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容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收治60例子痫前期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治疗后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无孕妇发生死亡,术后发生感染12例(20.00%),产后出血6例(10.00%),新生儿窒息10例(16.67%),新生儿死亡5例(8.33%).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治疗的佳方法是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也是确保母子平安的重要措施.
作者:石明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给予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SBP、DBP、TC、TG、LDL-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DBP、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显著上升(P<0.05);2组间患者治疗后的SBP、DBP、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后的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伴高血脂临床治疗中,应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疗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冀宏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对滋养叶细胞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人工流产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采用免疫组织染色法分别对2组的绒毛组织p糖蛋白进行染色,观察2组染色效果.结果 观察组药物流产绒毛组织p糖蛋白染色的强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弱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能抑制滋养叶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因此米非司酮很可能能成为临床滋养肿瘤化疗的增效剂.
作者:邓秀莲;宁淑敏;王玖珍;李林权;董林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常规阿莫西林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阿莫西林的治疗效果,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楷;刘旭东;李振东;孔少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整体全面有关糖尿病药学指导.观察2组用药依从性和疾病知晓率.结果 5个月随访显示,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总良好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46.9%,疾病知晓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加强药学指导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经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压疮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病理过程,局部压力引起压疮主要因素.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缺乏营养,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导致组织破坏和坏死.骨科患者多为高龄、大手术,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压疮[1].预防压疮的关键是翻身(局部减压),有效翻身可有效避免压疮.对于存在潜在的压疮风险患者,积极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指导患者翻身及清洁皮肤的技巧,营养支持的知识等[2].我科采用自制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现报道如下.
作者:栾桂荣;李兰青;毕国华;张秀山;张俊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观察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均为8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理想的抗菌治疗药物.
作者:倪美琴;杨桂梅;王慧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4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120眼).观察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4d和术后30d总有效率为96.67%和99.1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5.83%和9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术后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后再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较单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效果好,并可减少激素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白内障术后抗炎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广喜;史素恩;张荣霞;王志红;王姝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给予奥硝唑口服治疗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阴道给药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00例患者中痊愈83例(83%),显效10例(10%),好转3例(3%),无效4例(4%),总有效率为96%.随访发现复发6例,复发率为6%.出现头晕5例(5%),恶心症状4例(4%).结论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效较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金红;董英;李素清;李淑媛;周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在当前医患关系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其中因医患关系不协调而导致的医疗纠纷,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该问题不仅为医患双方所关注,同时也被媒体及行政司法广泛关注问题.医患问题的实质是信任危机,而信任危机产生主要是因医患双方之间缺乏沟通.国家卫生部门在管理会议上就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情况,及随之不断增加的医疗纠纷,明确指出其中约50%左右是因医患沟通不畅所导致的.在临床工作中,所实施的医患沟通主要是指患儿家属与医师之间进行的沟通,同时应注意与患儿保持较好的沟通了解.
作者:杜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该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调取2012年1~6月及2013年1~6月各科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酸万古霉素的医嘱信息,结合医院检验科提供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病原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酸万古霉素的药敏及耐药情况以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2012年1~6月的用量控制的很好、2013年1~6月的用量合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用量消化内科增长多;盐酸万古霉素的用量骨伤科、感染科、呼吸内科增长多.结论 该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较合理.
作者:居国华;邓思敏;吴娇艳;曾明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病因,找到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晚期产后出血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因素:胎盘剥脱不彻底、胎膜有残留、蜕膜有残留、术后伤口不能完全恢复伤口裂开等原因,采取促宫缩、止血、清宫,严重者采取切除子宫等治疗方法.结论 晚期产后血突然迅猛、出血极易误诊,易使产妇贫血、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应正确的进行预防,对已出血患者及时给予治疗、减少出血,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赵青平;籍秀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1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根据病情选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抗凝、他汀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改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8.0% (P <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临床上常遇到妊娠足月,但因宫颈不成熟而不能自然临产的孕妇,需用药物促宫颈成熟引产终止妊娠.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类药物等.在各种引产药物中,前列腺素E2栓剂(商品名前列腺素E2)高效且不良反应小,是英美国家常用的引产药物之一.我院选用前列腺素E2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菊;高会芳;王根民;刘翠荣;许金萍;高洁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Protaper镍钛锉在微弯曲根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52例64颗微弯曲根管随机分为观察组34颗和对照组30颗.观察组应用Protaper镍钛锉,对照组予以不锈钢K锉,均以冠根深入法实施根管预备,对比2组根管形态,预备时间、根管预备后疼痛及根管填充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根管预备形态正常率、根管预备时间、根管充填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微弯根管中应用Protaper镍钛锉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周旭高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住院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气促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和气促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疗法能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和病情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芳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小儿疱疹性龈口炎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治疗,B组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注射液治疗,C组患儿采用中药地骨皮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患儿退热时间、口腔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与C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儿退热时间、口腔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疗效较好,疗程短,见效快,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柳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寻求优化的尿常规检验方法.方法 2011年3月1日-2013年3月1日该院收集2000份住院患者晨尿,同时采用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2种检测结果,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 2000份尿液经2种方法检测蛋白质、白细胞和红细胞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严格控制尿常规检测中的采集、保存和分析中的因素.结论 加强检验相关人员培训,按SOP进行操作,认真执行质量控制,并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对降低尿常规检验的误差有很大作用.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高原地区红景天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8例.A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红景天胶囊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81.58%高于A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红景天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罗勇;付艳;吕国志;冯国君;李超;魏林节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A组给予中医药治疗,B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B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