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醋氯芬酸缓释制剂中辅料应用研究进展

东磊磊;刘国强

关键词:醋氯芬酸, 缓释制剂, 载体
摘要:醋氯芬酸,化学名2-(2,6)-二氯苯胺基苯乙酰氧基乙酸,属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按照对环氧合酶( COX)抑制作用分类,划分为倾向性 COX-2抑制剂[1],1992年首次于西班牙上市。醋氯芬酸是双氯芬酸的衍生物,但较双氯芬酸具有起效时间快、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且无特异性 COX-2抑制剂所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肌梗死、卒中、血栓等。醋氯芬酸除了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所具有的药理活性外,还可以促进软骨中蛋白多糖和透明质酸的代谢,对关节软骨特性的维持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醋氯芬酸临床上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术后疼痛的对症治疗[2]。从理化性质来看,醋氯芬酸为疏水性药物,在体内存在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血药浓度不平稳等药代动力学上的缺陷,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药学学工作者尝试通过选用适宜的载体辅料以制备醋氯芬酸缓释制剂,尤其随着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出现,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对人体安全性较高的优势成为目前制药工业中常用的载体,并逐渐取得了半合成及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制剂辅料中的地位,且制得的醋氯芬酸缓释制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理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治疗和2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UA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实施 UA 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 d;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 d。观察2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2~36个月,观察组 UA 复发次数少,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20mg/ d 阿托伐他汀比常规剂量10mg/ d 有较好且安全的疗效。

    作者:陈森荣;曾令锋;赵国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双源 CT 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MB-MCA )双源 CT 的检出率及其形态特征。方法23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均有胸闷不适、心悸、胸痛等症状,行双源 CT 冠状动脉(CTA)检查,共检出 MB-MCA 患者为66例。测量MB 的长度、厚度及 MCA 的压缩程度。结果 MB-MCA 的检出率为28.1%,MB 平均长度(20.9±9.1)mm,平均厚度平均(2.3±1.0)mm;MCA 平均压缩程度为(37.9±16.7)%;MCA 压缩程度与 MB 的厚度有明显相关性(r =0.61,P =0.001),与 MB 的长度无明显相关性(r =0.22,P =0.551);MB 的厚度与 MCA 的长度无明显相关性( r =0.19,P =0.121)。结论双源 CT 下冠脉造影可用于 MB-MCA 的诊断,可清楚显示发生 MB 的部位及长度、MCA 压缩程度,是一种可靠的诊断辅助手段。

    作者:李萍;张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职业性危害与防护

    目的:分析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根据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较多,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心理社会压力因素。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介入工作人员身心造成的危害。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作者:王志鹏;朱伟;郁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动态测定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

    目的:讨论血浆 NT-proBNP 的动态变化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收集3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浆 NT-proBNP 指标纳入研究。入选患者于入住重症监护室第0、1、3天测定血浆 NT-proBNP 水平。△NT-proBNP1以及△NT-proBNP3、△NT-proBNP3-1被定义为第1天、第3天分别与第0天比较血浆 NT-proBNP 水平变化值以及第3天与第1天比较血浆 NT-proBNP 水平的变化值。根据住院28d 死亡情况在死亡组与生存组之间比较。ROC 曲线下面积比较评价△NT-proBNP1、△NT-proBNP3、△NT-proBNP3-1、NT-proBNP0、NT-proBNP1、NT-proBNP3及 APACHEⅡ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ROC 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3是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预测的可靠指标。结论血浆 NT-proBNP 动态测定可能成为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更有效的手段。

    作者:尹祥;汪首振;汤展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72例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于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并采用了动态血压检测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及时监测,对比治疗前后疗效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舒张压、收缩压、24h 平均舒张压、24h 平均收缩压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血压药,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并且其还表现了很大的峰比降压谷以及降低的血压变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娅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二甲双胍降低血浆维生素 B12水平及其与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系

    糖尿病是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代谢异常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呈现迅速增高的趋势。2010年,全球有﹥3.46亿人患有糖尿病。据2010年中国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显示,在﹥20岁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患病人数已达9240万[1]。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个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轻度认知障碍前期(pre-MCI)、轻度认知障碍期(MCI)和痴呆期。近年来,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统的损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约有1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认知功能障碍[2],尽管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糖尿病很可能是 AD 的危险因素之一[3]。二甲双胍抑制糖异生降低肝糖输出,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与一线用药,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牵头制订的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更是将二甲双胍推荐为主要治疗路径的唯一首选用药,并贯穿治疗全程[4]。但二甲双胍的长期使用可造成血浆维生素 B12(VitB12)水平下降,而 VitB12为神经系统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所必需的物质。本文主要讨论二甲双胍的使用与血浆 VitB12水平及其与糖尿病并发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

