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可可;傅继华
目的:探讨中药耳炎净治疗急、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6例接受耳炎净治疗的急、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总有效率96.4%,非化脓性中耳炎总有效率92.6%。本组3例(1.8%)出现局部可耐受一过性刺激性疼痛,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耳炎净外治急、慢性中耳炎有效安全,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李海燕;王蓓蓓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治疗的小儿疝气患儿48例,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小切口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如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并对比分析2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手术时间(8.9±2.8)min、出血量(3.2±1.1)ml、切口长度(1.1±0.2)cm、住院时间(5.9±2.1)d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广泛使用。
作者:安新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调查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6、9月份住出院手术病历非手术病历12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频次、用药天数、围手术前抗感染给药时机、联合用药使用抗生素进行审核分析。结果围手术预防病历均使用了抗菌药,手术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3.33%(56/60),非手术病历的使用率为63.33%(38/60),用药的起点高,时间长。结论提高抗菌药物使用水平,保证合理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徐敏;陈瑞云;陈翠花;王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急性肺栓塞主要是由于人体静脉系统、右心腔或者肺血管系统的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栓子发生脱落后进入肺动脉,从而使肺动脉及其分支发生阻塞,导致肺循环障碍[1]。急性肺栓塞的发病率较高,在临床上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同时也是病死率和误诊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肺栓塞在临床上主要以急诊情况就医,由于其临床特征较为复杂多变,并且没有特异性症状及体征,发生误诊、漏诊的几率较高。因此,临床医师应正确认识和诊断该病,争取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笔者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避免误诊,提高抢救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正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肝癌患者41例,依据患者用药要求不同分为 A 组14例与 B 组27例,A 组予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B 组仅予单纯栓塞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A 组近期治疗有效率57.14%,B 组为33.33%。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优于单一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且未加重不良反应,无严重放射性肝损伤或放射性肝病,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喜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近日,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他们在病人基因组中发现了1组可能促进一种罕见免疫细胞癌发生的基因突变。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黄蜂蜇伤是常见的一种动物咬伤,以伤口局部疼痛、肿胀为主要表现,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比较少见。我院收治黄蜂蛰伤致过敏性休克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丽梅;黄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近端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 PFN 术,观察组实施 PFNA 术。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 线透视时间均比对照组减少,并发症率更低,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 ﹤0.05)。术后2组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 PFN 术与 PFNA 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具有良好效果,但 PFNA 术的内固定创伤更小,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了手术质量。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行 LC 治疗的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期选择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均顺利完成 LC,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低于对照组的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C 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效果满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金龙;王川;王铨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肺结核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结核病控制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1]。为贯彻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中提出的要逐步构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2],以促进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和管理,确保如期实现结核病防治规划的目标和任务。2013年12月衡水市确定在深州市开展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并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案。2014年4月1日“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模式正式启动,“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是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构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规划管理、疫情监测与处置等、医疗机构负责初筛转诊、定点医疗机构负责确诊治疗、基层医疗机构负责患者督导管理”的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3]。现将深州市实施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以来,落实工作方案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作者:李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近日,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咖啡和咖啡因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男性退伍军人晚期肝纤维化发展风险降低是相关的,根据研究数据显示。研究人员,包括休斯敦贝勒医学院和 Michael E. DeBakey VA 医疗中心的 Hashem B. El-Serag 博士,分析了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910名退伍军人的的数据,并评估了每个人含咖啡因和不含咖啡因饮料的日摄入量,包括咖啡、茶和苏打水。对队列中这些饮料的日摄入量进行评估,通过 FibroSURE 测试(BioPredictive,巴黎,法国)来确定其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联。“我们发现,患者自报的咖啡饮料及饮料中咖啡因摄入与慢性 HCV 患者晚期肝纤维化的低风险是有关的,但与肝脏炎症程度之间是不相关的,”研究人员写道。“平均每天从咖啡、茶或苏打水中摄入大约100mg 咖啡因,与晚期纤维化约1/3的减少是有关的,但摄入量更高似乎并不会带来任何额外的益处。”此外,研究人员还试图确定胰岛素抵抗在饮料和纤维化的关联与作用。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在现有条件下构建食品药品科学监管体系,保障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一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给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赋予了更为艰巨的责任。破解难题,迎接挑战,一是加强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量,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二是强化分类分级监管,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三是加大对农村食品药品监督考核、责任体系建设。
