 与肝脂质代谢的相关性及其基础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郭可可;傅继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姑息治疗对老年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疲乏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癌及护理治疗,观察组给予姑息治疗联合常规抗癌治疗。使用简化版多维疲乏症状量表以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患者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疲乏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疲乏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姑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老年肿瘤患者的疲乏程度,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殷学惠;易爱玲;徐国全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术应用于甲状腺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医院确诊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林晓璐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替硝唑冲洗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腹部术后伤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医院普外科行不同手术后腹部伤口感染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硝唑冲洗联合特定电磁波仪进行理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11±2.6)d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平均住院花费(412±58.2)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23±116.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硝唑冲洗联合特定电磁波在治疗腹部伤口感染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付钧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乳腺癌男女都会发病,但女性的发病率要比男性高,本病尤其多发于更年期女性,属于临床上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临床上以乳房肿块、溢乳,乳头内陷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采用的是乳腺癌根治术,不仅需将患侧乳房切除,还需对患乳周围的组织进行切除同时清除腋下淋巴结,只保留胸大肌及胸小肌。此种手术创面大、范围广,因此易在术后产生并发症及影响患者一侧肢体的活动,也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了影响。因此,在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对患者做好护理极为重要。本文就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桑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进展性脑梗死定义: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48h 内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加重,呈螺旋式或阶梯状进展的一类脑梗死。在临床上脑梗死病情进一步发展与临床诸多因素有关,如发热、补液量不足、高龄、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过度脱水剂的应用以及合并感染等因素,但是笔者观察,病情进展与血压的关系也比较密切,是临床上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发展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将我院近2年住院的5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与血压的变化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程俊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正常生理过程,而对于产检正常、身体健康、足月妊娠的适龄孕产妇来说是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其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均有益。对孕产妇来说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催产素可引起强烈的子宫收缩,可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妇的恶露排出及子宫恢复,同时还可促进机体各方面的恢复。而产妇在产后快速泌乳的必要条件是在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可与体内的泌乳素同步协调增长,利于产后的母乳喂养。此外,自然分娩的阵痛利于孕妇大脑内啡肽的产生,加深了母子亲情。自然分娩过程中所产生的挤压对孩子的情绪、动作及注意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分娩时胎儿的胸廓在节律性宫缩的挤压下可将肺内及呼吸道中的羊水、黏液排出,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湿肺的发生率。同时胸廓的挤压还可促进新生儿建立自主呼吸。胎儿大脑在产道内所受到的挤压,可加速脑部的血液循环,利于大脑发育。在此分娩过程中,刺激了胎儿的呼吸中枢,利于新生儿快速建立正常呼吸反射;此外,自然分娩的新生儿还可获得更强的抵抗力和抗感染力。而自然分娩产生的阵痛,易使产妇产生不安的心理因素,本文将助产士在自然分娩中对孕产妇心理护理的体会报道如下。阶段助产士可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以缓解其阵痛,并对产妇进行鼓励,以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此外,应指导产妇掌握每次用力的时机及方法,若产妇宫缩频率加快且疼痛加强时,助产士可叮嘱产妇在宫缩间期进行休息,以放松全身肌肉,等待下次宫缩的来临。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对比观察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 BPH 患者68例按照不同病情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给予 PKRP 治疗,对照组给予 TURP 治疗。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缩短(P ﹤0.05);2组治疗后 IPSS 及 QOL 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尿道狭窄、再出血、尿路刺激征、TURS 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TURP 和 PKRP 治疗 BPH 患者均有效,但 PKRP 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锋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脑瘫患儿非肌松气管插管条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麻下行选择性外周神经部分切断术的痉挛性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为Ⅰ组(异丙酚3mg/ kg ﹢瑞芬太尼3μg/ kg)、Ⅱ组(异丙酚3mg/ kg ﹢瑞芬太尼4μg/ kg)、Ⅲ组(异丙酚4mg/ kg ﹢瑞芬太尼3μg/ kg)及Ⅳ组(异丙酚4mg/ kg﹢瑞芬太尼4μg/ kg)各20例。经开放的上肢静脉依序缓慢静脉推注相应剂量的异丙酚(20s)和瑞芬太尼(60s),于瑞芬太尼注射后60s 用 Macintosh 直接喉镜行气管插管。观察气管插管条件的满意度。结果4组均一次插管成功。Ⅰ组插管满意8例(40.0%)显著低于其他3组,Ⅳ组插管满意20例(100.0%)明显较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组插管满意15例(75.0%)与Ⅲ组16例(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患儿插管前血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Ⅰ组插管后血压、心率明显高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3组插管前、后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未使用肌松药条件下,3mg/ kg 异丙酚复合4μg/ kg 瑞芬太尼和4mg/ kg 异丙酚复合3~4μg/ kg 瑞芬太尼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前后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且可获得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
作者:林艳君;杨占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控制老年持续性房颤心室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医院心血管门诊及住院的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地高辛组、美托洛尔组、联合治疗组各40例,地高辛组给予地高辛治疗,美托洛尔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地高辛及美托洛尔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地高辛组、美托洛尔组的75.0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能够显著控制老年持续性房颤心室率,改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
作者:冯长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THP)与丝裂霉素(MM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将76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根据用药要求分为 MMC 组32例,THP 组45例,分别接受 MMC、THP 膀胱灌注,随访12~36个月。比较2组复发情况。结果复发率:MMC 组为37.5%,THP 组为11.1%;尿道狭窄发生率:MMC 组为21.9%, THP 组为4.4%;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MMC 组为25%,THP 组为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HP 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效果满意,优于 MMC,THP 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 MMC。
作者:赵逢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本院近年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为本院临床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1月-2014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45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感染患儿中段尿培养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本组45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儿,中段尿培养菌株鉴定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3株,革兰氏阳性菌5株,所占病原菌比例分别为89.5%和10.4%。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均﹥50%。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对于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儿,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其高度敏感性及适宜的价格,推荐为经验用药的首选。
作者:余咏文;张强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前列腺癌(PCa)是目前男性常见的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是欧美男性第2高病死率的疾病。其肿瘤标志物: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的应用,显著提高了 PCa 的检出率,致手术后患者转移率及病死率降低。此外,tPSA 检测的特异性目前尚不十分理想[1]。由于前列腺所有上皮细胞,不论正常的、增生的还是癌细胞,均会合成分泌 tPSA,所以其 tPSA 升高并非仅由 PCa 引起。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感染、急慢性前列腺炎均会引起tPSA升高。因此检测血清 tPSA 仅供筛查和参考。临床实践证明 tPSA 的应用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有效地 PCa 生物标志物是非常必要的[2]。本文主要表述 tPSA 的局限性并介绍几种新发现的 PCa 生物标志物。
作者:任国庆;牛海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行 LC 治疗的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期选择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均顺利完成 LC,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低于对照组的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C 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效果满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金龙;王川;王铨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脑出血病因复杂,高血压是其常见的原因之一。凝血功能异常往往增加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动脉狭窄出现的几率不断升高,常规抗栓药物也普遍增多,临床常用抗血栓药物多为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抗凝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钠等,此类药物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缺血性疾病的发生,但长期应用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笔者对1例老年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联合抗凝药物抗栓治疗致其脑出血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刘腾;王敏;韩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患者40例,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患者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合并用药及保健类药物滥用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的用药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合理用药,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徐旦旦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