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发
目的:研究分析联合双 C 疗法和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2015年4月到医院就诊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2组患者均予以双 C 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施心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患者分娩结局、抑郁焦虑情况。结果研究组抑郁情绪评分和焦虑情绪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同时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联合双 C 疗法和心理干预进行治疗护理,可预防和减少焦虑抑郁发生率,获得满意的分娩结局,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孙红霞;张菊苏;胡世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新发现4个 microRNA 在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的研究中。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通过比较与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冷刀宫颈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疗效,为临床患者规范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96例 CIN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KC)和观察组(LEEP)各4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情况,同时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9±2.2)min、(32.4±6.1)d、(12.7±3.1)ml 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21.5±6.3)min、(44.8±6.9)d、(31.8±6.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镜检与病理检查符合率、病理级别下降及浸润癌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术后创面感染、出血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 LEEP 术治疗 CIN 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赵海英;管燕;马潇潇;何金萍;刘琦;刘学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片是由长型双歧杆菌以及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活菌制剂。其有效成份是健康人体肠道内正常的生理性细菌,可在人体肠道中生长繁殖,在治疗多种腹泻,高胆红素血症,抗击有害细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就双歧三联活菌制剂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郄素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测定脂联素及 IL-6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在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妊娠24~28周的孕妇70例,进行糖耐量试验,依据结果分为 GDM 组30例,孕妇糖耐量正常组(NGT)40例,对照组40名非孕健康妇女,应用 ELISA 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脂联素及 IL-6水平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耐量正常组(NGT)孕妇血清 APN 含量降低,GDM 组表现更低,差异显著(P ﹤0.05);血清 IL-6水平糖耐量正常孕妇﹤未孕健康妇女组﹤ GDM 组(P 均﹤0.05);血清脂联素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 =-0.543,P ﹤0.05)。结论脂联素、IL-6做为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 GDM 发病机制,导致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引起 GDM 发生发展。
作者:杜会娟;李丽雅;王健;宋月轻;秦姗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经皮肾镜微造瘘碎石取石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项微创新技术,该项手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我科2014年3~11月,对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经过精心术前术后护理,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素琴;孙景利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联合中药银杏叶胶囊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60例,依据用药指征分为 A 组31例和 B 组29例。B 组单独给予黛力新,A 组采用黛力新联合银杏叶胶囊给药,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2、4、6周后,A 组患者的 HAMD 评分低于 B 组(P ﹤0.05);治疗后,A 组总有效率与 B 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上述2组不良反应较为少见。结论中药银杏叶胶囊与黛力新联合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可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为少见,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杨寿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针剂与锡类散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西咪替丁针剂治疗、锡类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咪替丁针剂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传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进行剖宫产且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52例,回顾性探析引起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引起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术中应用高频电刀、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BMI≥26.0kg/ m2、直切口的产妇在术后发生脂肪切口液化的概率明显较高;在临床治疗方面,在常规换药的同时加用红外线照射治疗后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换药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应该控制好血糖、血压水平以及体质量,剖宫产术中尽量避免应用高频电刀,有效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术后应用红外线照射可有效提高疗效。
