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松
目的:了解南宁市成年妇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1525例长年居住在南宁的成年妇女 HBV 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性,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结果1525例 HBV 感染115例(7.54%);各年龄组的 HBV 感染率:20~29岁组为12.50%,30~39岁组为10.77%,40~49岁组为8.06%,50~59岁组为5.37%,﹥60组为5.22%。结论南宁市成年妇女随年龄的增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蒙莉;马文良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11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医院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8例作为对照组,2组进行 MP-IgM 抗体检测,比较2组 MP-IgM 抗体阳性率,对 MP 感染患儿进行对应治疗。结果观察组 MP-IgM抗体阳性患儿63例(54.78%),高于对照组的18例(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63例 MP 感染患儿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序贯疗法抗感染,76.19%(48/63)的患儿均在2周内咳嗽明显减少,93.65%(59/63)的患儿咳嗽1个月内消失。结论 MP 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关系密切,在对慢性咳嗽患儿寻找病因时,应常规进行 MP-IgM检测。对于确诊 MP 感染患儿治疗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序贯治疗为佳。
作者:杨顺海;贾立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抗生素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围手术期内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联合情况,单用、双联、三联例数分别为44例(14.67%)、219例(73.00%)、37例(12.33%);抗菌药物前3类使用种类、频次、构成比分别为奥硝唑203次占34.23%、头孢唑啉90次占15.18%、头孢替安78次占13.15%,共使用5大类16种药物;术前2h 内使用占术前使用的79.33%,手术后主要集中在2~3d 占83.67%;术前用药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例次分别为232(77.33%)、48(16.00%)、19(6.66%),不合理中12例使用过早,7例覆盖菌谱不全;术后13例(4.33%)、248例(82.67%)、39例(13.00%),不合理者中29例使用时间过长,10例覆盖菌谱不全。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比率较高,其中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现象较普遍;抗菌药物品种过于集中,部分患者菌谱覆盖不全。
作者:黄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护理安全是医院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因此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3],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我科自2011年1月对护理安全进行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停止接触和服用任何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清除局部病灶感染,肾脏受损者根据临床分级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59.52%和92.85%,高于对照组的45.23%和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联合甲氰咪胍在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3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61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给予医院过敏性紫癜常规治疗,试验组再给予小剂量肝素和甲氰咪胍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肝素联合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立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产后缺乳是指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1]。产后缺乳与产妇素体虚弱,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焦虑、惊恐、悲伤等情志不遂有关。西医在治疗产后缺乳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现将我科运用中药治疗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蓓蓓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69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行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34例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强度、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和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疼痛、并发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且不易复发。
作者:罗志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在我国从出生断脐到14周岁末划为儿科范围,在实际工作中将小儿年龄分为7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生于婴儿期和幼儿期2个年龄分期。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在我院儿科门诊中,尤其是在冬、春季节,急性支气管炎约占就诊患儿的60%~70%,也是导致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因,所以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我院采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辅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贾树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手术和金属钛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止血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具有止血速度快、效率高、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浏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肝内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的胆石症之一,其发病广泛、处理较复杂、术后并发症多,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肝部分切除术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难度大,创伤严重,术后并发症往往较多,结石残留及结石复发是术后的主要问题。因此,做好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巧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校医院的发展环境也发生着转变。本文就当前高校校医院发展的环境改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高校校医院只有发展、维护好现有的保障基本医疗、疾病防控、健康教育的运行模式,尽快建立起与国家医疗改革同步发展的高校医疗体系,才能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万玲玲;黄友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比较硫酸吗啡和盐酸吗啡辅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第1、3、7天的 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 P ﹤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平均维持剂量、大剂量、作用维持时间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尤以恶心呕吐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种药物在缓解癌痛治疗中效果均较显著,其中硫酸吗啡不良反应较盐酸吗啡轻,安全有效,值得推荐。
作者:闫绍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有10~30万个血小板,而针对因不同检查仪器与方法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情况,现对我院救治的血小板假性减少1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兆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医院内各个科室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消毒供应中心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虽然不直接接触患者,但却是医院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是一个技术性很强,而且具有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科室。随着我国公共医疗事业的发展,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医院感染及保障医疗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临床护理教学是实习生从学校课堂到临床实践、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过程。学校课堂及书本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提及很少,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缺乏了解,不够重视。许多实习生认为消毒供应中的工作就是清洗器械,发放物品,与患者不接触,无技术含量,因此不必要实习,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实习生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全面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特点,才能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达到实习大纲的要求。因此,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和带教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宝清;谢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七叶皂甙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均给予七叶皂甙静脉滴注,治疗组联合高压氧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2.3%、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2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七叶皂甙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远华;黄立成;梁敏仪;余金胜;魏国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比较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内分泌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适合内分泌科护理的教学方法。方法将2011-2012年内分泌科实习的护生23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012-2013年内分泌科实习的护生21名作为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结合学生管床的方法。比较2组学生实习结束时考试成绩与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成绩和综合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综合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PBL教学法结合学生管床的方法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查阅资料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的问题能力。
作者:林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CL)治疗青少年中低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2年4月我院验配 RGPCL 的患者50例(100只眼),按近视度分为4组:-0.50~-3.00D;-3.25~-6.00D;-6.25~-9.00D;-9.25~-15.00D,分析验配 RGPCL 后的矫正视力、舒适度及安全程度。结果配戴 RGPCL 的矫正视力明显高于佩戴框架患者,并且患者较容易接受。结论佩戴 RGPCL 对近视进展还有延缓作用,RGPCL 相对于框架眼镜来说有较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露;马蕾;段笃文;张石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以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非血液系统疾病特点,开阔临床医师思维,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对108例以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非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感染性疾病3l例,其中疟疾28例,流行性出血热2例,伤寒1例;脾功能亢进21例;结缔组织病21例,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多见;骨髓转移癌18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5例;胃肠道肿瘤5例。结论以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非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以感染性疾病为多见,其次为脾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病和骨髓转移癌,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李业成;苏毅;付利;孙浩平;范方毅;帅燕容;谢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乙肝五项包括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又称“乙肝两对半”。可为医师诊断患者病情与治疗提供依据与指导。乙肝五项检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为常用,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适合大批量标本检测等优点。但该检测方法操作步骤较多,检测过程当中任一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对结果造成误差,影响检验质量[1]。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室内质控方面,国际上尚未给出明确规定、标准和方法。现就影响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五项质量的因素及其质控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许丽枫;张效林;申勇智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