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斐;程勇
目的 对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循环周期与按压是否有效进行分析.方法 随即抽取100名本院在职医务人员,男医生44名,女医生56名;年龄22~35岁.其中从事临床工作的有72名,其他医院相关技术人员28名.在进行研究前集中对着1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心肺复苏的相关培训.结果 胸外按压的循环周期越多,医务人员出现疲劳感越明显,错误按压的发生率也就越来越高,有效按压的次数也随之越小,抢救的有效性也随之降低.结论 在以后的临床急救工作中应按照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建议进行工作.有关指南指出每隔两分钟更换急救者能够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效率,可以更好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农绍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探讨脑干出血后的临床表现、症状分型、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干出血的60例患者,对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加以汇总分析.结果 患者经抢救治疗后60例患其中死亡23例,好转9例,其中3例脑出血患者全部存活,治愈(肌力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或症状体征均消失)28例.死亡原因:脑疝14例,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9例.结论 从本组病例看,脑干出血因累及不同结构故引起的症状不同,但头存在不同程度的头痛或头晕,由于脑干内有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脑干出血常导致生命体征波动,使得脑干出血预后差,病死率高.
作者:郭太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后患者并发症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早期处理,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精液质量.方法 对24例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后患者进行并发症的连续、系统的观察与护理干预.结果 患者术口渗血明显下降,住院时间缩短,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能运用相关知识预防保健.术后复发减少,改善了因本病引起的弱精症.结论 通过对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后患者进行术后系统、连续的并发症干预,能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并发症,预防并发症,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陈正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小儿秋季腹泻儿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发病的年龄段是6个月~2岁,可表现出发热、多频次的腹泻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脱水休克等.肠道感染轮状病毒感染是本病发病的病因,目前尚无有效杀灭轮状病毒的药物,多使用利巴韦林,但疗效不令人满意.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具有较好抗病毒的作用,已广泛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本研究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绍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美罗培南组48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42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美罗培南组痊愈30例,显效14例,无效4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痊愈32例,显效7例,无效3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精神症状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雷文洁;朱惠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头孢呋辛钠为第二代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化学结构与青霉素的基本结构相似,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耳鼻喉科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不良反应一般常见于胃肠反应、皮疹等,偶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属于I型变态反应,发病极为迅猛、强烈,消退亦快.
作者:辛素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诺氟沙星制剂体外抑菌实验的效果.方法 配置诺氟沙星酸性制剂、碱性制剂、长效制剂,对8种细菌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 诺碱性和长效制剂抑菌作用相似,均好于酸性制剂.结论 改变诺氟沙星制剂的酸碱度,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抗菌疗效,为此改变药物pH值,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
作者:王晓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给与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凝血酶2.0KU,每日2次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为(5.09±0.35)d,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6.02±0.76)d.治疗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1;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酶雾化吸入对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增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本研究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97例患者测定其血清中的胆碱酶活力,分析血清胆碱酯酶监测对有机磷中毒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作用.确定胆碱酯酶检测是判断有机磷中毒的一项有效可靠方法.
