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105和CD34染色在胃癌组织新生血管检测中的差异及其意义

张晓暾;于建宪;陈桦;黄维清;纪萍;卫红军

关键词:CD105, CD34, 膜蛋白质类, 胃肿瘤,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摘要:①目的比较以CD105和CD34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在胃癌新生血管研究中的差异,并分析其意义.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对55例新鲜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进行CD34和CD105染色.并比较其肿瘤的微血管密度(IMD).③结果CD105染色极易将胃癌组织切片中的新生血管与非新生血管区分开来;而CD34染色切片中非新生血管亦有着色.以CD34为内皮细胞标记物计得的肿瘤内IMD值显著高于CD105组(t=12.08,P<0.001);以CD34计数肿瘤远处转移组IMD值与无肿瘤转移组无明显差异(t=0.59,P>0.05);而以CD105计数所得肿瘤远处转移组IMD值高于无远处转移组(t=2.58,P<0.05).④结论CD105是一种较CD34更好的肿瘤性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适用于肿瘤新生血管的研究.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沙利铂所致发热的护理(附1例报告)

    临床资料病人,女,60岁.因上腹部不适10月,胃癌术后8月,5周期化疗后1月入院.术后病理为胃低分化黏液腺癌(T3N2M0).查体:T 36℃,P 76 min-1,R 19 min-1,BP 14.7/9.3kPa,KPS评分90分.神志清,精神佳,听诊心肺(一),上腹见一10 cm纵行切口,愈合好,无皮下结节,肝脾无肿大及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作者:朱华;陈伟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肺癌组织中CD105与Nestin的表达

    ①目的以CD105为新生血管标记物,研究及特异性识别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②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检测45例新鲜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CD105、Nestin、α-SM-actin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105与Nestin表达的差异.③结果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CD105、Nestin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t=20.70、54.80,P<0.001);肺癌组织中CD105和Nestin表达强度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t=3.08,P<0.01),前者的表达高于后者;肺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t=2.871、3.730,P<0.05),Nestin的表达强度与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α-SM-actin主要表达于陷于肿瘤组织内及癌旁组织中的原有成熟血管的管壁,而在肿瘤的新生血管区少有阳性表达.④结论CD105可作为新生血管的标记物用于抗肿瘤血管形成的研究和治疗;Nestin临床应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新生血管内皮标记物与α-SM-actin的免疫组化双标染色可更为直观地显示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

    作者:尹志伊;于建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卒中的二级预防及循证医学结果

    卒中的二级预防是指有过一次急性卒中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等,防止再次发生卒中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证明,重视二级预防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减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和再发卒中的惟一有效方法.现就卒中的可干预因素、二级预防的循证医学结果及建议治疗方案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秦广平;李江;张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乳癌组织CD105表达及其与ER、PR和PCNA的关系

    ①目的采用小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E9(Mab E9)检测了乳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IMD),以探讨乳癌组织中IMD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之间的关系.②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癌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中CD105、ER、PR、PCNA的表达.③结果以CD105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计得的乳癌组织IMD与良性乳腺病变、癌旁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显著(F=57.19,P<0.01).④结论乳癌组织微血管数目明显超过良性病变及癌旁组织;乳癌癌细胞在增殖活跃时,其组织内的IMD亦增高.

    作者:王海燕;黄维清;于建宪;陈桦;姜长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女性尿道憩室经阴道切除术的诊治体会

    尿道憩室是临床较常见的女性尿道疾病,由于部位隐蔽、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我院1991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12例,均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明明;张红妹;侯永民;张霞;相艾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预防

    ①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②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肝胆手术后胆漏病人的临床资料.③结果36例病人中14例行手术,22例行非手术治疗.其中2例死亡,1例失访,其余均治愈.④结论手术医师应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手术技能,掌握引起胆漏的各种原因.经过充分细致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处理,胆漏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张学功;李洪波;李志宏;刘为志;徐文君;郭见光;马荣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晚孕并阑尾脓肿1例

    病人,34岁,停经31周.因突然出现右侧腹部疼痛伴发热1 d入院.病人腹痛无明显诱因,初为持续性钝痛,以右侧腹部为著,逐渐加重,同时伴有发热,体温高达38.9℃.曾行超声检查拟诊为子宫肌瘤变性.体检:体温38.5℃,腹部膨胀,子宫底位于耻骨联合上28 cm,胎儿检查无明显异常,全腹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WBC11.1×109/L,中性粒细胞0.82.

