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悦菁
目的 研究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提高院前抢救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35例,将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给予观察组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救护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提高院前救护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实践和推广.
作者:冯记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手术中静脉麻醉的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术中采用瑞芬太尼持续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定向恢复力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术中麻醉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郝勇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COPD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噻托溴铵,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高于对照组的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能够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促进病情恢复,建议推广运用.
作者:刘梅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鼻饲体位与吸入性肺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治疗中采用鼻饲营养支持和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按所采用的鼻饲体位、方式不同,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鼻饲时抬高床头30°左右,结束后保持患者平卧;观察组患者44例,鼻饲时根据病情调节头部抬高的角度30°~90°,取患者坐位或半卧位,结束后保持原体位30min.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6例发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患者中10例,发生率为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鼻饲时将患者的头部抬高30°~90°,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呕吐、呛咳、食物反流的现象,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讨论了细菌抗药性的原因和机制,简单描述了中药对细菌的作用特点,并且阐述了中西药联合使用在对细菌降低或者缓解耐药性方面的优点和可行性,以及今后在细菌抗药性方面需要加深认识的相关内容.
作者:高贤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血液生化标本采集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1-2012年进行生化检验的临床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分别从送检时间、采血部位、样本状态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在不同采血部位、不同状态、不同送检时间取得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标本终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应采取必要手段进而规避误差的出现,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微微;周朝霞;刘敬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必要的指导.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52例,通过对其进行胃镜检查以及Child-pugh分级,并安排专人对所得数据进行及时的登记与分析.结果 引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中,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0%,非静脉曲张破裂导致患者出血占5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患者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因素可以分为消化性溃疡出血以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两大原因,且Child-pugh C级的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概率高于消化性溃疡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发患者出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不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与消化道溃疡以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有关,特别是在Child-pugh C级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情况相对较多,广大医师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对其高度重视.
作者:骆仕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法化疗治疗胃癌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15例,对其加强心理护理以及综合治疗过程中的多环节护理,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本组115例经过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法化疗治疗胃癌的患者,经过上述护理,有效82例,显效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91%.灌注过程顺利,未发生管道周围感染和脱落现象.结论 针对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方法对胃癌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预防并减少化疗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从心理和生理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化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韩东月;张丽红;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实施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各500张处方,按照处方基本指标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填写表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第二季度在适应证不适宜用药、遴选药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以及重复给药方面均低于第一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用法、用量不适宜发生率方面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处方点评能够促进处方质量的显著提升,从而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降低到低限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孔维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26例经痰敏试验确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性)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选用头孢呋辛钠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两个疗程,两疗程间隔2d.分别从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景旭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心电图检测.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中,冠心病患者101例,正常患者56例;根据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患者91例,不符合ST段下移标准的患者66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冠心病患者(观察组)ST段下移78例,其他患者(对照组)1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T段下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标准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67.5%,阳性预测值52.6%,阴性预测值74.2%,假阳性率32.5%,假阴性率39.3%,且单支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与双支、多支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在诊断单支病变的敏感度较双支、多支病变高,但从整体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作者:张瑞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效果、肾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试验组辅助采用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治疗15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血压的控制情况,对血生化、尿生化的变化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15周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降压效果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2%)比对照组(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清钾(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R、SC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K+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UAER、SCr、BU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试验组6例干咳,2例血尿酸中毒,1例痛风及1例血尿酸升高,共计10例,发生率10%;对照组患者9例血糖控制不稳,8例头晕、头痛,5例血尿酸中毒及1例痛风发生,共计23例,发生率为23%.结论 采用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降压的效果更明显,且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和肾功能,采用协同降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保护靶器官,降低了治疗费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付连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胆囊切除80例,胆囊造瘘15例,死亡1例,原因为并发多器官衰竭,其余患者均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5d.结论 在术前准备完善的情况下,对于胆囊造瘘术耐受的老年患者,多数可以承受胆囊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且并未使手术时间延长及创伤加重,也不会增加手术的病死率.
作者:张爱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米氮平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失眠症状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氮平,疗程均为4周.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夜间睡眠与日间睡眠时间比值进行评定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判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2.72%高于对照组4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PSQI评分,研究组评分治疗后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研究组TESS量表得分(4.04±0.88)分,对照组得分(3.89±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普唑仑与米氮平联合使用,有效快速控制失眠症状,同时不良反应亦不明显大于单药使用,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赵德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较为有效,能显著缩短患者的病程,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尹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胸部创伤低氧血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总结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胸部创伤合并低氧血症的126例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结果 126例伤者,121例手术治疗,5例保守治疗,118例伤者治愈出院,6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中14例伤者由于护士及时发现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继而出现呼吸窘迫,立即报告医师,早期给予气管插管,转ICU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后出院.结论 护士严密观察、积极护理可维持呼吸道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是抢救胸部创伤患者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孔桂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型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38例脾虚型口腔溃疡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溃疡间歇时间长于对照组,平均溃疡个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能够有效减少脾虚型口腔溃疡患者的溃疡症状,延长间歇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燕;冯先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口服氯吡格雷.两组均连用14d即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理想且安全,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在检测血小板抗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77例,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和传统方法分别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到56例(72.7%)PAIgG阳性,39例(50.6%)血浆抗血小板抗体阳性,总阳性率91.6%;传统方法检测到46例(59.7%)PAIgG阳性,25例(32.5%)血浆抗血小板抗体阳性,总阳性率75.1%.利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时,随着血小板减低程度的增加,血小板相关IgG及PAIgM的荧光强度也显著增加,利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率高于传统方法检测.结论 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在检测血小板抗体中极具优势,需血量少、检测结果准确、可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对医生提出有效地治疗方案有指导性意义,可作为临床检测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具有活血柔肝之效的灵丹顺肝汤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3年3月门诊或者住院部收治的符合<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45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灵丹顺肝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4项(透明质酸酶、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以及层黏连蛋白)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患者肝纤维化4项(透明质酸酶、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以及层黏连蛋白)水平均有下降,治疗组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柔肝法治疗慢性肝炎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肝炎纤维化状况,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景.
作者:王颜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