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单药组方口服/灌肠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

李继华;赵胜元;孙富芝;李斌;周红梅

关键词:高频单药组方, 灌肠, 中西药结合, 慢性肾衰竭
摘要:目的:观察高频单药组方口服/灌肠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衰竭患者2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频单药组方结合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42%高于对照组的49.04%(P <0.05);肾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频单药组方口服/灌肠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药联合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强心汤治疗。对比2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和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强心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红;唐丽敏;陶利勇;毕丽梅;吴爱萍;王子辉;李艳军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Notch1与 Cyclin D1在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

    目的:分析 Notch1与 Cyclin D1在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10例作为 A 组,乳腺增生症患者110例作为 B 组,并选择同期入医院体检的健康者110例作为 C 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组 Notch1受体蛋白和 Cyclin D1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Notch1在 A 组和 C 组的阳性表达率低于 B组和 C 组(P <0.05),Notch1在 B 组和 C 组中的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3组 Cyclin 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yclin D1在乳腺癌和乳腺增生中高表达,以乳腺癌表达高;Notch1在乳腺癌中低表达,在乳腺增生中的表达与正常组织无显著性差别。

    作者:杨更午;段玉然;张世耀;邵慧平;陈桂霞;张建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阻塞性黄疸1例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分泌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临床上主要以贫血、骨痛、肾功能损害,反复感染和高钙血症为主要表现,我院收治了1例以肝大、阻塞性黄疸为首发表现的极其少见的多发性骨髓瘤,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欣;梁艳丽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复方氨酚烷胺片致脓疱型药疹1例

    患者,男,19岁。5d 前因训练疲劳过度,加之受凉后出现流涕、鼻塞、咽痛、头痛、乏力等症状,在其单位卫生所就诊。患者无咳嗽、咯痰,无咯血、胸痛,无喘息、气促等,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复方氨酚烷胺片(感康)1片口服,每天2次。治疗2d 后,虽然患者流涕、鼻塞消失,咽痛、头痛、乏力好转,但患者全身却出现泛发脓疱型皮疹伴瘙痒。曾自行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每天3次,每次1片”治疗2d 后,患者全身脓疱型皮疹未见明显缓解而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0mm Hg。头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可见大量弥漫性米粒大小脓疱,疱液浑浊,部分皮损融合,并伴有脱屑、抓痕,无红斑、斑丘疹、风团及渗出。辅助检查:三大常规、肝功、肾功、胸片未见异常。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无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过敏史。考虑为感康所致脓疱型药疹。嘱其立即停用感康,给予维生素 C 2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地塞米松5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西咪替丁0.6g 加入5%葡萄糖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盐酸左西替利嗪5mg口服,每晚1次。1周后患者皮肤大量脱屑后,皮疹消失出院。

    作者:曾燕;刘成海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2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匹多莫德进行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水平,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异常情况消失时间及1年内患儿复发次数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儿 CD3+CD4+、CD3+CD4+/CD3+CD8+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IgE 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

    作者:卢丽燕;吕永芳;徐青;张东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医院就诊的疑似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115例,进行头部 CT 或者 MRI 检查,确诊后对患者进行降压、改善脑循环、增加脑部血流供应、处理并发症等。结果115例患者中治愈58例(50.43%),显效38例(33.04%),好转19例(16.52%),无死亡病例出现。患者治疗后各项动态血压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 <0.05)。结论正确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的症状。

    作者:宋增平;白冰;贾立川;张娟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敬告读者

    为缩短稿件刊发周期,本刊进行网上审稿、录稿,敬请广大作者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投稿时务必提供作者单位名称、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内容,以便联系。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SGLT-1、EGFR 和 HER-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是在西欧等经济发达地区十分常见,是美国第三大死亡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人口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水平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结直肠癌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在不断上升。随着对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研究的深入和其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对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判断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成为可能。研究证实钠葡萄糖转运子1(SGL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和三者在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肿瘤异常表达。本文就三者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做一综述。

    作者:齐慧生;曹娜;冯海容;马亮;袁海波;陆庆革;张志勇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PDCA 循环管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疼痛、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管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疼痛、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试验组给予 PDCA 循环管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仅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化疗后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PDCA 循环管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芝;张丽;胡轶婷;毕旭平;董媛媛;郑清圈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通心络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102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 hs-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心络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显著,在调节血脂代谢紊乱、减轻免疫炎性反应反面均具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孙秋艳;杜杰;李录花;蒋文化;许丽华;刘丽敏;翟明霞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嗜铬细胞瘤误诊1例