作者:刘晓红;辛明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在我国,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的逐步实施和推进,“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已逐渐被广大居民接受。深圳作为国内首批建立“社康中心”的试点城市之一,按照“科学规划、优化网络,合理配置、完善功能,充实内涵、提质增效”的社区卫生发展思路,以“院办院管”模式为基础,迄今已建设完善600多家社康中心,基本实现社区居民全覆盖。社康中心担任着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角色,深圳市卫计委发布的2013年1~12月数据显示,社康中心诊疗量占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量的32.7%,而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就诊量占社康中心总诊疗量的31.3%。
作者:吕小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控制老年持续性房颤心室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医院心血管门诊及住院的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地高辛组、美托洛尔组、联合治疗组各40例,地高辛组给予地高辛治疗,美托洛尔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地高辛及美托洛尔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地高辛组、美托洛尔组的75.0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能够显著控制老年持续性房颤心室率,改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
作者:冯长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医院门诊西药房处方,了解医院门诊处方现存的问题,而进一步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水平及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2月医院门诊西药房处方53268张,按照《处方管理方法》附件中的规定进行统计分析,并反馈评价结果。结果2012年各项处方分析不合格处方1036张,占所审查处方的1.95%。其中不合理原因主要集中在用法、用量不合理,临床选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合理等。结论处方书写不规范现象,反应出不合理用药情况存在明显问题,需要加强临床医师对用药知识和《处方管理方法》的学习,合理用药,规范书写处方,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刘贵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肌层被内膜组织良性浸润后在肌层弥漫性生长的一种病症,周围常伴增生肥大和增生的肌肉组织;症状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为主,严重时常常导致不孕等;临床辅助检查中以 B 型超声检查为主,MRI 则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治疗上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法为主的介入治疗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单独口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或单独内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进行控制病情具有一定不良反应,两者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症则能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出现。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在此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研究,笔者在此基础上对子宫腺肌症的诊疗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作者:张骄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多发性创伤是指在同一机械力的作用下,人体同时获得相继有≥2个解剖部位或脏器性创伤,多发伤不是几个单一伤简单相加,它是一种严重创伤。1典型病例患者,男,60岁,于3月17日20:44平车推入病房,因“外伤后全身多处骨折疼痛35h”转入我院。家属代诉3月16日09:30患者自四层楼高处坠落,当时无昏迷,大小便情况不详。立即送往当地医院住院治疗。3月16日17:00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抢救治疗。经抢救后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因病情危重,由120接入我科住院治疗。
作者:魏群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老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行 ERCP 治疗的﹥6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评价 ERCP 治疗老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967例老龄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治疗957例,其中7例因心肺功能差或无法配合未实施 ER-CP,3例术中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首次插管成功率96.5%,手术成功率98.9%。结石1次取净864例(90%),2次取净结石48例(5%),﹥2次取净结石26例(2.7%),放置胆道支架22例(2.3%)。ERCP 后总胆红素(64.5±105.9)μmol/ L;术后直接胆红素(36.7±59.8)μmol/ L;术后谷丙转氨酶(61.8±71.2)U/ L;术后谷草转氨酶(50.3±61)U/ L。术后肝功明显好转(P ﹤0.05)。术后2h 血淀粉酶(113±161)U/ L,无统计学差异(P ﹥0.05),24h 血淀粉酶(126.9±219.9)U/ L,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腹痛、寒战、发热、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6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7d,与﹤60岁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36例,并发症发生率3.7%,其中急性胰腺炎11例,急性胆管炎12例,出血10例,穿孔3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 ERCP 治疗老龄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对老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连卫玲;聂占国;雷婷;热合曼;游云;张新;刘国伟;代忠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依据其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指导临床提高用药水平。方法以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呈报的12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为研究对象,对其性别、年龄以及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给药方式、临床具体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患者低于男性患者。静脉给药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抗菌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药品的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张武标;王晓珉;邵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高血压脑出血又称出血性脑中风或脑溢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四大特点[1],此病症一般发生较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尽早清除血肿,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微创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围手术期结合精心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本文通过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使患者尽量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宗慧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