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抗生素临床应用浅析

姚奇;罗志红

关键词:医院, 儿科, 抗菌药, 合理化
摘要:目的:对儿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0例儿科住院患儿,对患儿的抗生素种类、用药频率以及使用合理性等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本院800例患儿的抗生素使用率为88.5%,药物使用多为头孢菌素类以及青霉素类,患儿治愈率为97.5%,药物途径主要以静脉滴注和口服药物为主,药物使用剂量没有超标现象。结论本院儿科住院患儿的抗生素使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资格预审

    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资格预审是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一个服务项目,用以评估医药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疗效。在2001年,初重点关注的是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治疗药物。2006年,药品审查范围进一步扩大,列入了促进生殖健康的药品和产品。2008年,又把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锌片列入到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资格预审里。到2012年底,世界卫生组织通过资格预审的药物清单收入了316种用于治疗重点疾病的药品。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收治的58例老年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10%(27/29)高于对照组71.4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89.66%(26/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Hp 根除率68.97%(2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6.90%(2/29)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13.7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性胃溃疡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谭平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五水头孢唑林钠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不良反应分析

    1例胃癌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头孢唑林钠2g,1次/12h 静脉滴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第3天,患者搔抓右大腿内侧皮肤后出现小片皮肤剥脱。第4天,患者右下肢皮肤剥脱较前扩大,会阴部出现大片状皮肤红斑,红斑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和表皮松解。停用五水头孢唑林,加用甲泼尼龙60mg,复方甘草酸苷60mg 静脉滴注。4d 后,患者皮疹逐渐好转至消退。

    作者:房敏杰;童本定;魏青;吴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异常时行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分娩第二产程异常时行产钳助产和剖宫产术的16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的分娩用时、产后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产钳组从决策到分娩结束平均用时少于剖宫产组,产钳组手术出血率、产褥感染率和新生儿重度窒息率低于剖宫产组,剖宫产组新生儿颜面擦伤率低于产钳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产妇软产道损伤、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头皮血肿和新生儿肺炎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较于剖宫产术更能保护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是解决难产的首选手术方式,能够降低剖宫产率。产科医生应当熟练掌握产钳技术,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尽量减少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季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窗口处方审核模式的探索

    审核处方是药师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需要加强此工作才能保证消费者的用药安全。本文概述了窗口处方审核的内容与要求,分析了窗口处方审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窗口处方审核的模式建立:培训处方审核员、实行用药安全防火墙、实行电子处方即时审核制度和实行处方的多重监管。

    作者:尹可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癌性疼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癌性疼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患者82例,根据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辨证护理、情志护理等来配合治疗。结果82例癌性疼痛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显效49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24%。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治疗癌性疼痛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丹;姜霞;许大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5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55%(28/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97%(2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兰洣;陈思炬;杨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儿科抗生素临床应用浅析

    目的:对儿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0例儿科住院患儿,对患儿的抗生素种类、用药频率以及使用合理性等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本院800例患儿的抗生素使用率为88.5%,药物使用多为头孢菌素类以及青霉素类,患儿治愈率为97.5%,药物途径主要以静脉滴注和口服药物为主,药物使用剂量没有超标现象。结论本院儿科住院患儿的抗生素使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

    作者:姚奇;罗志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拉米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伴有病毒复制的活动性肝炎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停药后病情反复的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活动性肝炎肝硬化36例,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 d,安络化纤丸6g,2次/ d,连续服用1年以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生化指标、病毒学改变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36例中口服拉米夫定及安络化纤丸12个月后,26例(72.2%)肝功能明显好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至正常,胆红素下降,清蛋白升高;4例(11.1%)腹腔积液消退,肝硬化活动得以控制,病情稳定;24例(66.7%)HBV - DNA 定量<103cp/ ml。停药后3~6个月16例(44.4%)相继出现肝功能异常和HBV - DNA 升高,12例(33.3%)再次口服拉米夫定和安络化纤丸有效。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伴有病毒复制时,口服拉米夫定、安络化纤丸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停药过早可导致复发,再次给药仍有效。

