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效数字的确定

关键词:有效数字, 标准差, 数据, 有效位数, 数字构成, 数值, 末位数字, 测量仪器, 平均值, 敏感度, 灵敏度, 组成, 天平, 称重, 波动
摘要: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那么称重结果12.34mg 中,12.3mg 为准确数字,0.04mg 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珋x ±s )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2.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探讨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佳剂量。方法将符合静脉溶栓指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标准计量(0.9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剂量(0.6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h 和72h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 NIHSS 评分均显著改善(P <0.0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总有效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90d 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90d 良好预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标准剂量(0.9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更好的有效性,且未增加 SICH 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广仁;韩靖;臧汉青;高爱英;韩桂玉;殷涛;邢美荣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瘢痕妊娠的多普勒彩超及血清β-hCG水平观察比较

    目的:对比2种手术方法治疗瘢痕妊娠的多普勒彩超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方法将84例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给予 B 型超声引导下靶向注射甲氨蝶呤联合清宫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 B 型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多普勒彩超及血清β-hCG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流极丰富和丰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较丰富和点条状/无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流阻力指数均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血清β-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β-hCG 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 型超声引导下靶向注射甲氨蝶呤联合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对多普勒彩超及血清β-hCG水平的改善程度优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 B 型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

    作者:周立恒;王继学;张林华;刘艳;侯美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麻下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麻下剖宫产术对产妇生命体征和新生儿 Apgar 评分的影响。方法对13例实施全身麻醉的剖宫产产妇,以氯胺酮0.5mg/kg、丙泊酚1mg/kg、司可林1.5mg/kg 全麻诱导,新生儿取出后,给予产妇静脉注射芬太尼0.2mg 和苯磺顺阿曲库铵0.1mg/kg,并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维持麻醉。监测和观察麻醉前后、术中术后产妇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及新生儿取出1、5min 的 Apgar 评分;观察术后镇痛效果、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3例剖宫产术全麻诱导插管顺利,麻醉平稳,术中生命体征 BP、HR、SpO2稳定;新生儿1min Apgar 评分有1例为6分,其余均≥8分,5min Apgar 评分均≥9分。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麻,是母婴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在不宜椎管内麻醉的剖宫产术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段中茂;钱晓敏;杨小磊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前列地尔辅助介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辅助介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在介入术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前列地尔和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情况、心电图 ST-T 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绞痛情况、心电图 ST-T 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辅助介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会来;尹红;吕国芬;秘向平;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03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健康同龄儿童45例为对照组,测定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 IL-1β、IL-2、IL-6、IL-10、CRP 及 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结论血清 IL-1β、IL-2、IL-6、IL-10、CRP 及 TNF-α水平可作为患儿病情诊断、疗效随访和预后判断的敏感血清学指标。

    作者:冉涛;贾艳敏;赵伟;许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高频单药组方口服/灌肠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

    目的:观察高频单药组方口服/灌肠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衰竭患者2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频单药组方结合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42%高于对照组的49.04%(P <0.05);肾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频单药组方口服/灌肠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继华;赵胜元;孙富芝;李斌;周红梅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维持性肾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观察期间3组患者均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2次/周。其中,20mg 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 口服,每天1次;10mg 组患者给予阿托伐汀钙10mg 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未给予任何他汀类药物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0mg 组与10mg 组患者 MCP-1、MMP-9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 MCP-1、MMP-9水平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mg 组与10mg 组 MCP-1、 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20mg 组MCP-1、 MMP-9水平低于10mg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有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稳定,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用程度不同,以每天20mg 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临床作用效果优于低剂量治疗。

    作者:李志超;汤传海;张立芳;赵敏;张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产妇心理焦虑情况及尿潴留、产后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妇女的 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妇女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用于剖宫产护理中,可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新型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萍萍;王学芹;杜静;路宏;韩红娟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不同剂量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99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组50例和小剂量组49例,首次新活素负荷剂量1.5μg/kg 静脉推注后,大剂量组以0.01μg? kg-1? min-1静脉泵入,维持72h;小剂量组以0.0075μg? kg-1? min-1静脉泵入,维持72h。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24h 尿量及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血浆 BNP 水平显著下降,且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不同剂量的新活素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患者的心衰症状,且大剂量新活素对24h 尿量、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 BNP 水平改善更显著,但并不影响心功能的改善程度。

    作者:王鲁奇;许浩军;翟旭鹏;汪娜;刁彦辉;张继伟;赵迎新;王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无创呼吸机辅助新活素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新活素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2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14例。对照组采用新活素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血清脑利钠肽含量(BNP)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 <0.05),2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收缩压、LVEF、LVDD、血清 BNP、hs-CRP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新活素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金水;张曼;薛萍;曹伟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饮食指导与运动干预配合常规护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饮食指导与运动干预配合常规护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饮食指导与运动干预配合常规护理,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2组治疗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母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及胎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减少并发症,有利于保证母婴的健康。

