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种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药效经济学分析

夏永江

关键词:抗病毒药物, 带状疱疹, 药效经济学
摘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药效经济学。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抗病毒治疗药物种类的不同分为 A 组46例、B 组42例和 C 组32例,分别采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经济学成本和成本—效果比。结果2周后,A、B 2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 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与 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的总费用及抗病毒药费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辅助药费、检验费、床位费及注射及护理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成本—效果比和增量成本—效果比上,A 组均小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带状疱疹中同时注重药物的成本和效果时,阿昔洛韦是佳选择;如果只注重疗效,则选择伐昔洛韦更佳;利巴韦林虽然治疗成本较低,但疗效差,临床上不作为首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 TESSYS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 TESSYS 技术切除椎间盘组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12月-2014年6月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 TESSYS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8例190个椎间盘,患者术前主要表现腰伴下肢疼痛,其中单间盘突出128例,双间盘突出28例,3间盘突出2例;椎间孔内型突出16例,椎间孔外型突出7例,旁中央型突出124例,中央型突出11例;突出型113例,膨出型41例,游离型4例;其中152例患者均为第一次接受手术治疗,6例患者为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动力位 X 线片检查了解腰椎稳定性。局麻下完成手术。术前、术后对比及术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腰腿痛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改良 Macnab 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无硬膜囊撕裂和神经根损伤,无术中大出血,无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病例。无感染、硬膜撕裂等并发症。有3例术后一过性下肢痛觉过敏、肌力降低,经营养神经、针灸等对症治疗6周后恢复。中位出血量6ml(5~10ml);术中中位 X 线暴露时间59s(27~126s),中位手术时间90min(60~140min),中位下床时间10h(8~12h),中位住院时间7d (5~15d)。158例患者术后均随访时间3~18(6.6±2.8)个月。下肢神经支配区域进行 VAS 评分,术前为(8.5±1.1)分,术后7d 时为(2.4±1.3)分,末次随访时(1.2±1.0)分;术前和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参照Macnab 疗效评定为标准129例、良22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95.6%。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 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患者易接受的优点。

    作者:上官文峰;欧阳利云;陈月明;孙元元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颅骨缺损修补术33例护理体会

    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颅骨缺损部分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所致,部分因手术去除骨瓣所引起,为了恢复颅腔的生理完整性,一般在伤后或术后3~6个月进行[1]。我科2012年1月-2015年4月对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33例进行修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树伟;王书超;吴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微创锥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在脑外科患者中较常见,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清除 CSDH 较常用治疗方法包括钻孔冲洗引流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者少用,多以前者为首选,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45%[1]。随着微创手术发展和不断完善,现多选用硬通道 YL-1型颅内血肿碎吸针[2]及软通道[3]锥颅引流手术。微创方式引流较钻孔引流更为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类老年患者,耐受性好,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感染率低,不易造成对脑组织损伤出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院自2008-2015采用软通道锥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金和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不同气管插管方法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采用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方法用于急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需要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急危重患者79例,分为经口气管插管组(OI)和经鼻气管插管组(BNI),其中 OI 组42例, BNI 组37例,对2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一次成功插管时间,呼吸机治疗24h 后血气变化,脱管率,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每次口腔护理时间,行插管后的并发症情况及死亡例数等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2组一次插管成功率、脱管例数、呼吸机治疗24h 后血气变化、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痰痂阻管、鼻衄、更换插管方式、死亡例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 OI 组的一次成功插管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每次口腔护理时间、口腔溃疡发生率与 BNI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口插管操作快捷,而经鼻插管患者耐受性好,易于固定,便于口腔护理,导管保留时间长。

    作者:尹德锋;周凯;刘济滔;胡沥;黄志远;徐燕;刘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用于麻醉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用于镇痛麻醉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进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注射0.5%罗哌卡因15ml +右美托咪定50μg(1ml 0.9%氯化钠溶液稀释);对照组采用0.5%罗哌卡因15ml +0.9%氯化钠溶液1ml 辅助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后4、12、24、48h 的 VSA 疼痛评分,对比2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24h 观察组(右美托咪定组)VSA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应用于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麻醉,具有快速、镇痛、维持患者心血管稳定、降低麻醉不良发应的优点。

    作者:张惠艳;董慧领;陈庆国;杜亚娜;高秀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54例均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B 型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及肌瘤的体积均显著变小,雌孕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用药后少数病例出现轻微不适,未见严重不良症状。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能显著减小肌瘤体积或抑制肌瘤变大,控制雌孕激素水平,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不同促渗剂对化髒止痛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促渗剂对化髒止痛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法,以 Franz 扩散池,对离体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扩散实验,比较含不同促渗剂的8%化髒止痛巴布剂的累积渗透量 Q及渗透速率 K。结果不同促渗剂对5%化髒止痛巴布剂的累积渗透量 Q 及渗透速率 K 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氮酮﹥丙二醇﹥薄荷醇﹥冰片,结果显示氮酮、丙二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薄荷醇、冰片对化髒止痛巴布剂透皮作用基本无影响;3.00%氮酮和6.00%丙二醇对透皮作用影响较大。结论3.00%氮酮和6.00%丙二醇可以作为化髒止痛巴布剂主要的促渗剂在巴布剂的制备中使用。

    作者:江国荣;陈卫民;刘少文;罗德祥;何玲玲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3种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药效经济学分析