    作者:孙咏梅;李美兰;马洪春;袁翠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D105、CD34及Ⅷ因子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①目的研究不同生理状态下子宫内膜新生血管中CD105、CD34、Ⅷ因子的表达.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以CD105、CD34、Ⅷ因子为标记物,对153例子宫切除术后的新鲜子宫内膜组织进行了微血管密度(MVD)的定量测定,分析了不同生理状态下子宫内膜中MVD的差异.③结果以CD105为标记物,增生期、分泌期、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MVD分别为24.375±5.143、32.163±8.608、31.095±6.025.增生期与分泌期子宫内膜,分泌期子宫内膜与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与增生期子宫内膜的MVD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5.302~25.435,P<0.01).慢性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萎缩的微血管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447,P<0.05).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中,CD105染色与Ⅷ因子、CD34染色计得的MVD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t=5.187~14.942,P<0.01).④结论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中的MVD有显著差异.如果抗肿瘤血管形成治疗进入临床应用阶段,选择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期状态时进行治疗,对女性肿瘤病人生殖周期的影响较小.

    作者:于建宪;常宏;纪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壳寡糖对骨折成骨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影响

    ①目的观察甲壳质衍生物壳寡糖对骨折愈合过程中成骨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影响.②方法健康新西兰兔40只,制备右桡骨中段3 mm骨缺损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壳寡糖.于术后9、17、30、42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骨折局部BMP蛋白的表达.③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的骨折愈合情况比对照组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术后9、17 d时,实验组骨折局部BM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t=15.579、28.817,P<0.01);实验组BMP高峰出现在术后17 d,而对照组出现在术后30 d.④结论壳寡糖能促进成骨细胞合成BMP,使BMP峰值提前,从而加速骨折愈合.

    作者:张伟;沈若武;王守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

    1999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应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同时辅以短期颌间固定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永海;王斌琪;徐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茶碱对哮喘病人外周血IL-4、IL-5及IgE合成的抑制作用

    ①目的观察茶碱对哮喘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合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抑制作用.②方法20例哮喘病人分为哮喘1组和2组,另选取外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哮喘1组和对照组外周血PBMC分别在含植物血细胞凝素(PHA)的培养基上培养;哮喘2组外周血PBMC在含PHA及氨茶碱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取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各组上清液中IL-4、IL-5、IgE含量.③结果哮喘1组外周血PBMC合成IL-4、IL-5及IgE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2.317~2.874,P<0.05).哮喘2组外周血PBMC合成IL-4、IL-5及IgE较哮喘1组显著下降(t=2.297~2.832,P<0.05).④结论茶碱具有抑制外周血PBMC合成IL-4、IL-5及IgE的作用.

    作者:时衍同;费立升;刘伟;时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yclin D1和CDK4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①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基因表达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②方法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4只和实验组32只,实验组再进一步分为缺血1.5 h再灌注2 h、6 h、12 h、1 d、2 d、3 d、7 d和14 d亚组,每组4只.应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颈内动脉插线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yclin D1 mRNA和CDK4 mRNA的表达.③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 h脑组织即开始出现凋亡神经细胞,并于1 d和2 d分别在皮质区和纹状体区达高峰.神经细胞Cyclin D1 mRNA和CDK4 mRNA的表达分别于再灌注2 h和6 h开始逐渐增强,并于12 h和1 d分别在皮质区和纹状体区达高峰,至再灌注14 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④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区、纹状体区对缺血更为敏感,Cyclin D1 mRNA和CDK4 mRNA表达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刘宏;郭云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己酮可可碱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肾的保护作用

