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社区管理的体会

童华芳

关键词:流动人口, 肺结核病, 社区管理, DOTS策略, 规则治疗
摘要:流动人口是结核病高发人群,并且流动人口由于经济状况差,卫生意识差,流动性大及就业特征等方面特点,决定了他们患结核病后很难及时就诊及进行规则治疗[1]。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2],对结核病的防控造成很大压力。我社区对辖区内2005年1月-2012年4月发现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78例实施社区督导管理,配合DOTS策略的切实推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所提高,同步提高了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治疗率和成功治疗率。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脑中风后吞咽困难及呛咳2例

    吞咽障碍是老年脑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球麻痹所造成的。发生率30%~50%[1]。根据病变部位位于延髓之上还是在延髓,可将球麻痹分为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是由于双侧大脑皮层或皮质延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具有吞咽功能的吞咽、迷走和舌下颅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患者中风早期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康复可因吞咽障碍易出现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2]。在中医诊断学中,本病由风、火、痰、瘀、毒导致精血不足,血瘀阻络,经脉不畅,闭阻口、舌、咽、喉窍。针刺疗法[3]在康复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97年来我院在临床工作中>200人次针刺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志刚;姜立姿;马登连;张俊勇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取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LVEF、LVEDd等指标相比于治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HRmin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LVEF、LVEDd和HRmax指标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耐受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取美托洛尔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明显,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杜卫洪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基础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患者中医症候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变性改善明显。低切变率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较对照组和治疗前降低( P<0.01),中医证候较对照组和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可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症侯,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康素娴;张瑜;赵芳;王凌芬;张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35例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乳果糖保留灌肠在治疗肝性脑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分析和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肝性脑病患者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强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杜美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对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结晶问题的思考

    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临床主要用于收缩性心力衰竭等的辅助治疗,临床应用广泛。现分析如下。1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我们在例行药品养护期间发现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辅酶Q105mg与氯化钠2.25g 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0ml,批号:12110023,生产日期为2012年11月7日,有效期至2014年4月),不仅有雾状结晶的发生,还在输液瓶底部有一层黄色粉末状结晶。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药品说明书在注意事项中提示“本品可能出现雾状结晶,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在沸水中加热10~15min,取出放置常温澄清,即可使用。”本批次辅酶10超出药品说明书提示的范畴,向医院药事委员会报告,医院药事委员会为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作出禁止使用该药品、立即退货的决定。

    作者:赵跃恒;李黎;王霜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深部真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和慢性炎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真菌感染[1]。新型隐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经血液传播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据报道隐脑患者未经有效治疗者几乎全部死亡,经药物及时治疗有效率为70%耀75%[3]。

    作者:张旭红;王楼蕾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腰肌劳损按摩治疗效果观察

    慢性腰肌劳损是指腰骶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积累性、慢性损伤,或急性腰扭伤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日久转为慢性等原因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骶部一侧或两侧弥漫性酸痛的一种疾病。本病又称功能性腰痛,往往无明显的外伤史和器质性病变,在慢性腰痛中占有相当比重。多年来笔者以传统中医按摩手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王可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近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10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伴随男性人数比例的提高,各单危险因素的增长趋势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是冠状动脉造影检出冠心病的显著因素( OR=2.853,P=0.001)。结论不同性别下,高血压、冠心病、血脂、以及高尿酸因素对应危险水平有一定差异,需要特别重视。

    作者:杨光耀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2013年我院门诊药物咨询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药物咨询工作现状,以提高药物咨询水平。方法整理医院门诊2013年全年2368例临床药物咨询记录,对用药咨询的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咨询内容主要为药品供应、药品价格、医保比例、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理作用等;咨询药物类别,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心脑血管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中成药。结论药物咨询是药学服务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为药学人员与患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刘蓉;汪宇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中西医药物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药物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取龙虎蛇丹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CHB患者58例为联合组,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患者82例为西药组,分别于治疗持续6、12个月统计对比疗效。结果治疗持续6个月,联合组显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5.52%、31.03%、68.97%优于西药组10.98%、73.17%、39.02%,治疗持续12个月联合组显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8.28%、17.24%、82.76%优于对照组25.61%、26.83%、7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均良好。结论中西医药物联用治疗 CHB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抑制 CHB复制,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

