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菡;黄宁结;吴瑞明;钟嵘;沈浩霖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2组均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服药14d 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占肖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按照 wHO 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现就药物不良反应的用药点评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15岁,因发热,头痛,身体不适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9.1℃,伴头痛,咽部充血,脉搏105次,血压90/60mm Hg。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5.1×109/ L,分类:淋巴0.08,中性0.82,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既往无过敏史。给予药物静脉滴注,在后一组液体滴至3/4时,患者出现寒战,呼吸急促,脉率加快,考虑可能药物过敏,停止点滴,立即肌内注射异丙嗪注射液25mg,约10min 后患者症状缓解,继续观察1h 体征恢复平稳后离院。
作者:李黎;赵跃恒;魏艳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以曲妥珠单抗(T)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对 HER2阳性乳腺癌(HER2+ BC)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可达50%,从而允许进行频繁的保守手术。临床前数据和临床数据支持贝伐单抗(B)和 T 协同联合治疗。2014年 ASCO 大会上的乳腺癌口头报告中,有一项 AVATAXHERⅡ期试验(EUDRACT 2009-013410-26)评估了 T +多西他赛(D)新辅助治疗中添加贝伐单抗(B)是否能改善实现病理学完全缓解可能性较低的肿瘤的病理学完全缓解率。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牙周炎是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破坏性疾病。牙周炎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主要通过:(1)牙周致病菌及其产物的直接破坏;(2)过度的宿主反应造成的间接破坏。在宿主的反应过程中,一系列的炎性介质,特别是细胞因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卫剑;彭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规范的操作技术和独立工作能力是临床检验工作中重要的两个方面。面对来自学校、教师及学生3方面的种种现状,如何更快更完美地推进检验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技能型人才质量显得尤为迫切。如何设计基础实验与综合性试验,如何把开放实验室与联系临床紧密结合,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等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解决的。其中特别是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重要。
作者:郜乐乐;姚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肺动静脉瘘(PAVF)又称为肺动静脉畸形(PAVm),是一种少见的血管畸形,近日我院呼吸内科收住1例肺动静脉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报告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患者,女,65岁,主因反复咳嗽、咯痰、喘息5年,加重1月住院。患者有反复咳嗽、咯痰、喘息5年,每年冬春季受凉后好发,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曾在当地医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月前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再发。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否认反复鼻出血、咯血史。家族史无特殊记载。查体:全身未见出血点、皮疹,口唇发绀,右肺闻及少量哮鸣音,心腹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主肺动脉增宽,三尖瓣左心功能正常。肺功能:轻度通气功能减损,轻度阻塞性通气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血气分析:pH 值7.398,PO250.3mm Hg,PCO239.5mm Hg。X 线胸片:(1)右肺上野见片状渗出影;(2)左肺门近肺门区及左肺下野见高密度结节影;(3)主动脉结缩小,肺动脉结增大。肺 CT:(1)双肺间质性改变、肺气肿;(2)双肺陈旧性结核;(3)左肺上叶动静脉畸形可能。肺增强 CT(见附图1)及 CTA(见附图2):见左上肺2条状影和结界影由肺门发出,迂曲走形,与近左上胸壁2小结节相连,增强后见条状影及结节影呈血管样强化,分别与肺门的血管相连。诊断肺动静脉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因患者高龄、肺动静脉瘘较小、分流量少,未做特殊治疗,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予抗感染、吸氧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
作者:成永晖;王丽;陈继红;许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功效。方法对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对2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进行测定,测定分2次进行,治疗前、治疗后时间为7d。结果采取常规治疗后,2组患者的 ALT、AST、GGT 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和 P ﹤0.01);治疗组 ALT、AST、GGT 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张咏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测定小于胎龄儿体内生长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瘦素水平,并分析其在生长追赶现象中的作用。方法将156例新生儿分为适于胎龄儿组与小于胎龄儿组,小于胎龄儿组根据有无生长追赶现象的出现又分为有追赶现象组和无追赶现象组。比较其发育指标及生长调节因子水平。结果小于胎龄儿组的发育指标、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均小于适于胎龄组,生长素水平显著高于适于胎龄组。适于胎龄组的体质量标准得分、身高标准得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瘦素水平均高于有追赶现象组与无追赶现象组,生长素水平低于有追赶现象组与无追赶现象组。生长素与体质量标准得分呈负相关,与身高标准得分无相关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瘦素水平与体质量标准得分、身高标准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小于胎龄儿在出生后存在生长素高水平,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低水平的状态,3种因子在胎儿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黄瑞如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出现心、脑、肺血管并发症甚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1]。OSAHS 成人发病率高达4%[2],但目前大多数医务人员对该病严重性、普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现将我院6例OSAHS 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婷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技术在卵巢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4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开腹卵巢囊肿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应用术后镇痛泵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肠道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泵应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 P ﹤0.01)。结论腹腔镜下实施卵巢囊肿切除术安全可行,患者痛苦小,机体康复快。
作者:樊艳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三黄汤加芒硝纱布湿敷引流对促进四肢骨折外固定术后感染针道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骨科住院行四肢骨折外固定手术且术后发生针道感染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外科换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观察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针道感染控愈合平均时间为9.4±5.2d,优于对照组的16.2±7.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能够促进四肢骨折外固定术后感染针道的愈合,缩短感染针道的愈合时间。