作者:危先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 CT 检查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探讨其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 CT 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 CT 未见粥样硬化者纳入对照组,其余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病史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再根据冠状动脉 CT 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清Hcy 检测。结果易损斑块在 ACS 组的分布高于 SAP 组(P ﹤0.05),稳定斑块在 SAP 组的分布高于 ACS 组(P ﹤0.05)。ACS 组和 SAP 组 Hcy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05),ACS 组 Hcy 水平高于 SAP 组(P ﹤0.05)。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 Hcy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且易损斑块组 Hcy 水平﹥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cy 结合冠状动脉 CT 对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有预测价值。
作者:解晓江;肖学慧;刘艳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药学服务(PC)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1993年,美国医院药师协会对药学服务作了统一定义[1]:PC 是直接地、负责地提供与药物治疗相关的监护,其目的是让患者达到明确的治疗目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药师是以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具有一定临床医学知识,能够熟悉药物性能与作用、了解疾病治疗要求和特点并参与合理用药方案设计及保障合理用药目的实现的临床专业技术人员。
作者:谢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陈皮中橙皮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选择波长(364±3)nm,对常见的7种炮制品的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橙皮苷含量比较,陈皮生品含量﹥蜜炙陈皮﹥姜汁炙陈皮﹥清蒸陈皮﹥麸炒陈皮﹥盐炙陈皮﹥土炒陈皮。结论陈皮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为橙皮苷,经高温加热炮制后其有效成分含量可发生变化。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稳定,可以反映客观实际。
作者:吴梓春;王华;何兆锦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1日-2015年7月21日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予牵引疗法治疗,观察组予中医针灸疗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腰骶痛评分、腿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直腿抬高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好,能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代大轩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总结 BCSG1、Cox-2、突变型 p5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致力于寻找改善乳腺癌患者临床指征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保存的100例乳腺癌完整手术标本资料。以免疫组化法对 BCSG1、Cox-2、突变型 p53蛋白表达等进行深入检测,同时观察各项指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结果 BCSG1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与组织学类型、激素受体(ER)、肿瘤大小、孕激素受体(PR)以及月经无直接性关系(P ﹥0.05);同时,Cox-2阳性病患有69例(69.00%),且其蛋白表达和病患激素受体情况、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以及淋巴结的转移无直接性关系(P ﹥0.05),但与 C-erbB-2基因蛋白表达之间则具有一定关系(P ﹤0.05)。此外,入选标本中有47例突变型 p53蛋白,其阳性的表达率是47.00%,与病患激素受体情况、年龄以及临床分期等方面无直接性关系(P ﹥0.05),但与 C-erbB-2基因蛋白表达、肿瘤大小以及淋巴结的转移有一定关系(P ﹤0.05)。结论基于乳腺癌病患而言,其疾病发展、疾病转移以及疾病的侵袭性和 BCSG1、Cox-2、突变型 p53蛋白表达表现出密切关系,因此可将其视作诊断的标志物。
作者:苏玲;陆梅男 刊期: 2015年第32期
药物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药物的溶出度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是评价药物质量的一个内在指标,也是一种控制药物制剂质量的体外检测方法。目前化学药的许多制剂如:片剂、胶囊剂等早已将溶出度测定作为常规质控方法,但许多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没有溶出度测定的要求。现行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除了极个别品种检查溶出度(也是以处方中直接添加的化学药成方为检测指标)外,都是依靠崩解时限检查作为所有片剂、胶囊等在体内吸收的评定标准。这显然是不够完善的,因为崩解仅仅是药物溶出的初阶段,而后面的继续分散和溶解过程,崩解时限检查是无法控制的,而溶出度检查却包括了崩解及溶解过程。这就给中药制剂的规范化研究造成了一定难度,因此有必要增加中药制剂的溶出度测定项目。本文从试验方法、溶出度的影响因素、检测手段和溶出度测定的意义等几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药制剂溶出度的研究情况。
作者:孟姝;江婷玉;卜春景;刘金权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医院符合标准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08例,按照急救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实施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对照组实施边转运边治疗的急救模式,观察2组患者急救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离开现场时、急救车上及到医院时3个时间段中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各个时间段血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有效的初步控制了患者的病情发展,减少了转运的风险,降低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文成 刊期: 2015年第32期
