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偏头痛性脑梗死的诊断研究

李雪峰;王清芳

关键词:偏头痛, 脑梗死, 经颅彩色多普勒, 血流速度
摘要:目的:研究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 TCD )超声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4例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TCD对患者脑内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检查,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本院正常体检的44例偏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TCD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大脑的中动脉、前动脉与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速度较快,且存在明显的后循环,血流异常变化非常突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徐秋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探讨及社区预防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同时采取有效的社区预防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354例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共39例患者罹患高血压,将3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观察组20例。统计和分析高血压发生率,同时对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采取有效的社区预防对策,观察和分析防治效果。结果年龄较长、高血压家族史、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喝酒、吸烟以及较高BMI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不同性别人群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定时定量服药、遵医、合理饮食、生活方式良好、适量运动以及良好疾病知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和掌握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够使患者病情获得有效改善和优化。

    作者:安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中青年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对中青年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及健康宣教探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科择期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宣传教育,以消除患者对手术及术后生活的心理负担和顾虑。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术前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收缩压差值和心率差值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中青年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能有效地提高手术效果及成功率,是改善中青年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艳丽;贾洪娟;周文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血栓形成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NIHSS)程度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18.8±7.6)分,观察组(19.1±7.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10.4±3.2)分,观察组(6.2±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76.7%(23/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扎格雷应用于脑血栓形成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红兵;徐俊华;花红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梯瓦帕金森药物雷沙吉兰片新适应证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梯瓦(Teva)6月9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扩大雷沙吉兰片(Azilect)的适应证,从单药疗法及左旋多巴(LD)辅助药物,扩大为多巴胺激动剂( DAs)的辅助药物。新适应证表明,Azilect可单独用药或与其他帕金森症( PD)药物组合用药。此次批准,也加强了Azilect对横跨所有阶段PD群体治疗益处方面不断增长的临床证据。Azilect扩展标签的批准,是基于梯瓦提交的一份补充新药申请( sNDA),该sNDA由ANDANTE研究的数据支持。ANADANTE研究在接受DAs单药疗法的PD患者中开展,数据表明,与安慰剂相比,Azilect显著改善了PD评定量表总得分( UPDRS),为患者提供了临床治疗益处,同时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口服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血脂、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TG、TC、HDL-C及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耀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治疗的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94.7%)高于对照组患儿(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在提高患儿满意度的同时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

    作者:赵俊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对妊娠早期妇女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行药物流产的孕49d~3个月妇女1024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流产方法,具体为首先每日晨口服米非司酮,75mg/次,连续服用3d;末次服药24h后于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600μg,并注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随访并记录流产效果。结果1024例妊娠妇女中,完全流产955例(93.3%),不全流产55例(5.4%),流产失败14例(1.4%),药物流产后发生感染16例(1.6%)。1024例妊娠妇女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702例(68.6%),其中服用米非司酮后出现不良反应689例(67.3%),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均自行缓解;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出现不良反应13例(1.3%),主要表现为手心发痒、面部潮红,用药1h后自行缓解。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安全有效,应用方便。

    作者:唐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有效抢救和护理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患者的科学方法,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患者18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94例。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急诊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临床抢救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顺利;王光燕;莫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性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施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 )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VAS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9月32例确诊为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对照组行葡萄糖联合乳酸环丙沙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5d后,观察组环丙沙星的小抑菌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小抑菌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门诊收治的14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对照组72例。上述患儿在肺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治疗过程中配合适当的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肺炎患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过程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施彩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西咪替丁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4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试验组给予西咪替丁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病程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咪替丁可有效减少秋季腹泻患儿的腹泻次数、大便性状,并且可显著缩短疾病疗程,表明西咪替丁治疗患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半夏泻心汤联合逍遥散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本院门诊或病房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的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治疗组口服逍遥散和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1剂/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逍遥散和半夏泻心汤加减可有效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曹靖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弹性绷带配合松动坍塌试验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弹性绷带配合松动坍塌试验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本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初次发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性给予松动坍塌试验的手法治疗,配合使用AQ踝足弹性绷带,通过8字形固定,弹性回缩牵引,使内翻、下垂足回至功能位进行行走训练。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分别对功能性步行量表( FAC)、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FMA)、10m步行测量步长、步速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FAC评分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FMA下肢评分均提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步速、跨步长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步速、跨步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步速、跨步长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绷带配合松动坍塌试验手法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

    作者:戴文娟;邵银进;林茂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择期手术分娩的产妇1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的基础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和护理质量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质量在基础护理质量方面,包括针对性护理质量、术前准备工作质量、术后工作质量、整体护理程序衔接质量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顾海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寒湿型RA患者176例,通过抽签法将RA患者分为B1组(88例)、B2组(88例)。B2组采用布洛芬缓释片治疗;B1组采用散寒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B1组总有效率(92.0%)高于B2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寒湿型RA患者,采用散寒通络汤治疗,终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在祛风湿以及消肿通痹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效用,成功凸显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

    作者:占少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中小剂量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单胎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手术产妇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结果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新生儿分娩后1、5min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产妇牵拉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麻醉后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可有效地减少牵拉痛和寒战的发生率。

    作者:韩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观察组在一般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对照组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 Hp)转阴率、止血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率、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用于临床胃溃疡合并出血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黄君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0年1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3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4年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术后2年和术后4年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方法整体优于单纯外剥内扎术,在术后并发症和远期术后复发率上显著低于单纯外剥内扎术。

    作者:熊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