    作者:袁美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目的:观察临床人工流产术前通过不同给药方式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就诊于本院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298例患者,分为4组:PO(口服)组98例:术前3h 空腹顿服400μg 米索前列醇;PV(阴道放置)组76例:术前3h 于阴道后穹隆部放置0.9%氯化钠溶液湿化的400μg 米索前列醇;SL(舌下含服)组69例:术前3h 舌下含服400μg 米索前列醇;CG(空白对照)组55例:不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比较宫颈扩张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和不良反应。结果 PO、PV、SL 组宫颈扩张程度均大于 CG 组,PV、SL 组的扩张程度大于 PO 组,PO、PV、SL 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 CG组,PO、PV、SL 组患者的阴道流血、下腹痛的发生率均低于 CG 组,其中 PV 组高于 PO、SL 组,PO 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 PV、SL、CG 组,CG 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高于 PO、PV、SL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可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用于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7月本院治疗的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4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74例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联用治疗)74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2/74),高于对照组的93%(6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素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方案,为临床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加强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9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止惊时间分别为(20.9±1.5)min、(26.7±2.1)min,短于对照组的(26.8±1.8) min、(31.2±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能够快速退热、止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

    作者:韩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直肠下段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直肠下段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在本院直肠外科进行治疗的80例直肠下段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直肠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直肠下段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复发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直肠下端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在肛肠疾病治疗中效果优越,术后复发率低,患者满意率高。

    作者:杨国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胆囊炎中应用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胆囊炎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对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1d 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根据胆囊轮廓是否清晰分为三组,胆囊轮廓清晰患者为组一,胆囊轮廓不清晰患者为组二,胆囊轮廓模糊或不规则患者为组三。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其应用的意义。结果组二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及胆囊周围有积液的例数均多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9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8例转为开腹手术,开腹率为88.89%(8/90)。组一的35例患者中,有4例黏连超声检查未检出,LC 检出。结论超声检查可显示胆囊壁炎性增厚及胆囊积液,诊断负荷率高,为临床确诊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秋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经鼻内镜综合治疗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综合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2011年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鼻息肉患者10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治疗组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治疗后分别对疗效、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3、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鼻内镜行综合治疗鼻息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肖士卿;王亚玲;高密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是否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10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其血浆 Hcy 水平,按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分为对照组,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分为低、中、高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分结果,分析各组间血浆 Hcy、吸烟、年龄、血糖、血脂等临床生化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血浆 Hcy 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2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的血浆 Hcy 高于1支组,高分数组及中分数组的血浆 Hcy 高于低分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 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P <0.05)。结论血浆 Hcy 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正相关。

    作者:刘帆;黄新平;黄伟;杨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百生肼和利福喷汀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百生肼、利福喷汀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05-2011年收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60例,以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链霉素治疗为标准组,以百生肼、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链霉素治疗为非标准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总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2、5、8月末痰菌阴转,标准组分别为10例(33.3%)、13例(43.3%)、16例(53.3%);而非标准组为18例(60.0%)、22例(73.3%)、26例(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疗程结束后,X 线胸片吸收情况,标准组总有效率63.3%(19/30),非标准组总有效率86.7%(2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百生肼、利福喷汀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总有效率较优。

    作者:林清;顾文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肿瘤患者使用康艾注射液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调查某院肿瘤化疗科康艾注射液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合理性。方法选取某院肿瘤化疗科2012年使用过康艾注射液的住院病历268例,对其使用康艾注射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艾注射液在肿瘤化疗科的使用存在疗程不足(100.0%)、联合用药不合理(2.9%)、溶媒品种选用不合理(2.1%)及超日剂量(1.3%)等现象。结论该院肿瘤化疗科在使用康艾注射液中存在不规范的表现,需要改进。

    作者:万正兰;卓飞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硝唑与甲硝唑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奥硝唑组和甲硝唑组。奥硝唑组患者采用奥硝唑治疗,甲硝唑组患者则采用甲硝唑治疗,分别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硝唑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硝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奥硝唑组发生胃肠道反应6例,头晕2例,皮疹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甲硝唑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21例,头晕5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上,奥硝唑较甲硝唑疗效更为确切,治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王红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来本院进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的8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4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健康指导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显著,进一步促进了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与标准化,在减少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与健康指导合格率。

    作者:谢敏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