患者,女,81岁。因“反复胸闷憋喘3年,加重2个月”入院。3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活动后憋喘,日常活动即可出现,经休息后有所缓解,不伴有胸痛大汗,夜间憋醒,尚能平卧入睡。患者长期服用呋塞米片治疗。近2个月来,患者上述症状加重,稍微活动即出现胸闷憋喘症状,夜间不能平卧,呈端坐呼吸,曾于当地医院诊治,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憋喘不适,5d前患者感冒后症状加重,双下肢严重水肿,纳差,小便减少,加大口服利尿剂剂量效果不明显。咯粉红色泡沫痰。大便可,小便减少。患者无烟、酒不良嗜好,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既往有10年冠心病史。体格检查:T 36.5℃,BP 140/68mmHg,P 56次/ min。神志清楚,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两下肺呼吸音低,两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室率64次/ min,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右侧肋弓下约5cm 可触及肿大肝脏,左上腹可触及脾脏,但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中度可凹性水肿。ECG:房颤节律,心室率64次/ min。入院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房颤;慢性支气管炎。9月14日患者急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为45g/ L,余结果见表1。血红蛋白报危急值,显示重度贫血。再次急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为43g/ L,余结果未见明显差异,重度贫血确诊。家属诉患者近期食欲下降,偶有黑便,考虑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查患者血型为 AB 型,紧急备4U 红细胞悬液,输入2U。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睡前口服,曲美他嗪20mg、铝碳酸镁片1g 每天3次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分散片20mg 每天2次口服;螺内酯20mg、贝那普利片10mg 每天1次口服。地高辛0.125mg 每天1次口服。0.9%氯化钠注射液0.5ml +低分子肝素钠4000U 睡前皮下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ml +呋塞米40mg 每天1次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泮托拉唑80mg 每天1次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前列地尔10μg 每天1次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葛根素0.4g 每天1次静脉滴注。记录患者24h 尿量。9月15日患者诉胸闷、憋喘稍有好转,小便量尚可。BP 126/60mmHg,P 57次/ min,继续输入2U 红细胞悬液。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血塞通400mg 每天1次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参附注射液50ml 每天1次静脉滴注,停用前列地尔与葛根素注射液。9月17日患者诉胸闷,憋喘较前稍有好转,双下肢水肿。呋塞米剂量调整为40mg 每天2次静脉注射。患者心脏彩超示:EF 34%,右房、左房增大,三尖瓣大量反流,二尖瓣叶增厚伴中量反流,左心功能测定差,少量心包积液。粪便隐血检查:阴性。阴道超声显示:绝经后子宫,肌层多发钙化灶声像,盆腔少量积液声像。贫血四项+女性肿瘤全套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445mIU/ ml,癌胚抗原13.08ng/ ml,糖类抗原47.93U/ ml,糖类抗原5028.68U/ ml,余未见异常。免疫系列显示:超敏 C-反应蛋白12.50mg/ L,余未见异常。排除了患者因消化道出血或肿瘤等其他原因造成的严重贫血。继续输入2U 红细胞悬液。9月19日患者诉胸闷,憋喘明显好转,双下肢水肿减轻。BP 120/60mmHg,P 62次/ min,口唇发绀。血液科会诊建议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蔗糖铁注射液100mg 每天1次静脉滴注补充铁剂,促自身造血,继续输入2U 红细胞悬液。9月22日患者一般情况可,无特殊不适。面色苍白贫血貌,查血红蛋白为74g/ L,升高到80g/ L 较为理想。目前患者经药物和输血治疗后症状好转,患者要求出院,予以办理。
作者:翟文勇;韩强 刊期: 2015年第32期
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颅骨缺损部分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所致,部分因手术去除骨瓣所引起,为了恢复颅腔的生理完整性,一般在伤后或术后3~6个月进行[1]。我科2012年1月-2015年4月对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33例进行修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树伟;王书超;吴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斜视患儿,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直视下斜视矫正术,观察组行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6周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18.4±10.2)min 明显较对照组的(38.8±13.7)min用时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2±5.2)ml 明显较对照组的(15.7±6.1)ml 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显微技术治疗斜视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同时达到了美观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建富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洋地黄中毒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方法结合2例洋地黄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分析洋地黄中毒的作用机制、诱发因素及中毒的临床特征,进而熟悉其处理方法。结果洋地黄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又受心脏状况、电解质及药物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临床上经常发生洋地黄中毒。结论了解洋地黄中毒的诱发因素及中毒的临床表现,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剂量是用好该类药物的关键。
作者:刘道喜;王伺伟;唐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