    作者:高志;祝军辉;闫君蕊;徐光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80.0%,并发症发生率为13.6%低于对照组的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玉娟;郭杰;刘春燕;梁海霞;贾艳红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自拟中药方辅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对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辅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对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自拟中药放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分别于2组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 CRP、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 CRP、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 <0.05),且观察组血清 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中药方辅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较单纯西医治疗可更有效降低血清 CRP、TNF-α水平。

    作者:冯月芬;赵京儒;张海晓;郭桂英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爆破模式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爆破模式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硬核白内障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给予爆破模式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术中超声能量、超声时间及累计复合参数均小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视力水平及角膜内皮细胞数均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爆破模式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景梅;陈巧梅;边海霞;刘金祥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明胶海绵微球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明胶海绵微球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87例肝癌患者在肝动脉中灌注化疗药奥沙利铂、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并用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微球进行联合栓塞,治疗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8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3.5%),部分缓解(PR)55例(63.2%),稳定(SD)23例(26.4%),恶化(PD)6例(6.9%),总有效率为66.7%。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外周神经毒性,绝大多数为1~2级。结论应用明胶海绵微球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涛;解皓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产气法16层螺旋 CT 仿真内镜用于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产气法16层螺旋 CT 仿真内镜(CTVG)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胃癌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行病理学检查及 CTVG 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确诊标准,计算 CTVG 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应用 ROC 分析 CTVG 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200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胃癌135例。而 CTVG 检查中阳性141例,阴性59例,诊断灵敏度为96.30%、特异度为83.08%。同时经 ROC 分析显示,CTVG 检查对于胃癌诊断有着显著的诊断价值(P <0.05)。结论CTVG 检查对于胃癌有着明确的诊断价值,可将其应用于胃癌的临床诊断中。

    作者:李昌盛;赵燕;崔建英;李玉秋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高剂量人免疫球蛋白佐治重度小儿过敏性紫癜对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剂量人免疫球蛋白佐治重度小儿过敏性紫癜对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04例重度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高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消失的时间,随访1~3个月观察2组患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在紫癜、消化道、关节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3个月,患者生活状况恢复良好,复发率均较低。对照组出现轻度紫癜8例(7.84%),试验组出现轻度紫癜7例(6.86%),2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剂量人免疫球蛋白佐治重度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云华;刘景芬;孙宝会;甄风玲;张立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前列地尔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9例。试验组使用前列地尔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 TC、TG 及 LDL-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 水平高于治疗前。24h UMA、尿总蛋白含量、Cr 和 BUN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出现注射部位红肿1例,注射部位疼痛2例,经局部湿敷后出现好转。而试验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肾脏血液流动,抑制患者血小板的活化。

    作者:乌新春;翟玉普;张生;郭全付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前列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90min 内给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按照2004年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指南给予规范用药。前列地尔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前及术后各给予前列地尔10μg 静脉推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0h、6h、12h、18h、24h、36h、48h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 I 水平变化。观察2组患者手术后6h 心电图抬高 ST 段回落幅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前列地尔组患者血清 CK-MB 水平于术后12h 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 CK-MB 水平于18h 达高峰后呈下降变化。相同时间点比较,前列地尔组达峰时间提前,峰值幅度下降,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列地尔组血清肌钙蛋白 I 水平于术后6h 达到高峰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对照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 I 水平也于术后6h 达高峰后下降,但峰值幅度高于前列地尔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CI 术后6h 心电图抬高 ST 段回落幅度与对照组比较较高,hs-CRP 水平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 PCI 治疗前后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可显著减少血清中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减轻心肌损伤程度,起到保护心肌功能作用。

    作者:赵庆丰;郝琳娟;杨乐;孙孟雄;乔翠峰;刘岩峰;王慧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C 反应蛋白在指导绒毛膜羊膜炎抗生素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 C 反应蛋白在指导绒毛膜羊膜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绒毛膜羊膜炎患者47例依据患者抗生素联用种类不同分为单联组24例,双联组23例。治疗前及入院后第1、2、3天给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 C 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率。统计分析2组患者分娩后高热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结果治疗前2组 C 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2、3天2组 C 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双联组低于单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联组第1、2、3天 C 反应蛋白变化率高于单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联组患者分娩后高热发生率为12.5%(3/24),产后出血率为8.3%(2/24),均分别高于双联组的4.4%(1/23)和4.4%(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有助于绒毛膜羊膜炎患者临床抗生素治疗效果判断;联合用药可能有助于降低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月英;申丽红;韩专叶;张建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