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艳君;杨占民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后阶段的临床综合征,以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为病理特征,以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多系统受累为临床表现。目前,西医尚未找到除透析和肾移植以外的有效治疗方法,中医对于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生化指标,延缓肾衰的发展速度效果显著,具有突出的优势。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肖相如博士的整体功能代偿疗法理论为指导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武淑梅;刘金辉;刘兰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Plos Pathogens 上的一项研究称,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不需要病毒或干扰素的作用,触发机体对流感病毒感染的保护性应答。该研究发现移除泛素酶 NEDD4对 IFITM3的促降解作用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应用这种方法不需要病毒感染或干扰素刺激就可以抑制流感病毒,但在何时以及如何移除泛素酶 NEDD4仍然是一个问题,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正常生理过程,而对于产检正常、身体健康、足月妊娠的适龄孕产妇来说是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其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均有益。对孕产妇来说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催产素可引起强烈的子宫收缩,可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妇的恶露排出及子宫恢复,同时还可促进机体各方面的恢复。而产妇在产后快速泌乳的必要条件是在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可与体内的泌乳素同步协调增长,利于产后的母乳喂养。此外,自然分娩的阵痛利于孕妇大脑内啡肽的产生,加深了母子亲情。自然分娩过程中所产生的挤压对孩子的情绪、动作及注意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分娩时胎儿的胸廓在节律性宫缩的挤压下可将肺内及呼吸道中的羊水、黏液排出,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湿肺的发生率。同时胸廓的挤压还可促进新生儿建立自主呼吸。胎儿大脑在产道内所受到的挤压,可加速脑部的血液循环,利于大脑发育。在此分娩过程中,刺激了胎儿的呼吸中枢,利于新生儿快速建立正常呼吸反射;此外,自然分娩的新生儿还可获得更强的抵抗力和抗感染力。而自然分娩产生的阵痛,易使产妇产生不安的心理因素,本文将助产士在自然分娩中对孕产妇心理护理的体会报道如下。阶段助产士可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以缓解其阵痛,并对产妇进行鼓励,以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此外,应指导产妇掌握每次用力的时机及方法,若产妇宫缩频率加快且疼痛加强时,助产士可叮嘱产妇在宫缩间期进行休息,以放松全身肌肉,等待下次宫缩的来临。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血液灌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治疗是重度中毒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表明,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以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1、2]。本文将我院经血液灌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治疗的60例重度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凯;张雪梅;韩海霞;李燕;李树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治疗的小儿疝气患儿48例,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小切口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如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并对比分析2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手术时间(8.9±2.8)min、出血量(3.2±1.1)ml、切口长度(1.1±0.2)cm、住院时间(5.9±2.1)d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广泛使用。
作者:安新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对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2~12月在医院老年科住院的987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11月在医院老年科住院的991例老年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跌倒风险评估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跌倒发生率。结果干预组风险评估护理后跌倒发生率为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91%(P ﹤0.05)。结论跌倒风险评估,可增强护士责任心和对患者安全管理的意识,有效防止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会群;毕燕君;邱宁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脑瘫患儿非肌松气管插管条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麻下行选择性外周神经部分切断术的痉挛性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为Ⅰ组(异丙酚3mg/ kg ﹢瑞芬太尼3μg/ kg)、Ⅱ组(异丙酚3mg/ kg ﹢瑞芬太尼4μg/ kg)、Ⅲ组(异丙酚4mg/ kg ﹢瑞芬太尼3μg/ kg)及Ⅳ组(异丙酚4mg/ kg﹢瑞芬太尼4μg/ kg)各20例。经开放的上肢静脉依序缓慢静脉推注相应剂量的异丙酚(20s)和瑞芬太尼(60s),于瑞芬太尼注射后60s 用 Macintosh 直接喉镜行气管插管。观察气管插管条件的满意度。结果4组均一次插管成功。Ⅰ组插管满意8例(40.0%)显著低于其他3组,Ⅳ组插管满意20例(100.0%)明显较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组插管满意15例(75.0%)与Ⅲ组16例(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患儿插管前血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Ⅰ组插管后血压、心率明显高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3组插管前、后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未使用肌松药条件下,3mg/ kg 异丙酚复合4μg/ kg 瑞芬太尼和4mg/ kg 异丙酚复合3~4μg/ kg 瑞芬太尼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前后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且可获得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
作者:林艳君;杨占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肌层被内膜组织良性浸润后在肌层弥漫性生长的一种病症,周围常伴增生肥大和增生的肌肉组织;症状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为主,严重时常常导致不孕等;临床辅助检查中以 B 型超声检查为主,MRI 则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治疗上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法为主的介入治疗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单独口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或单独内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进行控制病情具有一定不良反应,两者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症则能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出现。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在此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研究,笔者在此基础上对子宫腺肌症的诊疗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作者:张骄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调查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6、9月份住出院手术病历非手术病历12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频次、用药天数、围手术前抗感染给药时机、联合用药使用抗生素进行审核分析。结果围手术预防病历均使用了抗菌药,手术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3.33%(56/60),非手术病历的使用率为63.33%(38/60),用药的起点高,时间长。结论提高抗菌药物使用水平,保证合理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徐敏;陈瑞云;陈翠花;王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发疹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及口腔黏膜斑(Koplikˊs spots)和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特征。常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脑炎等并发症,多见于冬春季节,呈周期性流行,婴儿和成人患病死亡的危险性大于儿童和青少年。孕妇患麻疹后增加胎儿的危险性,可引起早产或自发性流产。本病传染性强,在社区和学校等人群聚集地方易造成流行。在20世纪50年代每隔2~3年有一次大流行,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我国20世纪60年代普遍开展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已基本控制了麻疹的大范围流行[1]。目前麻疹发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8月龄婴儿和﹥15岁以上青壮年占有很大比重。
