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膜早破合并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吴国容

关键词:胎盘早剥, 胎膜早破,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对胎膜早破与胎盘早剥间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探究其早期诊断与治疗良策.方法 选取2007年3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46例:合并胎膜早破18例,非胎膜早破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回顾性分析发生胎盘早剥的常见诱因,胎膜早破与胎盘早剥之间的联系和疾病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 胎膜早破为胎盘早剥临床常见诱因(39.1%).胎膜早破发生胎盘早剥率为8.7%(18/207),胎膜未破发生胎盘早剥率为2.6%(28/1086).胎盘早剥导致血性羊水和新生儿轻度窒息.结论 胎膜早破极易引发胎盘早剥,临床医师要对此提高警惕,确诊时要注意临床表现结合B型超声检查、胎心监护情况,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减少母婴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科室药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领导明智的决策和有力管理决定医院的长远发展,具体科室管理的好坏也影响着医院的整体效益.为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本文就临床科室中药物管理出现的问题做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政策.

    作者:刘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穴位注射应用于中风偏瘫康复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应用于中风偏瘫康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将300例中风偏瘫需康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在基础治疗前提下加穴位注射,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给予单纯基础治疗和临床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护理后恢复状况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能力0级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能力3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属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础治疗加用穴位注射护理法对于中风偏瘫康复治疗护理患者效果明显,家属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的心肌指标心肌钙蛋白I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制备

    目的 制备人的心肌指标心肌钙蛋白I(cTnI)的胶体金免疫试纸条,为临床快速检查心肌钙蛋白I水平提供快捷简便的途径.方法 首先制备胶体金(柠檬酸三钠还原法),之后对cTnI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并与纤维玻璃纸结合成为结合物垫,后根据试纸条上标注的检测线和质控线位置将另外的对cTnI单克隆抗体和二抗分别对应固定,组装成胶体金免疫试纸条,选用样品,进行特异性,敏感度的检测.结果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且结果直观.结论 制备的cTnI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检测cTnI水平操作快捷简便,结果清晰直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较高,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全良;王晓玲;任大勇;李晓民;石慧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自制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应用及护理

    压疮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病理过程,局部压力引起压疮主要因素.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缺乏营养,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导致组织破坏和坏死.骨科患者多为高龄、大手术,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压疮[1].预防压疮的关键是翻身(局部减压),有效翻身可有效避免压疮.对于存在潜在的压疮风险患者,积极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指导患者翻身及清洁皮肤的技巧,营养支持的知识等[2].我科采用自制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现报道如下.

    作者:栾桂荣;李兰青;毕国华;张秀山;张俊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育龄妇女乙肝表面抗体检测2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乙肝表面抗体状况,为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提供资料.方法 对250例育龄妇女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育龄妇女乙肝表面抗体检测250例,检测阴性88例,阴性率35.2%,检测阳性162例,阳性率为64.8%.结论 育龄妇女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仍有较高的比例,孕前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并对阴性者及时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母亲乙肝感染及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作者:黄业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四物合剂佐治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四物合剂佐治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63例.2组均给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四物合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E2、P、FSH、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2、P、FSH和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物合剂佐治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营;张颖;陈燕;李亚平;赵玉敏;赵玉环;赵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慢性咳嗽患儿70例病因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接诊的慢性咳嗽患儿70例,充分对患儿病因与个体特征进行分析后,针对不同病因所致慢性咳嗽采取对应治疗,包括呼吸道炎性反应如肺炎与咽炎等所致采取抗生素治疗.结果 70例慢性咳嗽小儿在治疗3d后,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咳嗽消失,痊愈69例(98.57%),好转1例(1.4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慢性咳嗽患儿致病病因很多,临床治疗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病因与个体特征采取对应治疗,能提高患儿临床治愈率,值得借鉴.

