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康复护理

倪丹;曾江红

关键词: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术后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医院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36例,>60岁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进行早期术后分期康复锻炼。结果36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术后36例经半年随访:32例基本痊愈。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谈重大传染病防治的知识培训

    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速度是以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城市或旅游地区流动人口多,人口来源相当复杂,是传染病高发的重点区域,给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搞好城市地区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特别是有关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保护城市人群和旅游地区居民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传播和流行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经验,就具体培训工作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作者:章俊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细胞色素C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细胞色素C为含铁卟啉的色蛋白,由牛马猪等哺乳动物的心肌细胞中或酵母中提取。临床用于各种组织缺氧急救的辅助治疗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引起的心肌缺氧治疗。

    作者:汤明启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骨折康复效果,并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与临床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P<0.05)。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1年,中位数9个月,均未见感染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螺纹钉治疗,可以有减少对患者股骨头血管化以及对血运的破坏,能够有效地保证骨折端的稳定性,且该手术方法创伤小,不需要术后进行特殊处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冬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患者46例,均为单眼发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23患眼)。观察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1.3%、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疗程为9~25d,中位数16d,对照组疗程为11~27d,中位数1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具有清肝泻火、解毒除湿的功效,配以抗病毒眼药水,相互增益,促进疗效,从而取得了较高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周谋;范钦翔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社区管理的体会

    流动人口是结核病高发人群,并且流动人口由于经济状况差,卫生意识差,流动性大及就业特征等方面特点,决定了他们患结核病后很难及时就诊及进行规则治疗[1]。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2],对结核病的防控造成很大压力。我社区对辖区内2005年1月-2012年4月发现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78例实施社区督导管理,配合DOTS策略的切实推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所提高,同步提高了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治疗率和成功治疗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华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肿瘤内科用药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用药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肿瘤内科出院患者病例90份,对用药概况及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0例患者住院总费用为67.36万元,药占比53.86%;抗肿瘤药金额17.87万元,辅助用药16.55万元;各类抗肿瘤药用药排序依次为抗代谢药、金属铂类络合物、植物来源抗肿瘤药;不合理用药医嘱共计15例(16.67%)。结论肿瘤内科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个别不合理用药现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平慧;汪宇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新乐市医院同种异体骨和骨软骨植入临床观察

    为了解新乐市医院骨科的骨移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特对医院骨科异体骨及骨软骨移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年来我科对于临床骨软骨缺损的病例进行同种异体骨和骨软骨移植手术109例,男62例,女47例;年龄<15岁2例,15~45岁79例,>45岁28例。

    作者:吴建民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高龄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

    精心的护理对帮助高龄产妇平稳的度过围手术期,保证产品及新生儿的健康有重要影响[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高龄剖宫产产妇40例,予以细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师俊娥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物理疗法配合作业疗法早期干预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物理及作业疗法早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将81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康复组进行规范的物理及作业疗法早期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内科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分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简式Fugl-Meyer评分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生存质量。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及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6个月时,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使用物理及作业疗法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

    作者:熊瑞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20mg,每天2次,2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及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6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4%,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心率变化在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小,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均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一线降压药物使用。

    作者:孙春旺;许美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释放性能的硝苯地平( NF)缓释片。方法将NF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后,再以羟丙甲纤维素( 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成缓释片,对固体分散体载体及骨架材料用量进行考察。结果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的增加NF固体分散体溶出速率加快,所制备的缓释片体外释放缓慢、完全。结论固体分散技术可用于难溶性药物NF缓释片的制备。

    作者:刘天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2012-2013年住院患者Ⅱ类精神药品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Ⅱ类精神药品使用及趋势。方法对处方数、年龄段、用药金额及DDDS等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近2年Ⅱ类精神药品处方分别为28804张、32524张,≥35岁中老年使用居多,苯二氮艹卓类使用量居多,地佐辛、布托啡诺前景广阔,苯巴比妥类逐步被替代。结论本院Ⅱ类精神药品药使用基本合理,仍需密切监测。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患者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可以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郑权;蒋国强;黄勤;汪洪;唐菊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我院2012年377份住院病历抗生素使用调查

    目的:对医院住院病历中存在临床用药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31个临床科室377份电子病历,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和评价工具进行点评,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抗生素用药病历157份(41.64%)。主要包括用药适应证、重复用药、选择药物的适宜性、用药疗程、用法用量、相互作用、联合用药、预防用药是否合理、特殊用药的使用权限等问题。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用药医嘱的讨论,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为医院药物使用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侯荣华;陈桂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临床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干预对策

    如今医疗技术迅猛发展,各大医院的治疗水平都较为先进,有效的临床护理是疾病治疗过程的重中之重。因此护士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促使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如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工作效率低下、态度不积极等,直接导致医院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下降[1]。

    作者:耿俞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调查

    目的:通过对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点评,促进中药注射液合理应用。方法从医院病案科随机抽取17份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病例,参照卫生部的评价标准和药品使用说明书,进行分析。结果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情况。结论临床使用中药注射液应辨证论治,确保安全和有效。

    作者:王蓓蓓;林郁;李全良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中的血管切除重建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切除重建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8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手术中进行血管重建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管切除重建方式包括门静脉切除两端吻合2例,肝动脉结扎切除1例,肝动脉切除两端吻合2例,门静脉楔形切除并修补2例,门静脉部分切除两端吻合并肝动脉部分切除两端吻合1例。8例患者中,有2例死亡,其中包括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感染性休克。其余6例患者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中出现并发症3例,包括的1例腹腔内感染,2例胆瘘。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手术中的血管切除重建的方法较多,能够提高切除成功率,手术风险较高,医师需根据患者根据慎重选择。

    作者:谢小勇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2013年我院门诊药物咨询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药物咨询工作现状,以提高药物咨询水平。方法整理医院门诊2013年全年2368例临床药物咨询记录,对用药咨询的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咨询内容主要为药品供应、药品价格、医保比例、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理作用等;咨询药物类别,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心脑血管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中成药。结论药物咨询是药学服务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为药学人员与患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刘蓉;汪宇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保留骨瓣治疗颞顶部急性硬膜外血肿伴脑疝15例临床体会

    2011年2月-2013年6月笔者针对颞顶部急性硬膜外血肿伴小脑幕裂孔疝早期手术病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结合适当颞肌下减压和游离骨瓣漂浮固定,治疗15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瑞锁;张建龙;李慧丰;赵来福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胎膜早破60例临床分析

    妊娠期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羊水经阴道流出,称为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对孕妇及产儿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胎膜早破除导致早产、围生儿死亡等外,也是难产的早期临床表现。为探讨胎膜早破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现对我院收治的40例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翠月 刊期: 2014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