作者:王宏安;郭志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医院收治的抑郁症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氟西汀组各36例,治疗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疼痛量表(MOSPM)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2组 HAMD、MOSPM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度洛西汀组 MOSPM 总分较氟西汀组下降更显著(P ﹤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伴疼痛症状的抑郁症均有效,但以度洛西汀疗效更好。
作者:施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老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行 ERCP 治疗的﹥6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评价 ERCP 治疗老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967例老龄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治疗957例,其中7例因心肺功能差或无法配合未实施 ER-CP,3例术中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首次插管成功率96.5%,手术成功率98.9%。结石1次取净864例(90%),2次取净结石48例(5%),﹥2次取净结石26例(2.7%),放置胆道支架22例(2.3%)。ERCP 后总胆红素(64.5±105.9)μmol/ L;术后直接胆红素(36.7±59.8)μmol/ L;术后谷丙转氨酶(61.8±71.2)U/ L;术后谷草转氨酶(50.3±61)U/ L。术后肝功明显好转(P ﹤0.05)。术后2h 血淀粉酶(113±161)U/ L,无统计学差异(P ﹥0.05),24h 血淀粉酶(126.9±219.9)U/ L,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腹痛、寒战、发热、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6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7d,与﹤60岁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36例,并发症发生率3.7%,其中急性胰腺炎11例,急性胆管炎12例,出血10例,穿孔3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 ERCP 治疗老龄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对老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连卫玲;聂占国;雷婷;热合曼;游云;张新;刘国伟;代忠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进展性脑梗死定义: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48h 内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加重,呈螺旋式或阶梯状进展的一类脑梗死。在临床上脑梗死病情进一步发展与临床诸多因素有关,如发热、补液量不足、高龄、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过度脱水剂的应用以及合并感染等因素,但是笔者观察,病情进展与血压的关系也比较密切,是临床上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发展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将我院近2年住院的5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与血压的变化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程俊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本院近年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为本院临床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1月-2014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45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感染患儿中段尿培养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本组45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儿,中段尿培养菌株鉴定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3株,革兰氏阳性菌5株,所占病原菌比例分别为89.5%和10.4%。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均﹥50%。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对于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儿,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其高度敏感性及适宜的价格,推荐为经验用药的首选。
作者:余咏文;张强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生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研究组护生采用 PBL 教学法带教。比较2组护生实习期满时的理论考试、技能操作成绩以及学习效果自评成绩。结果研究组理论考试、操作技能和学习效果自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采用 PBL 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杏婷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护士交接班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危重患者的管理,直接影响了整个护理单元的护理水平,工作中的任何疏忽和闪失都可能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手段,要达到全程优质服务,需要不断的提高责任护士的工作能力,提高专科素质。因此我院自2013年将 SBAR 交班系统推广到临床,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金翠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加拿大监管机构批准糠酸氟替卡松(FF)/维兰特罗(VI)复方药物每天1次治疗具有可逆阻塞性气道疾病成人患者的哮喘治疗。FF 是一种吸入型糖皮质激素,VI 是一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Ellipta 是一种干粉吸入剂。2013年加拿大卫生部(效力等同于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慢阻肺。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近端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 PFN 术,观察组实施 PFNA 术。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 线透视时间均比对照组减少,并发症率更低,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 ﹤0.05)。术后2组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 PFN 术与 PFNA 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具有良好效果,但 PFNA 术的内固定创伤更小,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了手术质量。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前列腺癌(PCa)是目前男性常见的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是欧美男性第2高病死率的疾病。其肿瘤标志物: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的应用,显著提高了 PCa 的检出率,致手术后患者转移率及病死率降低。此外,tPSA 检测的特异性目前尚不十分理想[1]。由于前列腺所有上皮细胞,不论正常的、增生的还是癌细胞,均会合成分泌 tPSA,所以其 tPSA 升高并非仅由 PCa 引起。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感染、急慢性前列腺炎均会引起tPSA升高。因此检测血清 tPSA 仅供筛查和参考。临床实践证明 tPSA 的应用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有效地 PCa 生物标志物是非常必要的[2]。本文主要表述 tPSA 的局限性并介绍几种新发现的 PCa 生物标志物。
作者:任国庆;牛海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丙戊酸钠(VPA;商品名:德巴金)于1976年被应用于临床,因其疗效肯定,近年来被用于临床首选广谱抗癫痫及预防用药,其在颅脑损伤后预防癫痫、癫痫外科、颅脑手术后和控制癫痫发作中的作用不断得到重视。其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肝毒性、胰腺炎、血小板减少等[1、2]。首例丙戊酸钠致高氨血症及丙戊酸钠脑病由 Coulter 等[3]于1980年首先报道,发生于1例儿童癫痫患者。近日我科偶然出现1例丙戊酸钠致高氨血症并出现亚急性意识障碍。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林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