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杨杰

关键词: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2组产后2h、24h出血量并记录宫缩恢复时间和子宫全切除例数。同时对2组患者的寒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2、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宫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由于缩宫素治疗无效而实施子宫全切除手术3例(7.5%);观察组无子宫全切除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完善供应室管理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消毒供应室主要用于储存发放无菌物品,同时对污染物品进行回收,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既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危科室[1]。因此,供应室的管理和工作质量在医院感染防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桢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前列腺素E1用于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4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E1,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9%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aO2和S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三个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前列腺素E1的使用,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白红彦;杜丽惠;徐雪阳;张晓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妊娠期糖尿病20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DM)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将2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进行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进行胰岛素治疗联合运动及饮食疗法,对2组产妇妊娠结局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以及围产儿结局即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妊高征、羊水过多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血糖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期并发糖尿病对母婴危害较大,临床上需加以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进行合理治疗,从而使孕妇血糖控制于正常水平。

    作者:李英;刘国芳;史志萍;张红梅;鹿翠萍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超声心动图对左房黏液瘤的诊断价值

    心脏黏液瘤是心脏的常见良性肿瘤,属心腔肿瘤,可发生于心腔的任何部位,95%发生于心房,常见于左房,约占75%;其次为右房,约占15%~50%;发生于左、右心室,各占4%;男性患者约占2/3。瘤体易破裂,脱落后引起周围动脉栓塞及脏器梗死,心房黏液瘤虽属良性,但若切除不彻底,局部可复发,可破坏血管壁[1]。少数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恶性病变,成为黏液肉瘤。本文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左房黏液瘤中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刘喆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尿毒症患者200例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液净化指标和尿素透析充分性指标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尿素、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血尿酸、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标准蛋白质分解代谢率、时间平均尿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透析效果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商国君;苗雪英;郑秀清;线丽华;刘风先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小剂量甲硝唑联合壬苯聚醇-9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滴虫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毛滴虫消耗了女性阴道内的糖原,破坏阴道的自净与防御功能,继而引起细菌感染。有报道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常与下生殖道各种病原体感染密切相关,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70%~80%妇女一生中会感染某种类型的高危型( HR-HPV),其中多数人能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只有5%~10%的HR-HPV感染者持续携带HR-HPV病毒,促进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IN)及子宫颈癌的发生,因此治疗HPV感染高危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1]。笔者采用小剂量甲硝唑联合壬苯聚醇-9(N-9)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许爱华;刘红梅;张堃;霍顺璞;赵奕娜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合理治疗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有效利用甘露醇进行合理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A组25例、B组27例、C组26例。A组在24h内给予甘露醇的常规剂量(250ml)进行治疗;B组在24h内给予甘露醇的半常规剂量(125ml)进行治疗;C组在24h内未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颅压降低效果、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 NIHSS)及肾功能。结果 A、B组降颅压总有效率显著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降颅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B组降低幅度大,A组其次,C组降低幅度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周后,A、B组的的血肌酐(BUN)、血尿素氮(Cr)均较治疗前升高,B组BUN及Cr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合理的应用甘露醇可以降低颅内压,使用半常规剂量的甘露醇与常规剂量相比,更能减轻神经功能的损害,对肾脏的损害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祥;郭丽霞;王坤红;谷英科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与防治策略初探

    目的:对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住院期间发生的西药不良反应患者150例。对用药的类型、方式等进行分析,并对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用药类型方面神经系列药物、抗菌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用药方式方面静脉注射方式引起的不良反应多。诱发老年人发生西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身体药动学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发生变化。结论老年人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多,应在临床上加强用药指导,加强对联合用药的监督,有效地降低老年人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邵云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康复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丽君;郑鸿伟;王坤红;周顺林;周梦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腹胀新生儿腹壁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体会

    腹胀新生儿因腹胀、呕吐而导致脱水,外周血液循环差,静脉塌陷,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2010年1月我科开展腹胀新生儿经腹壁静脉行留置针穿刺的尝试。通过操作经验与实际效果的观察,认为静脉留置针在严重腹胀的新生儿中建立静脉通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春梅;贲国萍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老年性鼻出血的护理体会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老年人常因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弹性而出现鼻出血,一旦出血,出血多而凶猛,且反复,老年人多数患有高血压,还有部分老年人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更使鼻出血的患病率增加[1]。我科对收治的鼻出血老年患者结合患者个人实际情况给予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瑞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小儿惊厥156例护理体会

