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良性包块手术切除后并发症的防治

段利军

关键词:乳腺肿瘤, 手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包块手术切除后并发症原因及其对策,为日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医院普外科就诊治乳腺良性包块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分别采用传统辐射状手术切除术和经超声定位后的经乳晕行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总结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防处理对策。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了包块,术后外形良好,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发症患者对症处理后均治愈,无后遗症出现。结论采用超声定位后,经乳晕行乳房良性肿块切除在达到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又可将切口瘢痕局限于乳晕旁,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良性包块手术切除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包块手术切除后并发症原因及其对策,为日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医院普外科就诊治乳腺良性包块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分别采用传统辐射状手术切除术和经超声定位后的经乳晕行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总结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防处理对策。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了包块,术后外形良好,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发症患者对症处理后均治愈,无后遗症出现。结论采用超声定位后,经乳晕行乳房良性肿块切除在达到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又可将切口瘢痕局限于乳晕旁,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段利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老年患者120例,按其原发病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 HBP组)、单纯糖尿病组( DM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 HBP+DM组)各40例,另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4组Hcy、动脉壁内膜-中膜厚度( IMT),计算斑块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HBP组、DM组、HBP+DM组Hcy水平、IMT、斑块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cy升高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相一致。

    作者:厉三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近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10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伴随男性人数比例的提高,各单危险因素的增长趋势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是冠状动脉造影检出冠心病的显著因素( OR=2.853,P=0.001)。结论不同性别下,高血压、冠心病、血脂、以及高尿酸因素对应危险水平有一定差异,需要特别重视。

    作者:杨光耀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党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党参,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是宕昌“五大宗”中药材之一,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台党、潞党、纹党、白条党、上党、防党、黄党、狮头党、炒党、炙党之别。早记载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虽有人参而无党参之名,但在人参条下有:“上党来者,形长而黄,壮如防风”的记述;至清代《本草从新》始正式分为2条,并记曰:“参须上党,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市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唯防党性味和平不足贵,根有狮子盘头者”。凡古今成方用人参者,每以党参代之。人参擅长大补元气,生津救脱,党参善于补脾肺气虚,健脾益血生津。

    作者:宁理文;赵红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短期应用泮托拉唑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究短期应用泮托拉唑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急诊内科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双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泮托拉唑(短期应用)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 MACE事件)、消化道出血事件情况。结果研究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7.50%(3/40),对照组则为25.00%(10/4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研究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50.00%(20/40),对照组则为45.00%(18/4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短期应用泮托拉唑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不会增加MACE事件发生率,并且能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张宝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的应用和体会

    消毒供应中心( CSSD)是医院消毒灭菌的生产和供应部门,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首要保障[1]。因此对CSSD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院信息和计算机管理的日臻成熟和完善,自2010年开始,我院CSSD依托本院的强大网络平台、移动终端、条形码技术建立起消毒供应的计算机质量追溯系统,目前已覆盖到各个工作流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珊;林茜茜;朱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方法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炎琥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好,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中极具推广价值。

    作者:黄列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临床路径理念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地为骨科护理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4月-2012年2月在骨科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传统对照组各30名。传统对照组采用传统“传帮带”的教学方法,临床路径组按照临床路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前2d,对2组护生骨科护理实践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对护生的实践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临床路径组护士在理论基础、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等3方面与传统对照组进行比较,成绩均明显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护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临床路径组显著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将这种管理理念引入到骨科护理实践教学中,使教学目标、带教方法具体化,有利于教学管理者控制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华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替米沙坦佐治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佐治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来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2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SCr、BU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U、β2-MG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替米沙坦佐治老年高血压早起肾损害疗效显著,改善早期肾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习良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临床药物也不断进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海南卫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H20083911)与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商品名:爱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59)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张芳;侯玲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针刺治疗脑中风后吞咽困难及呛咳2例

    吞咽障碍是老年脑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球麻痹所造成的。发生率30%~50%[1]。根据病变部位位于延髓之上还是在延髓,可将球麻痹分为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是由于双侧大脑皮层或皮质延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具有吞咽功能的吞咽、迷走和舌下颅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患者中风早期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康复可因吞咽障碍易出现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2]。在中医诊断学中,本病由风、火、痰、瘀、毒导致精血不足,血瘀阻络,经脉不畅,闭阻口、舌、咽、喉窍。针刺疗法[3]在康复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97年来我院在临床工作中>200人次针刺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志刚;姜立姿;马登连;张俊勇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及鉴别

    目的:总结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体会。方法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共138例,均采用B型超声行盆腔、附件以及子宫检查,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8例妇产科急腹症中异位妊娠108例,黄体囊肿破裂13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1例,子宫内膜异位6例。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5.7%(132/138),误诊6例。结论在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检查中采用超声诊断,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玥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结果及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医院门急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医院制定的处方点评内容,抽取门急诊2013年2~4月份处方69566张,统计处方基本指标及不合理处方情况,分析处方点评制度对持续改善处方质量的作用。结果医院处方基本指标符合卫生部门相关规定,然而2月份处方不合格率高达29.5%,经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3~4月份处方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分别降至7.7%和2.4%,已基本符合卫生部门对处方合格率的要求。结论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质量的持续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坚持贯彻处方点评制度,才能进一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健;李晓军;吉柳;刘瑜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社区管理的体会

    流动人口是结核病高发人群,并且流动人口由于经济状况差,卫生意识差,流动性大及就业特征等方面特点,决定了他们患结核病后很难及时就诊及进行规则治疗[1]。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2],对结核病的防控造成很大压力。我社区对辖区内2005年1月-2012年4月发现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78例实施社区督导管理,配合DOTS策略的切实推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所提高,同步提高了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治疗率和成功治疗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华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儿童医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加强对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调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调查分析患者基本情况、抗菌药物品种、感染疾病种类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等。结果医院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结论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是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如显;何丹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1998-2010年住院患者疾病顺位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疾病谱的构成及变化,为更好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分析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98-2010年住院患者资料,统计住院患者的前10位疾病种类、构成比以及患者年龄分层。结果住院患者心脑血管及肿瘤等慢性病的构成比明显上升,呼吸及消化系统等急性病的构成比则下降。结论住院患者的疾病顺位及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及模式应根据疾病构成的变化趋势而调整。

    作者:刘慧俊;赵洁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人工流产的相关知识

    妊娠3个月内采用人工或药物方法终止妊娠称为早期妊娠终止,也称为人工流产。对人体是有损伤的,并发症如:感染、不全流产、月经失调、对再次妊娠的影响等。以下将人工流产的相关知识报道如下。

    作者:闫莎莎;赵金荣;李金凤;周爱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优质服务与人文关怀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推广,现在衡量一个医院现代化的标志就是人文关怀服务的实行。时代在进步的同时,我国医学模式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作为一门综合服务性、科学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的独立专业,护理学中的服务理念也不断更新[1]。在对骨科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到将优质的服务提供给患者,真正的落实人文关怀,使每位患者感受到关心和照顾。

    作者:吕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患者46例,均为单眼发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23患眼)。观察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1.3%、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疗程为9~25d,中位数16d,对照组疗程为11~27d,中位数1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具有清肝泻火、解毒除湿的功效,配以抗病毒眼药水,相互增益,促进疗效,从而取得了较高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周谋;范钦翔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老年高血压病90例分析

    高血压病被认为是引起靶器官损害,尤其是促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且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1]。2010年以来,我们共治疗了9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小卫;罗兴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