    作者:汪明勋;马茂林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在小儿惊厥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医院2013年4~11月收治的小儿惊厥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在基础的常规治疗上,对照组应用地西泮,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对2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用药后幻觉、妄想及躁狂症状的消失效果要优于对照组,镇静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应用地西泮的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用于治疗小儿惊厥患者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体会

    小儿厌食症是指排除全身性和消化道器质性疾病,较长时期食欲减退,厌恶进食,甚或拒食的一种儿科常见病症,多由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及饮食结构失调或长期偏食,从而损伤脾胃运化,导致脾胃失和。该病属于中医学“恶食”、“伤食”、“食积”等疾病范畴[1],迁延日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我院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及鉴别

    目的:总结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体会。方法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共138例,均采用B型超声行盆腔、附件以及子宫检查,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8例妇产科急腹症中异位妊娠108例,黄体囊肿破裂13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1例,子宫内膜异位6例。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5.7%(132/138),误诊6例。结论在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检查中采用超声诊断,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玥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谈重大传染病防治的知识培训

    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速度是以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城市或旅游地区流动人口多,人口来源相当复杂,是传染病高发的重点区域,给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搞好城市地区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特别是有关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保护城市人群和旅游地区居民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传播和流行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经验,就具体培训工作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作者:章俊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严重压疮患者的护理1例

    压疮是压力或压力合并摩擦力和(或)剪切力所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害,一般发生在骨隆突处[1]。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伤口湿性愈合的系列产品,我科在2011年6月12日-2011年9月14日应用康乐保公司生产的康惠尔湿性愈合敷料成功治愈1例严重压疮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小儿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应用300例调查

    目的: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30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情况,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性药物的使用率达到了72.67%,主要是单一用药和静脉注射用药,其中以拉米夫定的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大。结论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时,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药品选择不恰当、用药方法和疗程不合理的现象,医院需要加强对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同时更新他们都对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提高抗菌药物应用水平,保证合理用药。

    作者:许美玲;孙春旺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会森叠加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帕会森叠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医院进行治疗的帕会森叠加综合征患者15例,均维持原剂量的抗帕会森叠加综合征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在每次评定之前,患者要暂停服药12h。在此基础上,给予所有患者rTMS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的HAMD、HAMA、UPDRS、UPDRSⅡ和UPDRSⅢ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治疗后的UPDRSⅠ和MMSE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治疗后的RMT和CMCT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rTMS治疗帕会森叠加综合征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能够取得较好的短期临床效果。

    作者:康光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是每一位护生必须经历的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护生从学校走向临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儿实习的难度较成人大,问题多,故帮助护生解决实习中的问题,顺利通过实习,是为临床培养合格护士的关键。现就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林琴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乳腺良性包块手术切除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包块手术切除后并发症原因及其对策,为日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医院普外科就诊治乳腺良性包块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分别采用传统辐射状手术切除术和经超声定位后的经乳晕行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总结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防处理对策。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了包块,术后外形良好,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发症患者对症处理后均治愈,无后遗症出现。结论采用超声定位后,经乳晕行乳房良性肿块切除在达到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又可将切口瘢痕局限于乳晕旁,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段利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我院2012年377份住院病历抗生素使用调查

    目的:对医院住院病历中存在临床用药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31个临床科室377份电子病历,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和评价工具进行点评,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抗生素用药病历157份(41.64%)。主要包括用药适应证、重复用药、选择药物的适宜性、用药疗程、用法用量、相互作用、联合用药、预防用药是否合理、特殊用药的使用权限等问题。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用药医嘱的讨论,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为医院药物使用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侯荣华;陈桂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