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影响

华娟

关键词:高血压, 护理,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医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在积极对症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疗效影响。结果试验组血压下降率、并发症发生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合理、有效、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可起到积极、显著的影响,因此,社区医护人员在治疗高血患者的同时,应该加强重视对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以便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而促进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有效抢救和护理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患者的科学方法,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患者18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94例。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急诊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临床抢救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顺利;王光燕;莫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精细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出血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94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透析过程中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10/47),低于对照组的46.8%(2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过程中出血发生率为4.3%(2/47),低于对照组的19.1%(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能够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能够有效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出血,有利于患者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彭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患之一,易受心理、精神等因素影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避孕药治疗,取效虽然快捷,但易产生消化道溃疡、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且疗效难以持久。中医药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此外,经期预防保健对疾病的治疗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沈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偏头痛性脑梗死的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 TCD )超声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4例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TCD对患者脑内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检查,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本院正常体检的44例偏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TCD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大脑的中动脉、前动脉与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速度较快,且存在明显的后循环,血流异常变化非常突出。

    作者:李雪峰;王清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药坐浴方联合一次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中药坐浴方联合一次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一次根治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坐浴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20/21),高于对照组的76.2%(1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中药坐浴方联合一次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乔海元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及护理效果评定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运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等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安全用药护理。患者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分别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自觉用药、血糖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死亡人数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血糖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吕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学术版稿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创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本刊由河北省科技协会主管,河北省科技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 -3296,CN 13 -1389/ R;国内邮发代号:18 -115。本刊宗旨:开展临床用药学术研究,探讨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传播与交流药物合理应用学术信息,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科研与学术工作的开展,介绍国外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信息,提供专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学术平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急救户外重症创伤患者的护理心得

    目的:探究分析户外重症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62例户外重症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62例户外重症创伤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抢救成功率为96.8%(60/62)。结论户外重症创伤患者病情比较危急,为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率,护理人员要严格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加强患者现场救护以及中途的监护和运送。

    作者:唐素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临床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方法,从而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孕妇164例,随机将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采用依沙吖啶引产。比较两组孕妇实施不同药物引产后的引产效果以及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结果观察组引产有效率为97.56%(80/82),高于对照组的86.59%(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和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瘢痕子宫中期孕妇实施引产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是临床针对瘢痕子宫中期孕妇实施引产的可靠选择。

    作者:李驰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安全强化护理药品管理的临床作用评估

    目的:观察及评估安全强化护理药品管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2月本院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组)30名和观察组(安全强化干预组)30名,将两组人员干预前后的药品管理知识掌握程度与不良情况发生率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药品管理知识掌握程度好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安全强化护理药品管理的临床作用较好,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控制不良用药情况的发生,有助于提升护理药品管理质量。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检查听力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在听力检查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单纯接受临床常规听力检查;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听力检查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病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听力检查共计用时和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主动接受并配合检查的人数多于对照组;检查期间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在听力检查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建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卫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envatinibⅢ期甲状腺癌研究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

    卫材(Eisai)近日公布了实验性抗癌药物lenvatinib(E7080)Ⅲ期SELECT研究的数据。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研究,调查了口服lenvatinib(24mg)治疗放射性碘131抵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RR-DTC)的疗效,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缓解率( ORR)、总生存期( OS)和安全性。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止吐药应用时间对镇痛泵使用患者止吐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止吐药物应用时间对镇痛泵使用患者的止吐效果,为临床预防镇痛泵患者恶心呕吐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1月本院60例镇痛泵使用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昂丹司琼止吐,术前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给予昂丹司琼,术后组患者在连接镇痛泵前给予昂丹司琼,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疼痛感、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在术后4h、12h、48h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术后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术后组患者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镇痛泵使用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镇痛泵连接前给予止吐药物的效果更好,能够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前提下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恶心呕吐感受。

    作者:郭敏;伍元川;姚爱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效液相色谱图法测定精制冠心片中芍药苷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精制冠心片中芍药苷和丹参酮ⅡA含量行高效液相色谱图( HPLC)法同时测定效果。方法选取精制10份冠心片样品,应用HPLC法行样品测定,分析精制冠心片芍药苷和丹参酮ⅡA含量情况。结果芍药苷线性范围12.5~125.2μg/ml与浓度关系良好( r=0.998),丹参酮ⅡA 线性范围2.67~26.7μg/ml与浓度关系良好( r=0.999)。且丹参酮ⅡA和芍药苷的面积相关积分值RSD是1.01%和0.57%;面积的积分RSD是2.11%和1.07%。同时丹参酮ⅡA与芍药苷平均值0.687mg/g和3.42mg/g,RSD值是1.58%和1.14%;平均回收率为100.2%和100.1%,其中RSD值为1.8%和2.4%。结论 HPLC法应用精制冠心片芍药苷和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准确简便,且重复性比较好。

    作者:侯明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给予不同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靖彩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急救药品与器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当前医院急救药品、急救器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对本院急救药品、器材的使用记录,并统计医护人员的反馈意见,分析当前医院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内用、外用药品分区不明显,急救药品未定点放置,毒麻药品未经专柜加锁保管及药品标识不清,器械摆放不定点,氧气瓶、吸管等摆放不齐,护士使用抢救器械不熟练等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急救药品与器材管理问题,为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救物品的管理认识、加强质量控制、加强法制教育和落实定期检查制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结论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在临床抢救和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危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临床常见的急救药品管理问题进行相应的管理至关重要。

    作者:谢红;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由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而就诊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行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和螺内酯治疗,治疗组应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心功能等级改变、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8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安全,具有在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李海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住的血液透析患者108例进行分组研究,其中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别为45例、63例,对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每周透析时长、透析器械使用频率、实验室指标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每周透析时长、透析器械使用频数、血肌酐、清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尿素清除指数与感染有关联,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提高血液透析规范化、系统化管理标准,降低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文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美托洛尔与地尔硫艹卓治疗心肌反复梗死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与地尔硫卓艹治疗心肌反复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3例心肌反复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和对照组(31例,使用地尔硫卓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24h疼痛症状缓解率为53.13%(17/32),对照组为19.35%(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内病死率、疼痛再发率、心力衰竭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心肌反复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张永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