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

刘春阁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并发症
摘要:前列腺增生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中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方法。本院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专家首次为大肠杆菌植入人工碱基对

    英国《自然》杂志7日公布的一项合成生物学研究显示,科学家首次将人工合成碱基对插入大肠杆菌的 DNA(脱氧核糖核酸)中,且并未影响其生长和复制过程。这一成果向利用合成技术“订制”特定生物组织迈进一步。遗传物质 DNA 由两条很长的糖链结构形成骨架,通过碱基对的结合形成稳定的螺旋结构。自然界的生命多姿多彩,基本的碱基对却只有两种:腺嘌呤-胸腺嘧啶(A-T)和胞嘧啶-鸟嘌呤(C-G)。但美国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生物体,它稳定包含一种代号为“ X-Y”的人工碱基对。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介绍说,将人工合成碱基对植入活体生物细胞需要克服诸多困难,比如人工碱基对需要与天然碱基对融合以保持 DNA 结构稳定。此外,DNA 在自我复制及转录为 RNA 的过程中,人工碱基对必须能在拉链样结构的 DNA 链中成功地“分分合合”,还要避免被 DNA 修复机制当作“外来者”而清除掉。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在城镇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研究健康教育在城镇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效果与影响。方法将社区10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压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健康教育及相关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和自我管理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戒烟戒酒、遵嘱服药以及坚持运动人数均显著多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城镇社区中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使其采取一定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遵医嘱服药、进行日常锻炼的自觉性,有利于疾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志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DCA 循环理论在降低 PICC 置管患者并发血栓性静脉炎中的应用

    PDCA 循环理论管理法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PICC 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后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等中心静脉的方法[1],因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血栓性静脉炎是 PICC 置管患者较严重的并发症,除了给患者造成上臂肿胀、疼痛等痛苦外,还有并发肺静脉栓塞的风险。我科将 PDCA 循环理论运用到 PICC 置管预防血栓性静脉炎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继华;闫绍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喹诺酮类药物致发热的护理

    喹诺酮类药物本是一种广谱抗菌消炎药,加之不良反应少见被临床上广泛运用。在2013年6月我院运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治疗1例泌尿系统感染者,在使用过程中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条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褥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产褥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西医的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褥感染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玉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工作是世界范围内一个日益严重的临床难题。在护理多重耐药菌患者的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对待多重耐药菌零宽容的态度,取得患者的配合是很重要的。

    作者:李兴云;闫红卫;曲秀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舒血宁与丹红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与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舒血宁与丹红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1次/ d,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 +5%葡萄糖溶液250ml 静脉滴注1次/ d,2周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昕;张英房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静脉输液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同时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1]。它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输液量大、药品种类繁多、护士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是护理安全主要风险。我院在全面落实“患者安全目标”计划时,重点强调用药安全,我科将静脉输液做为重中之重,针对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有效对策,进行环节控制,减少了差错,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邓钰;孟桂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结果观察

    目的:临床分析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提供流行病学的信息,为临床医师治疗患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送检到检验科的不同临床标本,共4340份,其中血液标本共835份、呼吸道标本共1605份、粪便标本共820份、尿液标本共80份、其他标本1000份。对这些标本进行接种培养,记录阳性结果,计算阳性率,比较各种标本阳性率的差异。结果4340份标本中,478份结果培养为阳性,总阳性率为11.01%;阳性检测率高低排序依次为呼吸道标本(19.00%)、尿液标本(8.75%)、血培养标本(6.95%)和粪便标本(5.00%);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与血液标本、粪便标本及尿液标本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1、16.35、87.00、23.42,P ﹤0.05)。结论临床分析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的区别,可以指导临床医师更好的医治患者。

    作者:萧凤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石楠叶和枇杷叶比较鉴别的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石楠叶和枇杷叶比较鉴别的方法,为今后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所选取的药材石楠叶和枇杷叶经中医药专家鉴定均为正品,对2种药材分别给予药材性状比较鉴别、显微比较鉴别、理化比较鉴别,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石楠叶和枇杷叶在药材性状、横切面显微、粉末显微、理化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性。结论石楠叶和枇杷叶功效迥异,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务必要通过简单易行的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鉴别,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混淆使用的现象。