    目的:比较3种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药效经济学。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抗病毒治疗药物种类的不同分为 A 组46例、B 组42例和 C 组32例,分别采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经济学成本和成本—效果比。结果2周后,A、B 2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 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与 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的总费用及抗病毒药费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辅助药费、检验费、床位费及注射及护理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成本—效果比和增量成本—效果比上,A 组均小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带状疱疹中同时注重药物的成本和效果时,阿昔洛韦是佳选择;如果只注重疗效,则选择伐昔洛韦更佳;利巴韦林虽然治疗成本较低,但疗效差,临床上不作为首选。

    作者:夏永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大隐静脉穿刺在婴幼儿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在门诊静脉输液中,婴幼儿的静脉穿刺难度比较大,原因主要是血管的情况,比如血管的粗或细,直或弯,充盈或塌陷,是否滑动等。其次是婴幼儿易哭闹,乱动,不予配合。在穿刺过程中,如果头皮静脉穿刺困难,便要选择四肢,而大隐静脉是全身长的静脉,在内踝前方的位置比较表浅而恒定,易看易摸,是输液和注射的常用部位[1]。在进行大隐静脉穿刺时,一人固定好患儿的被穿刺肢体,尤其是同侧膝关节,操作者就可以进行穿刺。在临床实践中,婴幼儿采用大隐静脉穿刺,存在诸多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洋地黄中毒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洋地黄中毒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方法结合2例洋地黄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分析洋地黄中毒的作用机制、诱发因素及中毒的临床特征,进而熟悉其处理方法。结果洋地黄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又受心脏状况、电解质及药物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临床上经常发生洋地黄中毒。结论了解洋地黄中毒的诱发因素及中毒的临床表现,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剂量是用好该类药物的关键。

    作者:刘道喜;王伺伟;唐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抗菌药物滥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s)是广泛应用临床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从1941年青霉素的发现并使用开始,几十年来,抗菌药物新品种层出不穷,至今已有上百种应用于临床,使各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也出现了诸多抗菌药物滥用和非合理使用的问题,导致菌群失调、细菌耐药菌株产生、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等,给患者增加新的疾病和危害的同时也加重社会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如今,此类问题已经成为临床棘手的难题。笔者从当今抗菌药物滥用现状入手,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旨在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非合理使用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若青;邢筱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普外科直肠癌术后1个月行化疗并联合服用复方斑蝥胶囊的患者88例作为 A 组,选取同期行单纯化疗患者98例为 B 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比。结果 A 组总有效率为44.32%明显高于 B 组的30.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 PD 进展率为18.18%明显低于B 组的3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生活改善率为69.31%明显优于 B 组的5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除肝酶异常发生率外,余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脱发、肝酶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具有更高的药物治疗经济性。结论直肠癌术后辅助应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更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成发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医院符合标准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08例,按照急救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实施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对照组实施边转运边治疗的急救模式,观察2组患者急救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离开现场时、急救车上及到医院时3个时间段中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各个时间段血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有效的初步控制了患者的病情发展,减少了转运的风险,降低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文成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产后出血(PPH)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亦是高风险事件,有研究报道1996-2000年死亡的孕产妇中产后出血约50%,可见产后出血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2]。造成产妇产后出血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妇自身溶凝血功能异常、生殖道创伤及宫缩乏力所致,其中宫缩乏力是主要原因,而产后持续性失血不仅会影响机体预后康复,更是会诱发心力衰竭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产后出血的治疗首先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是临床上常用的抗产后出血药物[4]。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因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孕妇40例,均给予欣母沛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明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洋地黄早期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患者62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再灌注后3d 给予洋地黄治疗,观察组再灌注后2h 应用洋地黄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2组治疗前 HP、SBP、EF、LVEDV 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HP、SBP、EF、LVEDV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 HP、SBP、EF、LVEDV 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左室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曙光;安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介入手术室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介入治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医疗技术,现已日趋成熟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越来越多的人对微创手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随之增加。由于介入手术室涉及科室与病种多样,发生医院感染概率较大[1],因此做好介入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

    作者:郁洁;王志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微波理疗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联合微波理疗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根据观察到的静脉炎按数字随机法选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喜辽妥外敷,试验组予喜辽妥外涂配合微波理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喜辽妥外敷配合微波理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喜辽妥外涂治疗组。

    作者:张丽娜;洪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抗脑衰胶囊含药血清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

    目的:探讨抗脑衰胶囊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培养、扩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制备抗脑衰胶囊含药血清,诱导hUMSCs,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诱导后神经细胞相关基因巢蛋白( 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并应用 RT-PCR 技术检测 NSE 表达。结果抗脑衰胶囊含药血清培养 hUMSCs后,Nestin、NSE 表达阳性,RT-PCR 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后细胞表达 NSE。结论抗脑衰胶囊能促进 hUMSCs 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是较为理想的诱导剂。

    作者:王宪英;王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6月-2014年12月住院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 HBsAg、抗-HCV、抗-HP、抗-HIV 检验,分析4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为临床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提供借鉴参考。结果患者 HBsAg、抗-HCV、抗-HP、抗-HIV 阳性率分别为9.83%、0.89%、0.64%、0.14%,且男性患者 HBsAg 阳性率11.89%高于女性患者的7.38%(P ﹤0.05)。结论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指标检验,能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有效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作者:刘仕云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用于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后行喉罩全身麻醉,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身麻醉。记录2组患者芬太尼和丙泊酚的使用总量。在气管插管即刻或插入喉罩即刻(T0)、手术切皮即刻(T1)、假体植入时(T2)、缝合切口时(T3)、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后10min(T4)、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后30min(T5)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观察组在 T1~ T5时间点的 HR 和 MAP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 ﹤0.05)。观察组术中芬太尼和丙泊酚的使用总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可以安全有效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呼吸生理影响小,对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志成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