    作者:刘春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晚期肿瘤患者对同室病友死亡的应激反应及护理对策

    晚期肿瘤患者并发症多,心理十分脆弱,并且拥有绝望矛盾复杂的心理变化,承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1]。每当病区中有病情突变者进行抢救或特护时,同病区或同病室的特别是与其同病的其他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紧张、恐惧、绝望的心理状况,致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死亡。医护人员应重视此现象,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田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以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非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以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非血液系统疾病特点,开阔临床医师思维,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对108例以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非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感染性疾病3l例,其中疟疾28例,流行性出血热2例,伤寒1例;脾功能亢进21例;结缔组织病21例,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多见;骨髓转移癌18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5例;胃肠道肿瘤5例。结论以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非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以感染性疾病为多见,其次为脾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病和骨髓转移癌,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李业成;苏毅;付利;孙浩平;范方毅;帅燕容;谢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滴丸结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中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案。方法择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滴丸联合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用复方丹参滴丸结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秋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复杂性尿路结石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采用 HK-108A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1209例,其中复杂性尿路结石576例(47.6%)。针对复杂性尿路结石的不同特点,对我院576例患者灵活应用 ESWL,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片预防社区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在社区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8岁以上人口4.2万人的较大社区2008-2010年患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2组死亡率情况。结果2008年观察组死亡率为0.64%,对照组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009年和2010年观察组死亡率分别0.81%、0.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丹参片防治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螺纹以远的断指再植20例

    螺纹以远的指体离断,在手外伤中较为多见。随着患者对手部完美性和功能的要求提高,近年来此类断指再植的技术不断完善进步,成活率有较大提高。总结我院2010-2013年接诊的20例螺纹以远的再植病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群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断奶期婴儿喂养

    随着年龄增长婴儿逐渐长大,母乳的质和量渐渐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同时婴儿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完善,乳牙萌出,已能适应流质并过渡到半固体和固体膳食。因此,应借此训练婴儿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同时为断离母乳做好准备。断离母乳是一个过程,对婴儿和母亲都是一件大事,双方都要在生理和心理上对断奶能够适应,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渡阶段。

    作者:刘金秀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ICU 患者抗感染药物用药调查

    目的:探讨临床药学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发挥的作用,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以1例 ICU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重症肺炎患者的诊治过程为例,针对医师药品品种的选择、剂量调整、使用方法等实行全程药学监护,为患者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合理化建议。结果药师提出的合理化治疗方案虽然几遭医师异议,但终采纳,效果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实行全程药学监护,能有效减少药物滥用,对合理、安全用药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张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2013年12月我院门诊处方分析

    门诊处方的书写用药情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及医院合理用药的发展,我院对2013年12月门诊处方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按其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给予2组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处理,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FMA、MBI、生活质量及 Lind-mark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减少致残率,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时开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双源 CT 对法洛四联症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双源 CT(DSCT)在法洛四联症中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证实的法洛四联症(TOF)患者36例临床资料,术前均行 DSCT 检查及超声心动图(Echo),DSCT 检查结果与 Echo 及手术所见对比,分析畸形检出的情况。结果36例患者 DSCT 心脏造影检查均能够作出准确诊断。对于 TOF 中4种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100%,TOF 合并其他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95.5%,高于 Echo。DSCT 在心内外的解剖畸形、双肺动脉及肺动脉瓣狭窄、体肺侧支循环方面比 Echo 有明显优势。结论探讨 DSCT 佳重建显示方法;DSCT 能准确清晰地显示 TOF 的解剖形态以及为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昊;李萍;李俊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法应用于慢性骨髓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按照投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远期复发率为2.9%均优于对照组的80.0%、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慢性骨髓炎的治疗获得了理想疗效,远期复发率较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赵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引起腰腹疼痛、尿频尿急及血尿等,同时诱发感染。如果输尿管结石梗阻引起肾脏长期大量积水,肾实质变薄,会导致肾功能损害,有的急性梗阻也会引起肾功能急性损害。我县是一个泌尿系结石高发区,来医院检查的急腹症中﹥85%都是泌尿系结石,经我院诊断及治疗结石的患者数以万计。本文收集因急腹症来我院做超声检查,并终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4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药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慢性胃炎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胜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