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绍辉
目的:探究抗 T 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2012年收治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52例,应用抗 T 细胞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对患者进行了5~12个月的随访,总有效率为80.77%(42/52)。结论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来说,应用抗 T 细胞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而且副作用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海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膝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患者人数多、疾病种类细化,比较常见的膝关节病有关节游离体、半月板损伤、骨性关节炎和滑膜炎等。临床上采用先进的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病,在微创骨科领域非常有效[1]。由于关节镜手术疗法对患者的创伤小,而且恢复快,医师可直接观察到疾患部位,手术精确度高、无明显的瘢痕、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较大反应并且关节镜能够实现检查和治疗同步进行[2]。我们对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病的80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中药内服和外敷以及针灸穴位治疗),疗程7~14d。2组患者均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比较2组间治疗14d 后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显著,优质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梁惠球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治疗,疗程均为14d,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52.3%和93.2%,高于对照组的29.6%和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俊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晨峰血压(MBPS)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11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 MBPS 正常组(n =56)和 MBPS 异常组(n =60),测定患者动态血压及血浆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水平,之后分析晨峰血压水平与各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MBPS 除与 BMI、TC、TG 、HDL-C 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外,MBPS 与血清 hs-CRP、TNF-α、MCP-1、MIF 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晨峰血压除与年龄、BMI、TC、TG、HDL-C 等传统危险因素相关外,与血浆 hs-CRP、TNF-α、MCP-1、MIF 等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也具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杜荣生;李沂;周传堃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好发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钼靶 X 线检查是目前使用广泛且技术较为成熟的乳腺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经手术病例证实的4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乳腺癌患者钼靶 X线片特征,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京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新止骨增生丸治疗,对照组予美洛昔康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皓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孕妇为 HBsAg 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通过孕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对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主、被动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方法对医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产前检查、分娩并定期随访的 HBsAg 阳性孕产妇382例进行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措施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82例的孕妇在孕7、8、9月注射了 HBIG,胎儿出生后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新生儿7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失败率为2%,其余375例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均为阴性,阻断率达98%。结论孕妇 HBIG 注射和新生儿主、被动联合免疫是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故应对母亲为 HBsAg 阳性的婴儿加强出生后的联合免疫,对合并 HBeAg 阳性孕产妇及其婴儿应加强系统管理。
作者:王维;温凯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二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26例,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2组均以15d 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 VAS 评分平均值在治疗前分别为7.65±0.19、7.57±0.24,治疗后分别为1.73±0.23、2.88±0.19,2组均有显著疗效,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 WOMAC量表评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彦峰;沈明球;王新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诊治体会和临床认识。方法新生儿衣原体肺炎患儿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且程度较轻。对照组胃肠道反应较重,且针头处局部刺激症状重。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红霉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姣珍;宋红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宜都市3年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224例 ADR 报告,对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 ADR 报告中,以≥3种药物联合使用发生 ADR 的比例高,占60.3%;静脉滴注易导致 ADR,占总例数85.3%;抗感染药的 ADR 居首位,占43.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41.5%。结论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重视患者过敏史,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注射剂,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 ADR 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戈复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收治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36例,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术后每天采用9%氯化钠溶液冲洗1~2次,对照组术后不进行鼻腔冲洗,对比2组不同时间段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30d、90d、180d 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86%、91.42%、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78.79%、8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黏膜上皮化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在给予常规滴鼻和服用抗生素基础上,给予9%氯化钠溶液冲洗鼻腔,操作便捷,且可有效缩短病症恢复周期和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必青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入院24h 内动脉血乳酸检测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NC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纳入标准的胎龄﹥28周或出生体重﹥1000g 的危重新生儿,以患儿入住 NICU为研究起点,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动脉血气分析并测定血乳酸水平及低灌注情况;以痊愈出院或死亡为研究终点,依乳酸水平分为正常乳酸组、高乳酸组、乳酸中毒组。比较各组间的血乳酸水平和 pH 差异及氧分压、低灌注状态、病死率、住院时间及疾病分布状态。结果危重新生儿131例(NCIS 评分﹤70分125例,符合单项评分标准6例),其中男73例,女58例。平均日龄(4.1±3.1)d,胎龄28~42(35.5±3.3)周;出生体质量1010~4300(2145±926)g;乳酸中毒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高乳酸组及正常乳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乳酸中毒组出现低灌注状态明显高于高乳酸组和正常乳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乳酸可以作为危重新生儿预后判断的一个良好指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预后的相关性提供了线索。
作者:曾立军;刘卫东;戴怡蘅;邵巧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在我国从出生断脐到14周岁末划为儿科范围,在实际工作中将小儿年龄分为7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生于婴儿期和幼儿期2个年龄分期。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在我院儿科门诊中,尤其是在冬、春季节,急性支气管炎约占就诊患儿的60%~70%,也是导致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因,所以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我院采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辅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贾树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番泻叶联合硫酸镁在提高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的价值。方法256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6例,观察组口服番泻叶及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单纯口服硫酸镁,比较2组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肠道准备清洁满意率9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5%,且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番泻叶联合硫酸镁可提高慢性便秘肠道准备的效果。
作者:卢静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技术在异位妊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 P ﹤0.01)。结论腹腔镜技术在异位妊娠诊治中安全可靠,创伤小,患者机体康复快。
作者:郭灵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医院内各个科室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消毒供应中心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虽然不直接接触患者,但却是医院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是一个技术性很强,而且具有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科室。随着我国公共医疗事业的发展,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医院感染及保障医疗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临床护理教学是实习生从学校课堂到临床实践、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过程。学校课堂及书本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提及很少,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缺乏了解,不够重视。许多实习生认为消毒供应中的工作就是清洗器械,发放物品,与患者不接触,无技术含量,因此不必要实习,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实习生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全面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特点,才能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达到实习大纲的要求。因此,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和带教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宝清;谢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通心络胶囊,疗程均为2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各组患者血清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 TC、TG 及 LDL-C 均明显降低,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炳堂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引起腰腹疼痛、尿频尿急及血尿等,同时诱发感染。如果输尿管结石梗阻引起肾脏长期大量积水,肾实质变薄,会导致肾功能损害,有的急性梗阻也会引起肾功能急性损害。我县是一个泌尿系结石高发区,来医院检查的急腹症中﹥85%都是泌尿系结石,经我院诊断及治疗结石的患者数以万计。本文收集因急腹症来我院做超声检查,并终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4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期 COPD 患者90例,随机分为氨溴索组、阿奇霉素组、联用组各30例,均按需予长效茶碱片和/或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氨溴索组加服氨溴索片,阿奇霉素组加服阿奇霉素片,联用组两药联用,疗程6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含量及24h 痰量、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联用组治疗后外周血SOD 增加,MDA 降低,24h 痰量减少,肺功能得到改善,且较氨溴索组和阿奇霉素组变化更明显( P ﹤0.05)。结论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能使 COPD 稳定期患者痰液减少,肺功能改善,可能与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李慧;李向东;郑世良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