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观察

马亭亭

关键词:责任制整体化护理, 风湿性关节炎, 人工全膝关节
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整体化护理。观察记录2组的患者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药物,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也可用于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

    作者:赵芳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择期开胸手术患者120例,ASA 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 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 组)各60例,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切皮后5min(T2),A 组 HR、mAP 均显著升高,且呈上升趋势,而 B 组 HR、mAP 均稳定于基础水平,未见明显改变或略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毕清醒后躁动例数 A 组44例(73.3%),B 组10例(16.7%),B 组少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用于开胸手术,对减少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减轻心脏的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志强;肖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与成效

    2010年卫生部在南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优质护理示范化工程,目的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了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本院在2011年9月开始准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化工程”活动,将肿瘤科定为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2011年11月1日正式启动。此项活动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护士们的热情投入,获得患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在此基础上2012年9月1日在中风科启动了第二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作为二级医院,护理部结合实际情况,在临床护理模式、护理管理方法、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好的成效。

    作者:王晓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的原因探讨

    前列腺增生是危害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前列腺电切以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可分次重复电切的优点,使之成为目前公认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方法[1]。然而,前列腺电切后出现再次尿潴留,严重困惑着医师及患者,对进行前列腺电切术后再次出现尿潴留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原因,探讨可能的预防治疗措施,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对我院住院或出院后有完整随访记录的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4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原因及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彬;赵军山;杨丽芳;权永志;高翠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临床路径理念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地为急诊科护理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2月实习护生80名,随机分为路径带教组和传统带教组各40名,实习时间均为8周。传统带教组采用传统“传帮带”的教学方法,路径带教组按照临床路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前2d,对2组护生急诊护理实践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并对护生实践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路径带教组理论基础、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方面成绩均明显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路径带教组教学质量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的传统带教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路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将这种管理理念引入到急诊科护理实践教学中,使教学目标、带教方法具体化,有利于教学管理者控制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聪辉;王艳霞;崔占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2组均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服药14d 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占肖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产后会阴血肿1例

    患者,女,28岁,孕2产0。主因孕10月,规律腹痛2h,于2013年6月17日22:17入院。末次月经2012年9月10日,预产期2013年6月17日。产科情况:宫高35cm,腹围100cm,胎心142次/ min,已入盆,S -1,肛查:宫颈软,已消失,宫口开大3cm,胎膜未破。急查血常规 HGB 99g/ L,血凝四项均在正常范围内。诊断:(1)孕2产0,宫内孕40周头位临产;(2)贫血(轻度)。于00:08侧切分娩1活女婴,体质量3800g,产程进展顺利,子宫收缩好,出血少。于产后2h,患者自诉便意感。行阴道检查,阴道侧切口无出血,宫颈完整无出血,位于阴道右侧壁触及一大小约8cm ×6cm 血肿,测血压100/70mm Hg,急查血常规90g/ L。在输液、准备输血的条件下清除血肿。

    作者:周娅;谢佳;贾晓娟;刘立卫;杜春园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痰热清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损伤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痰热清对胸部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后对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医院放射治疗科住院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痰热清辅助常规放射治疗)32例与对照组(常规放射治疗)32例,对2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32例患者中有发生放射性肺炎现象8例,占25.00%;治疗组32例患者中发生放射性肺炎现象3例,占9.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痰热清能够有效的使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得到降低,无过敏现象和不良反应,对胸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对患者的治疗后生存质量进行了改善。

    作者:胡寒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矿区女工妇科体检结果分析及健康教育

    目的:了解矿区女工疾病发展状况及问题所在,以便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医院体检的女工1230名进行体检结果分析。结果妇科病中宫颈糜烂发病率高。760名(61.79%)认为有必要每年体检1次,但只有201名(16.34%)在去年做过妇科体检;538名(43.74%)女工认同每年应有一次妇科体检而未行动,490名(39.84%)女工认为没必要每年1次妇科体检。结论为保障矿区女工健康,每年1次妇科体检是十分必要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原则,防止妇科恶性病发生发展,提高矿区女工身心健康。

    作者:田新;王静;陈玉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艾灸在产科母乳喂养中的临床应用

    产妇由于产后体力消耗大,伤口疼痛及产妇认识不够,自认为乳汁少未及时哺乳等原因,使乳汁分泌减少,易造成产后泌乳不畅,乳汁淤积,易对以后母乳喂养造成影响。我院2012年1~7月通过实施用艾条灸乳房,从而改善了乳房的血液循环,有效促进了乳汁的分泌,预防了乳房疾病的发生,保证了产后1~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敬;孙燕;张媛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前梅毒检测应用普遍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是梅毒血清血检查,而其中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为 TP-ELISA 法及RPR,本文就这2种检测方法对梅毒的判定作用和如何提高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李月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贝伐单抗可提高 HER2阳性乳腺癌的 pCR 率