    作者:舒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脑苷肌肽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予脑苷肌肽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2组均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C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苷肌肽对于神经系统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联合使用参麦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脑部的缺血情况,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恢复,从而取得很好的疗效,值的临床广泛推广.在正确用药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张淑梅;温晓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96例患者为A组,同期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者为B组,对比2组人员的血肌钙蛋白(cTnT)、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并对单行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真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血cTnT、Mb、CK-MB水平均明显较B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nT诊断AMI的特异性高,为100.00%,敏感性为95.25%;Mb特异性为70.00%,灵敏度较差为92.84%;CK-MB特异性为80.00%,灵敏性为88.92%.结论 联合检测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出AMI,心肌标志物中cTnT的特异性高,Mb特异性较差但灵敏度较高,在AMI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风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方法探讨

    探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方法,加强高危药品防范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介绍高危药品背景及管理现状,分析高危药品风险点,结合医院管理实践,探讨高危药品管理模式,规避用药风险相应措施.结果与结论:加强对高危药品各个环节管理,提高医院药物治疗安全性,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作者:朱喜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CA72-A,AKT,p-AKT表达水平对子宫内膜癌变作用及评定意义

    目的 分析CA72-A,AKT,p-AKT表达水平对子宫内膜癌变作用及评定意义,为子宫内膜癌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2-9月在我院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38例(癌变组),良性肿瘤标本38例(为良性组),生理体检健康者20例(为正常组),采用ELISA试剂盒法检测3组AKT、p-AKT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试剂盒测量CA72-A水平测量CA72-A水平.分析3组CA72-A、AKT和p-AKT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对CA72-A,AKT,p-AKT表达水平,癌变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 <0.05);CA72-A,AKT,p-AKT表达水平与癌变的TNM分期以及淋巴转移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显著关系.结论 CA72-A,AKT,p-AKT表达水平对子宫内膜癌变呈现相关作用,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呈上升趋势,对子宫内膜癌变严重程度的评价具较大的意义.

    作者:杨斯钠;张明路;师静;常美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患者腰麻—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2组均行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2组麻醉效果和麻醉前后血压、心率.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5min后,观察组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低于麻醉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麻醉前相比无变化(P>0.05);麻醉10min后,观察组平均动脉血压与麻醉前相比无变化(P>0.05),对照组明显低于麻醉前,且低于观察组(P<0.05).麻醉后5min,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均高于麻醉前(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10min,2组患者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苗荷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19例治疗体会

    近年来,虽然治疗哮喘的药物、方法逐年增加,但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病死率无明显下降.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用保留灌肠疗法抢救重症哮喘患者19例,其中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或长时间昏迷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ICU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留置气囊导尿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入住ICU留置气囊导尿管12例非计划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计划拔管与患者因素、尿管的材质、留置适应证、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健康教育不到位等因素有关.结论 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严格掌握留置适应证,有效沟通教育等,大大降低了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王翠乔;班月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常规阿莫西林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阿莫西林的治疗效果,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楷;刘旭东;李振东;孔少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X线与CT在胸壁结核诊断中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X线与CT诊断胸壁结核的价值.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8月该院收治胸壁结核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和CT栓查,观察患者的CT和X线影像特征.比较2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率和淋巴肿大检出率.结果 34例患者X线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情况;CT表现为肋骨旁软组织肿块,其边缘密度较高,中央密度低,增强扫描时可有肿块边缘的强化.CT还能发现较小的胸壁肿块,并可辅助诊断患者是否有淋巴肿大.胸部CT的诊断率、淋巴肿大检出率均高于胸部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壁结核的X线和CT表现有较大差异,CT是诊断胸壁结核的较好方法.

    作者:金凤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子痫前期患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收治60例子痫前期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治疗后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无孕妇发生死亡,术后发生感染12例(20.00%),产后出血6例(10.00%),新生儿窒息10例(16.67%),新生儿死亡5例(8.33%).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治疗的佳方法是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也是确保母子平安的重要措施.

    作者:石明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液标本采集相关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以近期在本院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血液采集的部位、血液采集时间及送检时间、标本溶血方面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血液采集部位、血液采集时间及送检时间、标本溶血均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结论 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生化检验结果的关键.

    作者:黎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近年来在我国产后出血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原因,笔者现将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定义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引起产妇死亡四大疾病中的首发原因.

    作者:李辉茹;赵金荣;李金凤;周爱玲;李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对滋养叶细胞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对滋养叶细胞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人工流产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采用免疫组织染色法分别对2组的绒毛组织p糖蛋白进行染色,观察2组染色效果.结果 观察组药物流产绒毛组织p糖蛋白染色的强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弱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能抑制滋养叶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因此米非司酮很可能能成为临床滋养肿瘤化疗的增效剂.

    作者:邓秀莲;宁淑敏;王玖珍;李林权;董林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