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霞;孙木风;高海妮
目的 探究额叶白质、前扣带束、肼胝体压部结构变化对帕金森并发认知障碍的作用及评定价值.方法 将74例帕金森患者参照认知功能评定量表分为帕金森患者并发认知障碍组(PDD组,n=43)和未并发认知障碍组(PD-CogNL组,n=31),测量2组患者的额叶白质、前扣带束、肼胝体压部的FA值(部分各异性),基于统计学方法分析2组额叶白质、前扣带束、肼胝体压部结构的差异.结果 PDD组的额叶白质、前扣带束、肼胝体压部的FA值均低于PD-Cog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额叶白质、前扣带束、肼胝体压部等微结构变化与帕金森并发认知障碍相关性显著,可用于临床帕金森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检测及评定的指标.
作者:郜风清;冯庆波;高洁;刘振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15 ~20周实现骨性愈合30例,常规检查显示患者的伤椎基本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的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有1~2级恢复.结论 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在符合适应症的情况下可推广应用.
作者:冯利君;刘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肠溶片和水杨酸柳氮磺胺嘧啶肠溶片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UC患者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和水杨酸柳氮磺胺嘧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拉嗪肠溶片和水杨酸柳氮磺胺嘧啶肠溶片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UC疗效满意,优于单纯口服西药.
作者:孙现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眼外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复杂眼外伤患者45例(45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均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基础上行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患者均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患者血压均较平稳,且心率稳定,术后45例患者的视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且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 在给予复杂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闫瑞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6%;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小,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穆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血清糖类抗原CA153、CA72-A、CA125及p-AKT、AKT水平联合检测用于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评定价值.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患者42例为恶性肿瘤组,另选取42例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良性肿瘤组,2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健康组,对所有患者,基于电化学发光罗氏检测方法测评血清CA153、CA72-A、CA125水平,ELISA试剂盒法测评血清中p-AKT、AKT水平.结果 血清CA153、CA72-A、CA125、p-AKT、AKT水平均呈现良性肿瘤组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恶性肿瘤组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组(P<0.05);五个指标的联合检测,准确性和敏感性比各组单独使用显著增加(P<0.05),而特异性一般或有所下降.结论 CA153、CA72-A、CA125、p-AKT、AKT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性肿瘤呈现明显关联,且五种指标联合检测用于子宫内膜恶性肿瘤评定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单独指标测定.
作者:杨斯钠;张明路;师静;常美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患者常因颅内出血及脑神经损伤而导致昏迷,伴有吞咽、咳嗽反射减弱等.其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共收治各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5例,笔者分析其并发肺部感染病因,探讨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0 ~73岁;损伤类型:颅内血肿20例,脑挫裂伤14例,复合伤1例;气管切开6例.1.2诊断标准以《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为依据,X线胸片显示阳性指征,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确诊:(1)发热;(2)白细胞数增高;(3)脓性支气管分泌物;(4)肺部啰音;(5)痰液培养连续2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35例患者均符合医院内肺部感染诊断标准.1.3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5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和统计.
作者:李彦州;刘宝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包裹性胸腔积液引流后注入尿激酶治疗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采用引流后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同时进行护理,观察治疗前后胸膜厚度变化和疗效.结果 治疗后50例患者中显效41例(82%),有效7例(14%),无效2例(4%),总有效率为96%.治疗后B型超声检查患者胸膜厚度为(1.91±0.76) mm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15±0.8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引流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有良好的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在护理中应该坚持无菌操作,做好巡视,防止引流管出血堵塞、滑出,并检察引流液的颜色、流速等,防止感染和皮下渗液.同时,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和尿激酶灌注的护理.
作者:王建梅;李东玲;王丽娟;包磊;薛娜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朱氏强力骨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采用朱氏强力骨贴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中病情稳定116例(96.7%),好转4例(3.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后1周无1例复发,治疗后1个月复发1例(0.8%),治疗后3个月复发2例(1.7%),治疗后6个月复发4例(3.3%).结论 朱氏强力骨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显著,远程预后较好,复发率低,具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广泛使用.