作者:李欣;杨丽芳;赵军山;权永志;常建伟;高翠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时间治疗学原则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2013年6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经住院治疗缓解期出院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观察组患者遵循时间治疗学原则,由社区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并督促用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服药依从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对照组依从率好为52.0%,依从率差为48.0%;观察组依从率好为90.0%,依从率差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指导服药前显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指导服药后显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压控制程度与服药依从性成正相关。结论应用时间治疗学原则,将高血压发生的节律与降压药物的效应相结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就可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宋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医院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方法(1)应用计算机医嘱管理系统对近5年肛肠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抗生素类别、品种、使用人次及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2)随机抽取住院长期医嘱500份,对抗生素的使用类别、品种、使用率、用药频度、围术期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近5年医院肛肠外科围手术期共应用抗生素9类32种,抗生素使用率为100%,应用例次和使用频度以喹诺酮类居首,其次为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硝咪唑类;围术期预防用药率为24.27%,以单一用药为主;抽样分析不合理用药比例为3.40%,主要表现在用药量大、疗程过长。结论该院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尚属合理,但需加强监管和改进。
作者:文建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浮线引流加挂线治疗高位深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高位深部脓肿患者40例,采用浮线引流加挂线治疗。结果40例患者中2例术后形成肛瘘,其中1例再次手术后痊愈,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治愈率95%。结论浮现引流加挂线治疗高位深部脓肿安全且有效,后遗症少。
作者:王慧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横切口经腹疝囊口旷置于腹腔外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小儿斜疝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经腹疝囊口旷置于腹腔外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经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斜疝采用横切口经腹疝囊口旷置于腹腔外手术治疗不仅效果显著,且切口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冯新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罂粟碱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中的疗效观察,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初期开放率及远期成熟率。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3年9月医院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CKD5期)的患者29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8例。治疗组予盐酸罂粟碱局部注射,术后予盐酸罂粟碱肌内注射,并于术后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对照组仅术中予温0.9%氯化钠溶液局部注射。2组术后均予双密达莫口服并予丹参注射液静点。结果296例手术成功273例,总内瘘初期开放率92.2%。其中治疗组142例,初期开放率95.8%;对照组131例,初期开放率8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初次手术成功的273例患者随访3个月,258例达到内瘘成熟,总成熟率94.5%。其中治疗组140例,成熟率98.6%;对照组118例,成熟率9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罂粟碱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能有效地缓解血管痉挛,预防血栓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内瘘初期放开率及远期成熟率。
作者:鲁华;郭更新;刘爱翔;张萍;夏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传统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但创伤性大。近年来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已有取代外科手术的趋势,成为肝血管瘤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我科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对56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丽艳;潘晓琳;朱伟;王婷婷;左芳;刘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的减少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者数每年以75万人的速度上升。其中,糖尿病患者中90%为2型糖尿病[1]。并且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危害人类的第3大疾病。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至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3.88亿[2]。现阶段对糖尿病的治疗措施是综合性的。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其目的是控制血糖,消除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然而,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的只占极少数的比例,时间也很短,只是病情严重或者出现并发症时才住院。患者平时处在复杂的社会中,能否把这些治疗落到实处,这就给患者及医务人员提出了一个难题。我科从2008年开展了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已经5年了,从目前情况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现报道如下。
作者:覃贵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协会(AACE)和美国内分泌学会(ACE)联合发布一份新的工作小组共识声明,列出了对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推荐。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社会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身体和精神的全面护理,以满足患者的要求。其中美学在护理工作中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不可忽略的。我院从开展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来,深感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社会所认可。把美学应用到护理工作中,能使患者心情愉快,让患者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治疗的佳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美学和护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用护理来提高美学,用美学理论来指导工作。下面是我院自开展美学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郝会娈;赵金荣;李金凤;周爱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