作者:宋田佳;李晓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我院重症监护室 (ICU)病原菌的感染分布情况与耐药变迁,以指导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和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ICU住院患者各类感染性标本分离的4116株病原菌(2009年,1137株;2010年,1413株;2011年,1566株)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2009年检出率位居第二,后两年则稳居榜首;铜绿假单胞菌从前两年并列第二,降至2010年的第三位14.8%稍有回落;大肠杆菌检出率2009-2011年依次为6.3%、7.7%和7.8%,呈逐年上升趋势;屎肠球菌2009年的检出率为 3.3%,2010年为4.5%,2011年为4.5%.头孢派酮/舒巴坦对G-杆菌有较好的敏感性;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在20%左右;多粘菌素B有很好的敏感性,2011年未发现耐药菌株;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2009年为28.5%,2010年为23.7%,2011年为14.9%;米诺环素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逐年下降,2009年为13.2%,2010年为12.7%,2011年为4.3%.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2009年为 89.0%、2010年为90.5%、2011年为92.3%,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但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那唑胺耐药菌株.结论 ICU病房病原菌检出率高,且常为条件致病菌和多重耐药菌,耐抗菌药物种类广,耐药性强.临床应高度重视耐药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王磊;宋立强;徐修礼;刘玲莉;陈洁;方圆;郭晓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动态血糖监测下超短效与短效胰岛素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0例,A组经胰岛素泵皮下输入超短效胰岛素治疗2周.B组经胰岛素泵皮下输入短效胰岛素治疗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佩带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3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午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血糖均值、血糖值标准差、血糖≥10.0mmol/L时间百分比,血糖≤3.9 mmol/L时间百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FPG、午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A组及B组治疗后的血糖均值、血糖标准差及血糖≥10.0mmol/L时间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治疗后血糖≤3.9 mmol/L时间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糖均值、血糖标准差、血糖≤3.9mmol/L时间百分比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糖≥10.0mmol/L时间百分比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效胰岛素比短效胰岛素降糖效果更好、更稳,低血糖发生时间更少.采用CGMS观察疗效较指血血糖监测更准确.
作者:祁贯成;史宝强;王娟;李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联合用药情况.方法 对138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治疗315条医嘱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分析,总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合理的联合用药.结果 301条药物的联合应用合理,14条医嘱存在不合理情况.结论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合理的联合应用,以提高药物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陆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选择合理的胃管放置方式.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8月-2012年8月经口气管插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经口放置胃管法;对照组采用经鼻放置胃管法.结果 经口放置胃管和经鼻放置胃管的过程中对患者鼻黏膜损伤、脱出原因、吸入性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平均置管时间、成功率、置管过程中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呛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经口放置胃管具有可行性、合理性.
作者:朱雪莉;吴秀清;颜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4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采取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本组4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经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平均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崔榕;范敏;袁洛花;罗智莘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155例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降糖降尿酸治疗;观察组(8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d,疗程12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等指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血尿酸水平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吡格列酮治疗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降糖、降尿酸作用,安全性高,短期疗效显著,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钠水潴留的发生.
作者:雷少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抗糖尿病药物利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我院2008年11月-2012年10月300张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处方,分析药物利用情况,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频度(DDDs)和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我院所使用的抗糖尿病的DUI均接近于1,均在推荐的治疗糖尿病药物使用范围内.结论 我院糖尿病患者抗糖尿病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魏亚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现在社会中医患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如今医患关系的这种紧张程度也成为了社会大众所关注的话题之一,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多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就针对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所采取的措施进行相关的研究与讨论.目前这种紧张的医患关系的产生有政府、媒体、患者本身等多方面的因素,另外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多方面的、多方位的,但是根本目的 只有一个:使医患之间能够和谐发展.本研究将从现状、起因、措施、分析等方面分别进行相关的论述并提出明确的讨论与分析结果.
作者:李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便更好地应用.方法 对外科65例术后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本组65例患者中,穿刺失败者1例,置管后局部渗血2例,局部发红、疼痛拔管1例,导管脱出2例.成功留置3~5d的有61例.结论 术后患者适宜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时间,受到患者好评.
作者:刘月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头孢他啶(商品名:新安欣)在胆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胆道感染患者64例.所有患者采用头孢他啶(剂量为4~6g/d)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64例患者,痊愈55例,有效5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为93.7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他啶在胆道感染中具有安全、稳定的特点,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开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有效抢救方法.方法 抢救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观察与出血量估计、一般处理、补充血容量、药物止血、气囊压迫止血、内镜止血、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处理方法等.结果 4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上述措施进行临床抢救后,43例止血成功,并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3例死亡,其中2例虽经临床积极抢救,但仍因出血量过大,反复出血,且出现肝功能代谢失常等情况死亡,1例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进行正确的失血量估计,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止血方式,同时立即对其进行输血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黄庆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