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飞霞;周红霞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3年诊断并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使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使用对照组加倍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肾功能变化,并分析血压变化与肾功能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和舒张压(24h 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变异度(24h SBPV)、平均舒张压变异度(24h DBPV)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昼夜变异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均改善,观察组患者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SBPV、24h DBPV与Scr、BUN呈正相关(r ×0.21、0.26,r ×0.19、0.23,P<0.05),与Ccr呈负相关( r ×-0.27、-0.25,P<0.05)。结论使用加倍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变异度和肾功能。
作者:闫胜洪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酒精性肝病住院患者1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变化情况,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总胆红素( TBil)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49/56),高于对照组的69.6%(3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及GG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 ALT、AST、TBil及GG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可显著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章丽;张开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祛风止咳汤治疗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亚急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祛风止咳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止咳平喘糖浆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63/70),对照组为68.6%(4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未出现胃肠不适等症状。结论祛风止咳汤治疗亚急性咳嗽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张支全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本文介绍了子宫内膜息肉( EP)发病机制及其易感因素的相关研究,回顾了EP的治疗方法。得出EP是与炎症、雌孕激素等众多因素有关的疾病,高龄、晚绝经、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他莫昔芬治疗等均是其高危因素。目前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要配合孕激素治疗以防复发。绝经后EP恶变率明显升高,要积极处理。EP的治疗要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朱芳;韩敏;于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了解药疹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32例药疹患者的住院患者。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药物过敏史、原患疾病、致敏药物、给药途径、潜伏期、治疗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致敏药物明确的98例中,主要致敏药物为抗菌药物类(59例)、解热镇痛药(16例)、中药制剂(13例)、抗痛风药(6例)、抗癫痫药(2例)、消化系统药(2例)。结论抗菌药物和解热镇痛药是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
作者:朱姝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指引,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指引应用在手足口病患儿中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利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溃疡患者10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50/54),高于对照组的74.1%(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序贯疗法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和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朱建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应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4例女性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患者起始剂量为1mg/d,根据患者服用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整服用剂量,但大剂量不超过6mg/d;试验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患者的起始剂量为5mg/d,根据患者服用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整服用剂量,但大剂量不超过30mg/d。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经治疗后痊愈者28例,显效者9例,好转者4例,无效者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8%(41/52);而对照组经治疗后痊愈者8例,显效者9例,好转者12例,无效者2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5.8%(29/5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P<0.05)。试验组治疗前阳性症状评分为(27.1±5.0)分,阴性症状评分为(21.8±5.5)分,一般病理评分为(37.4±7.2)分,总评分为(87.1±19.2)分;治疗后阳性症状评分为(12.2±5.2)分,阴性症状评分为(12.2±5.1)分,一般病理评分为(21.0±6.4)分,总评分为(41.6±13.7)分;试验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5.06,9.21,12.30,13.90,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阳性症状评分为(27.3±5.0)分,阴性症状评分为(22.8±5.7)分,一般病理评分为(38.8±7.2)分,总评分为(85.3±18.3)分;治疗后阳性症状评分为(16.0±4.9)分,阴性症状评分为(15.9±4.7)分,一般病理评分为(26.9±7.0)分,总评分为(54.4±15.0)分;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1.63,6.82,8.54,9.4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23,0.99,1.00,0.49,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91,3.86,4.53,4.54,P<0.05)。试验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为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而对照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为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 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王春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新序贯疗法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经一次标准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2种抗生素治疗7d)治疗失败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10d新序贯疗法,对照组40例采用10d传统四联疗法。比较两组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5.0%(34/40),对照组Hp根除率为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新序贯疗法治疗难治性Hp感染的疗效确切。
作者:郑仁斌;黄夺夏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喘息患儿20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即沙丁醇胺、布地奈德、溴化异丙托溴胺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儿咳糖浆。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0/100),高于对照组的80%(8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及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婴幼儿喘息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周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78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血脂: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血浆清蛋白(ALB)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水肿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95.0%(37/39),高于对照组的79.5%(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ALB高于对照组,BUN、Scr、TG、TC及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为(7.1±3.2)d,短于对照组的(14.2±5.7)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2例皮下注射部位瘀斑,不影响治疗;对照组1例下肢静脉栓塞,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黄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脂,改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邓英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已批准Medivation和安斯泰来的前列腺癌药物Xtandi用于前列腺癌患者化疗前治疗。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0期
Horizon制药公司是一家拥有一系列关节炎、炎症及孤儿疾病产品的专业生物药物公司,该公司于10月3日称FDA授予其用于弗里德希氏共济失调(FA)治疗的干扰素γ-1b(ACTIMMUNE)孤儿药资格,F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获批用于这种疾病的治疗药物。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36例疑似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术后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36例膀胱癌中超声诊断正确33例,占91.7%,误诊2例,占5.6%,漏诊1例,占2.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膀胱癌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谷娜;张亚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对城镇居民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偏关县城镇居民糖尿病高危人群建档,2011年1月-2013年1月总建档人数为21789人,将筛选出来的糖尿病高危人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则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对两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临床糖尿病转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年内总建档人数为21789人;观察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之健对照组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临床转变率为0.91%(100/11000),对照组为1.83%(197/1078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城镇居民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糖尿病高危人群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促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王重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采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吸氧、平喘、抗炎、祛痰等治疗,试验组加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48/6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OPD急性发作采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可以使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病情明显改善,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秦建强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胃镜下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24h内急诊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伴出血且内镜下Forrest分级为Ⅰa、Ⅰb、Ⅱa、Ⅱb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行胃镜下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7%(42/43)〕高于对照组〔93.0%(4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再出血1例(2.3%),对照组再出血8例(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镜下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了内镜注射治疗后再出血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贾淑娟;冯晓宏;王治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对其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与观察组6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用药的基础上开展社区综合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方面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 血糖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可明显提高其遵医行为,进而获得更显著的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张学礼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常见问题及其预防对策,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门诊开出的30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对其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有94张(31.3%),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超剂量给药31张(32.9%)、适应证不符24张(25.5%)、不合理联合用药22张(23.4%)、溶媒选择不当17张(18.1%)。其中,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20例,14例为不合理用药时出现的,占不合理用药病例数的14.9%(14/94);6例为合理用药时出现的,占合理用药病例数的2.9%(6/206),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需要引起重视并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