作者:朱利平;王红;周利平;刘淑霞;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2型糖尿病伴A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20例和辛伐他汀组80例.2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及通心络胶囊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辛伐他汀组另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总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脂、颈动脉IMT和斑块总积分均显著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患者AS,均具有良好的调脂功能,可明显减轻AS病变.
作者:李兰;蒋文化;李录花;翟明霞;李辉;方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的定义是以骨强度受损,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反映了骨密度和骨质量两个方面的综合特征[1].1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性全球约有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我国约有8千万.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的发病人数极大地增加.骨质疏松症可引起长期的疼痛甚至致残致死,有文献报道髋部骨折第1年病死率为15%~20%,存活者50%会终生残疾.骨痛骨折严重患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增加.骨质疏松导致畸形、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生理及精神伤害.总之,骨质疏松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增加了家庭负担及社会负担[2].
作者:李瑞霄;薄德峰;曹文功;田永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糖尿病足(DF)是指由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病变的总称,病情进展导致DF肢端坏疽,是DF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1].据WHO统计,在各种非外伤性截肢中,DF截肢占50%,DF的发病率和截肢(趾)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中晚期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2].因此,如何有效治疗DF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内科药物结合清创换药治疗DF的方法及费用报道如下,为广大基层内科医师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闫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减少ADR的相关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该院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168份,分析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的关系及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结果 男性ADR发生率略低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岁患者的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病用药ADR发生率高于其他药品种类(P<0.05);口服、静脉推注、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AD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肌内注射、外用及其他给药途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制剂造成的器官或系统损害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中皮肤及附件和消化系统的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系统或器官(P<0.05).结论 加强中药制剂生产监测,规范用药管理,重视老年人用药指导,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李育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儿童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调查状况.方法 使用STAMP对住院儿童进行营养状况的调查,将STAMP评分≥4分作为高营养风险标准.结果 1600例住院患儿中营养不良高风险患儿占31.31%,消瘦患儿占13.50%,生长迟缓患儿占10.88%,超重患儿占8.69%;不同病因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存在高风险患儿进行院内干预后营养不良高风险患儿检出率降低,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STAMP评分法对于住院儿童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能将患儿的营养状况客观地反映出来,为儿科患者进行合理营养支持提供依据,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葆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该院2012年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该院2012年1-12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4900张,对其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490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350张,占总抗菌药物处方数的7.14%.其中包括单用抗菌药物处方266张占76.00%;二联抗菌药物处方77张占22.00%;三联抗菌药物处方7张占2.00%.不合理处方在给药方案、溶媒选用、联用抗菌药物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该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仍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医院予以重视,尽可能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及对其的监管能力.
作者:郭兆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 将300例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术前2h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手术前不应用任何药物.观察2组手术时间、宫口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宫口松弛良好,肢体扭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可缩短手术时间,有效扩张宫颈,减少出血量,因用法简单,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樊亚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8+、CD4 +/CD8+和NK均低于治疗前,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稳定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伟波;罗丽红;侯超;王灿;王璇;宋风林;解然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一定意义上讲,所有药物都具有某种不良反应,用药本身就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纵观近几年各大媒体报道,药物不良反应信息频见报端,即使是国人无人不晓、无人不知的药箱常备药——维C银翘片,也难过此关.所以,为了提高用药安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全面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显得愈发重要.
作者:黄志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卒中后抑郁患者2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全;杨新国;李学良;田欣;肖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偏瘫、智力减退等症状,非常容易产生心理畸变,因此,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我院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健康教育,使得患者有效地提升了脑梗死疾病和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13例,均符合临床诊断的相关标准,经过CT扫描,患者均无意识障碍和严重的精神疾病;年龄48 ~76岁,中位年龄64岁;语言障碍者75例,智力减退24例,单纯运动障碍88例,吞咽困难26例.
作者:吕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