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珊珊;江小华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0年1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3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4年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术后2年和术后4年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方法整体优于单纯外剥内扎术,在术后并发症和远期术后复发率上显著低于单纯外剥内扎术。
作者:熊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不良反应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61岁者所占比例高,为32.4%,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左氧氟沙星所占比例高,其次为环丙沙星、加替沙星;静脉注射给药例数比口服给药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应进一步加深对氟喹诺酮类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合理用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吴琼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2年收治的30例外伤性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病患者,分析患者的诊断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结果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30例患者中有3例进行保守治疗,其余26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1例在治疗中死亡。接受治疗的2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病患者治疗预后的情况比较良好,患者一旦确诊,必须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避免出现病情恶化,早期诊断和手术是对患者成功治疗的关键。
作者:沈雄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血液透析低血压( ID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发生率可达到20%~30%。低血压不仅会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进一步的损害,而且会导致其他器官的缺血性伤害及病变。本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减少和避免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为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刘雪芹;邵海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血栓形成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NIHSS)程度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18.8±7.6)分,观察组(19.1±7.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10.4±3.2)分,观察组(6.2±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76.7%(23/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扎格雷应用于脑血栓形成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红兵;徐俊华;花红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2月-2012年2月于本院儿科就诊的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孟鲁斯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48/50)高于对照组的76%(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 FEV1)及 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孟鲁斯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显著。
作者:欧阳春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大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8例。试验组患者采用HCG大剂量治疗,首次注射10000U,之后每周2次,每次5000U。对照组患者首次HCG注射量为2000U,之后隔天一次,每次2000U。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将正常早孕妇女的血清β-HCG、孕酮( P)以及雌二醇( E2)值作为正常标准。结果对照组成功率为61.1%,低于试验组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β-HCG、P、E2均升高,且试验组β-HCG、P、E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HCG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玉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分析户外重症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62例户外重症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62例户外重症创伤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抢救成功率为96.8%(60/62)。结论户外重症创伤患者病情比较危急,为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率,护理人员要严格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加强患者现场救护以及中途的监护和运送。
作者:唐素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干预方法和干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1月本院行慢性胃溃疡治疗的8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为总有效率为80.00%(32/40),复发率为25.00%(10/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43/44),复发率为4.55%(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3例患者胃穿孔,4例患者胃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1例患者胃出血,1例患者胃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行整体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月经过少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0月本院治疗的86例月经过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47%(26/43),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0.70%(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月经过少的患者治本是关键,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好,不易反复,安全有效。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医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在积极对症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疗效影响。结果试验组血压下降率、并发症发生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合理、有效、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可起到积极、显著的影响,因此,社区医护人员在治疗高血患者的同时,应该加强重视对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以便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而促进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华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有效抢救和护理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患者的科学方法,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患者18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94例。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急诊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临床抢救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顺利;王光燕;莫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症状、病理特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鼻塞20例,有带血样鼻涕8例,鼻腔异味11例,灰褐色颗粒样鼻异物7例,头痛22例,鼻中隔偏曲10例,鼻内积脓22例,多发性鼻息肉7例,发病位置单侧上颌窦50例,双侧上颌窦6例,CT检查不均匀密度增高47例,均匀密度增高9例,存在金属样异物影30例,存在点状钙化斑19例,其中曲霉菌32例,未确定真菌种类24例,存在较多浆细胞浸润42例,较多嗜酸性粒细胞7例,毛细血管增生55例,腺体增生30例,纤维组织增生7例。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经术后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主要是患者存在干酪样、肉芽肿样、灰黑色团块状病变组织,在内镜下观察可见鼻窦黏膜水肿、增生,多为单窦发病,病理检查多为曲霉菌感染,黏膜存在非特异性炎性改变,经内镜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赵建辉;莫云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94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透析过程中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10/47),低于对照组的46.8%(2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过程中出血发生率为4.3%(2/47),低于对照组的19.1%(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能够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能够有效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出血,有利于患者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彭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夫西地酸钠和头孢克肟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24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夫西地酸钠组及头孢克肟组,每组120例。夫西地酸钠组患儿采用夫西地酸钠治疗,而头孢克肟组患儿则采用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均治疗1~2个疗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夫西地酸钠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8.33%(118/120),高于头孢克肟组的87.50%(10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夫西地酸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相比于头孢克肟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 TCD )超声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4例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TCD对患者脑内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检查,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本院正常体检的44例偏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TCD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大脑的中动脉、前动脉与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速度较快,且存在明显的后循环,血流异常变化非常突出。
作者:李雪峰;王清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在听力检查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单纯接受临床常规听力检查;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听力检查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病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听力检查共计用时和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主动接受并配合检查的人数多于对照组;检查期间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在听力检查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建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人工流产潜在的各种危险以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人工流产的25例孕妇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孕妇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孕妇均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术后1例孕妇存在残留,行清宫术后,恢复正常。手术进行过程中3例孕妇存在大量出血现象,经对症治疗后,孕妇病情获得改善,终均康复出院。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具有一定的流产难度,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及早使孕妇确诊能够为临床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在B超引导下对孕妇进行人工流产术,能够降低漏吸以及子宫穿孔的发生率。
作者:黄淑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89.66%)高于对照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黏度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血液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胡亦蓉;刘毅;漆伟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BioCycive公司和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实施了一项临床前研究评价BC-001的活性,这种环二硫二酮哌嗪的新型二聚物针对的是多向性协同激动剂p300,可抑制HIF-1α,拟用于治疗癌症。A549细胞中,BC-001可高效下调多种缺氧诱导基因的表达。BC-001减少了各系癌细胞的生长,EC50值在纳摩尔范围内。乳腺癌和肾细胞癌模型BC-001(1mg/kg)与对照剂相比抑制了肿瘤生长。以BC-001(1mg/kg)治疗45d,未对小鼠产生急性毒性。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