    ①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时己酮可可碱(PTX)对大鼠肝、肾保护作用.②方法77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7只,胆总管结扎(BDL)组35只,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TX)组35只.BDL组与PTX组均作胆总管双重结扎复制梗阻性黄疸模型,两组大鼠随机各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7只.PTX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注射5 g/L PTX,每100 mg体质量1 Ml,每日1次,直至按计划处死大鼠当日.各小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1、4、7、10、14天处死,经股动脉采血测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TNF-α,将两组第14天处死大鼠的肝、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③结果术后第14天BDL组血清中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及PTX组(F=6.33,q=3.18、4.97,P<0.01).BDL组TNF-α与ALT的变化呈正相关(r=0.758,P<0.01),与Cr的变化呈正相关(r=0.502,P<0.05).PTX组TNF-α与ALT的变化呈正相关(r=0.835,P<0.01),与Cr的变化无相关性(r=0.098,P>0.05).光镜下检查:BDL组及PTX组均可见肝细胞坏死及增生,汇管区可见胆管扩张、胆汁淤积,肝坏死程度以BDL组为重.两组肾脏肾小球无明显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④结论梗阻性黄疸时TNF-α明显升高.注射PTX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大鼠的肾脏损伤无保护作用.

    作者:崔刚;杨光;刘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切口在四肢部分骨内固定钢板取出术中的应用

    四肢骨折多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骨折愈合后需将内固定钢板螺钉取出,特别是可在皮下扪及的内固定钢板螺钉.传统内固定物取出方法是在硬脊膜外麻醉下或臂丛麻醉下,取原手术切口,逐层进入钢板部位取出内固定钢板及螺钉.2000~2004年,我院对55例四肢骨折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的病人,采用小切口取出钢板及螺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宏;郭道瑞;刘敏兰;袁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①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②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包埋标本PTEN蛋白的表达.③结果肺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6.5%,癌旁肺组织为9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3.61,P<0.01).PTEN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状态以及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x2=5.31~8.50,P<0.05、0.01),而与肺癌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等均无关(x2=1.08~2.73,P>0.05).④结论PTE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伟;于文成;时衍同;熊玲;秦筱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athepsin-D、MMP-2和MMP-9在乳癌组织中的表达

    ①目的通过检测人乳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MMP-2和MMP-9三种蛋白酶的表达,探讨其在乳癌演进和异质化过程中的改变及意义.②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人乳癌标本、5例正常乳腺标本及5例良性增生乳腺组织标本中三种酶的表达.③结果Cathepsin-D、MMP-2和MMP-9在乳癌的肿瘤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在肿瘤细胞中呈异质性过表达,而良性增生乳腺组织呈阴性或弱表达;Cathepsin-D阳性表达与瘤细胞分化程度(分级)有关(x2=8.35,P<0.05);而MMP-2和MMP-9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x2=7.66、17.67,P<0.05).④结论乳癌Cathepsin-D、MMP-2和MMP-9的表达与正常或良性增生乳腺组织有质的差别,是乳癌不断演进和异质化的形态和功能特征之一,与乳癌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作者:张采欣;纪祥瑞;张景芳;郝风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降低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方法探讨

    ①目的探讨降低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的途径.②方法将专利蓝染色的94例乳癌病人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连续切片行病理学检查.③结果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成功率为94.7%,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6.0%,总符合率为91.0%,假阴性率为13.3%.病人年龄,肿瘤的数目、部位、大小,是否活检或化疗及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等对假阴性率有一定影响.④结论蓝染色准确标记定位可以降低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假阴性率.

    作者:王希山;朱春江;张可;张学功;李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气钡双重造影在胃憩室诊断中的价值(附12例报告)

    胃憩室发病率较低,可引起一定的临床症状,常易漏诊,甚至误诊.2002年1月~2004年6月,我科采用气钡双重造影发现胃憩室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振虹;毕卫群;李绍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D105和CD34染色在胃癌组织新生血管检测中的差异及其意义

    ①目的比较以CD105和CD34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在胃癌新生血管研究中的差异,并分析其意义.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对55例新鲜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进行CD34和CD105染色.并比较其肿瘤的微血管密度(IMD).③结果CD105染色极易将胃癌组织切片中的新生血管与非新生血管区分开来;而CD34染色切片中非新生血管亦有着色.以CD34为内皮细胞标记物计得的肿瘤内IMD值显著高于CD105组(t=12.08,P<0.001);以CD34计数肿瘤远处转移组IMD值与无肿瘤转移组无明显差异(t=0.59,P>0.05);而以CD105计数所得肿瘤远处转移组IMD值高于无远处转移组(t=2.58,P<0.05).④结论CD105是一种较CD34更好的肿瘤性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适用于肿瘤新生血管的研究.

    作者:张晓暾;于建宪;陈桦;黄维清;纪萍;卫红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999年10月~2003年12月,我院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2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江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