    患者,女性,50岁。因“呕吐、胸闷伴腰痛20min,尿少15d”入院。患者于2012年2月初晚餐后约20min 出现饥饿感,频繁呕吐,呕吐大量胃内容物及咖啡色液体,伴胸闷、气急,平卧休息后出现头晕、出冷汗、口唇发白,至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途中出现剧烈腰痛伴无尿、乏力,当时测血压测不出,神清,全身皮肤呈花斑状、湿冷,双肺满布湿啰音。查胸片示:两下肺野满布片絮状模糊影;查心肌酶:CK-MB 24mmol/L,肌钙蛋白6.0mmol/L;心电图示 ST Ⅱ、Ⅲ、aVF、 V4~V6压低≥0.05mV,TV4~V6压低。诊断为(1)重症心肌炎、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2)重症肺炎;(3)急性肾功能衰竭。予呼吸机辅助通气、连续性肾脏替化治疗(CRRT)、抗休克、抗感染、营养心肌、纠酸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3月15日转入我院 ICU,3月22日晨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血压升高至180/96mm Hg,予硝苯地平舌下含服后5min 复测血压至220/120mm Hg,予酚妥拉明静脉滴注,3min 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至130/80mm Hg。予查腹部 CT 示:左侧肾上腺一4cm 肿瘤,查血浆肾上腺素691.4pmol/L,去甲肾上腺素819.3pmol/L,故考虑嗜铬细胞瘤诊断,手术后病理证实嗜铬细胞瘤,术后血压稳定,未再次出现高血压、胸闷等不适症状。

    作者:唐丽萍;金浩;赵良;吴娟娟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及防治对策

    右旋糖酐40是蔗糖经肠膜状串珠菌 L.M -1226发酵后生成的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平均分子量40000。临床上可用于防治休克和缺血性血管疾病,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对血管栓塞性疾病亦有疗效。其不良反应时有报道,严重者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本文对使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陈玲园;黄天国;宋爱华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佳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佳时机。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血管内介入治疗据发病的时间分为 A、B、C 3组。 A 组发病3d 内接受治疗,共132例;B 组发病4~14d 内接受治疗,共126例;C 组发病14~30d 内接受治疗,共72例。比较3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C 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均高于 B 组(P <0.05),A 组与 C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C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 B 组(P <0.05),A 组与 C 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早期手术或药物治疗下延期手术效果均优于间期手术,因此推广采用早期手术或晚期手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时机。

    作者:张生;张国欣;刘雅丽;赵湘萍;徐翔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联合盐酸地尔硫艹卓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盐酸地尔硫艹卓片,疗程共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心脏射血分数(EF 值)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盐酸地尔硫艹卓能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芳丽;吴峰;钱丛丽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泮托拉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在临床中应用的安全性,以提高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的临床应用水平。方法选取服用泮托拉唑的胃炎患者2500例和服用奥美拉唑的胃炎患者2500例,观察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长期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泮托拉唑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奥美拉唑组(P <0.05);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于年轻患者;长期服药患者的不良反应未见增高。结论泮托拉唑可以安全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艳云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自拟中药方辅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对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辅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对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自拟中药放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分别于2组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 CRP、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 CRP、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 <0.05),且观察组血清 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中药方辅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较单纯西医治疗可更有效降低血清 CRP、TNF-α水平。

    作者:冯月芬;赵京儒;张海晓;郭桂英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基于新辅助放化疗探究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对患者并发症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基于新辅助放化疗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对患者并发症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4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2例。术前2组患者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试验组选择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选择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保肛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采用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且预后较好。

    作者:李磊;张栗;边兴花;许鹏;张晶;刘晓娟;徐志富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DHS、PFNA 及 PCCP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有动力髋螺钉术(DHS)、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PFNA)及经皮加压钢板术(PCCP)3种手术方式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 A、B 及 C三组,每组80例。 A 组接受 DHS 治疗,B 组接受 PFNA 治疗,C 接受 PCCP 治疗。对比3组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后3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 C 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 A 组与 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HS、PFNA及 PCCP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较高的疗效及安全性,其中以 PCCP 疗效佳。

    作者:张金圈;宗虎群;谷永浩;张红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健康教育配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配合重组人工干扰素α-2b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2组均给予干扰素α-2b 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宣传,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皮疹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儿经过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5.54%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平均皮疹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配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疗效确切,并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高秀丽;张建刚;唐春萍;陈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对比观察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神经外科急重症躁动需行磁共振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各100例。对比2组呼吸抑制例数,吸氧例数,过早苏醒例数,苏醒期躁动例数和苏醒时间。结果丙泊酚组呼吸抑制率、吸氧率、过早苏醒率高于右美托咪定组,苏醒时间短于右美托咪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苏醒期躁动发生。结论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用于控制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磁共振检查时效果均较好,2组均无躁动发生。且丙泊酚用于神经外科镇静起效快,恢复快,右美托咪定镇静时无呼吸抑制作用。

    作者:刘忠虎;齐淑玲;张福军;吴洁;李振刚;田云;刘福尧 刊期: 2015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