    作者:江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临床药师参与危重病例会诊体会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是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重大转变,也是临床药师的职责之一和显示临床药师作用和地位的关键环节。我院临床药师3次受邀参与了1例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例的会诊,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王伟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关于我院妇产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妇产科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2013年该院妇产科患者的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其中使用的抗生素的种类、用量、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妇产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等,这些药物的使用在妇产科比较常见,用量也不尽相同,用药方式有一联、二联、三联用药等,用药过程中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抗生素是一种有效药、常用药,但是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情况谨慎选择药物,酌情给药,减少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柏玉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研究 MM 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收治的48例 MM 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8例患者,男27例,女21例,中位年龄为58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蛋白尿、溶骨性损害。骨髓液中浆细胞数与肾功能损害有明显相关性( P ﹤0.01),贫血、高钙血症、高β2微球蛋白水平及高血尿酸与 MM 肾脏损害有相关关系。结论 MM 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性,浆细胞数量、贫血、高钙血症、高β2微球蛋白水平及高尿酸可能与 MM 肾病发生有关。

    作者:潘志兰;张永梅;张志敏;杨彦;冯丽倩;邢英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期以上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2例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2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湿敷法,每天换药2次;对照组创面用0.5%碘伏持续湿敷。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Ⅲ期压疮,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莎莎;张紫寅;李容华;文贵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胃溃疡穿孔并发肾功能不全1例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穿孔是较严重并发症,需及时有效治疗。1病历资料患者,男,29岁,某监狱服刑,腹痛3d 伴发热、呕吐入院。3d 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痛,为持续剧烈性疼痛,约2h 后疼痛逐渐变为全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少许,非血性、非喷射状。逐渐出现腹胀,伴发热,体温未测,无腹泻,起病后未解大便,有少许排气。起病后纳差并逐渐不能进食,尿量减少。既往史:无。在监区医院多次拍腹部 X 线片未见异常,后1次拍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考虑消化道穿孔转入我院。入院急查血常规:WBC 14.4×109/ 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91.6%,HGB 136g/ L。入院诊断:消化道穿孔?急性腹膜炎。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大量脓性渗液,胃窦部溃疡穿孔,予修补;全部小肠高度扩张,直径约7cm,蠕动差,血运尚好,肠内容物为肠液及气体,大肠未发现占位或异物,考虑为麻痹性肠梗阻,行空肠减压。术后抗炎、营养支持治疗。术后发热达39℃;心(下转60页) ;率达150次/ min;血压正常;术后12h 输液总量为3000ml,尿量为450ml。查看术前肾功能结果示尿素氮36.33mmol/ L,肌酐352.40μmol/ L,尿酸536μmol/ L,肝功示白蛋白25g/ L。考虑并发肾功能不全,经治疗于术后第9天肾功能好转,尿量恢复正常,腹部疾病临床治愈出院。

    作者:郑永波;温晓华;李金生;苏秀霞;贺占青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心功能及心肌肌钙蛋白I的影响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TnI)的影响,以评价该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常规予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B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 LVEDD、cTnI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而 LVEF 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而且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LVEDD、LVEF 改善更明显,cTnI 水平下降更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够降低 cTnI 水平,逆转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疗效明显。

    作者:陈欣华;孙琪;梁建英;孟文格;刘金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呼吸兴奋剂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 COPD 合并肺性脑病患者45例,给予全部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呼吸兴奋剂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好转,治疗后2h、6h 及24h 记录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期内无死亡病例,未发生治疗无效转气管插管患者。结论联合应用兴奋剂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COPD,疗效显著。

    作者:刘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饮食控制组和非饮食控制组各40例,饮食控制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控制,非饮食控制组对孕妇体质量与饮食没有落实控制,根据2组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饮食控制组平均血糖水平低于非饮食控制组,且一直处于正常范围内,与非饮食控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饮食控制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减少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张彩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内镜治疗黏膜下隆起性病变25例

    我院采用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技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25例,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09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内镜检查病人中共发现消化道黏膜下肿物25例,所有手术患者均无内镜治疗禁忌证,术前常规行血常规、凝血试验、心电图等检查。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47.5岁,其中食道13例,胃10例,直肠2例。

    作者:吕鸣;范红莉;周观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三黄散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黄散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静脉输注抗生素并配合三黄散加芒硝加压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黄散加芒硝治疗急性乳腺炎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张军辉;权永志;赵军山;常建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