    以曲妥珠单抗(T)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对 HER2阳性乳腺癌(HER2+ BC)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可达50%,从而允许进行频繁的保守手术。临床前数据和临床数据支持贝伐单抗(B)和 T 协同联合治疗。2014年 ASCO 大会上的乳腺癌口头报告中,有一项 AVATAXHERⅡ期试验(EUDRACT 2009-013410-26)评估了 T +多西他赛(D)新辅助治疗中添加贝伐单抗(B)是否能改善实现病理学完全缓解可能性较低的肿瘤的病理学完全缓解率。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美学在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社会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身体和精神的全面护理,以满足患者的要求。其中美学在护理工作中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不可忽略的。我院从开展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来,深感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社会所认可。把美学应用到护理工作中,能使患者心情愉快,让患者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治疗的佳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美学和护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用护理来提高美学,用美学理论来指导工作。下面是我院自开展美学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郝会娈;赵金荣;李金凤;周爱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给予莫沙必利片,复方阿嗪米特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莫沙必利及复方阿嗪米特。分别于2周、4周、8周末记录临床症状观察结果,对比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在2周、4周、8周时总有效率分别达80.3%、95.8%、97.2%,明显高于对照组24.6%、78.9%、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消化不良疗效好,起效快。

    作者:靳淑黎;李丽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体会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传统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但创伤性大。近年来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已有取代外科手术的趋势,成为肝血管瘤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我科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对56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丽艳;潘晓琳;朱伟;王婷婷;左芳;刘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血栓通注射液改善肺心病高凝状态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成药血栓通注射液可改善肺心病高凝状态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肺心病住院患者58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肺心病治疗,疗程中均不使用其他的影响纤溶凝血的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血栓通注射液(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经血栓通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 ﹤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 ﹥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以明确改善肺心病的血液高凝状态,作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宋利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疗效。方法将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ml 加入丹红注射液40ml 静脉输注,1次/ d;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ml 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 静脉输注,1次/ d。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同时给予稳心颗粒口服,稳心颗粒9g,3次/ d,温水冲服。2组均以14d 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0%和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24h 动态心电图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 P ﹤0.01)。治疗组24h 动态心电图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 P ﹤0.01)。结论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理之一是瘀血阻滞,因此活血化瘀能够治疗冠心病,丹红注射液中的成份丹参、红花是对治疗冠心病有明显疗效。稳心颗粒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纯中药制剂,其成份中缬草酮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因此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可以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

    作者:张宁;姚铁柱;孔雁;郑金秀;冯和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晚会制度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2010年初以来全国各级医院先后贯彻国家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安排与部署,积极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活动,旨在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真正“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从而提升患者和社会的满意度[1]。但是,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医院原有编制配制的护士数量远远满足不了临床工作的需要,为了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缓解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各医院均出现了急剧扩大招聘护士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问题。但由于新招聘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对专科知识、专科技能、专科护理常规等掌握不够,不能应用专科知识去观察病情,不能对患者实施较全面的健康教育,使得新上岗护士面临很大压力。面对新的主题和目标要求,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管理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针对新上岗护士的特点,消化二科自2010年5月通过召开晚会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每天的工作汇总,对自己分管的患者进行病历汇报,吸取经验教训,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专科知识、专业技能、沟通技巧以及临床经验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来艳辉;胡雅萍;王俊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四联疗法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联用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根除幽门螺杆菌( Hp)治疗中 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00例 Hp 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服药第3、10天分别调查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4 C-尿素呼气试验,了解 Hp 根除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Hp 根除率分别为92.0%和9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传统四联疗法联用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 Hp 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用四联疗法显著降低,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庆玲;何俊;陈忠华;刘雪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心血管系统畸形,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主要与妊娠期胎儿周围环境、遗传及其他因素有关,如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发病率较高,发生可能与缺氧有关。有些先心病有性别倾向性。症状主要有心力衰竭、紫绀、蹲踞、杵状指(趾)、肺动脉高压、发育障碍,晕厥、胸痛等。其中60%于﹤1岁死亡。它是危害儿童身体和心理发育、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预期寿命的重要疾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是指在 X 线的指导下,通过体外操作各种导管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介入器械不断改进,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介入室护士通过总结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探讨介入治疗中护理的内容及作用。

    作者:崔陵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