    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以婴幼儿多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引起小儿惊厥的病因有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分颅内感染和颅外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分颅内疾病和颅外疾病[1]。本文将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书秀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持续性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持续性血液透析( CBP)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预后影响及并发症。方法84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CBP,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血液透析方式。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BP对维持老年慢性肾衰竭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各项指标,可广泛用于临床。

    作者:李连江;南风艳;任彦铭;郭会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头部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引起的沿四周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急性炎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生蛇。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该病毒为嗜神经性病毒,主要侵犯感觉神经末梢,沿感觉神经支配区域出现,伴有明显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严重者可出现病毒性脑炎,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甚至死亡[1]。目前,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临床上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主要策略,现总结35例头部带状疱疹病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惠小俊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采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患者,为患者选取佳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NAFLD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NAFLD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士俊;张会敏;贾爱平;周计坤;路立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正常产妇104例作为对照组,对妊娠期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 BMI)≥25kg/m2、流产次数≥2和有高血压家族史是患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35岁、BMI≥28kg/m2和有高血压家族史是妊娠期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应当积极控制体质量,注重早期检查,关注重点人群,对于预防妊娠高血压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淑丽;杨晓英;封志琴;崔晨迪;齐月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成人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成人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的相关因素,以减低感染率,提高烧伤的防治水平。方法选取重度烧伤的青壮年患者126例,其中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60例作为脓毒症组,其余未并发脓毒症的66例患者作为非脓毒症组。将性别、烧伤原因、有无吸入性损伤和首次手术时间和烧伤面积等5个可能诱发脓毒症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烧伤面积,其脓毒症的患病率。结果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的脓毒症的发生率明显大于无吸入性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首次手术时间方面,2组间首次手术时间≤3d 、>3d和未进行手术患者的脓毒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性别和烧伤原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程度烧伤面积的患者,其脓毒症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当患者的烧伤面积在81%以上时,其脓毒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结论烧伤总面积、患者首次手术时间和吸入性损伤与烧伤后脓毒症的发病相关。

    作者:薛欣;刘彦表;和晓培;郝俊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聚焦超声消融对子宫肌瘤患者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及对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采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通过增强磁共振检查患者术后子宫肌瘤消融缩小体积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判断疗效。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ER和PR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患者经量增加、经期延长、痛经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8.3%、69.1%、60.0%。治疗后肌瘤体积为(44.6±10.2)cm3低于治疗前的(130.8±26.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子宫肌瘤组织ER、PR在治疗后强阳性(+++)所占比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治疗后弱阳性(+)、阳性(+ +)所占的比例与正常肌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子宫肌瘤组织ER、PR表达水平。

    作者:石改萍;贾卫静;南风艳;郝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胰岛素与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与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清脂联素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饮食指导、运动锻炼和二级护理,试验组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及HbA1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脂联素和HbA1c水平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脂联素水平均升高,而HbA1c水平均降低,但试验组患者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胰岛素和格列美脲均具有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但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血清脂联素及HbA1c水平的影响较格列美脲显著。

    作者:张素英;赵益增;吴建章;陈永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罗哌卡因无痛分娩对母婴预后的佳浓度和剂量探究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无痛分娩对母婴良好预后的佳浓度和剂量。方法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正常妊娠待分娩孕妇106例,随机分为A、B、C、D组各21例及E组22例,产前给予所有孕妇正常分娩指导、药物处置和密切监护及护理,分娩时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无痛分娩,A组给予0.05%罗哌卡因10mg, B组给予0.1%罗哌卡因12mg,C组给予0.15%罗哌卡因12mg,D组给予0.20%罗哌卡因20mg,E组不给予罗哌卡因。观察各组VAS评分、分娩产程时长、缩宫素应用例数、产后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等。结果胎儿娩出后VAS评分随罗哌卡因剂量增加而降低,但C、D组评分相近,E组高。A~C组产程时长随剂量增加依次递减,但D组产程长于C组,E组短,但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罗哌卡因剂量的增加各组缩宫素应用例数逐次增加,E组应用少。A~C组产后出血量随剂量增加而降低,但D组和E组出血量均大于C组。C组新生儿评分高,E组低,A、B、D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阴道分娩率高,分别与A、B、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痛分娩孕妇应用0.15%罗哌卡因12mg对产妇及婴儿预后具有佳疗效。

    作者:郭培英;王继红;杨芳;安娜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